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莲山课件.

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九月月考

地理试卷

考试说明: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请你把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999年 8月 18日天空出现了罕见的天象:太阳、月球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排在相互垂直的直线上,构成“十字连星”。下图为“十字连星”略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中心位于

A. 太阳附近    B. 地球附近    C. 月球附近    D. D点附近

2. 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A. A星    B. B星    C. C星    D. D星

3. 地球与木星相比

A. 两者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圆形

B. 两者都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木星大

D. 地球表面的温度比木星低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十字连星”是太阳系中出现的天文现象,所以图中最高级天体系统中心位于太阳附近,故A项正确。

【2题详解】

九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火星是第四颗行星,并且在“十字”连线上,火星紧邻地球并在地球之外,所以应为C星,故C项正确。

【3题详解】

九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地球与木星相比两者都能自西向东绕日公转,故B项正确。

4. 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下图是“北京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北京 4、5 月份的直接辐射高于 6、7月份,原因是

 

A. 4、5月份太阳高度最大

B. 4、5月份降水较少

C. 4、5月份白昼最长

D. 4、5月份多沙尘天气

【答案】B

【解析】

4-5月份是北京的春季,降水较少,而6-7月份为北京的夏季,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太阳辐射相对较少,选B。6月份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春多沙尘天气。

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

A. 地壳    B. 上地幔    C. 下地幔    D. 地核

6. 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

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

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

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

【答案】5. B    6. D

【解析】

【分析】

【5题详解】

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火山喷发物岩浆的发源地,说明这些熔岩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置,其主要分布在上地幔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熔岩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题中“所在圈层”是指地幔,因为软流层与地壳不相邻,中间不是一个界面。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A错误。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面时,由于物质密度明显增加,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纵波与横波均能够穿过,B错误,D正确。地壳厚度陆地厚、海洋薄,因此莫霍面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C错误。故选D。

【点睛】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界面时,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地震波向下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017年2月23日,天文学家发现距地球40光年的一颗红矮星(TRAPPIST-1),该系统内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红矮星“TRAPPIST­1”属于

A. 卫星    B. 行星    C. 恒星    D. 星云

8. 红矮星“TRAPPIST­1”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

A. ②—太阳系    B. ③—银河系    C. ③—河外星系    D. ④—可观测宇宙

9. 材料中所说的“宜居带”具有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依据最有可能是

A. 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    B. 体积质量适中,可形成大气层

C. 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D. 与恒星距离适中,有液态水的存在

【答案】7. C    8. B    9. D

【解析】

【7题详解】

红矮星(TRAPPIST-1)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行星绕着恒星公转,故红矮星TRAPPIST-1属于恒星,结合图示可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8题详解】

红矮星TRAPPIST-1是恒星,不属于太阳系,距地球40光年,银河系半径约4万光年,所在的天体系统位于③-银河系,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该系统内有7颗与地球大小相当的行星,其中3颗位于“宜居带”内,说明这3颗行星与TRAPPIST-1(恒星)距离适中,可能有液态水的存在,这是其满足生命存在的条件,故D正确;从材料中无法判断是否有可供生命呼吸的大气,也无法获知体积质量是否适中,故AB错误;丰富的矿产资源不是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C错误。

故选D。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的能量来自

A. 核能    B. 太阳风    C. 太阳能    D. 风能

11. 地球有表面适宜温度,是因为地球

①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

③大气中有紫外线和臭氧    ④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0. C    11. B

【解析】

本题考查月球上的能量来源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0题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玉兔号”月球车装有太阳能发电装备,在月夜无光可用,转入休眠状态;月午采光充电,其活动时间与太阳光照即太阳能密切相关,C对。从材料可知,月球车并没有涉及到核能、风能,A和D错。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并非太阳风,B错。故选C。

【11题详解】

地球上存在生命得益于其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而适宜的温度一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则其温度不高也不低,④对。二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白天时间不长也不短,这样地球上获得的热量适中,①对。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是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的原因,并非温度的原因,②错。大气中臭氧层能吸收有害的太阳紫外辐射,给地球提供防护紫外线的屏蔽,也并非是适宜温度的原因,③错。故选B。

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可能是太阳大气的(    )

A. 光球层和色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光球层

13. 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

A. 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太阳风

14. 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为(    )

A. 莫斯科夜空出现极光    B. 哈雷彗星回归地球

C. 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 农业增产丰收

【答案】12. D    13. A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太阳大气层的分层,最里层是光球层,第二层是色球层,最外层是日冕层。日全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遮挡,但不能遮挡住色球层及日冕层,故D项正确。

【13题详解】

由地(1)题分析可知,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为光球层,则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故A项正确。

【14题详解】

当日全食时,月球挡住了光球层,只能看到色球层。因日冕层需要特殊仪器才能看到,肉眼看不到,故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即为耀斑强烈爆发的时刻。

