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练习题(共4课,附参考答案)(2022新版)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注意饮食卫生活动目标1、了解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知道不讲卫生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2、在抢答的活动中,区分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种类。3、乐意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并参与绿色食品游戏赛。活动准备1、一些和饮食卫生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的“积木”一、填空题1、动物、植物和细菌等都是由_______组成的。2、1665年,英国科学家______发现了细胞的存在。3、大多数细胞都非常小,要借助______才能看清。二、判断题,对的打√,错
简介: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许多植物的一生是从_______开始的。⒉在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往往只有____个,其他条件都要_3.绿豆在______的情况下没有发芽,在___的情况下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4.小芳将几粒种子放在泥土中,过几天种子发芽了,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泥土。5.小明猜测种子发芽与温度有关系,那么他设计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某小组课后观察种子发芽情况,种在土壤中的10粒种子发芽了,种在玻璃皿中的10粒种子也发芽了,这说明种子发芽与土壤().A.有关B.无关C.不能下结论⒉.在设计绿豆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组对照实验的是()。A.干燥、通风B.有光、无光C.有空气、无空气3.在设计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对比实验所选的种子合适的是()。A.两组都选用1粒绿豆种子B.两组都选用3粒红豆种子C.一组选用3粒绿豆种子,另一组选用3粒红豆种子4.要研究”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其中一组种子放在阳光下,那么关于另一组种子,下列设置最合理的是()。A.放在窗台上B.放在密闭暗盒中C.放在阴暗处5.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A.光B.水C.空气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2.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中,可以将一组种子放在土壤里,另一组种子不放在土壤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3.小红设计了一组实验,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在玻璃皿中并且每天滴几滴水。如果种子发芽了,就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为了避免对比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对照小组的种子数量必须一样,并且越多越好。()5.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种子不完整、土壤太干燥、温度太高或太低等。()四、连线题。把研究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和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不同条件进行连线。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密封、通风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吗?常温、低温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湿润、干燥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吗?暗盒、透明盒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土培、水培五、实验探究题。请你补充完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的研究计划。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若干、纸巾、滴管、水、标签、放大镜。实验步骤:12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____、充足的______和______。2.妈妈特意在一场雨后在花园里洒下花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____。3.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时,我们要采用_______实验的方法。4.冬日冰天雪地,农民伯伯说播种得等到春天或者播种到蔬菜大棚里,种子才能发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5.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_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三月,在下列几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种子,能正常发芽的是()A.培养皿不滴加水,放在桌子上B.培养皿滴加水,放在窗台上C.培养皿滴加水,放到冰箱里(-4℃)⒉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C~30℃条件下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先发芽B.乙组先发芽C.同时发芽3.将装有绿豆种子的两个种植盒标明甲组、乙组,保持盒内湿润。甲组种植盒放在窗台上,将对照组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发芽,乙组不发芽B.乙组发芽,甲组不发芽C.两组都发芽4.下列关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播种在土壤里B.一定要有阳光C.必须要有水5.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少数服从多数下结论B.多数服从少数下结论C.不着急下结论,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蒲公英种子乘着”降落伞”去”旅行”了,它们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发芽。()⒉煮熟的绿豆种子放在温暧潮湿的地方过几天也会发芽。()3.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4.多人合作时,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5.辣椒能直接播种在月球上。()四、实验探究题。分析下表中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数据,回答问题。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绿豆种子的发芽和_______是否有关。⒉.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3.结论:_12 3.绿豆苗的生长一、填空题。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_____和_______是空气的主要成分。⒉.在设计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不改变的条件是__、____等。3.绿豆苗的根会朝着________(填”有水”或”无水”)的方向生长。4.绿豆苗会朝着___(填”有光”或”无光”)的方向生长。5.植物在_____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A.减少水分的蒸发B.保护自己C.美观⒉.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A.缺少空气B.缺少阳光C.温度太高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阳光下的绿豆苗叶为绿色B.黑暗处的绿豆苗又粗又壮C.阳光下的绿豆苗比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高4.下列选项中,()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最好证据。A.河边的草比路边的草长得茂盛B.林荫下有很多蕨类植物C.向阳的吊兰枝繁叶茂,暗室的吊兰生长缓慢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绿豆苗的根会向着干燥的地方生长。()⒉.肥料施得越多,绿豆苗生长得越茂盛、茁壮。()3.一棵绿豆苗可以在密闭的钟罩内存活。()4.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相同的。()5.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并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料。()四、综合题。松树、仙人掌、金鱼藻三种植物中,适合生长在沙漠中的是(),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是(),适合生长在山地里的是()。A.松树B.仙人掌C.金鱼藻五、实验探究题。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探究阳光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1.在设计这个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不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⒉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苗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____的地方,另一盆放在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3.一个星期后,观察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入下表中。4.如果保持实验条件不变,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最后会怎样?12 4.蚯蚓的选择一、填空题。1.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湿土与干土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___(填”湿土”或”干土”)处。⒉.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填”黑暗”或”明亮”)处。3.动物需要适宜的环境,如北极熊需要生活在___的环境中。4.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__(填“相同”或“不同”)的需求。5.