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动物防疫实施方案范文二篇

支部2022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支部2022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在上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根据有关要求和部署,支部认真学习贯彻精神,紧紧围绕工作大局,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以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党组织建设为目标,着力做好支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

春季动物防疫实施方案范文二篇为确实落实区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20xx]1号文件精神,确实做好xx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我乡养殖业健康发展和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结合我乡春季动物防疫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工作目标1、牲畜口蹄

简介:20xx年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四篇本学期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题,面向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为丰富学生艺术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工作,同时发展学生的舞蹈艺术特长,陶冶美好情操,结合我校实际,工作安排如下:一、活动目标以舞蹈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一二三四年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舞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舞蹈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其身体协调性、柔软性、灵活性、稳定性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二、基本训练内容1、基本动作(1)儿童舞基训: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方位。(2)中国民族舞蹈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篇二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当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时候内心情感的抒发,人体动作的流动,性格气质的表露,可谓进入了最畅快、最具审美意味的境界。特别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学一点舞蹈,不仅有利于长身体,更可以在协调动作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文雅的气质,这也有益于素质的提高。本学期我担任舞蹈校本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我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需求,使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大胆创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了解民间舞蹈,丰富校园文化。二、主讲教师:才琳三、教学材料: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网上查阅、自我创编四、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七、八节课五、授课对象: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现在还有吸收一部分新初一学生。六、课程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中了解身体的方位,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基本舞步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2、技能领域:学习、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3、情感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在舞蹈队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4、应用领域:学生进行表演,进行舞蹈欣赏、评价。七、课程内容:1、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2、舞蹈种类介绍。3、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成品舞蹈。八、课程实施形式及措施: 1、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2、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3、课时安排:30课时,共分10个单元。4、教学场地:舞蹈室。5、教学用品:录音机、各种舞蹈伴奏磁带。6、活动队规模:40人左右。7、授课对象: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舞蹈基本功的学生。九、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评价包括:原型评价、课程本身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制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评价要求: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评价方式:随机评价与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观察法、面谈法。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员。 本学期,我将继续本着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在改革中发展的策略,边学习边实验,边实验边反思,边反思边整改,边整改边学习,有效地推进学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舞蹈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气质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孩子的一项特殊才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就会获得成功!篇三为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把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作为教育发展的灵魂,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创建工作计划,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一、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思想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以发扬传统文化,升华课程文化,创新活动文化,提升环境文化为抓手,抓管理、抓建设、抓创新,打造一座环境整洁优美、管理制度完善、学习气氛浓厚、文化底蕴深厚、师生发展和谐的有山区特色的书香校园。二、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目标着眼于培育师生人文精神和提升人文素养,做到特色突出,成效显著;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发展。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积极创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和生活公园。三、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发扬传统文化,用标识文化提升环境之品位。建校时,我们在校园内设计了三处标志性建筑:一是古代状元旗样式的学校门口,二是少先队旗样式的建校纪念碑,三是最南端的奋进雕塑。三座建筑物相互呼应,寓意人才辈出。我校的实践基地、雕塑、办公室、教室、功能教室等都有命名,标识牌美观大方。一句提醒,让人体会出珍惜时间、感叹光阴的启示;温馨提示,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就连花丛间、树林中、草坪旁也点缀着石文化的光亮。这形态各异的观赏石与绿树、红花、碧草、天真烂漫的学生相映成趣,构成了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标识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层次,拓展了德育美育的外延。2、升华课程文化,构建农科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把实施农科教一体化教学与创造高效课堂结合起来,深化山区素质教育。我们建立了四个校外实践基地:德育活动基地(响水崖村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响水崖东沟村齐长城遗址)、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少年农校学习实习基地(苹果园、桃园、山茱萸园)、社区服务基地(镇敬老院、神牛谷风景区)。我校的农科教一体化教学,20xx年被市教育局评定为全县唯一的素质教育传统项目。九山镇是著名的生态林果大镇,立足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挂牌成立少年农校,设立四处校内外实践基地,聘请3名当地人才为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果树管理知识,回家后协助农业劳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为完善农科教一体化,我们组建了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和白云气象站两个社团,积极开展了科普学习、科学研究活动。 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搜集资料、社会调查、进行小课题研究,编写了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五辑校本课程《知识方舟》、《认识校园植物》和《果树管理知识》,一本本图书让学生爱不释手,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不足,丰富了学习生活。我们还和县气象局联系,建起了白云气象站,成立了兴趣小组,学生学会了观测风向,测量风速、雨量、气温等,不但学得了气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管理果树提供了气象服务。3、创新活动文化,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每个教室前设立了闪光台,张贴学生有创意的作品,展现学生的闪光点。学校设立了《校园之声》广播轮播制。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每日轮流主持校园广播。学生根据需要提前收集广播素材,准备演讲稿,并且能及时发现周围有意义、值得思考、借鉴的素材进行播报。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全校性的最高学生艺术竞赛活动,至今已开展了十四届了,参赛作品都要经过精心准备,代表着各班学生最高的艺术水平。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英语发标准音比赛、文艺演出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素养,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一大批学生文艺骨干。另外我校的周末小星星儿童社区俱乐部、飞彩社团、小百灵社团、再绪神话社团等等活动继续优化落实,共同构成我校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体系。我校将一改往日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 以四项基本功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彰显个性,点亮文化之灯,扣开心灵之门,提高办学品味,走上素质教育之路。篇四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我校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学校坚持以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管理、考试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为了改变现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所以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并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课程开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开发的资源分析小学年龄的孩子们都有爱动、爱跳的特点,而且模仿能力特别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孩子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姿势,还有的学生有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少儿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少儿舞蹈的动律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发掘和开发校本课程。1、社会资源现在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发展,特别是艺术教育。而且有的家长具有较好的艺术水准,对孩子的发展作用很大。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在于帮助那些正在成长历程中的孩子们,把他们生命中隐秘的天性之美挖掘出来。孩子们长期的接受系统而科学的舞蹈训练,会使其原有的自然形体变成艺术形体,即使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而是混杂在人群之中,也同样会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气质。2、学校资源原平第七小学是一所新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艺术氛围。学校将准备在近几年中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一些市级或其他级别的舞蹈比赛。3、教师资源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我 们根据我校原有的师资力量,专兼结合,将实施的任务具体落实到体育和音乐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身上。三、课程开发的目标(一)总体目标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和地方资源,设置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的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1、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压腿、下腰、肩部等柔软度的练习、身体协调性的练习、音乐节奏感的练习、舞蹈组合的练习、思维开发的练习。2、让学生欣赏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蒙族、藏族、维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汉族)及成品舞蹈等舞蹈。了解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舞蹈的特点。3、通过舞蹈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少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形体和气质美感,培养少儿活泼、大方,敢于表现的性格。4、通过形体舞蹈的专业训练,增强幼儿肢体柔韧性,保持优美体态,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塑造形体的同时,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5、主要通过形体训练和舞蹈感觉的内在练习及节奏感训练等,培养孩子们的优美体态和审美情趣,提高学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6、让孩子在舞蹈课程的学习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在韵律的舞蹈下感受健康快乐的人生!让孩子体验学习舞蹈的快乐,在快乐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塑造他们优美的体形和健康的身心! 四、课程开发的策略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喜欢的活动方式。研究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的欢乐的种种活动方式,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习信心,因此,我们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调查学生的喜好,从而制订相应的课程种类,相应的教学方式,如何安排课内外联系等诸多因素,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加以编排。