A.极光一般发生在高纬极圈以内的极地,莫斯科位于极圈以外,夜空不会出现极光,A项错误;

B.哈雷彗星回归地球的周期为76年,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误;

C.耀斑爆发时,太阳大气会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C项正确;

D.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关,所以可能导致农业歉收,D项错误。

挪威山谷小镇留坎一年中有近半年无阳光照射,当地政府为此斥资在山坡上架设3面巨镜(下图),将光线反射到小镇广场中心,使小镇居民聚在广场上可以享受冬日阳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成分    D. 天气状况

16. 下列各项能量不是源于太阳辐射的是

A. 风的形成    B. 海水蒸发    C. 生物生长    D. 岩浆喷发

【答案】15. A    16.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挪威山谷小镇留坎一年中有近半年无阳光照射现象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5题详解】

材料信息显示,该地位于挪威,纬度较高,冬季白昼时间短,正午太阳高度低,很容易被南边的山地遮挡住阳光,导致半年无阳光照射现象,因此,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选项A符合题意。海陆位置对当地太阳辐射影响不大,排除B。大气成分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排除C。题中信息表明,山坡上有阳光照射,说明天气晴朗,天气状况不是造成该地冬季太阳辐射不足的最主要因素,排除D。

【16题详解】

太阳辐射的地区分布不均,导致地表冷热不均,这是引起大气运动根本原因,也是产生风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海水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海水温度升高,导致蒸发加强,因此海水蒸发的能量是来源于太阳辐射,B不符合题意。生物生长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C不符合题意。岩浆喷发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不来源于太阳辐射,D符合题意。

【点睛】影响地表获得太阳辐射量(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白昼时间、大气透明度(天气状况、污染状况、空气密度等)。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年9月3日08时47分,台湾花莲县海域(23.71°N,121.6°E)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7km。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N、C代表的不连续界面和圈层的名称分别是

A. 莫霍界面、地幔    B. 莫霍界面、地核

C. 古登堡界面、地壳    D. 古登堡界面、地幔

18. 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 A    B. B    C. C    D. D

【答案】17. D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莫霍界面深度约地面下17千米,即图中的M,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古登堡界面大约在2900千米深处,即图中的N,位于地幔和地核之间。所以对照图中N、C代表的不连续界面和圈层的名称分别是古登堡界面、地幔。D对,A、B、C错。故选D。

【18题详解】

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公里,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上层。从材料可知,此次震源深度7km,此次地震位于地壳层中,A对。B层代表上地幔,C层代表下地幔,D层代表外地核,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2017年1月12日,哥斯达黎加的图里亚瓦尔火山喷发,大量火山灰飘至50公里外的首都圣何塞,位于圣何塞的国际机场运行受到影响,数百架进出港航班被迫取消或延误,大批旅客滞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图里亚瓦尔火山物质来自

A. 地球表面    B. 地壳上部

C. 地壳下部    D. 上地幔

20. 这些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 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 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图里亚瓦尔火山物质是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D对。地球表面、地壳上部、地壳下部不是岩浆的来源地,A、B、C错。故选D。

【20题详解】

这些漫延的火山灰物质存在于大气圈中,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首先是大气圈。然后作为凝结核通过水汽凝结进入水圈、生物呼吸等进入生物圈,最后沉积在地表,进入岩石圈,A对。B、C、D错。故选A。

读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

A. 蓝藻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22. 地球上生物出现后

A. CO2的含量一直下降    B. O2的含量一直上升

C. O2和CO2含量保持稳定    D. O2和CO2含量变化呈正相关

【答案】21. A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出现的种类、时间是不同的。读图可以看出,横坐标表示距今时间,在地质历史时期,出现最早的是蓝藻,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题详解】

A、由图知,二氧化碳的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故A错误;

B、读图可知地球上生物出现后氧气 含量上升,故B正确;

C、由图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稳定,故C错误;

D、由图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没有相关性,故D错误;

故选B。

2018年12月22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首颗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系统建设迈出实质性一步。“虹云工程”计划发射156颗卫星,这些卫星将充当“太空路由器”角色,在距离地面1 000千米的低空轨道上组网围绕地球运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的是(  )

A. 对流层 中间层 高层大气

B.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C.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对流层

D.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24. “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  )

A. 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B. 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C. 降低—升高—降低

D. 升高—降低—升高

【答案】23. D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大气垂直方向上存在物理性质的显著差异,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所以“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依次经过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故本题选择D。

 24题详解】

“虹云工程”首颗卫星从发射到进入预定轨道,气温先降低(对流层:气体上冷下热,一般温度随高度递增而递减),后升高(平流层:气体上热下冷),后降低再升高(高层大气:高层大气的热状态受太阳紫外辐射加热所控制,所以大气温度随高度增高而增大),综合选项应该是:降低—升高—降低—升高。故本题选择A。

低层大气的组成分为三部分: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主要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环境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

A. 干洁空气成份    B. 水汽比重

C. 固体杂质含量    D. 有害气体成分

26. 下列现象主要与大气成分中水汽多少相关的是(  )

A. 全球变暖    B. 旱灾频发

C. 臭氧层变薄    D. 酸雨加重

【答案】25. C    26. B

【解析】

【25题详解】

霾,

湖北省四校2020-2021高二地理上学期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湖北省四校2020-2021高二地理上学期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高二地理上学期联考试题,湖北省,莲山课件.