鱼离不开水,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动物生活_环境。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选项中,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是()。A.大熊猫―B.燕子C.雪狐⒉.将蚯蚓放入上方一半盖瓷盘的木盆内,把木盆放在灯光下,我们会看到大部分蚯蚓()。A.向有光处爬去B.向遮光处爬去C.原地不动3.在做”蚯蚓的选择”实验时,10条蚯蚓为一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一条蚯蚓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就不能得出结论B.蚯蚓数量大一些,可避免偶然性C.10条是最佳选择4.一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据此,可判断其最可能生活在地区。A.冰川B.沙漠C.热带雨林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3.如果去户外找蚯蚓,那么在干燥的沙堆里容易找到。()4.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5.因为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寒冷。()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的生存环境连起来。燕子深山老林里鲸温暖的环境里老虎大海里企鹅温度很低的南极五、实验探究题。科学阅读北极熊体形大而圆,它的头部相对于棕熊来说较长,脸小,耳小且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北极熊的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但它的皮肤是黑色的。我们从它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晴四周,就能看见其皮肤的原貌。1.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有哪些身体特征帮助北极熊适应这样的气候环境。(请至少写出三点)⒉模拟实验。(1)下列哪个玻璃器皿用来模拟北极熊比较合适?()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2)在下列玻璃器皿中装满热水,哪个容器中的水温降得慢?()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3这个模拟实验说明:北极熊的特点能减少热量流失,从而适应寒冷天气。12 5.当环境改变了一、填空题。1.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_____环境驻教的变化。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⒉.青蛙在_______(填季节)较为常见,冬天会___。3.青蛙要想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获得__等。4.面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动物会有迁徙、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为。5.家中的小猫、小狗,到了夏季会__,以适应天气变热。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姹紫嫣红,蝴蝶纷飞”之际,青蛙最可能在()。A.挖洞B.冬眠C.捕食2.在大雁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群体中最为强壮的往往会飞在最前端,而相对瘦弱的则分居在两侧,从北向南飞行几千公里。在此过程中,一些瘦弱的或者生病的大雁掉队了,等待它们的往往就是死亡。对待这些大雁,我们应该()。A.送到野生动物保护处B.带回家照顾C.放到树上去3.下列选项中,属于丹顶鹤适应环境的做法的是()。A.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B.冬天向南迁徙C.换羽毛的颜色4.”双飞燕子几时回”,提到的是动物的一种()行为。A.冬眠B.换毛C.迁徙5.有些鸟类有迁徙的习惯,下列不属于迁徙鸟类的是()。A.生活在一起的麻雀B.返乡报春的家燕C.结伴远航的大雁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世界上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2.动物过冬,不是冬眠就是迁徙。()3.大马哈鱼洄游属于动物的迁徙行为。()4.青蛙、狗熊都会冬眠。()5.狗在寒冷季节来临时,为了生存和繁殖,会有迁徙现象。()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和它们的过冬行为连线。蛇鳄鱼冬眠刺猬大雁迁徙乌龟天鹅五、实验探究题。阅读资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恒温动物(温血动物)在动物学中指的是那些能够调节自身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哺乳类。恒温动物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保证体温的恒定,并且能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的状态下排出热量。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1.连线题。青蛙人变温动物蜥蜴狼蛇天鹅恒温动物狗12 ⒉.炎热的夏天,狗为什么总是把舌头伸出来?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填空题。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叫作___。2.小明发现绿豆苗上有小洞洞,还在周围发现了蚜虫、七星瓢虫。请根据小明的发现,写出一条食物链:_3.动植物所需的____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4.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作。5.”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老鼠从水稻那获得了_____,老鼠又被__吃掉。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2.下列关于池塘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正确的是().A.不存在食物关系B.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C.不一定存在食物关系3.麻雀、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是从哪个生物开始传递的?()A.麻雀B.鹰C.小麦4.瓢虫、蚜虫、蔷薇花、小鸟这些动物之间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蚜虫→瓢虫→小鸟→蔷薇花B.小鸟→瓢虫→蚜虫→蔷薇花C.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5.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A.小鱼数量减少B.小虾数量下降C.水草数量增多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在田间绿豆苗的周围,存在着多条食物链。()⒉.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但可以采伐。()3.“狼→兔→胡萝卜”是一条食物链。()4.母鸡能下蛋,所以它在食物链中处于能量传递的最前端。()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四、综合题。请用箭头标出下列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2 五、实验探究题。1.上图所表示的生物之间的复杂食物关系,称为_⒉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会变成什么样子?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填空题。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___、____,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_⒉.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4.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要达到__,生物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5.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态瓶生物数量不变,小鱼在1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会变____(填”多”或”少”)。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如果将生态瓶中的水草去除,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⒉.如果将生态瓶中的金鱼增加两条,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3.能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的是()。A.微生物B.植物C.土壤12 4.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评价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生态瓶()。A.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B.生物数量的多少C.有机物的积累速度5.在制作生态瓶时,我们应该先放(),再放(),最后放()。A.小动物﹐植物土壤B.土壤植物小动物C.土壤惇小动物植物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我们可以从植物情况、动物情况、水的情况、其他情况等多角度观察记录生态瓶。()⒉.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3.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的养料。()4.为了增加收入,向鱼塘里投放的鱼苗越多越好。()5.我们不能随意改变生态瓶中的生物或非生物。()四、综合题。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五、实验探究题。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实验材料:玻璃鱼缸、河水、泥沙、金鱼藻、小鱼。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鱼缸中放入同样多的河水,A鱼缸中放入小鱼2条,B鱼缸比A鱼缸多放两棵金鱼藻,C鱼缸比B鱼缸底部多放了泥沙,D鱼缸比C鱼缸多罩了一个黑色罩子。实验结果:1.四个装置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__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草的作用是进行_3.比较B、C的实验结果可知,泥沙的作用是_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草在有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_12 附:参考答案1.种子发芽实验一、1.种子发芽2.一相同3.无水有水4.不能5.