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必刷卷五(含解析)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必刷卷五(含解析),高考生物,高考生物试卷,莲山课件.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必刷卷

(考试时间:45分钟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的物质组成,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煮熟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肽键断裂

B.维生素D可溶于水,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C.酵母菌中含有ATCU的核苷酸一共有5

D.核酸、ATP及细胞膜中的磷脂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A、鸡蛋煮熟蛋白质变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肽键没有断裂,A错误;

B、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但是脂溶性的,B错误;

C、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有DNARNA ,组成核酸的碱基共有5种:ATGCU,核苷酸有8种,含有ATCU的核苷酸有6种,C错误;

D、磷脂、核酸、ATP所含的化学元素完全相同,都只含有CHONPD正确。

2.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基因Aa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精原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AaBb分别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向两极移动

B.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可能为AaBb

C.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12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细胞中染色体数:DNA=12

【答案】C

【解析】A. 精原细胞既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过程中,基因AaBb分别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向两极移动,A正确;B. 若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为AaBb,故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可能为AaBbB正确;C.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DNA,细胞中染色体数:DNA=11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时,着丝点并不分裂,每条染色体上有2DNA,细胞中染色体数:DNA=12D正确。故选:C

3.如图甲为某单子叶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曲线,图乙为萌发过程中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种子萌发初期以有氧呼吸为主

B.干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CA点时萌发的种子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

【答案】B

【解析】根据乙图可知,在种子萌发的初期,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明显大于消耗的氧气量,说明种子萌发初期以无氧呼吸为主,A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故干重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所致,B正确;萌发形成的幼苗刚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时,由于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所以干重仍然减少,随着光合速率的增加,A点之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植株干重增加,故A点时萌发的种子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错误;图乙两条曲线相交时,表明吸收的氧气的量等于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说明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

4.某遗传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某地区自然人群中,该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60。下图是该地区两个有一定关系的家庭的有关该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6号个体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9号个体携带的该病致病基因来源于12号个体

B.系谱图中1457号个体都是杂合子

C.若56号个体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表现正常且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D8号个体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122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9号个体携带的该病致病基因来自于5号,5号的致病基因只能来源于2号个体,A错误;145号个体均为杂合子,7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槪率为1/2B错误;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用Bb表示,56号个体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则该孩子表现正常且携带该病致病基因(XBXb)的槪率是1/4C错误;根据该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60”可知Xb%=1/60,则XB%=59/60,则女性中XBXB%=59/60×59/60XBXb%=2×59/60×1/60,故正常女性中XBXb的比例是(2×59/60×1/60÷2×59/60×1/60+59/60×59/60=2/618号个体(XBY)与该地区表现正常的女性[2/61XBXb]结婚生出一个患病孩子(XbY)的概率是:2/61×1/4=1/122D正确。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答案】C

【解析】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脱落酸只能加快果实脱落,A项错误;B.用脱落酸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B项错误;

C.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因此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C项正确;

D.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生长素类似物没有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作用,D项错误。

6.自1988年以来,经过治沙人多年来的努力,库布齐沙漠已经拥有沙柳、沙鼠等多种动植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库布齐沙漠的植被简单,但仍然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调查沙鼠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分别采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

D.种群密度是库布齐沙漠沙柳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答案】C

【解析】A、人类活动会对群落的演替有影响,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

B、由题干信息知:库布齐沙漠已经拥有沙柳、沙鼠等多种动植物,不同的动植物会占据不同的位置和空间,故仍然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正确;

C、调查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C错误;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10分)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紧密联系,如光反应需要暗反应提供ADP________等物质(至少答出2种物质),在叶绿体基质中CO2首先转化为_____________,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等。

2)由图1可知,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__,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升高,叶片光合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不变)。

3)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_____会增加,因为去除棉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在叶片中积累。

4)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被运到植物体各器官被利用,这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是_____(填促进抑制、或没有影响)。

【答案】(10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PiNADP+2分)    三碳化合物(C3    

228    降低    

3)淀粉    蔗糖    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降低(2分)    

4)促进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必刷卷六(含解析)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必刷卷六(含解析),高考生物,高考生物试卷,莲山课件.