也称阴霾、灰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细颗粒物(PM2.5),属于固体杂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大气中水汽减少导致降水减少,形成旱灾,B正确。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臭氧层变薄的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酸雨加重的原因是人类大量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A、C、D错误。故选B。

读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情况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8. 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面辐射    B. CO₂气体    C. 臭氧气体    D. 人类活动

29. 有关该大气层的正确叙述是(   )

A. 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B. 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

C. 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 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20℃左右

【答案】27. A    28. C    29. C

【解析】

【分析】

【27题详解】

根据图中大气层距地面的高度为12-50km,可知该层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存在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增温,平流层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很小,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①线符合该特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8题详解】

对流层受地面辐射影响较大,而非平流层,A错误。对流层大气靠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而平流层温度与二氧化碳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平流层靠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大气增温,C正确。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对流层,而非平流层,D错误。故选C。

【29题详解】

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A错误。平流层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但没有垂直对流现象,对流并不旺盛,B错误。平流层空气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C正确。读图可知平流层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D错误。故选C。

【点睛】结合材料,准确从材料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岩浆从其源地到喷出地表形成富士山的过程中,经过的圈层是(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岩石圈

31.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

A. 海平面    B. 岩石圈底部    C. 莫霍界面    D. 软流层中部

【答案】30. D    31. C

【解析】

【分析】

【30题详解】

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而软流层以上(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为岩石圈,所以岩浆从源地到喷出地表形成富士山的过程中,经过的圈层是岩石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1题详解】

地壳、地幔划分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地核划分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所以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莫霍界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的部分)。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甲、乙所示的两个地质年代分别是(  )

A. 古生代、中生代    B. 中生代、古生代

C. 古生代、元古宙    D. 新生代、古生代

33. 乙时代的末期    (  )

A. 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 恐龙灭绝

C. 出现被子植物    D. 爬行动物盛行

【答案】32. B    33. A

【解析】

【分析】

【32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因此甲是中生代;乙时代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因此乙是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3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是古生代,古生代末期进入裸子植物时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A正确。恐龙灭绝是在中生代末期,B错误。古生代没有出现被子植物,C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繁盛,而非古生代,D错误。故选A。

【点睛】熟记各地质年代的代表性动物和植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读某地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4. 该图示意的大气垂直分层属于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外层

35. ②地区气温分布特征最可能导致

A. 对流作用增强    B. 太阳辐射增多

C. 气流水平运动减慢    D. 污染气体扩散受限

【答案】34. A    35. D

【解析】

【34题详解】

该图示意的大气垂直分层的顶部海拔约10千米,与对流层的海拔高度相当,属于对流层,A对。平流层海拔高度约12-50千米,B错。电离层位于外层,海拔在50千米以上,C、D错。

【35题详解】

②地区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气温分布特征属于逆温现象,最可能导致污染气体扩散受限,D对。空气上热下冷,对流作用减弱,A错。不能使太阳辐射增加,B错。对流层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C错。

【点睛】对流层的海拔高度约10千米,平流层海拔高度约12-50千米,电离层位于外层,海拔在50千米以上。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大,气温分布特征属于逆温现象,对流运动减弱,最可能导致污染气体扩散受限。

2017年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多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观。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6. 小行星爆炸发生在(   )

A. 对流层a层    B. 平流层b层    C. 高层大气c层    D. 高层大气d层

37. 该事件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   )

A. 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B. 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必需的空气

C. 保持地表温度适宜,防止水分散失    D. 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

38. 关于对流层高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低纬度高度低    B. 中纬度高度高

C. 高纬度高度低    D. 大陆高度低,海洋高度高

【答案】36. B    37. D    38. C

【解析】

【分析】

【36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对流层的高度是0-12千米,平流层的高度是12-50千米,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由图示可以看出,应发生在图中平流层b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7题详解】

小行星在经过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使其质量和体积变小,说明大气圈能够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D正确。小行星在经过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生热引发爆炸,该事件并不能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保护地球上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A错误。该事件并不能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必需的空气,B错误。该事件并不能反映地球大气圈能够保持地表温度适宜,防止水分散失,C错误。故选D。