温度二、1.B[解析]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有土壤。2.A[解析]与干燥相对应的因素是湿润,与通风相对应的因素是密封。3.B[解析]所用种子的品种、数量要一致,且要达到一定数量。4.C[解析]A项窗台上仍有光照;B项密闭暗盒中,涉及空气少、无光照两个变量;C项阴暗处无光照。5.A[解析]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光。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能获得光照;而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不能获得光照。三、1.√.2.√3.×[解析]没有做对比实验,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5.√四、五、(1)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并测量它们的大小,再选择6粒大小饱满程度差不多的绿豆。(2)准备两个种植盒,分别在盒内垫上纸巾,再在纸巾.上各放3粒绿豆。每天用滴管在同一个盒内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盒内的纸巾保持干燥。用标签标明哪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1.温度水分空气2.水分3.对比4.适宜的温度5.缺少空气二、1.B[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B项具备了这三个条件。2.C[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土壤肥沃或贫痛并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C[解析]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只改变了种子受到的光照情况,但种子的萌发并不需要光照,所以甲、乙两组都发芽。4.C[解析]种子发芽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分,土壤和阳光都不是必需条件。5.C[解析]当实验结果出现不-.致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1.×[解析]蒲公英种子需要在具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的条件下才能发芽,并不是落在任何地方都能发芽。2.×[解析]绿豆种子煮熟后,不再具备发芽的本领。3.√4.√5.×[解析]月球上不具备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四、1.光照⒉.光照3.绿豆种子的发芽和光照无关3.绿豆苗的生长一、1.氮气氧气⒉.光照﹑温度瞭水3.有水4.有光5.绿色叶片二、1.A[解析]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沙漠的环境。2.B[解析]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绿豆苗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3.A[解析]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又细又长。4.C[解析]研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需要对比植物在向阳处、背阴处的生长情况。12 三、1.×[解析]绿豆苗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2.×[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适当的营养,如果肥料过多,根系不但无法吸收,甚至可能会引起“烧苗”。3.×[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空气,密闭的钟罩内空气不足,绿豆苗不能存活。4.×[解析]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5.√四、BCA[解析]植物依赖环境,也会适应环境,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五、1.光照温度水⒉.阳光充足黑暗3.4.刚开始,有光照的绿豆苗生长略慢,但茎粗壮有力,呈淡绿色;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纤细.发黄,但长得高。若干天后,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的茎发生垂折,叶枯黄,并逐渐死亡;有光照的绿豆苗继续生长,呈翠绿色4.蚯蚓的选择一、1.湿土⒉黑暗3.寒冷4.不同5.依赖(需要)二、1.C[解析]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雪狐需要寒冷的环境。2.B[解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3.B[解析]A项中,应根据大部分蚯蚓的选择得出结论。C项中,关于蚯蚓数量,应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可以避免偶然性。4.A三、1.×[解析]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是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解析]大雨过后,雨水填满了土壤的空隙,土壤里的空气少了,蚯蚓爬到地面上来是为了呼吸。3.×[解析]蚯蚓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干燥的沙堆里很难找到蚯蚓,花坛的土壤.菜园的土壤等才是蚯蚓喜欢的环境。4.√[解析]在寒冷天气来临时,变温动物因无法维持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使自己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季。5.√[解析]企鹅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适应南极寒冷的环境。四、五.1.(1)体形大而圆(2)足宽大,肢掌多毛(3)皮肤是黑色的2.(1)A(2)A(3)体形大而圆5.当环境改变了一、1.适应﹑特殊的行为⒉夏季冬眠3.适宜的温度﹐水﹑空气食物4.冬眠换毛洄游5.换毛二、1.C[解析]蝴蝶纷飞,气候宜人,食物充足,青蛙最可能在捕食。12 2.A3.B[解析]丹顶鹤到了冬季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4.C[解析]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这是一种迁徙行为。5.A[解析]麻雀是留鸟,没有迁徒的习惯。三、1.×[解析]动物如果不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相应地改变行为,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甚至灭绝。2.×[解析]动物也可以靠增厚脂肪和皮毛等行为过冬。3.√4.√5.×[解析]狗不会迁徙,但会有换毛现象。四、五1.⒉.夏天,狗总是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排出身体里的热量,从而降低身体的温度。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1食物链⒉绿豆苗→蚜虫→七星瓢虫3.能量(养分)4.食物网5.食物(或能量、养分)蛇二、1.B[解析]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它们由于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⒉.B[解析]生态系统里的非生物和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3.C[解析]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所以这条食物链中的能量从小麦开始传递。4.C[解析]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结束。5.A[解析]因为大鱼吃小鱼,所以若大鱼出现,则短期内小鱼数量减少;进而导致小虾因为天敌减少,所以小虾数量增多;又由于小虾吃水草,因此水草数量减少。三、1.√2.×[解析]如果采伐过度,就会破坏食物链,进而破坏生态系统。3.×[解析]正确写法是“胡萝卜→兔→狼”。4.×[解析]母鸡不是绿色植物,不能自己制造能量,故它不是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最前端。12 5.×[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四、五、1.食物网⒉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期内,鼠、兔、鸟、青蛙会大量繁殖,草会被鼠.兔吃光,食草昆虫会越来越少,最后鸟、青蛙因食物不够会面临灭亡。所以,会导致整个食物链被破坏,最后整个生态平衡遭到破坏。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1.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系统⒉群落3.海洋湖泊(答案不唯一,符合条件即可)4.平衡5.多二、1.B[解析]水草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如果没有了水草,因水中的氧气有限,金鱼呼吸困难,故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2.B[解析]如果金鱼数量增加,则它们需要的氧气增多,而水中氧气有限,故金鱼会呼吸困难,所以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3.B[解析]虽然水中会溶解.一定氧气,但生态瓶中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4.A[解析]生态瓶内生态达到平衡,则生态瓶维持的时间长。5.B[解析]生态瓶制作顺序是先放土壤,再放植物,等固定好植物,再放小动物,这样不会引起水体过浑等问题。三.1.√2.×[解析]非生物可以给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3.√4.×[解析]鱼苗太多,鱼生存空间变小,氧气不足,鱼苗反面容易死亡。死亡后的鱼苗又污染水质,进一步破坏鱼塘的生态平衡。5.√四、五、1.C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3.固定植物4.阳光氧气12