3、专业舞蹈老师授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我校在教学中,让青年骨干教师、专业舞蹈老师任课执教。4、安排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充分利用各级组织的活动,如新年联欢、六一联欢等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的运用于实践,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获得成功的喜悦。五、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开设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 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评价的主体校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由上级领导、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教师等组成。2、评价的内容(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采取成长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3、评价方法评价可以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六、保障机制 1、制度监控保障(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顾问:校外名师、专家(2)设置校本课程开发审查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3)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指导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4)设置校本课程开发顾问小组校外名师、专家等2、经费保障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将进行专款专用,给校本课程以充足的经费保障。3、评价措施保障。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准备阶段采用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层层监控,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背景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学校根据开发者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难易、课题开发的背景等进行背景性评价。实质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阶段,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从数量、 质量、速度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后,根据师生对校本课程的使用情况反馈意见、出现的情况等进行诊断性评价。4、管理保障校本课程,虽以活动为主,但从教学观点而言,它也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法定的,因而上足、上好学校课程也是严肃的。因此,我们对学校课程必须加强管理。(1)学校课程组织管理。在该项研究之初,我们认识到建立研究组织,加强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保征。学校建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审定方案和计划以及课程改革的外部环境的创设和协调工作。在领导小组之下组建学校课程的研究小组,教科室主任、学校课程教学研究的骨干教师组成,具体承担实施研究工作。根据学校课程教学需要,分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网络形成正梯形结构,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2)学校课程教育思想的管理。学校课程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把学校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与传统思想惯性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要从21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我们培养的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活动课程在教育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充分利用政治、业务学习,讨论、研究课程、教材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另外广泛宣传和发动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支持,使学校课程改 革逐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保证活动课程研究的顺利进行。(3)学校课程教学常规管理。①教学计划的制定。各年级制定学校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有层次的各类活动。②活动方案的编写。③严格教学制度。学校制订课题管理细则、教育科研奖惩条例,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4)活动课程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管理。现代教育环境是构成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我们不断创造条件、增加投入,改善场地设施,积极联系活动场地,开辟校外基地,发挥社区优势,同时优化师资素质,实行专兼结合,创设良好的活动条件。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划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2、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3、实施阶段,各年级根据校本课程的教材认真实施并征集意见,同时规划第二期的编写工作。4、总结、完善、提高。总之,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特长,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有助于学校形成特色。我们将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把学校课程做强做大。
简介:20xx年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四篇本学期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题,面向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为丰富学生艺术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工作,同时发展学生的舞蹈艺术特长,陶冶美好情操,结合我校实际,工作安排如下:一、活动目标以舞蹈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一二三四年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舞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舞蹈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其身体协调性、柔软性、灵活性、稳定性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二、基本训练内容1、基本动作(1)儿童舞基训: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方位。(2)中国民族舞蹈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篇二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当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时候内心情感的抒发,人体动作的流动,性格气质的表露,可谓进入了最畅快、最具审美意味的境界。特别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学一点舞蹈,不仅有利于长身体,更可以在协调动作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文雅的气质,这也有益于素质的提高。本学期我担任舞蹈校本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我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需求,使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大胆创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了解民间舞蹈,丰富校园文化。二、主讲教师:才琳三、教学材料: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网上查阅、自我创编四、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七、八节课五、授课对象: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现在还有吸收一部分新初一学生。六、课程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中了解身体的方位,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基本舞步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2、技能领域:学习、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3、情感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在舞蹈队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4、应用领域:学生进行表演,进行舞蹈欣赏、评价。七、课程内容:1、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2、舞蹈种类介绍。3、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成品舞蹈。八、课程实施形式及措施: 1、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2、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3、课时安排:30课时,共分10个单元。4、教学场地:舞蹈室。5、教学用品:录音机、各种舞蹈伴奏磁带。6、活动队规模:40人左右。7、授课对象: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舞蹈基本功的学生。九、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评价包括:原型评价、课程本身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制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评价要求: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评价方式:随机评价与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观察法、面谈法。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员。 本学期,我将继续本着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在改革中发展的策略,边学习边实验,边实验边反思,边反思边整改,边整改边学习,有效地推进学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舞蹈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气质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孩子的一项特殊才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就会获得成功!篇三为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把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作为教育发展的灵魂,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创建工作计划,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一、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思想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以发扬传统文化,升华课程文化,创新活动文化,提升环境文化为抓手,抓管理、抓建设、抓创新,打造一座环境整洁优美、管理制度完善、学习气氛浓厚、文化底蕴深厚、师生发展和谐的有山区特色的书香校园。二、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目标着眼于培育师生人文精神和提升人文素养,做到特色突出,成效显著;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发展。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积极创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和生活公园。三、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发扬传统文化,用标识文化提升环境之品位。建校时,我们在校园内设计了三处标志性建筑:一是古代状元旗样式的学校门口,二是少先队旗样式的建校纪念碑,三是最南端的奋进雕塑。三座建筑物相互呼应,寓意人才辈出。我校的实践基地、雕塑、办公室、教室、功能教室等都有命名,标识牌美观大方。一句提醒,让人体会出珍惜时间、感叹光阴的启示;温馨提示,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就连花丛间、树林中、草坪旁也点缀着石文化的光亮。这形态各异的观赏石与绿树、红花、碧草、天真烂漫的学生相映成趣,构成了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标识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层次,拓展了德育美育的外延。2、升华课程文化,构建农科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把实施农科教一体化教学与创造高效课堂结合起来,深化山区素质教育。我们建立了四个校外实践基地:德育活动基地(响水崖村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响水崖东沟村齐长城遗址)、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少年农校学习实习基地(苹果园、桃园、山茱萸园)、社区服务基地(镇敬老院、神牛谷风景区)。我校的农科教一体化教学,20xx年被市教育局评定为全县唯一的素质教育传统项目。九山镇是著名的生态林果大镇,立足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挂牌成立少年农校,设立四处校内外实践基地,聘请3名当地人才为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果树管理知识,回家后协助农业劳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为完善农科教一体化,我们组建了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和白云气象站两个社团,积极开展了科普学习、科学研究活动。 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搜集资料、社会调查、进行小课题研究,编写了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五辑校本课程《知识方舟》、《认识校园植物》和《果树管理知识》,一本本图书让学生爱不释手,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不足,丰富了学习生活。我们还和县气象局联系,建起了白云气象站,成立了兴趣小组,学生学会了观测风向,测量风速、雨量、气温等,不但学得了气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管理果树提供了气象服务。3、创新活动文化,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每个教室前设立了闪光台,张贴学生有创意的作品,展现学生的闪光点。学校设立了《校园之声》广播轮播制。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每日轮流主持校园广播。学生根据需要提前收集广播素材,准备演讲稿,并且能及时发现周围有意义、值得思考、借鉴的素材进行播报。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全校性的最高学生艺术竞赛活动,至今已开展了十四届了,参赛作品都要经过精心准备,代表着各班学生最高的艺术水平。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英语发标准音比赛、文艺演出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素养,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一大批学生文艺骨干。另外我校的周末小星星儿童社区俱乐部、飞彩社团、小百灵社团、再绪神话社团等等活动继续优化落实,共同构成我校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体系。