【解析】(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用于还原三碳化合物生成淀粉和蔗糖,但光反应同样需要暗反应提供的ADPPi以及NADP+等物质来合成ATP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CO2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首先与C5进行二氧化碳的固定,转化为三碳化合物(C3),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等。(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为不去除棉铃植株,由图1可知,其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增加,因为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由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淀粉和蔗糖的输出量降低,在叶片积累。(4)根据图1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图2则说明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叶片中积累,所以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反之可说明,如果叶片光合产物被及时运到植物体其他各器官被利用,则能促进叶片的光合作用的进行。

30.(10分)根据以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科学实验证明,电刺激与心脏相连的交感神经,心跳加快;电剌激与心脏相连的副交感神经,心跳减慢。这说明心跳快慢(心率)受 ______调节。

2)某研究者用电剌激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心跳也加快。推测是由于电刺激交感神经后引起肾上腺髓质产生了某种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心脏,促进心跳加快。现有甲、乙两只小白兔,其中甲兔已剝离出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但未切断),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推测。

分别测定甲乙两只小白兔的________,并记录。

电剌激甲兔支配肾上腺髓质的_______,立刻用等渗溶液提取甲兔的肾上腺髓质组织液并制成提取液。

③ _______,检测心率。若乙兔心跳加快,则推测正确,此实验过程中,心跳快慢(心率)受_____调节。

【答案】(10分,每空2分)

1)神经    

2心率(或心跳的快慢)    

交感神经    

将上述提取液注射到乙兔体(或静脉)内    神经体液    

【解析】(1)电刺激与心脏相连的交感神经,心跳加快;电刺激与心脏相连的副交感神经,心跳减慢,说明心脏的跳动受神经系统的支配。

2)实验说明心跳加快受交感神经的支配,也受肾上腺髓质分泌物质的调节,如果要对该推测进行验证需设计实验:实验之前首先测定甲乙两只小白兔的心率作为标准(对照)。然后刺激家兔支配肾上腺髓质的交感神经,此时引起甲兔心率加快,迅速提取甲兔肾上腺髓质的组织液。

将以上提取液注射到乙兔体内,观察乙兔心率的变化。由于该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和结论有两种。若乙兔心跳加快,则推测正确。若乙兔心跳没有加快,则推测不正确,此实验过程中,心跳快慢(心率)受神经体液调节。

31.(9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该草原中各生物种群关系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如图1中表示生产者的物种是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该食物网中E所占有的营养级是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

2)从空中俯瞰,发现草原上芦苇、菖蒲、碱茅等植物呈散乱、交错分布状态,从群落的结构角度看,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这种空间结构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年鼠种群的K值为2000只,且1只兔与5只鼠或200只食草昆虫消耗的草的能量相等,若次年兔的数量增加50只,昆虫减少4000只,则鼠种群K值变为__________________只。

4)经调查发现草原上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20000只,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

5)该草原上有座风电场,研究发现该风电场周围的蛇及爬行类昆虫会逐渐增多,科学家们试着从鸟类身上寻找有关原因,你认为最可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分,除标明外,每空1分)

1BF    第三、第四    

2)水平    不同地段上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别(2分)    

31850    

4)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5)风电场影响鸟类的飞行高度和栖息高度,使捕食蜥蜴的鸟类数量减少,导致风电场周围的蜥蜴、爬行昆虫逐渐增多(2分)    

【解析】(1)生产者是其他生物食物的根本来源,由图可知,BF为生产者。E位于4条食物链中,分别占居第三、第四营养级。

2)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其中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等因素形成的镶嵌分布现象。具体表现为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

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兔的数量增加50只,则老鼠减少250只;昆虫减少4000只,则老鼠增加100只。可见,老鼠共减少150只,则老鼠的K值为1850只。

4)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环境容纳量即K值。

5)风电机会影响鸟类的飞行高度和栖息高度,风电场周围的蜥蜴、爬行类昆虫逐渐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捕食蜥蜴的鸟类数量减少。

32.(10分)野生型果蝇眼形是圆眼(纯合子),遗传学家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让该果蝇与多只野生型雌果蝇杂交,F1雌雄果蝇全为圆眼,F1雌雄相互交配获得的F2中,雌果蝇全为棒眼,雄果蝇有圆眼和棒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圆眼和棒眼属于_______遗传,棒眼属于___________(填显性隐性)性状。

2)现有多只不同性状的纯合雌雄果蝇。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确定圆眼与棒眼基因是否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请补充实验思路及实验结果。

选取杂交亲本的表现型及性别为________________,杂交并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

预测实验结果:若杂交后代中____________,则说明基因在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若杂交后代中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答案】(10分,每空2分)

1)伴性(伴X染色体)    隐性    

2圆眼雄果蝇和棒眼雌果蝇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为棒眼(或雌果蝇为圆眼,雄果蝇为棒眼    杂交后代中,雄果蝇全为圆眼,不出现棒眼个体(或雌雄全为圆眼)    