简介: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许多植物的一生是从_______开始的。⒉在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往往只有____个,其他条件都要_3.绿豆在______的情况下没有发芽,在___的情况下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4.小芳将几粒种子放在泥土中,过几天种子发芽了,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泥土。5.小明猜测种子发芽与温度有关系,那么他设计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某小组课后观察种子发芽情况,种在土壤中的10粒种子发芽了,种在玻璃皿中的10粒种子也发芽了,这说明种子发芽与土壤().A.有关B.无关C.不能下结论⒉.在设计绿豆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组对照实验的是()。A.干燥、通风B.有光、无光C.有空气、无空气3.在设计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对比实验所选的种子合适的是()。A.两组都选用1粒绿豆种子B.两组都选用3粒红豆种子C.一组选用3粒绿豆种子,另一组选用3粒红豆种子4.要研究”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其中一组种子放在阳光下,那么关于另一组种子,下列设置最合理的是()。A.放在窗台上B.放在密闭暗盒中C.放在阴暗处5.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A.光B.水C.空气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2.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中,可以将一组种子放在土壤里,另一组种子不放在土壤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3.小红设计了一组实验,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在玻璃皿中并且每天滴几滴水。如果种子发芽了,就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为了避免对比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对照小组的种子数量必须一样,并且越多越好。()5.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种子不完整、土壤太干燥、温度太高或太低等。()四、连线题。把研究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和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不同条件进行连线。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密封、通风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吗?常温、低温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湿润、干燥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吗?暗盒、透明盒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土培、水培五、实验探究题。请你补充完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的研究计划。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若干、纸巾、滴管、水、标签、放大镜。实验步骤:12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____、充足的______和______。2.妈妈特意在一场雨后在花园里洒下花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____。3.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时,我们要采用_______实验的方法。4.冬日冰天雪地,农民伯伯说播种得等到春天或者播种到蔬菜大棚里,种子才能发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5.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_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三月,在下列几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种子,能正常发芽的是()A.培养皿不滴加水,放在桌子上B.培养皿滴加水,放在窗台上C.培养皿滴加水,放到冰箱里(-4℃)⒉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C~30℃条件下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先发芽B.乙组先发芽C.同时发芽3.将装有绿豆种子的两个种植盒标明甲组、乙组,保持盒内湿润。甲组种植盒放在窗台上,将对照组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发芽,乙组不发芽B.乙组发芽,甲组不发芽C.两组都发芽4.下列关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播种在土壤里B.一定要有阳光C.必须要有水5.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少数服从多数下结论B.多数服从少数下结论C.不着急下结论,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蒲公英种子乘着”降落伞”去”旅行”了,它们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发芽。()⒉煮熟的绿豆种子放在温暧潮湿的地方过几天也会发芽。()3.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4.多人合作时,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5.辣椒能直接播种在月球上。()四、实验探究题。分析下表中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数据,回答问题。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绿豆种子的发芽和_______是否有关。⒉.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3.结论:_12 3.绿豆苗的生长一、填空题。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_____和_______是空气的主要成分。⒉.在设计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不改变的条件是__、____等。3.绿豆苗的根会朝着________(填”有水”或”无水”)的方向生长。4.绿豆苗会朝着___(填”有光”或”无光”)的方向生长。5.植物在_____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A.减少水分的蒸发B.保护自己C.美观⒉.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A.缺少空气B.缺少阳光C.温度太高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阳光下的绿豆苗叶为绿色B.黑暗处的绿豆苗又粗又壮C.阳光下的绿豆苗比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高4.下列选项中,()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最好证据。A.河边的草比路边的草长得茂盛B.林荫下有很多蕨类植物C.向阳的吊兰枝繁叶茂,暗室的吊兰生长缓慢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绿豆苗的根会向着干燥的地方生长。()⒉.肥料施得越多,绿豆苗生长得越茂盛、茁壮。()3.一棵绿豆苗可以在密闭的钟罩内存活。()4.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相同的。()5.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并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料。()四、综合题。松树、仙人掌、金鱼藻三种植物中,适合生长在沙漠中的是(),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是(),适合生长在山地里的是()。A.松树B.仙人掌C.金鱼藻五、实验探究题。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探究阳光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1.在设计这个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不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⒉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苗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____的地方,另一盆放在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3.一个星期后,观察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入下表中。4.如果保持实验条件不变,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最后会怎样?12 4.蚯蚓的选择一、填空题。1.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湿土与干土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___(填”湿土”或”干土”)处。⒉.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填”黑暗”或”明亮”)处。3.动物需要适宜的环境,如北极熊需要生活在___的环境中。4.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__(填“相同”或“不同”)的需求。5.鱼离不开水,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动物生活_环境。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选项中,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是()。A.大熊猫―B.燕子C.雪狐⒉.将蚯蚓放入上方一半盖瓷盘的木盆内,把木盆放在灯光下,我们会看到大部分蚯蚓()。A.向有光处爬去B.向遮光处爬去C.原地不动3.在做”蚯蚓的选择”实验时,10条蚯蚓为一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一条蚯蚓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就不能得出结论B.蚯蚓数量大一些,可避免偶然性C.10条是最佳选择4.一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据此,可判断其最可能生活在地区。A.冰川B.沙漠C.热带雨林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3.如果去户外找蚯蚓,那么在干燥的沙堆里容易找到。()4.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5.因为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寒冷。()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的生存环境连起来。燕子深山老林里鲸温暖的环境里老虎大海里企鹅温度很低的南极五、实验探究题。科学阅读北极熊体形大而圆,它的头部相对于棕熊来说较长,脸小,耳小且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北极熊的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但它的皮肤是黑色的。我们从它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晴四周,就能看见其皮肤的原貌。1.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有哪些身体特征帮助北极熊适应这样的气候环境。(请至少写出三点)⒉模拟实验。(1)下列哪个玻璃器皿用来模拟北极熊比较合适?()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2)在下列玻璃器皿中装满热水,哪个容器中的水温降得慢?()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3这个模拟实验说明:北极熊的特点能减少热量流失,从而适应寒冷天气。