我校将一改往日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 以四项基本功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彰显个性,点亮文化之灯,扣开心灵之门,提高办学品味,走上素质教育之路。篇四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我校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学校坚持以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管理、考试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为了改变现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所以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并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课程开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开发的资源分析小学年龄的孩子们都有爱动、爱跳的特点,而且模仿能力特别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孩子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姿势,还有的学生有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少儿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少儿舞蹈的动律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发掘和开发校本课程。1、社会资源现在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发展,特别是艺术教育。而且有的家长具有较好的艺术水准,对孩子的发展作用很大。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在于帮助那些正在成长历程中的孩子们,把他们生命中隐秘的天性之美挖掘出来。孩子们长期的接受系统而科学的舞蹈训练,会使其原有的自然形体变成艺术形体,即使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而是混杂在人群之中,也同样会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气质。2、学校资源原平第七小学是一所新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艺术氛围。学校将准备在近几年中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一些市级或其他级别的舞蹈比赛。3、教师资源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我 们根据我校原有的师资力量,专兼结合,将实施的任务具体落实到体育和音乐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身上。三、课程开发的目标(一)总体目标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和地方资源,设置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的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1、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压腿、下腰、肩部等柔软度的练习、身体协调性的练习、音乐节奏感的练习、舞蹈组合的练习、思维开发的练习。2、让学生欣赏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蒙族、藏族、维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汉族)及成品舞蹈等舞蹈。了解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舞蹈的特点。3、通过舞蹈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少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形体和气质美感,培养少儿活泼、大方,敢于表现的性格。4、通过形体舞蹈的专业训练,增强幼儿肢体柔韧性,保持优美体态,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塑造形体的同时,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5、主要通过形体训练和舞蹈感觉的内在练习及节奏感训练等,培养孩子们的优美体态和审美情趣,提高学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6、让孩子在舞蹈课程的学习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在韵律的舞蹈下感受健康快乐的人生!让孩子体验学习舞蹈的快乐,在快乐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塑造他们优美的体形和健康的身心! 四、课程开发的策略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喜欢的活动方式。研究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的欢乐的种种活动方式,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习信心,因此,我们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调查学生的喜好,从而制订相应的课程种类,相应的教学方式,如何安排课内外联系等诸多因素,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加以编排。3、专业舞蹈老师授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我校在教学中,让青年骨干教师、专业舞蹈老师任课执教。4、安排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充分利用各级组织的活动,如新年联欢、六一联欢等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的运用于实践,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获得成功的喜悦。五、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开设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 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评价的主体校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由上级领导、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教师等组成。2、评价的内容(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采取成长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3、评价方法评价可以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六、保障机制 1、制度监控保障(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顾问:校外名师、专家(2)设置校本课程开发审查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3)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指导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4)设置校本课程开发顾问小组校外名师、专家等2、经费保障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将进行专款专用,给校本课程以充足的经费保障。3、评价措施保障。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准备阶段采用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层层监控,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背景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学校根据开发者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难易、课题开发的背景等进行背景性评价。实质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阶段,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从数量、 质量、速度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后,根据师生对校本课程的使用情况反馈意见、出现的情况等进行诊断性评价。4、管理保障校本课程,虽以活动为主,但从教学观点而言,它也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法定的,因而上足、上好学校课程也是严肃的。因此,我们对学校课程必须加强管理。(1)学校课程组织管理。在该项研究之初,我们认识到建立研究组织,加强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保征。学校建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审定方案和计划以及课程改革的外部环境的创设和协调工作。在领导小组之下组建学校课程的研究小组,教科室主任、学校课程教学研究的骨干教师组成,具体承担实施研究工作。根据学校课程教学需要,分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网络形成正梯形结构,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2)学校课程教育思想的管理。学校课程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把学校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与传统思想惯性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要从21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我们培养的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活动课程在教育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充分利用政治、业务学习,讨论、研究课程、教材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另外广泛宣传和发动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支持,使学校课程改 革逐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保证活动课程研究的顺利进行。(3)学校课程教学常规管理。①教学计划的制定。各年级制定学校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有层次的各类活动。②活动方案的编写。③严格教学制度。学校制订课题管理细则、教育科研奖惩条例,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4)活动课程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管理。现代教育环境是构成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我们不断创造条件、增加投入,改善场地设施,积极联系活动场地,开辟校外基地,发挥社区优势,同时优化师资素质,实行专兼结合,创设良好的活动条件。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划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2、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3、实施阶段,各年级根据校本课程的教材认真实施并征集意见,同时规划第二期的编写工作。4、总结、完善、提高。总之,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特长,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有助于学校形成特色。我们将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把学校课程做强做大。
简介:20xx年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四篇本学期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题,面向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为丰富学生艺术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工作,同时发展学生的舞蹈艺术特长,陶冶美好情操,结合我校实际,工作安排如下:一、活动目标以舞蹈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一二三四年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舞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舞蹈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其身体协调性、柔软性、灵活性、稳定性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二、基本训练内容1、基本动作(1)儿童舞基训: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方位。(2)中国民族舞蹈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篇二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当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时候内心情感的抒发,人体动作的流动,性格气质的表露,可谓进入了最畅快、最具审美意味的境界。特别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学一点舞蹈,不仅有利于长身体,更可以在协调动作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文雅的气质,这也有益于素质的提高。本学期我担任舞蹈校本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我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需求,使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大胆创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了解民间舞蹈,丰富校园文化。二、主讲教师:才琳三、教学材料: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网上查阅、自我创编四、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七、八节课五、授课对象: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现在还有吸收一部分新初一学生。六、课程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中了解身体的方位,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基本舞步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2、技能领域:学习、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3、情感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在舞蹈队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4、应用领域:学生进行表演,进行舞蹈欣赏、评价。七、课程内容:1、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2、舞蹈种类介绍。3、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成品舞蹈。八、课程实施形式及措施: 1、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2、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3、课时安排:30课时,共分10个单元。4、教学场地:舞蹈室。5、教学用品:录音机、各种舞蹈伴奏磁带。6、活动队规模:40人左右。7、授课对象: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舞蹈基本功的学生。九、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评价包括:原型评价、课程本身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制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评价要求: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评价方式:随机评价与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观察法、面谈法。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员。 本学期,我将继续本着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在改革中发展的策略,边学习边实验,边实验边反思,边反思边整改,边整改边学习,有效地推进学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舞蹈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气质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孩子的一项特殊才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就会获得成功!