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ks5u.com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五)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1.一台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N、S是永久磁铁的两个磁极,它们的表面呈半圆柱面形状。M是圆柱形铁芯,铁芯外套有一矩形线圈,线圈绕铁芯M中心的固定转轴匀速转动。磁极与铁芯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沿半径方向的辐向磁场。从如图所示位置开始计时,规定此时电动势为正值,选项图中能正确反映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是( )解析

|
www.ks5u.com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五)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1.一台发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N、S是永久磁铁的两个磁极,它们的表面呈半圆柱面形状。M是圆柱形铁芯,铁芯外套有一矩形线圈,线圈绕铁芯M中心的固定转轴匀速转动。磁极与铁芯之间的缝隙中形成沿半径方向的辐向磁场。从如图所示位置开始计时,规定此时电动势为正值,选项图中能正确反映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的是( )解析
www.ks5u.com课时跟踪检测(六十四)电磁感应中的动量问题1.如图所示,间距为L、电阻不计的足够长平行光滑金属导轨水平放置,导轨左端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一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横跨在导轨上,棒与导轨接触良好。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以初速度v0沿导轨向右运动,在金属棒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棒b端电势比a端高B.金属棒ab克服安
www.ks5u.com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三)电磁感应中的能量问题1.(多选)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根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之间接有定值电阻R,质量不能忽略的金属棒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并接触良好,金属棒与导轨的电阻均不计,整个装置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金属棒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在金属棒上各力的合力做功为零B.重力做的功等于系统产生的电能C.
www.ks5u.com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二)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1.平行金属导轨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右端接有电容为C的电容器,平行导轨间距为L1。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并以恒定的速度v通过宽为L2、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导体棒和金属导轨电阻不计,则全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A.q= B.q=C.q=D.q=解析:选A 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并以恒定的速度v通过宽为L
www.ks5u.com课时跟踪检测(六十一)电磁感应中的图像问题1.如图甲所示,线圈ab中通有如图乙所示的电流,电流从a到b为正方向,那么在0~t0这段时间内,用丝线悬挂的铝环M中产生感应电流,从左向右看感应电流的方向是( )A.顺时针 B.逆时针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D.先逆时针后顺时针解析:选A 由题意根据题图乙可知,前半段时间电流从a流向b时,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穿过铝环M的
www.ks5u.com课时跟踪检测(六十)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1.如图所示,MN、PQ是间距为L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固定不动,M、P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与导轨接触良好、接入电路的电阻为的金属导线ab垂直导轨放置,并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则(不计导轨电阻)( )A.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P→R→MB.a、b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二)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已知用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求原来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利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主题图,圆片。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填一填。2.看图列式。 ○ = 3.口算。6+3= 9+5= 2+5= 9+8=9+7=5+5=9+6=9
20以内进位加法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难点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对同一个问题寻求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具学具主题图的课件,视频投影,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8+2= 9+4= 9+5= 7+3=9+6=
5、4、3、2加几(二)教学目标1.练习5、4、3、2加几的题目,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重点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5、4、3、2加几的题目。教具学具口算卡片,口算小转盘。教学过程一、课堂作业新设计1.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2.练习二十二的第2题。3.练习二十二的第3题。4.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5.练习二十二的第5题。二、思维训练1.把得数是15、13、12的算式写在相应的框里。
5、4、3、2加几(一)教学目标1.学习5、4、3、2加几的题目,掌握“口算小数加大数,可以用想大数加小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重点难点掌握用“想大数加小数”的方法口算小数加大数。教具学具口算卡片,视频投影等。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看卡片口算。9+5= 8+5= 7+5= 6+5= 9+4= 8+4=7+4=8+9=9+3=8+3=6+7=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