12 5.当环境改变了一、填空题。1.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_____环境驻教的变化。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⒉.青蛙在_______(填季节)较为常见,冬天会___。3.青蛙要想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获得__等。4.面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动物会有迁徙、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为。5.家中的小猫、小狗,到了夏季会__,以适应天气变热。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姹紫嫣红,蝴蝶纷飞”之际,青蛙最可能在()。A.挖洞B.冬眠C.捕食2.在大雁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群体中最为强壮的往往会飞在最前端,而相对瘦弱的则分居在两侧,从北向南飞行几千公里。在此过程中,一些瘦弱的或者生病的大雁掉队了,等待它们的往往就是死亡。对待这些大雁,我们应该()。A.送到野生动物保护处B.带回家照顾C.放到树上去3.下列选项中,属于丹顶鹤适应环境的做法的是()。A.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B.冬天向南迁徙C.换羽毛的颜色4.”双飞燕子几时回”,提到的是动物的一种()行为。A.冬眠B.换毛C.迁徙5.有些鸟类有迁徙的习惯,下列不属于迁徙鸟类的是()。A.生活在一起的麻雀B.返乡报春的家燕C.结伴远航的大雁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世界上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2.动物过冬,不是冬眠就是迁徙。()3.大马哈鱼洄游属于动物的迁徙行为。()4.青蛙、狗熊都会冬眠。()5.狗在寒冷季节来临时,为了生存和繁殖,会有迁徙现象。()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和它们的过冬行为连线。蛇鳄鱼冬眠刺猬大雁迁徙乌龟天鹅五、实验探究题。阅读资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恒温动物(温血动物)在动物学中指的是那些能够调节自身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哺乳类。恒温动物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保证体温的恒定,并且能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的状态下排出热量。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1.连线题。青蛙人变温动物蜥蜴狼蛇天鹅恒温动物狗12 ⒉.炎热的夏天,狗为什么总是把舌头伸出来?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填空题。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叫作___。2.小明发现绿豆苗上有小洞洞,还在周围发现了蚜虫、七星瓢虫。请根据小明的发现,写出一条食物链:_3.动植物所需的____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4.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作。5.”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老鼠从水稻那获得了_____,老鼠又被__吃掉。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2.下列关于池塘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正确的是().A.不存在食物关系B.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C.不一定存在食物关系3.麻雀、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是从哪个生物开始传递的?()A.麻雀B.鹰C.小麦4.瓢虫、蚜虫、蔷薇花、小鸟这些动物之间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蚜虫→瓢虫→小鸟→蔷薇花B.小鸟→瓢虫→蚜虫→蔷薇花C.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5.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A.小鱼数量减少B.小虾数量下降C.水草数量增多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在田间绿豆苗的周围,存在着多条食物链。()⒉.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但可以采伐。()3.“狼→兔→胡萝卜”是一条食物链。()4.母鸡能下蛋,所以它在食物链中处于能量传递的最前端。()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四、综合题。请用箭头标出下列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2 五、实验探究题。1.上图所表示的生物之间的复杂食物关系,称为_⒉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会变成什么样子?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填空题。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___、____,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_⒉.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4.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要达到__,生物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5.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态瓶生物数量不变,小鱼在1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会变____(填”多”或”少”)。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如果将生态瓶中的水草去除,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⒉.如果将生态瓶中的金鱼增加两条,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3.能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的是()。A.微生物B.植物C.土壤12 4.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评价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生态瓶()。A.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B.生物数量的多少C.有机物的积累速度5.在制作生态瓶时,我们应该先放(),再放(),最后放()。A.小动物﹐植物土壤B.土壤植物小动物C.土壤惇小动物植物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我们可以从植物情况、动物情况、水的情况、其他情况等多角度观察记录生态瓶。()⒉.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3.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的养料。()4.为了增加收入,向鱼塘里投放的鱼苗越多越好。()5.我们不能随意改变生态瓶中的生物或非生物。()四、综合题。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五、实验探究题。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实验材料:玻璃鱼缸、河水、泥沙、金鱼藻、小鱼。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鱼缸中放入同样多的河水,A鱼缸中放入小鱼2条,B鱼缸比A鱼缸多放两棵金鱼藻,C鱼缸比B鱼缸底部多放了泥沙,D鱼缸比C鱼缸多罩了一个黑色罩子。实验结果:1.四个装置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__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草的作用是进行_3.比较B、C的实验结果可知,泥沙的作用是_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草在有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_12 附:参考答案1.种子发芽实验一、1.种子发芽2.一相同3.无水有水4.不能5.温度二、1.B[解析]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有土壤。2.A[解析]与干燥相对应的因素是湿润,与通风相对应的因素是密封。3.B[解析]所用种子的品种、数量要一致,且要达到一定数量。4.C[解析]A项窗台上仍有光照;B项密闭暗盒中,涉及空气少、无光照两个变量;C项阴暗处无光照。5.A[解析]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光。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能获得光照;而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不能获得光照。三、1.√.2.√3.×[解析]没有做对比实验,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5.√四、五、(1)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并测量它们的大小,再选择6粒大小饱满程度差不多的绿豆。(2)准备两个种植盒,分别在盒内垫上纸巾,再在纸巾.上各放3粒绿豆。每天用滴管在同一个盒内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盒内的纸巾保持干燥。用标签标明哪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1.温度水分空气2.水分3.对比4.适宜的温度5.缺少空气二、1.B[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B项具备了这三个条件。2.C[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土壤肥沃或贫痛并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C[解析]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只改变了种子受到的光照情况,但种子的萌发并不需要光照,所以甲、乙两组都发芽。4.C[解析]种子发芽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分,土壤和阳光都不是必需条件。5.C[解析]当实验结果出现不-.致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1.×[解析]蒲公英种子需要在具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的条件下才能发芽,并不是落在任何地方都能发芽。2.×[解析]绿豆种子煮熟后,不再具备发芽的本领。