篇三为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把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作为教育发展的灵魂,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创建工作计划,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一、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思想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以发扬传统文化,升华课程文化,创新活动文化,提升环境文化为抓手,抓管理、抓建设、抓创新,打造一座环境整洁优美、管理制度完善、学习气氛浓厚、文化底蕴深厚、师生发展和谐的有山区特色的书香校园。二、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目标着眼于培育师生人文精神和提升人文素养,做到特色突出,成效显著;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发展。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积极创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和生活公园。三、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发扬传统文化,用标识文化提升环境之品位。建校时,我们在校园内设计了三处标志性建筑:一是古代状元旗样式的学校门口,二是少先队旗样式的建校纪念碑,三是最南端的奋进雕塑。三座建筑物相互呼应,寓意人才辈出。我校的实践基地、雕塑、办公室、教室、功能教室等都有命名,标识牌美观大方。一句提醒,让人体会出珍惜时间、感叹光阴的启示;温馨提示,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就连花丛间、树林中、草坪旁也点缀着石文化的光亮。这形态各异的观赏石与绿树、红花、碧草、天真烂漫的学生相映成趣,构成了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标识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层次,拓展了德育美育的外延。2、升华课程文化,构建农科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把实施农科教一体化教学与创造高效课堂结合起来,深化山区素质教育。我们建立了四个校外实践基地:德育活动基地(响水崖村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响水崖东沟村齐长城遗址)、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少年农校学习实习基地(苹果园、桃园、山茱萸园)、社区服务基地(镇敬老院、神牛谷风景区)。我校的农科教一体化教学,20xx年被市教育局评定为全县唯一的素质教育传统项目。九山镇是著名的生态林果大镇,立足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挂牌成立少年农校,设立四处校内外实践基地,聘请3名当地人才为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果树管理知识,回家后协助农业劳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为完善农科教一体化,我们组建了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和白云气象站两个社团,积极开展了科普学习、科学研究活动。 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搜集资料、社会调查、进行小课题研究,编写了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五辑校本课程《知识方舟》、《认识校园植物》和《果树管理知识》,一本本图书让学生爱不释手,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不足,丰富了学习生活。我们还和县气象局联系,建起了白云气象站,成立了兴趣小组,学生学会了观测风向,测量风速、雨量、气温等,不但学得了气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管理果树提供了气象服务。3、创新活动文化,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每个教室前设立了闪光台,张贴学生有创意的作品,展现学生的闪光点。学校设立了《校园之声》广播轮播制。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每日轮流主持校园广播。学生根据需要提前收集广播素材,准备演讲稿,并且能及时发现周围有意义、值得思考、借鉴的素材进行播报。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全校性的最高学生艺术竞赛活动,至今已开展了十四届了,参赛作品都要经过精心准备,代表着各班学生最高的艺术水平。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英语发标准音比赛、文艺演出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素养,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一大批学生文艺骨干。另外我校的周末小星星儿童社区俱乐部、飞彩社团、小百灵社团、再绪神话社团等等活动继续优化落实,共同构成我校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体系。我校将一改往日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 以四项基本功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彰显个性,点亮文化之灯,扣开心灵之门,提高办学品味,走上素质教育之路。篇四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我校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学校坚持以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管理、考试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为了改变现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所以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并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课程开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开发的资源分析小学年龄的孩子们都有爱动、爱跳的特点,而且模仿能力特别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孩子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姿势,还有的学生有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少儿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少儿舞蹈的动律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发掘和开发校本课程。1、社会资源现在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发展,特别是艺术教育。而且有的家长具有较好的艺术水准,对孩子的发展作用很大。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在于帮助那些正在成长历程中的孩子们,把他们生命中隐秘的天性之美挖掘出来。孩子们长期的接受系统而科学的舞蹈训练,会使其原有的自然形体变成艺术形体,即使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而是混杂在人群之中,也同样会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气质。2、学校资源原平第七小学是一所新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艺术氛围。学校将准备在近几年中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一些市级或其他级别的舞蹈比赛。3、教师资源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我 们根据我校原有的师资力量,专兼结合,将实施的任务具体落实到体育和音乐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身上。三、课程开发的目标(一)总体目标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和地方资源,设置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的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1、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压腿、下腰、肩部等柔软度的练习、身体协调性的练习、音乐节奏感的练习、舞蹈组合的练习、思维开发的练习。2、让学生欣赏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蒙族、藏族、维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汉族)及成品舞蹈等舞蹈。了解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舞蹈的特点。3、通过舞蹈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少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形体和气质美感,培养少儿活泼、大方,敢于表现的性格。4、通过形体舞蹈的专业训练,增强幼儿肢体柔韧性,保持优美体态,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塑造形体的同时,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5、主要通过形体训练和舞蹈感觉的内在练习及节奏感训练等,培养孩子们的优美体态和审美情趣,提高学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6、让孩子在舞蹈课程的学习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在韵律的舞蹈下感受健康快乐的人生!让孩子体验学习舞蹈的快乐,在快乐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塑造他们优美的体形和健康的身心! 四、课程开发的策略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喜欢的活动方式。研究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的欢乐的种种活动方式,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习信心,因此,我们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调查学生的喜好,从而制订相应的课程种类,相应的教学方式,如何安排课内外联系等诸多因素,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加以编排。3、专业舞蹈老师授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我校在教学中,让青年骨干教师、专业舞蹈老师任课执教。4、安排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充分利用各级组织的活动,如新年联欢、六一联欢等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的运用于实践,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获得成功的喜悦。五、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开设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 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评价的主体校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由上级领导、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教师等组成。2、评价的内容(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采取成长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3、评价方法评价可以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六、保障机制 1、制度监控保障(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顾问:校外名师、专家(2)设置校本课程开发审查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3)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指导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4)设置校本课程开发顾问小组校外名师、专家等2、经费保障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将进行专款专用,给校本课程以充足的经费保障。3、评价措施保障。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准备阶段采用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层层监控,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背景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学校根据开发者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难易、课题开发的背景等进行背景性评价。实质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阶段,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从数量、 质量、速度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后,根据师生对校本课程的使用情况反馈意见、出现的情况等进行诊断性评价。4、管理保障校本课程,虽以活动为主,但从教学观点而言,它也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法定的,因而上足、上好学校课程也是严肃的。因此,我们对学校课程必须加强管理。(1)学校课程组织管理。在该项研究之初,我们认识到建立研究组织,加强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保征。学校建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审定方案和计划以及课程改革的外部环境的创设和协调工作。在领导小组之下组建学校课程的研究小组,教科室主任、学校课程教学研究的骨干教师组成,具体承担实施研究工作。根据学校课程教学需要,分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网络形成正梯形结构,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2)学校课程教育思想的管理。学校课程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把学校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与传统思想惯性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要从21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我们培养的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活动课程在教育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充分利用政治、业务学习,讨论、研究课程、教材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另外广泛宣传和发动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支持,使学校课程改 革逐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保证活动课程研究的顺利进行。(3)学校课程教学常规管理。①教学计划的制定。各年级制定学校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有层次的各类活动。②活动方案的编写。③严格教学制度。学校制订课题管理细则、教育科研奖惩条例,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4)活动课程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管理。现代教育环境是构成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我们不断创造条件、增加投入,改善场地设施,积极联系活动场地,开辟校外基地,发挥社区优势,同时优化师资素质,实行专兼结合,创设良好的活动条件。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划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2、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3、实施阶段,各年级根据校本课程的教材认真实施并征集意见,同时规划第二期的编写工作。4、总结、完善、提高。总之,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特长,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有助于学校形成特色。我们将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把学校课程做强做大。
