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部编版六下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课前解析】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引导学生留意描写人物的句子并能够立体、多元化的评价人物。“语句段运用”安排两项内容,第一项内容是引导学生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尝试用“夸张手法”创作句子;第二项内容是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并能做出评价,为自己甄选书籍。“日积月累”编排了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了解中华

Read More

2021部编版六下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2.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3.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4. 理解并积累谚语。教学重点1.感知名

Read More

2021部编版六下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学案

教学要求1.感知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2.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的句子。3.对比不同译者笔下文学名著中的句子,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感受。4.理解并积累谚语。重点难点1.感知名著的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2.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

Read More

2021部编版六下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

《习作:写作品梗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出作品梗概。 2.能与同学分享自己写的梗概,并根据反馈进行修改。【教学重点】 能选择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出作品梗概。【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时目标】 1.借助《鲁滨逊漂流记》,了解“什么是作品梗概”以及写作品梗概的作用、步骤;梳理出创作方法。 2.能选择自己读过

Read More

2021部编版六下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教案

课题 习作:写作品梗概 课型 习作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2.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3.能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教学重点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2.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教学难点 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第一课时

Read More

2021部编版六下第二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学案

写作品梗概教学要求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2.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3.能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重点难点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2.能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3.能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教学课时2课时1.能理清书籍内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点,学会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2.能用简明

Read More

2021部编版六下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课前解析】关注多角度的读书交流:交流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选择大家感兴趣并有一定讨论价值的话题,并围绕话题准备交流时的具体内容。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一是要准确理解别人的想法,二是对不同的看法思考他们的理由是什么。交流后要及时进行总结:一、可以从主要内容、评价主人公、读书感受等方面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加深对书本内容的理解。二、可以

Read More

2021部编版六下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教案

课题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课型 口语交际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2.表达观点时能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3.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教学重点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2.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

Read More

2021部编版六下第二单元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学案

同读一本书教学要求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2.要能以内容为依据,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3.能够准确理解别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得理由是否充分。重点难点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2.要以内容为依据,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3.能够准确理解别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