3.√4.√5.×[解析]月球上不具备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四、1.光照⒉.光照3.绿豆种子的发芽和光照无关3.绿豆苗的生长一、1.氮气氧气⒉.光照﹑温度瞭水3.有水4.有光5.绿色叶片二、1.A[解析]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沙漠的环境。2.B[解析]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绿豆苗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3.A[解析]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又细又长。4.C[解析]研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需要对比植物在向阳处、背阴处的生长情况。12 三、1.×[解析]绿豆苗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2.×[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适当的营养,如果肥料过多,根系不但无法吸收,甚至可能会引起“烧苗”。3.×[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空气,密闭的钟罩内空气不足,绿豆苗不能存活。4.×[解析]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5.√四、BCA[解析]植物依赖环境,也会适应环境,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五、1.光照温度水⒉.阳光充足黑暗3.4.刚开始,有光照的绿豆苗生长略慢,但茎粗壮有力,呈淡绿色;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纤细.发黄,但长得高。若干天后,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的茎发生垂折,叶枯黄,并逐渐死亡;有光照的绿豆苗继续生长,呈翠绿色4.蚯蚓的选择一、1.湿土⒉黑暗3.寒冷4.不同5.依赖(需要)二、1.C[解析]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雪狐需要寒冷的环境。2.B[解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3.B[解析]A项中,应根据大部分蚯蚓的选择得出结论。C项中,关于蚯蚓数量,应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可以避免偶然性。4.A三、1.×[解析]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是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解析]大雨过后,雨水填满了土壤的空隙,土壤里的空气少了,蚯蚓爬到地面上来是为了呼吸。3.×[解析]蚯蚓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干燥的沙堆里很难找到蚯蚓,花坛的土壤.菜园的土壤等才是蚯蚓喜欢的环境。4.√[解析]在寒冷天气来临时,变温动物因无法维持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使自己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季。5.√[解析]企鹅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适应南极寒冷的环境。四、五.1.(1)体形大而圆(2)足宽大,肢掌多毛(3)皮肤是黑色的2.(1)A(2)A(3)体形大而圆5.当环境改变了一、1.适应﹑特殊的行为⒉夏季冬眠3.适宜的温度﹐水﹑空气食物4.冬眠换毛洄游5.换毛二、1.C[解析]蝴蝶纷飞,气候宜人,食物充足,青蛙最可能在捕食。12 2.A3.B[解析]丹顶鹤到了冬季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4.C[解析]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这是一种迁徙行为。5.A[解析]麻雀是留鸟,没有迁徒的习惯。三、1.×[解析]动物如果不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相应地改变行为,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甚至灭绝。2.×[解析]动物也可以靠增厚脂肪和皮毛等行为过冬。3.√4.√5.×[解析]狗不会迁徙,但会有换毛现象。四、五1.⒉.夏天,狗总是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排出身体里的热量,从而降低身体的温度。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1食物链⒉绿豆苗→蚜虫→七星瓢虫3.能量(养分)4.食物网5.食物(或能量、养分)蛇二、1.B[解析]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它们由于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⒉.B[解析]生态系统里的非生物和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3.C[解析]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所以这条食物链中的能量从小麦开始传递。4.C[解析]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结束。5.A[解析]因为大鱼吃小鱼,所以若大鱼出现,则短期内小鱼数量减少;进而导致小虾因为天敌减少,所以小虾数量增多;又由于小虾吃水草,因此水草数量减少。三、1.√2.×[解析]如果采伐过度,就会破坏食物链,进而破坏生态系统。3.×[解析]正确写法是“胡萝卜→兔→狼”。4.×[解析]母鸡不是绿色植物,不能自己制造能量,故它不是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最前端。12 5.×[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四、五、1.食物网⒉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期内,鼠、兔、鸟、青蛙会大量繁殖,草会被鼠.兔吃光,食草昆虫会越来越少,最后鸟、青蛙因食物不够会面临灭亡。所以,会导致整个食物链被破坏,最后整个生态平衡遭到破坏。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1.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系统⒉群落3.海洋湖泊(答案不唯一,符合条件即可)4.平衡5.多二、1.B[解析]水草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如果没有了水草,因水中的氧气有限,金鱼呼吸困难,故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2.B[解析]如果金鱼数量增加,则它们需要的氧气增多,而水中氧气有限,故金鱼会呼吸困难,所以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3.B[解析]虽然水中会溶解.一定氧气,但生态瓶中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4.A[解析]生态瓶内生态达到平衡,则生态瓶维持的时间长。5.B[解析]生态瓶制作顺序是先放土壤,再放植物,等固定好植物,再放小动物,这样不会引起水体过浑等问题。三.1.√2.×[解析]非生物可以给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3.√4.×[解析]鱼苗太多,鱼生存空间变小,氧气不足,鱼苗反面容易死亡。死亡后的鱼苗又污染水质,进一步破坏鱼塘的生态平衡。5.√四、五、1.C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3.固定植物4.阳光氧气12
简介: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许多植物的一生是从_______开始的。⒉在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往往只有____个,其他条件都要_3.绿豆在______的情况下没有发芽,在___的情况下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4.小芳将几粒种子放在泥土中,过几天种子发芽了,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泥土。5.小明猜测种子发芽与温度有关系,那么他设计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某小组课后观察种子发芽情况,种在土壤中的10粒种子发芽了,种在玻璃皿中的10粒种子也发芽了,这说明种子发芽与土壤().A.有关B.无关C.不能下结论⒉.在设计绿豆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组对照实验的是()。A.干燥、通风B.有光、无光C.有空气、无空气3.在设计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对比实验所选的种子合适的是()。A.两组都选用1粒绿豆种子B.两组都选用3粒红豆种子C.一组选用3粒绿豆种子,另一组选用3粒红豆种子4.要研究”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其中一组种子放在阳光下,那么关于另一组种子,下列设置最合理的是()。A.放在窗台上B.放在密闭暗盒中C.放在阴暗处5.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A.光B.水C.空气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2.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中,可以将一组种子放在土壤里,另一组种子不放在土壤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3.小红设计了一组实验,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在玻璃皿中并且每天滴几滴水。如果种子发芽了,就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为了避免对比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对照小组的种子数量必须一样,并且越多越好。()5.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种子不完整、土壤太干燥、温度太高或太低等。()四、连线题。把研究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和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不同条件进行连线。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密封、通风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吗?常温、低温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湿润、干燥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吗?暗盒、透明盒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土培、水培五、实验探究题。请你补充完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的研究计划。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若干、纸巾、滴管、水、标签、放大镜。