【解析】(1)棒眼果蝇与多只纯合子圆眼雌果蝇杂交后,F1全为圆眼,说明圆眼是显性性状,棒眼是隐性性状。由于F1自交获得的F2中雌雄性状不同,所以可推测果蝇圆眼和棒眼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2)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圆眼基因与棒眼基因是否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上,应选择隐性性状雌果蝇和显性性状雄果蝇杂交,即圆眼雄果蝇和棒眼雌果蝇,观察子代表现型和比例。若杂交后代中,雄果蝇为棒眼,说明基因在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若杂交后代中,雄果蝇为圆眼果蝇,不出现棒眼个体,说明基因在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葡萄除了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外,还含有果胶、酒石酸、多种维生素和21种花青素。但葡萄不耐储藏,因此除了鲜食,许多家庭都有自制葡萄酒的习惯。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同学想用实验探究AB两个品种的葡萄上野生酵母菌含量的多少,当他将等浓度等量的两种葡萄汁接种于平板上并培养一段时间后,该同学观察到了多种不同的菌落,区别不同菌落的特征有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该同学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原因是不易通过培养得到_________________。该同学需要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酵母菌菌落数目,选取_______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记录结果。

2)酿酒葡萄通常皮厚粒小糖分高,而市售鲜食葡萄经改良后皮薄粒大但含糖量低。于是,有人就在酿制葡萄酒前向发酵瓶中添加了大量的白糖,其余操作均正常,结果酿出的葡萄酒中几乎检测不到酒精,其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

3)工业生产上为了使优良酵母细胞多次利用,可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葡萄酒发酵。选择固定化酵母细胞而不是固定化相关酶进行酒精发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固定细胞时常用______________作为载体,在固定前,需要对酵母细胞培养,使其数量迅速增加,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一定倍数后,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________色细胞的个数。

4)人们制作馒头时,为使馒头松软通常要在面粉中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菌,是因为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形状、大小、颜色和隆起程度    单菌落    菌落数稳定    

2)蔗糖浓度过高,导致酵母细胞失水过多死亡    

3)酒精发酵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固定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可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3分)    海藻酸钠        

4CO2(气体)    

【解析】(1)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菌落形状、大小、隆起程度、颜色等方面。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过多,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计数引起很大误差,所以最好形成单个菌落。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2)在酿制葡萄酒前向发酵瓶中添加了大量的白糖,导致蔗糖浓度过高,其中的酵母菌失水死亡,因而酿出的葡萄酒中几乎检测不到酒精。

3)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需要多种酶参与,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可以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所以选择固定化酵母细胞而不是固定化某一种酶进行酒精发酵。固定细胞时常用海藻酸钠作为载体。经台盼蓝染液染色后,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所以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无(不着)色细胞的个数。

4)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CO2(气体)使馒头松软。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天然玫瑰因缺少控制合成蓝色色素的基因B而不能开蓝色花。科学家从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了基因B后,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了开蓝色花的玫瑰。下图为该育种过程的操作流程。

 

注: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外源DNA插入到AmprTetr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限制酶EcoRⅠHindⅢBamHⅠ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均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将基因B导入玫瑰细胞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选择Ti质粒作为运载体的原因是Ti质粒上的__________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2)在构建重组Ti质粒时,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_(限制酶)。有人用该种限制酶分别切割Ti质粒和基因B后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细菌甲。结果得到了四种细菌甲:未被转化的、含环状基因B的、含Ti质粒的和含重组Ti质粒的。筛选目的细菌甲时,先用含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培养,不能生长的是_________的细菌甲;然后再将能生长的细菌甲接种到含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中,目的细菌甲在此培养基中___________(填不能)生长。

3)由玫瑰韧皮部细胞形成组织乙的过程,实质是__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农杆菌转化法(1分)    T−DNA  

2BamHⅠ    氨苄青霉素    未被转化的和含环状基因B    四环素    不能 

3)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

【解析】(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Ti质粒的T—DNA上,因为T—DNA能够转移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2)在构建重组Ti质粒时,应选用图中的BamHⅠ,这样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含有标记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而不含四环素抗性基因,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培养,能生长;而在含有四环素的固体培养基中不能生长,这样才能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如果用HindⅢ,不能判断是否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中,所以应该用BamHⅠ切割目的基因和Ti质粒。

3)由图可知组织乙是愈伤组织,玫瑰韧皮部细胞形成组织乙就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其实质是让已经分化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必刷卷七(含解析)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必刷卷七(含解析),高考生物,高考生物试卷,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