简介:20xx年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四篇本学期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题,面向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为丰富学生艺术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工作,同时发展学生的舞蹈艺术特长,陶冶美好情操,结合我校实际,工作安排如下:一、活动目标以舞蹈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一二三四年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舞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舞蹈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其身体协调性、柔软性、灵活性、稳定性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二、基本训练内容1、基本动作(1)儿童舞基训: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方位。(2)中国民族舞蹈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篇二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当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时候内心情感的抒发,人体动作的流动,性格气质的表露,可谓进入了最畅快、最具审美意味的境界。特别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学一点舞蹈,不仅有利于长身体,更可以在协调动作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文雅的气质,这也有益于素质的提高。本学期我担任舞蹈校本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我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需求,使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大胆创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了解民间舞蹈,丰富校园文化。二、主讲教师:才琳三、教学材料: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网上查阅、自我创编四、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七、八节课五、授课对象: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现在还有吸收一部分新初一学生。六、课程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中了解身体的方位,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基本舞步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2、技能领域:学习、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3、情感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在舞蹈队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4、应用领域:学生进行表演,进行舞蹈欣赏、评价。七、课程内容:1、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2、舞蹈种类介绍。3、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成品舞蹈。八、课程实施形式及措施: 1、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2、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3、课时安排:30课时,共分10个单元。4、教学场地:舞蹈室。5、教学用品:录音机、各种舞蹈伴奏磁带。6、活动队规模:40人左右。7、授课对象: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舞蹈基本功的学生。九、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评价包括:原型评价、课程本身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制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评价要求: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评价方式:随机评价与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观察法、面谈法。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员。 本学期,我将继续本着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在改革中发展的策略,边学习边实验,边实验边反思,边反思边整改,边整改边学习,有效地推进学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舞蹈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气质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孩子的一项特殊才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就会获得成功!篇三为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把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作为教育发展的灵魂,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创建工作计划,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一、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思想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以发扬传统文化,升华课程文化,创新活动文化,提升环境文化为抓手,抓管理、抓建设、抓创新,打造一座环境整洁优美、管理制度完善、学习气氛浓厚、文化底蕴深厚、师生发展和谐的有山区特色的书香校园。二、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目标着眼于培育师生人文精神和提升人文素养,做到特色突出,成效显著;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发展。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积极创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和生活公园。三、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发扬传统文化,用标识文化提升环境之品位。建校时,我们在校园内设计了三处标志性建筑:一是古代状元旗样式的学校门口,二是少先队旗样式的建校纪念碑,三是最南端的奋进雕塑。三座建筑物相互呼应,寓意人才辈出。我校的实践基地、雕塑、办公室、教室、功能教室等都有命名,标识牌美观大方。一句提醒,让人体会出珍惜时间、感叹光阴的启示;温馨提示,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就连花丛间、树林中、草坪旁也点缀着石文化的光亮。这形态各异的观赏石与绿树、红花、碧草、天真烂漫的学生相映成趣,构成了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标识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层次,拓展了德育美育的外延。2、升华课程文化,构建农科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把实施农科教一体化教学与创造高效课堂结合起来,深化山区素质教育。我们建立了四个校外实践基地:德育活动基地(响水崖村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响水崖东沟村齐长城遗址)、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少年农校学习实习基地(苹果园、桃园、山茱萸园)、社区服务基地(镇敬老院、神牛谷风景区)。我校的农科教一体化教学,20xx年被市教育局评定为全县唯一的素质教育传统项目。九山镇是著名的生态林果大镇,立足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挂牌成立少年农校,设立四处校内外实践基地,聘请3名当地人才为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果树管理知识,回家后协助农业劳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为完善农科教一体化,我们组建了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和白云气象站两个社团,积极开展了科普学习、科学研究活动。 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搜集资料、社会调查、进行小课题研究,编写了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五辑校本课程《知识方舟》、《认识校园植物》和《果树管理知识》,一本本图书让学生爱不释手,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不足,丰富了学习生活。我们还和县气象局联系,建起了白云气象站,成立了兴趣小组,学生学会了观测风向,测量风速、雨量、气温等,不但学得了气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管理果树提供了气象服务。3、创新活动文化,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每个教室前设立了闪光台,张贴学生有创意的作品,展现学生的闪光点。学校设立了《校园之声》广播轮播制。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每日轮流主持校园广播。学生根据需要提前收集广播素材,准备演讲稿,并且能及时发现周围有意义、值得思考、借鉴的素材进行播报。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全校性的最高学生艺术竞赛活动,至今已开展了十四届了,参赛作品都要经过精心准备,代表着各班学生最高的艺术水平。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英语发标准音比赛、文艺演出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素养,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一大批学生文艺骨干。另外我校的周末小星星儿童社区俱乐部、飞彩社团、小百灵社团、再绪神话社团等等活动继续优化落实,共同构成我校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体系。我校将一改往日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 以四项基本功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彰显个性,点亮文化之灯,扣开心灵之门,提高办学品味,走上素质教育之路。篇四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我校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学校坚持以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管理、考试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为了改变现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所以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并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课程开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开发的资源分析小学年龄的孩子们都有爱动、爱跳的特点,而且模仿能力特别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孩子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姿势,还有的学生有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少儿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少儿舞蹈的动律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发掘和开发校本课程。1、社会资源现在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发展,特别是艺术教育。而且有的家长具有较好的艺术水准,对孩子的发展作用很大。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在于帮助那些正在成长历程中的孩子们,把他们生命中隐秘的天性之美挖掘出来。孩子们长期的接受系统而科学的舞蹈训练,会使其原有的自然形体变成艺术形体,即使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而是混杂在人群之中,也同样会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气质。2、学校资源原平第七小学是一所新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艺术氛围。学校将准备在近几年中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一些市级或其他级别的舞蹈比赛。3、教师资源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我 们根据我校原有的师资力量,专兼结合,将实施的任务具体落实到体育和音乐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身上。三、课程开发的目标(一)总体目标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和地方资源,设置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的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1、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压腿、下腰、肩部等柔软度的练习、身体协调性的练习、音乐节奏感的练习、舞蹈组合的练习、思维开发的练习。2、让学生欣赏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蒙族、藏族、维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汉族)及成品舞蹈等舞蹈。了解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舞蹈的特点。3、通过舞蹈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少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形体和气质美感,培养少儿活泼、大方,敢于表现的性格。4、通过形体舞蹈的专业训练,增强幼儿肢体柔韧性,保持优美体态,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塑造形体的同时,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5、主要通过形体训练和舞蹈感觉的内在练习及节奏感训练等,培养孩子们的优美体态和审美情趣,提高学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6、让孩子在舞蹈课程的学习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在韵律的舞蹈下感受健康快乐的人生!让孩子体验学习舞蹈的快乐,在快乐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塑造他们优美的体形和健康的身心! 四、课程开发的策略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喜欢的活动方式。研究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的欢乐的种种活动方式,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习信心,因此,我们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调查学生的喜好,从而制订相应的课程种类,相应的教学方式,如何安排课内外联系等诸多因素,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加以编排。3、专业舞蹈老师授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我校在教学中,让青年骨干教师、专业舞蹈老师任课执教。4、安排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充分利用各级组织的活动,如新年联欢、六一联欢等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的运用于实践,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获得成功的喜悦。五、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开设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 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评价的主体校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由上级领导、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教师等组成。