实验步骤:12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____、充足的______和______。2.妈妈特意在一场雨后在花园里洒下花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____。3.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时,我们要采用_______实验的方法。4.冬日冰天雪地,农民伯伯说播种得等到春天或者播种到蔬菜大棚里,种子才能发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5.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_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三月,在下列几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种子,能正常发芽的是()A.培养皿不滴加水,放在桌子上B.培养皿滴加水,放在窗台上C.培养皿滴加水,放到冰箱里(-4℃)⒉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C~30℃条件下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先发芽B.乙组先发芽C.同时发芽3.将装有绿豆种子的两个种植盒标明甲组、乙组,保持盒内湿润。甲组种植盒放在窗台上,将对照组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发芽,乙组不发芽B.乙组发芽,甲组不发芽C.两组都发芽4.下列关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播种在土壤里B.一定要有阳光C.必须要有水5.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少数服从多数下结论B.多数服从少数下结论C.不着急下结论,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蒲公英种子乘着”降落伞”去”旅行”了,它们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发芽。()⒉煮熟的绿豆种子放在温暧潮湿的地方过几天也会发芽。()3.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4.多人合作时,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5.辣椒能直接播种在月球上。()四、实验探究题。分析下表中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数据,回答问题。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绿豆种子的发芽和_______是否有关。⒉.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3.结论:_12 3.绿豆苗的生长一、填空题。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_____和_______是空气的主要成分。⒉.在设计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不改变的条件是__、____等。3.绿豆苗的根会朝着________(填”有水”或”无水”)的方向生长。4.绿豆苗会朝着___(填”有光”或”无光”)的方向生长。5.植物在_____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A.减少水分的蒸发B.保护自己C.美观⒉.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A.缺少空气B.缺少阳光C.温度太高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阳光下的绿豆苗叶为绿色B.黑暗处的绿豆苗又粗又壮C.阳光下的绿豆苗比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高4.下列选项中,()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最好证据。A.河边的草比路边的草长得茂盛B.林荫下有很多蕨类植物C.向阳的吊兰枝繁叶茂,暗室的吊兰生长缓慢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绿豆苗的根会向着干燥的地方生长。()⒉.肥料施得越多,绿豆苗生长得越茂盛、茁壮。()3.一棵绿豆苗可以在密闭的钟罩内存活。()4.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相同的。()5.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并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料。()四、综合题。松树、仙人掌、金鱼藻三种植物中,适合生长在沙漠中的是(),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是(),适合生长在山地里的是()。A.松树B.仙人掌C.金鱼藻五、实验探究题。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探究阳光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1.在设计这个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不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⒉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苗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____的地方,另一盆放在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3.一个星期后,观察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入下表中。4.如果保持实验条件不变,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最后会怎样?12 4.蚯蚓的选择一、填空题。1.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湿土与干土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___(填”湿土”或”干土”)处。⒉.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填”黑暗”或”明亮”)处。3.动物需要适宜的环境,如北极熊需要生活在___的环境中。4.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__(填“相同”或“不同”)的需求。5.鱼离不开水,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动物生活_环境。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选项中,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是()。A.大熊猫―B.燕子C.雪狐⒉.将蚯蚓放入上方一半盖瓷盘的木盆内,把木盆放在灯光下,我们会看到大部分蚯蚓()。A.向有光处爬去B.向遮光处爬去C.原地不动3.在做”蚯蚓的选择”实验时,10条蚯蚓为一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一条蚯蚓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就不能得出结论B.蚯蚓数量大一些,可避免偶然性C.10条是最佳选择4.一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据此,可判断其最可能生活在地区。A.冰川B.沙漠C.热带雨林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3.如果去户外找蚯蚓,那么在干燥的沙堆里容易找到。()4.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5.因为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寒冷。()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的生存环境连起来。燕子深山老林里鲸温暖的环境里老虎大海里企鹅温度很低的南极五、实验探究题。科学阅读北极熊体形大而圆,它的头部相对于棕熊来说较长,脸小,耳小且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北极熊的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但它的皮肤是黑色的。我们从它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晴四周,就能看见其皮肤的原貌。1.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有哪些身体特征帮助北极熊适应这样的气候环境。(请至少写出三点)⒉模拟实验。(1)下列哪个玻璃器皿用来模拟北极熊比较合适?()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2)在下列玻璃器皿中装满热水,哪个容器中的水温降得慢?()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3这个模拟实验说明:北极熊的特点能减少热量流失,从而适应寒冷天气。12 5.当环境改变了一、填空题。1.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_____环境驻教的变化。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⒉.青蛙在_______(填季节)较为常见,冬天会___。3.青蛙要想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获得__等。4.面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动物会有迁徙、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为。5.家中的小猫、小狗,到了夏季会__,以适应天气变热。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姹紫嫣红,蝴蝶纷飞”之际,青蛙最可能在()。A.挖洞B.冬眠C.捕食2.在大雁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群体中最为强壮的往往会飞在最前端,而相对瘦弱的则分居在两侧,从北向南飞行几千公里。在此过程中,一些瘦弱的或者生病的大雁掉队了,等待它们的往往就是死亡。对待这些大雁,我们应该()。A.送到野生动物保护处B.带回家照顾C.放到树上去3.下列选项中,属于丹顶鹤适应环境的做法的是()。A.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B.冬天向南迁徙C.换羽毛的颜色4.”双飞燕子几时回”,提到的是动物的一种()行为。A.冬眠B.换毛C.迁徙5.有些鸟类有迁徙的习惯,下列不属于迁徙鸟类的是()。A.生活在一起的麻雀B.返乡报春的家燕C.结伴远航的大雁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世界上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2.动物过冬,不是冬眠就是迁徙。()3.大马哈鱼洄游属于动物的迁徙行为。()4.青蛙、狗熊都会冬眠。()5.狗在寒冷季节来临时,为了生存和繁殖,会有迁徙现象。()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和它们的过冬行为连线。蛇鳄鱼冬眠刺猬大雁迁徙乌龟天鹅五、实验探究题。阅读资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恒温动物(温血动物)在动物学中指的是那些能够调节自身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哺乳类。