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故乡》同步练习(附解析),故乡,莲山课件.

《诗词三首》同步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金樽(zūn)          投箸(zhù)        闻笛赋(fù)

B.凄凉(qī)          歧路(qǐ)           冰塞川(sè)

C.宫阙(què)          怀旧(huái)       长精神(zhǎng)

D.婵娟(chán)       绮户(qǐ)           烂柯人(kē)

【答案】B

【解析】 qí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金樽清酒斗十千  清酒:________  斗十千:________

(2)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________    直:________

(3)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________

(4)直挂云帆济沧海  云帆:________  济:________

【答案】(1)清醇的美酒  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2)同“馐”,美味的食物    同“值”,价值    

(3)一定、必然   

(4)高高的船帆    渡

【解析】考查对古诗句中词语的理解。作答时,先要大致了解诗句内容,弄清诗句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或根据语境词义。如“清酒”是“清醇的美酒,好酒”;“羞”同“馐”,美味的食物;“济”是古今异义词,“渡”。

3.下列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答案】D

【解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4.下面诗句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    )

A. 怀旧空吟闻笛赋    B. 忽复乘舟梦日边

C. 到乡翻似烂柯人    D. 拔剑四顾心茫然

【答案】D

【解析】A句“闻笛赋”是典故,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B句“梦日边”是典故,内容是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C句“烂柯人”是典故,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D项,没有运用典故。据此,答案为D。

5.默写。

(1)《行路难》中写饯别的饭食价值不菲而作者心中烦闷难以下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行路难》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行路难》诗中借用典故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行路难》诗中强烈的对比衬托诗人内心悲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2)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4)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5)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6)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解析】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樽、珍羞、直、箸、溪、沧海”等字词容易写错。

6.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B. 诗人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受阻、理想不得实现。

C.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一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辅弼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D. 这首诗为古风,巧用典故、夸张、象征的手法,跳跃式的结构,体现了李白现实主义的诗风。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及表达技巧赏析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诗,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题,抓住各项的表述要点,逐项分析判断。答题时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将选项中涉及到的内容精读并加以理解,找到选项中的错误所在。本题D项,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故选D。

7.文学常识填空。

(1)《行路难(其一)》选自《李太白全集》。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______ ,字 _____ ,号 ______ ,_______ (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同步练习(附解析),我的叔叔于勒,莲山课件.

被后人誉为“ ___________”,与杜甫并称为“ _______ ”。其代表作有《 _______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__________  》等。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________》。诗人______,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 ________,洛阳人,有“_____”之称。

【答案】(1)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代   “诗仙”   “李杜”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2)《刘禹锡集》    刘禹锡   梦得  “诗豪”

【解析】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2)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留传于世。

8.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经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改成“      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学习的决心。

(1)横线上要补写的词语是:________。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________。

(3)上下联一般竖贴在门的________,上联应贴在门的________。

【答案】(1)发愤(发奋)   (2)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   (3)左右两侧  右边

【解析】(1)根据文本内容,“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表现了作者的狂妄自大,而要改变这种浅薄与自负,就要让对联的内容表现出人应该有志气又不乏谦虚谨慎的特点。据此,填写的词语可以是“发愤”等。(2)对联的横批要与对联内容相关。从对联来看,讲得是读书学习,故横批要围绕着“读书学习”来拟写。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3)依据古代书写的“自右往左,自上往下”的规则。上联应贴在门的右边,下联应贴在门的左边。据此整理填写作答。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 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情感。

10.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写得极好,请简要分析。

【答案】9. 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执着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10. 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解析】

9.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在整体感知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背景的具体的诗句分析作答。作者被“赐金还山”的情况下,想到了前途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困难重重。但诗人并没有消沉,而是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终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据此理解作答。

10.考查诗词中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对比映衬、借古讽今、虚实相生、点面结合、动静结合、联想与想象、引用典故等。此外还有夸张、烘托和反衬等。作答时要根据诗句内容判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再结合语境进行分析。本题“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前一句是说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受到重用;后一句运用的典故,是说伊尹在受商汤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诗人与姜尚、伊尹自比,委婉储蓄地表达了期望得到明主赏识,实现自己的人生愿望和理想。据此理解作答。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附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附解析),孤独之旅,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