2、评价的内容(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采取成长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3、评价方法评价可以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六、保障机制 1、制度监控保障(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顾问:校外名师、专家(2)设置校本课程开发审查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3)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指导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4)设置校本课程开发顾问小组校外名师、专家等2、经费保障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将进行专款专用,给校本课程以充足的经费保障。3、评价措施保障。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准备阶段采用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层层监控,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背景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学校根据开发者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难易、课题开发的背景等进行背景性评价。实质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阶段,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从数量、 质量、速度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后,根据师生对校本课程的使用情况反馈意见、出现的情况等进行诊断性评价。4、管理保障校本课程,虽以活动为主,但从教学观点而言,它也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法定的,因而上足、上好学校课程也是严肃的。因此,我们对学校课程必须加强管理。(1)学校课程组织管理。在该项研究之初,我们认识到建立研究组织,加强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保征。学校建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审定方案和计划以及课程改革的外部环境的创设和协调工作。在领导小组之下组建学校课程的研究小组,教科室主任、学校课程教学研究的骨干教师组成,具体承担实施研究工作。根据学校课程教学需要,分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网络形成正梯形结构,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2)学校课程教育思想的管理。学校课程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把学校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与传统思想惯性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要从21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我们培养的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活动课程在教育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充分利用政治、业务学习,讨论、研究课程、教材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另外广泛宣传和发动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支持,使学校课程改 革逐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保证活动课程研究的顺利进行。(3)学校课程教学常规管理。①教学计划的制定。各年级制定学校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有层次的各类活动。②活动方案的编写。③严格教学制度。学校制订课题管理细则、教育科研奖惩条例,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4)活动课程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管理。现代教育环境是构成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我们不断创造条件、增加投入,改善场地设施,积极联系活动场地,开辟校外基地,发挥社区优势,同时优化师资素质,实行专兼结合,创设良好的活动条件。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划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2、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3、实施阶段,各年级根据校本课程的教材认真实施并征集意见,同时规划第二期的编写工作。4、总结、完善、提高。总之,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特长,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有助于学校形成特色。我们将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把学校课程做强做大。
简介:20xx年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四篇本学期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题,面向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为丰富学生艺术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工作,同时发展学生的舞蹈艺术特长,陶冶美好情操,结合我校实际,工作安排如下:一、活动目标以舞蹈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一二三四年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舞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舞蹈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其身体协调性、柔软性、灵活性、稳定性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二、基本训练内容1、基本动作(1)儿童舞基训: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方位。(2)中国民族舞蹈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篇二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当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时候内心情感的抒发,人体动作的流动,性格气质的表露,可谓进入了最畅快、最具审美意味的境界。特别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学一点舞蹈,不仅有利于长身体,更可以在协调动作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文雅的气质,这也有益于素质的提高。本学期我担任舞蹈校本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我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需求,使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大胆创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了解民间舞蹈,丰富校园文化。二、主讲教师:才琳三、教学材料: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网上查阅、自我创编四、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七、八节课五、授课对象: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现在还有吸收一部分新初一学生。六、课程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中了解身体的方位,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基本舞步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2、技能领域:学习、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3、情感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在舞蹈队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4、应用领域:学生进行表演,进行舞蹈欣赏、评价。七、课程内容:1、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2、舞蹈种类介绍。3、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成品舞蹈。八、课程实施形式及措施: 1、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2、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3、课时安排:30课时,共分10个单元。4、教学场地:舞蹈室。5、教学用品:录音机、各种舞蹈伴奏磁带。6、活动队规模:40人左右。7、授课对象: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舞蹈基本功的学生。九、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评价包括:原型评价、课程本身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制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评价要求: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评价方式:随机评价与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观察法、面谈法。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员。 本学期,我将继续本着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在改革中发展的策略,边学习边实验,边实验边反思,边反思边整改,边整改边学习,有效地推进学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舞蹈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气质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孩子的一项特殊才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就会获得成功!篇三为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把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作为教育发展的灵魂,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创建工作计划,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一、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思想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以发扬传统文化,升华课程文化,创新活动文化,提升环境文化为抓手,抓管理、抓建设、抓创新,打造一座环境整洁优美、管理制度完善、学习气氛浓厚、文化底蕴深厚、师生发展和谐的有山区特色的书香校园。二、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目标着眼于培育师生人文精神和提升人文素养,做到特色突出,成效显著;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发展。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积极创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和生活公园。三、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发扬传统文化,用标识文化提升环境之品位。建校时,我们在校园内设计了三处标志性建筑:一是古代状元旗样式的学校门口,二是少先队旗样式的建校纪念碑,三是最南端的奋进雕塑。三座建筑物相互呼应,寓意人才辈出。我校的实践基地、雕塑、办公室、教室、功能教室等都有命名,标识牌美观大方。一句提醒,让人体会出珍惜时间、感叹光阴的启示;温馨提示,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就连花丛间、树林中、草坪旁也点缀着石文化的光亮。这形态各异的观赏石与绿树、红花、碧草、天真烂漫的学生相映成趣,构成了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标识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层次,拓展了德育美育的外延。2、升华课程文化,构建农科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把实施农科教一体化教学与创造高效课堂结合起来,深化山区素质教育。我们建立了四个校外实践基地:德育活动基地(响水崖村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响水崖东沟村齐长城遗址)、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少年农校学习实习基地(苹果园、桃园、山茱萸园)、社区服务基地(镇敬老院、神牛谷风景区)。我校的农科教一体化教学,20xx年被市教育局评定为全县唯一的素质教育传统项目。九山镇是著名的生态林果大镇,立足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挂牌成立少年农校,设立四处校内外实践基地,聘请3名当地人才为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果树管理知识,回家后协助农业劳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为完善农科教一体化,我们组建了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和白云气象站两个社团,积极开展了科普学习、科学研究活动。 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搜集资料、社会调查、进行小课题研究,编写了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五辑校本课程《知识方舟》、《认识校园植物》和《果树管理知识》,一本本图书让学生爱不释手,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不足,丰富了学习生活。我们还和县气象局联系,建起了白云气象站,成立了兴趣小组,学生学会了观测风向,测量风速、雨量、气温等,不但学得了气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管理果树提供了气象服务。3、创新活动文化,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每个教室前设立了闪光台,张贴学生有创意的作品,展现学生的闪光点。学校设立了《校园之声》广播轮播制。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每日轮流主持校园广播。学生根据需要提前收集广播素材,准备演讲稿,并且能及时发现周围有意义、值得思考、借鉴的素材进行播报。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全校性的最高学生艺术竞赛活动,至今已开展了十四届了,参赛作品都要经过精心准备,代表着各班学生最高的艺术水平。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英语发标准音比赛、文艺演出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素养,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一大批学生文艺骨干。另外我校的周末小星星儿童社区俱乐部、飞彩社团、小百灵社团、再绪神话社团等等活动继续优化落实,共同构成我校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体系。我校将一改往日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 以四项基本功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彰显个性,点亮文化之灯,扣开心灵之门,提高办学品味,走上素质教育之路。篇四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我校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学校坚持以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管理、考试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为了改变现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所以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并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课程开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开发的资源分析小学年龄的孩子们都有爱动、爱跳的特点,而且模仿能力特别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孩子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姿势,还有的学生有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少儿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少儿舞蹈的动律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发掘和开发校本课程。