【38题详解】

在不同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千米;在高纬度为8-9千米。即在低纬度高度高,在高纬度高度低,C正确,大陆高度高,海洋高度低,ABD错误。故选C。

【点睛】在不同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千米;在高纬度为8-9千米。

2017年9月8日,在俄罗斯阿德勒上空,一架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三条大小不一的风柱从天际垂到海面,飞机在极其危险的距离内躲过了这股自然之力,平安飞越该区域,成功着陆。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9. 飞机与龙卷风狭路相逢时,飞机正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电离层    D. 高层大气

40. 该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变化正确的是

A. 逐渐下降    B. 逐渐上升

C. 先上升后下降    D. 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39. A    40. B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与特点,熟练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点即可得答案。

【39题详解】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的现象,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由此判断龙卷风多发生在对流运动旺盛的对流层,飞机与龙卷风相逢,说明相逢于对流层,故答案选A。

【40题详解】

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地面,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因此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周围大气整体温度应该逐渐上升,B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行星名称是:A       C        F        。

(2)小行星带位于      和      轨道之间(填写名称)。

(3)八大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       、       (填写名称)。

(4)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___________反应,比太阳系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

(5)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发现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地球宇宙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序号填在适中的方框中。

 

①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原始的海洋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④液态水

⑤太阳连续日照时间不长

⑥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⑦适宜的温度

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答案】(1)水星  地球   土星

(2)火星 木星

(3)木星 土星

(4)核聚变  银河系

 (5)上:从左向右依次是:⑥⑦④⑧,下:从左向右依次是②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太阳系模式图为背景,考查太阳系行星的位置关系,考查八大行星的类型,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考查太阳系行星的位置关系。据图可知,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A、C、F分别是水星、地球和土星。

(2)考查小行星带的位置。据图可知,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

(3)考查行星的类型。八大行星中,属于巨行星的是木星和土星。

(4)考查太阳能源的来源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统。

(5)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点睛】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1、外部条件:

①太阳光照稳定(太阳没有明显变化);

②运行轨道安全(大、小行星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内部条件:

①地表温度适宜(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

②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

③液态水(地球内部热量产生水汽,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42. 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____。

(2)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____、____和____。

(3)图中a、b、c分别代表大气垂直分层代号,图中曲线表示的是___的垂直分布状况。

(4)图中b为___层,它的上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这是因为其中的____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

(5)a为___层,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____,原因是___。

(6)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层,整个地球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___层(填名称)。

【答案】    (1). 地面温度过高    (2). 对流层    (3). 平流层    (4). 高层大气    (5). 温度    (6). 平流    (7). 增加    (8). 臭氧    (9). 对流    (10). 递减    (11).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    (12). 对流    (13). 对流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详解】(1)据图可知,图中显示地表温度达50°C以上,明显高于实际温度,存在明显的错误。

(2)读图可知,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0~12千米)、平流层(12~50千米)和高层大气 (50千米以上)。

(3)图中a、b、c分别代表大气垂直分层代号,根据图中曲线随高度的变化特点可以判断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温度的垂直分布状况。

(4)读图中b层的位置(12~50千米)及气温变化可知:b层为平流层,平流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是因为其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而获得热量。

(5)读图中a层的位置(0~12千米)及气温变化可知:a层为对流层,其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是因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

(6)对流层分布在大气层的最下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整个地球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对流层。

【点睛】

4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阳光动力2号”于2015年3月9日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启程,向东开始环球飞行,并于2016年7月26日返回阿布扎比,成为第一家不是用化石燃料,仅凭借太阳能实现环球飞行的飞机。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阳光动力2号”环球旅行路线示意图。

 

(1)描述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2)在整个航程当中重庆段的飞行遇到了动力不足的挑战,分析重庆夏季太阳辐射总量低于塞维利亚的原因。

(3)说明与石油相比,太阳能作为飞行动力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答案】(1)整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值最高 在同归线附近。(答出极值区域即可)

(2)重庆夏季降水多,得到的人阳辐射较少;重庆纬度较低,夏季日照时间较短。

(3)太阳能受天气影响大,不稳定;太阳能能量不集中,动力效果欠佳;技术水平要求高。

【解析】

【详解】(1)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主要读数值、读差值、读疏密、读弯曲位置、读闭合曲线。据图可知,在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可达70亿焦耳/米²•年以上,在两极地区只有25亿焦耳/米²•年。故整体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最大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

(2)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因素为纬度、天气、海拔和日照时间等。重庆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而塞维利亚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航行过程中主要为北半球夏季,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重庆较塞尔维亚纬度较低,白昼时间较短。

(3)太阳能受天气和昼长影响,不稳定,太阳能难以收集利用,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比较高。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高二地理9月月考试题,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