6.食物链与食物网【教材简析】在自然界中,每一种植物、动物都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其中有机物营养、能量)的获得就是其中之一。但植物、动物对于有机物的获得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获得能量,动物则通过进食获得。因此,在自然界中,动
Monthly Archives: 3月 2022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当环境改变了》教案19(2022新版)
5.当环境改变了【教材简析】每一种动物的生存都需要特殊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阳光、空气、水食物等。这些条件有的来自非生命环境,有的来自生命环境,并且非生命环境与生命环境之间又会互相影响。由于季节更替,自然界中的非生命环境、生命环境都会随之发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蚯蚓的选择》教案19(2022新版)
4.蚯蚓的选择【教材简析】通过前面3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所需的条件。聚焦板块教科书通过简短的语句引导学生从绿豆苗生长的观察活动出发,发现蚯蚓生存的痕迹,并提出问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教案19(2022新版)
3.绿豆苗的生长【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3课。在前两节课种子发芽实验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绿豆苗的生长与光照的关系,激发学生经历更加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绿豆苗生长对环境因素的需求,激发其探究兴趣。在本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教案19(2022新版)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教材简析】在本课之前,学生经历过对比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状况的科学实践活动,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他们将基于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分享、研讨并最终形成共识。聚焦板块通过呈现“观察实验中的种子发芽情况,我们有了什么发现?比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教案19(2022新版)
1.种子发芽实验【教材简析】在“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观察过种子的结构,开展过凤仙花的种植活动,他们对于种子的萌发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未曾进行过系统性思考与研究。本课将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认识建立假设、开展方案设计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教案19(2022新版)
7.做个保温杯【教材简析】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高,保温杯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地使用。保温杯的内胆一般由陶瓷、塑料、玻璃或不锈钢制成,内胆的壁有真空层,顶部有盖,密封严实。保温就是要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而要减少热量的损失,就要从热传递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哪个传热快》教案19(2022新版)
6.哪个传热快【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6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但对不同材料的物体导热性能是否相同,学生是模糊的。于是聚焦到本课要研究的问题——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传热方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热在水中的传递》教案19(2022新版)
5.热在水中的传递【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5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知道热在金属中是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的。在本课,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由于水和空气都是能流动的物体,进一步推想出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最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案19(2022新版)
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教材简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4课。在上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探究了与水有关的温度变化实验。知道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热可以从温度较高的物体(热水)传向温度较低的物体(冷水)直到热平衡。那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