1、社会资源现在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发展,特别是艺术教育。而且有的家长具有较好的艺术水准,对孩子的发展作用很大。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在于帮助那些正在成长历程中的孩子们,把他们生命中隐秘的天性之美挖掘出来。孩子们长期的接受系统而科学的舞蹈训练,会使其原有的自然形体变成艺术形体,即使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而是混杂在人群之中,也同样会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气质。2、学校资源原平第七小学是一所新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艺术氛围。学校将准备在近几年中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一些市级或其他级别的舞蹈比赛。3、教师资源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我 们根据我校原有的师资力量,专兼结合,将实施的任务具体落实到体育和音乐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身上。三、课程开发的目标(一)总体目标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和地方资源,设置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的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1、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压腿、下腰、肩部等柔软度的练习、身体协调性的练习、音乐节奏感的练习、舞蹈组合的练习、思维开发的练习。2、让学生欣赏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蒙族、藏族、维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汉族)及成品舞蹈等舞蹈。了解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舞蹈的特点。3、通过舞蹈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少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形体和气质美感,培养少儿活泼、大方,敢于表现的性格。4、通过形体舞蹈的专业训练,增强幼儿肢体柔韧性,保持优美体态,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塑造形体的同时,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5、主要通过形体训练和舞蹈感觉的内在练习及节奏感训练等,培养孩子们的优美体态和审美情趣,提高学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6、让孩子在舞蹈课程的学习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在韵律的舞蹈下感受健康快乐的人生!让孩子体验学习舞蹈的快乐,在快乐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塑造他们优美的体形和健康的身心! 四、课程开发的策略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喜欢的活动方式。研究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的欢乐的种种活动方式,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习信心,因此,我们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调查学生的喜好,从而制订相应的课程种类,相应的教学方式,如何安排课内外联系等诸多因素,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加以编排。3、专业舞蹈老师授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我校在教学中,让青年骨干教师、专业舞蹈老师任课执教。4、安排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充分利用各级组织的活动,如新年联欢、六一联欢等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的运用于实践,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获得成功的喜悦。五、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开设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 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评价的主体校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由上级领导、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教师等组成。2、评价的内容(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采取成长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3、评价方法评价可以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六、保障机制 1、制度监控保障(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顾问:校外名师、专家(2)设置校本课程开发审查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3)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指导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4)设置校本课程开发顾问小组校外名师、专家等2、经费保障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将进行专款专用,给校本课程以充足的经费保障。3、评价措施保障。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准备阶段采用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层层监控,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背景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学校根据开发者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难易、课题开发的背景等进行背景性评价。实质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阶段,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从数量、 质量、速度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后,根据师生对校本课程的使用情况反馈意见、出现的情况等进行诊断性评价。4、管理保障校本课程,虽以活动为主,但从教学观点而言,它也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法定的,因而上足、上好学校课程也是严肃的。因此,我们对学校课程必须加强管理。(1)学校课程组织管理。在该项研究之初,我们认识到建立研究组织,加强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保征。学校建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审定方案和计划以及课程改革的外部环境的创设和协调工作。在领导小组之下组建学校课程的研究小组,教科室主任、学校课程教学研究的骨干教师组成,具体承担实施研究工作。根据学校课程教学需要,分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网络形成正梯形结构,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2)学校课程教育思想的管理。学校课程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把学校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与传统思想惯性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要从21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我们培养的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活动课程在教育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充分利用政治、业务学习,讨论、研究课程、教材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另外广泛宣传和发动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支持,使学校课程改 革逐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保证活动课程研究的顺利进行。(3)学校课程教学常规管理。①教学计划的制定。各年级制定学校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有层次的各类活动。②活动方案的编写。③严格教学制度。学校制订课题管理细则、教育科研奖惩条例,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4)活动课程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管理。现代教育环境是构成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我们不断创造条件、增加投入,改善场地设施,积极联系活动场地,开辟校外基地,发挥社区优势,同时优化师资素质,实行专兼结合,创设良好的活动条件。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划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2、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3、实施阶段,各年级根据校本课程的教材认真实施并征集意见,同时规划第二期的编写工作。4、总结、完善、提高。总之,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特长,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有助于学校形成特色。我们将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把学校课程做强做大。
简介:20xx年学校舞蹈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四篇本学期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题,面向一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为丰富学生艺术生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进行个性化、创造性的艺术教育工作,同时发展学生的舞蹈艺术特长,陶冶美好情操,结合我校实际,工作安排如下:一、活动目标以舞蹈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一二三四年级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舞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舞蹈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舞蹈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锻炼其身体协调性、柔软性、灵活性、稳定性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二、基本训练内容1、基本动作(1)儿童舞基训:人体自身及各部位运动方位。(2)中国民族舞蹈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篇二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审美愉悦性。当学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时候内心情感的抒发,人体动作的流动,性格气质的表露,可谓进入了最畅快、最具审美意味的境界。特别要指出的是,让学生学一点舞蹈,不仅有利于长身体,更可以在协调动作中,一举手一投足都显示出文雅的气质,这也有益于素质的提高。本学期我担任舞蹈校本课程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校本课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我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根本,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个性需求,使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大胆创新,主动探索,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了解民间舞蹈,丰富校园文化。二、主讲教师:才琳三、教学材料: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网上查阅、自我创编四、授课时间:每周三下午第七、八节课五、授课对象:二、三年级的部分学生、现在还有吸收一部分新初一学生。六、课程目标:1、认知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中了解身体的方位,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基本舞步等,从而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2、技能领域:学习、掌握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3、情感领域:通过舞蹈二课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艺术学习艺术的热情,在舞蹈队节目的排练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4、应用领域:学生进行表演,进行舞蹈欣赏、评价。七、课程内容:1、舞蹈的基本手位、脚位,把上、把下基本动作训练。2、舞蹈种类介绍。3、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成品舞蹈。八、课程实施形式及措施: 1、教学方法的选择:讲授法、演示法、欣赏法、讨论法、汇报法等。2、教学的组织形式:面向全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指导。3、课时安排:30课时,共分10个单元。4、教学场地:舞蹈室。5、教学用品:录音机、各种舞蹈伴奏磁带。6、活动队规模:40人左右。7、授课对象:有一定的表演基础和舞蹈基本功的学生。九、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总设想:本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本课程目标,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动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评价包括:原型评价、课程本身评价、学生学业评价三方面,这三方面的评价将依据学制指定的评价建议制定具体的评价办法。评价要求:1、评价目的是否明确、科学、切合实际。2、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现实。3、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可实施性。4、课程实施是否切合实际,活动反馈如何。评价方式:随机评价与过程、结果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观察法、面谈法。评价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有关人员。 本学期,我将继续本着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成长,在改革中发展的策略,边学习边实验,边实验边反思,边反思边整改,边整改边学习,有效地推进学校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校教育的变革。舞蹈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气质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培养孩子的一项特殊才能的同时,教会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坚持,就会获得成功!篇三为认真落实《县教育局区域推进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水平,把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作为教育发展的灵魂,作为构建和谐教育的根本,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创建工作计划,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一、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指导思想立足学校实际,围绕创建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建设,以发扬传统文化,升华课程文化,创新活动文化,提升环境文化为抓手,抓管理、抓建设、抓创新,打造一座环境整洁优美、管理制度完善、学习气氛浓厚、文化底蕴深厚、师生发展和谐的有山区特色的书香校园。二、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目标着眼于培育师生人文精神和提升人文素养,做到特色突出,成效显著;教育质量整体提高,教学管理规范发展。建设高品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积极创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精神家园、学习乐园和生活公园。