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卷 1.本试卷共12页,共两部分,44道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绘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 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图1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和园游览图。读图,完成第2-6题。 2.观赏“金光穿洞”现象的最佳天气为 3.拍摄此照片可能在 A.谐趣园 B.十七孔桥上C.中午 D.傍晚 4.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天气④气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6.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十七孔桥,他应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 A.北宫门B.东宫门C.新建宫门D.南如意门 读万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栏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图2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9题。 7.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8.诗句“两岸猿声睇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中上游B.长江下游C.淮河下游D.黄河中下游 9.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D.贵州省晴天较多 图3是反映浙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 成第10-12题。 10.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 孩子,是为了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11.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a-c-d-b B. b-c-a-d C.c-a-b-d D. d-b-a-c 12.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太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孤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图4为日前我国启动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图中 A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D.大蔗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14.国家公园的设立 ①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②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入④可以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5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第15-17题。 15.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城市聚落 B.工业生产C.乡村聚落 D.农业生产 16.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水运发达 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D.全年少雨 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 17.苏绣 A.能体现…简介: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卷 1.本试卷共12页,共两部分,44道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绘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 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图1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和园游览图。读图,完成第2-6题。 2.观赏“金光穿洞”现象的最佳天气为 3.拍摄此照片可能在 A.谐趣园 B.十七孔桥上C.中午 D.傍晚 4.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天气④气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6.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十七孔桥,他应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 A.北宫门B.东宫门C.新建宫门D.南如意门 读万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栏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图2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9题。 7.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8.诗句“两岸猿声睇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中上游B.长江下游C.淮河下游D.黄河中下游 9.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D.贵州省晴天较多 图3是反映浙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 成第10-12题。 10.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 孩子,是为了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11.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a-c-d-b B. b-c-a-d C.c-a-b-d D. d-b-a-c 12.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太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孤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图4为日前我国启动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图中 A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D.大蔗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14.国家公园的设立 ①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②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入④可以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5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第15-17题。 15.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城市聚落 B.工业生产C.乡村聚落 D.农业生产 16.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水运发达 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D.全年少雨 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 17.苏绣 A.能体现…简介: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卷 1.本试卷共12页,共两部分,44道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绘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 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图1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和园游览图。读图,完成第2-6题。 2.观赏“金光穿洞”现象的最佳天气为 3.拍摄此照片可能在 A.谐趣园 B.十七孔桥上C.中午 D.傍晚 4.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天气④气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6.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十七孔桥,他应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 A.北宫门B.东宫门C.新建宫门D.南如意门 读万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栏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图2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9题。 7.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8.诗句“两岸猿声睇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中上游B.长江下游C.淮河下游D.黄河中下游 9.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D.贵州省晴天较多 图3是反映浙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 成第10-12题。 10.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 孩子,是为了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11.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a-c-d-b B. b-c-a-d C.c-a-b-d D. d-b-a-c 12.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太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孤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图4为日前我国启动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图中 A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D.大蔗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14.国家公园的设立 ①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②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入④可以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5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第15-17题。 15.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城市聚落 B.工业生产C.乡村聚落 D.农业生产 16.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水运发达 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D.全年少雨 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

甘肃兰州市2019年中考地理真题

2019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比例尺为1:3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1

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 17.苏绣 A.能体现…简介: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卷 1.本试卷共12页,共两部分,44道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绘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 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图1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和园游览图。读图,完成第2-6题。 2.观赏“金光穿洞”现象的最佳天气为 3.拍摄此照片可能在 A.谐趣园 B.十七孔桥上C.中午 D.傍晚 4.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天气④气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6.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十七孔桥,他应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 A.北宫门B.东宫门C.新建宫门D.南如意门 读万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栏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图2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9题。 7.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8.诗句“两岸猿声睇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中上游B.长江下游C.淮河下游D.黄河中下游 9.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D.贵州省晴天较多 图3是反映浙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 成第10-12题。 10.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 孩子,是为了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11.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a-c-d-b B. b-c-a-d C.c-a-b-d D. d-b-a-c 12.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太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孤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图4为日前我国启动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图中 A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D.大蔗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14.国家公园的设立 ①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②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入④可以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5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第15-17题。 15.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城市聚落 B.工业生产C.乡村聚落 D.农业生产 16.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水运发达 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D.全年少雨 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 17.苏绣 A.能体现…简介: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卷 1.本试卷共12页,共两部分,44道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绘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 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图1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和园游览图。读图,完成第2-6题。 2.观赏“金光穿洞”现象的最佳天气为 3.拍摄此照片可能在 A.谐趣园 B.十七孔桥上C.中午 D.傍晚 4.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天气④气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6.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十七孔桥,他应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 A.北宫门B.东宫门C.新建宫门D.南如意门 读万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栏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图2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9题。 7.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8.诗句“两岸猿声睇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中上游B.长江下游C.淮河下游D.黄河中下游 9.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D.贵州省晴天较多 图3是反映浙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 成第10-12题。 10.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 孩子,是为了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11.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a-c-d-b B. b-c-a-d C.c-a-b-d D. d-b-a-c 12.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太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孤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图4为日前我国启动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图中 A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D.大蔗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14.国家公园的设立 ①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②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入④可以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5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第15-17题。 15.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城市聚落 B.工业生产C.乡村聚落 D.农业生产 16.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水运发达 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D.全年少雨 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 17.苏绣 A.能体现…简介: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地理试卷 1.本试卷共12页,共两部分,44道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绘图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 1.在整理地理学习笔记时,我们可以借助实物地球仪 A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B.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C.精确测量出山地的海拔D.直接读出地球的半径和表面积 图1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和园游览图。读图,完成第2-6题。 2.观赏“金光穿洞”现象的最佳天气为 3.拍摄此照片可能在 A.谐趣园 B.十七孔桥上C.中午 D.傍晚 4.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天气④气候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 A.政治中心B.文化中心C.科技创新中心D.国际交往中心 6.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十七孔桥,他应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 A.北宫门B.东宫门C.新建宫门D.南如意门 读万书,行万里路。“诗仙”李白不仅是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个“旅行者”,在旅行过栏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图2为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9题。 7.李白的足迹多在我国 A.地势的第一级阶梯B.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C.秦岭一淮河以北地区D.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8.诗句“两岸猿声睇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绘的景观位于 A.长江中上游B.长江下游C.淮河下游D.黄河中下游 9.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A.四川省地形崎岖 B.山西省交通不便 C.云南省位于边疆D.贵州省晴天较多 图3是反映浙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 成第10-12题。 10.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 孩子,是为了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11.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a-c-d-b B. b-c-a-d C.c-a-b-d D. d-b-a-c 12.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①太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④人口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我国国家公园的设立旨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孤进自然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其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还可以开展环境教育。图4为日前我国启动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图中 A北方地区四季分明,最适宜建立国家公园 B.南方地区的国家公园数量最多,面积最大 C.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地势最高的青藏地区 D.大蔗国家公园位于气候干旱的西北地区 14.国家公园的设立 ①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②可以推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③是为了发展旅游业以增加经济收入④可以作为开展环境教育的基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图5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图,完成第15-17题。 15.图中景观反映的是 A.城市聚落 B.工业生产C.乡村聚落 D.农业生产 16.由图中景观可推断当时该地 A.水运发达 B.商业落后 C.水流湍急D.全年少雨 苏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产生于丝绸之乡—江苏。 17.苏绣 A.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