三、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发扬传统文化,用标识文化提升环境之品位。建校时,我们在校园内设计了三处标志性建筑:一是古代状元旗样式的学校门口,二是少先队旗样式的建校纪念碑,三是最南端的奋进雕塑。三座建筑物相互呼应,寓意人才辈出。我校的实践基地、雕塑、办公室、教室、功能教室等都有命名,标识牌美观大方。一句提醒,让人体会出珍惜时间、感叹光阴的启示;温馨提示,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就连花丛间、树林中、草坪旁也点缀着石文化的光亮。这形态各异的观赏石与绿树、红花、碧草、天真烂漫的学生相映成趣,构成了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标识文化提升了校园文化层次,拓展了德育美育的外延。2、升华课程文化,构建农科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我们把实施农科教一体化教学与创造高效课堂结合起来,深化山区素质教育。我们建立了四个校外实践基地:德育活动基地(响水崖村临朐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响水崖东沟村齐长城遗址)、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少年农校学习实习基地(苹果园、桃园、山茱萸园)、社区服务基地(镇敬老院、神牛谷风景区)。我校的农科教一体化教学,20xx年被市教育局评定为全县唯一的素质教育传统项目。九山镇是著名的生态林果大镇,立足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挂牌成立少年农校,设立四处校内外实践基地,聘请3名当地人才为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果树管理知识,回家后协助农业劳动,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为完善农科教一体化,我们组建了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和白云气象站两个社团,积极开展了科普学习、科学研究活动。 山里红少年农科院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搜集资料、社会调查、进行小课题研究,编写了印刷精美,内容丰富的五辑校本课程《知识方舟》、《认识校园植物》和《果树管理知识》,一本本图书让学生爱不释手,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不足,丰富了学习生活。我们还和县气象局联系,建起了白云气象站,成立了兴趣小组,学生学会了观测风向,测量风速、雨量、气温等,不但学得了气象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特别是管理果树提供了气象服务。3、创新活动文化,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我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每个教室前设立了闪光台,张贴学生有创意的作品,展现学生的闪光点。学校设立了《校园之声》广播轮播制。就是以班级为单位,每日轮流主持校园广播。学生根据需要提前收集广播素材,准备演讲稿,并且能及时发现周围有意义、值得思考、借鉴的素材进行播报。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全校性的最高学生艺术竞赛活动,至今已开展了十四届了,参赛作品都要经过精心准备,代表着各班学生最高的艺术水平。今后我们将继续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包括歌咏比赛、书画比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英语发标准音比赛、文艺演出等),以此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素养,增强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一大批学生文艺骨干。另外我校的周末小星星儿童社区俱乐部、飞彩社团、小百灵社团、再绪神话社团等等活动继续优化落实,共同构成我校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体系。我校将一改往日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于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面上, 以四项基本功为抓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从而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彰显个性,点亮文化之灯,扣开心灵之门,提高办学品味,走上素质教育之路。篇四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特色及我校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我校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文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学校坚持以新课改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新《课程标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管理、考试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和谐发展。长期以来,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为了改变现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所以有必要开发校本课程,并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课程开发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索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塑造学生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开发的资源分析小学年龄的孩子们都有爱动、爱跳的特点,而且模仿能力特别强,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孩子有驼背抠胸端肩等不良姿势,还有的学生有性格内向、胆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少儿舞蹈是以人体为工具,通过人体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少儿舞蹈的动律欢快明朗,它包容青少儿的童心与童趣,蕴含着孩子们对于真善美的感受与亲和力。少儿舞蹈教育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养成、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培养等,具有课堂教育所无法代替的积极作用。根据孩子的特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发掘和开发校本课程。1、社会资源现在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的发展,特别是艺术教育。而且有的家长具有较好的艺术水准,对孩子的发展作用很大。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在于帮助那些正在成长历程中的孩子们,把他们生命中隐秘的天性之美挖掘出来。孩子们长期的接受系统而科学的舞蹈训练,会使其原有的自然形体变成艺术形体,即使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而是混杂在人群之中,也同样会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气质。2、学校资源原平第七小学是一所新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艺术氛围。学校将准备在近几年中组织教师和学生参加一些市级或其他级别的舞蹈比赛。3、教师资源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有特长的教师,我 们根据我校原有的师资力量,专兼结合,将实施的任务具体落实到体育和音乐学科的优秀骨干教师身上。三、课程开发的目标(一)总体目标开发校本课程,挖掘学校现有资源和地方资源,设置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配套的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素质奠定坚实基础。1、对学生进行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压腿、下腰、肩部等柔软度的练习、身体协调性的练习、音乐节奏感的练习、舞蹈组合的练习、思维开发的练习。2、让学生欣赏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基训、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蒙族、藏族、维族、朝鲜族、傣族、苗族、彝族、汉族)及成品舞蹈等舞蹈。了解风格爵士舞、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等舞蹈的特点。3、通过舞蹈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少儿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灵活性;提高身体素质;提升形体和气质美感,培养少儿活泼、大方,敢于表现的性格。4、通过形体舞蹈的专业训练,增强幼儿肢体柔韧性,保持优美体态,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塑造形体的同时,锻炼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5、主要通过形体训练和舞蹈感觉的内在练习及节奏感训练等,培养孩子们的优美体态和审美情趣,提高学员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6、让孩子在舞蹈课程的学习中去发现美,体验美和创造美!在韵律的舞蹈下感受健康快乐的人生!让孩子体验学习舞蹈的快乐,在快乐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塑造他们优美的体形和健康的身心! 四、课程开发的策略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喜欢的活动方式。研究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的欢乐的种种活动方式,有利于发现多姿多彩的奖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学习信心,因此,我们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调查学生的喜好,从而制订相应的课程种类,相应的教学方式,如何安排课内外联系等诸多因素,帮助学生尽快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学生的水平难以整齐划一,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习的内容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加以编排。3、专业舞蹈老师授课。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我校在教学中,让青年骨干教师、专业舞蹈老师任课执教。4、安排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安排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充分利用各级组织的活动,如新年联欢、六一联欢等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的运用于实践,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检验自己,使学生感受美、创造美,获得成功的喜悦。五、课程的结构与内容开设校本课程,需要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评估与选择,根据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予以补充、拓展的原则,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特点和需要。在充分根据学校课程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 性特长的、多样化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1、评价的主体校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由上级领导、学校领导、学生、家长、教师等组成。2、评价的内容(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研究各应占多大的权重,最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2)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采取成长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3、评价方法评价可以采用书面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方法。六、保障机制 1、制度监控保障(1)组建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顾问:校外名师、专家(2)设置校本课程开发审查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3)设置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指导委员会组长:副组长:成员:(4)设置校本课程开发顾问小组校外名师、专家等2、经费保障为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学校将进行专款专用,给校本课程以充足的经费保障。3、评价措施保障。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准备阶段采用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层层监控,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背景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学校根据开发者开发的校本课程的难易、课题开发的背景等进行背景性评价。实质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阶段,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从数量、 质量、速度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开发后,根据师生对校本课程的使用情况反馈意见、出现的情况等进行诊断性评价。4、管理保障校本课程,虽以活动为主,但从教学观点而言,它也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法定的,因而上足、上好学校课程也是严肃的。因此,我们对学校课程必须加强管理。(1)学校课程组织管理。在该项研究之初,我们认识到建立研究组织,加强学校课程的组织领导,是搞好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保征。学校建立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要负责审定方案和计划以及课程改革的外部环境的创设和协调工作。在领导小组之下组建学校课程的研究小组,教科室主任、学校课程教学研究的骨干教师组成,具体承担实施研究工作。根据学校课程教学需要,分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网络形成正梯形结构,实行统一领导、分层管理。(2)学校课程教育思想的管理。学校课程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只有教育观念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把学校课程纳入课程设置,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与传统思想惯性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和具体操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要从21世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和我们培养的目标的高度来认识活动课程在教育转轨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充分利用政治、业务学习,讨论、研究课程、教材改革的意义、目标、任务和要求;另外广泛宣传和发动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支持,使学校课程改 革逐步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保证活动课程研究的顺利进行。(3)学校课程教学常规管理。①教学计划的制定。各年级制定学校课程的教学计划,安排有层次的各类活动。②活动方案的编写。③严格教学制度。学校制订课题管理细则、教育科研奖惩条例,运用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4)活动课程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管理。现代教育环境是构成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我们不断创造条件、增加投入,改善场地设施,积极联系活动场地,开辟校外基地,发挥社区优势,同时优化师资素质,实行专兼结合,创设良好的活动条件。七、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划步骤1、准备阶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收集资料。2、拟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3、实施阶段,各年级根据校本课程的教材认真实施并征集意见,同时规划第二期的编写工作。4、总结、完善、提高。总之,学校课程的开发实施,有助于学生形成特长,有助于教师形成个性,有助于学校形成特色。我们将进一步巩固现有成果,把学校课程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