恒温动物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保证体温的恒定,并且能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的状态下排出热量。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1.连线题。青蛙人变温动物蜥蜴狼蛇天鹅恒温动物狗12 ⒉.炎热的夏天,狗为什么总是把舌头伸出来?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填空题。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叫作___。2.小明发现绿豆苗上有小洞洞,还在周围发现了蚜虫、七星瓢虫。请根据小明的发现,写出一条食物链:_3.动植物所需的____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4.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作。5.”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老鼠从水稻那获得了_____,老鼠又被__吃掉。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2.下列关于池塘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正确的是().A.不存在食物关系B.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C.不一定存在食物关系3.麻雀、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是从哪个生物开始传递的?()A.麻雀B.鹰C.小麦4.瓢虫、蚜虫、蔷薇花、小鸟这些动物之间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蚜虫→瓢虫→小鸟→蔷薇花B.小鸟→瓢虫→蚜虫→蔷薇花C.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5.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A.小鱼数量减少B.小虾数量下降C.水草数量增多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在田间绿豆苗的周围,存在着多条食物链。()⒉.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但可以采伐。()3.“狼→兔→胡萝卜”是一条食物链。()4.母鸡能下蛋,所以它在食物链中处于能量传递的最前端。()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四、综合题。请用箭头标出下列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2 五、实验探究题。1.上图所表示的生物之间的复杂食物关系,称为_⒉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会变成什么样子?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填空题。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___、____,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_⒉.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4.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要达到__,生物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5.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态瓶生物数量不变,小鱼在1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会变____(填”多”或”少”)。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如果将生态瓶中的水草去除,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⒉.如果将生态瓶中的金鱼增加两条,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3.能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的是()。A.微生物B.植物C.土壤12 4.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评价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生态瓶()。A.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B.生物数量的多少C.有机物的积累速度5.在制作生态瓶时,我们应该先放(),再放(),最后放()。A.小动物﹐植物土壤B.土壤植物小动物C.土壤惇小动物植物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我们可以从植物情况、动物情况、水的情况、其他情况等多角度观察记录生态瓶。()⒉.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3.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的养料。()4.为了增加收入,向鱼塘里投放的鱼苗越多越好。()5.我们不能随意改变生态瓶中的生物或非生物。()四、综合题。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五、实验探究题。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实验材料:玻璃鱼缸、河水、泥沙、金鱼藻、小鱼。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鱼缸中放入同样多的河水,A鱼缸中放入小鱼2条,B鱼缸比A鱼缸多放两棵金鱼藻,C鱼缸比B鱼缸底部多放了泥沙,D鱼缸比C鱼缸多罩了一个黑色罩子。实验结果:1.四个装置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__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草的作用是进行_3.比较B、C的实验结果可知,泥沙的作用是_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草在有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_12 附:参考答案1.种子发芽实验一、1.种子发芽2.一相同3.无水有水4.不能5.温度二、1.B[解析]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有土壤。2.A[解析]与干燥相对应的因素是湿润,与通风相对应的因素是密封。3.B[解析]所用种子的品种、数量要一致,且要达到一定数量。4.C[解析]A项窗台上仍有光照;B项密闭暗盒中,涉及空气少、无光照两个变量;C项阴暗处无光照。5.A[解析]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光。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能获得光照;而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不能获得光照。三、1.√.2.√3.×[解析]没有做对比实验,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5.√四、五、(1)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并测量它们的大小,再选择6粒大小饱满程度差不多的绿豆。(2)准备两个种植盒,分别在盒内垫上纸巾,再在纸巾.上各放3粒绿豆。每天用滴管在同一个盒内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盒内的纸巾保持干燥。用标签标明哪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1.温度水分空气2.水分3.对比4.适宜的温度5.缺少空气二、1.B[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B项具备了这三个条件。2.C[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土壤肥沃或贫痛并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C[解析]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只改变了种子受到的光照情况,但种子的萌发并不需要光照,所以甲、乙两组都发芽。4.C[解析]种子发芽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分,土壤和阳光都不是必需条件。5.C[解析]当实验结果出现不-.致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1.×[解析]蒲公英种子需要在具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的条件下才能发芽,并不是落在任何地方都能发芽。2.×[解析]绿豆种子煮熟后,不再具备发芽的本领。3.√4.√5.×[解析]月球上不具备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四、1.光照⒉.光照3.绿豆种子的发芽和光照无关3.绿豆苗的生长一、1.氮气氧气⒉.光照﹑温度瞭水3.有水4.有光5.绿色叶片二、1.A[解析]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沙漠的环境。2.B[解析]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绿豆苗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3.A[解析]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又细又长。4.C[解析]研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需要对比植物在向阳处、背阴处的生长情况。12 三、1.×[解析]绿豆苗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2.×[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适当的营养,如果肥料过多,根系不但无法吸收,甚至可能会引起“烧苗”。3.×[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空气,密闭的钟罩内空气不足,绿豆苗不能存活。4.×[解析]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5.√四、BCA[解析]植物依赖环境,也会适应环境,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五、1.光照温度水⒉.阳光充足黑暗3.4.刚开始,有光照的绿豆苗生长略慢,但茎粗壮有力,呈淡绿色;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纤细.发黄,但长得高。若干天后,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的茎发生垂折,叶枯黄,并逐渐死亡;有光照的绿豆苗继续生长,呈翠绿色4.蚯蚓的选择一、1.湿土⒉黑暗3.寒冷4.不同5.依赖(需要)二、1.C[解析]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雪狐需要寒冷的环境。2.B[解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3.B[解析]A项中,应根据大部分蚯蚓的选择得出结论。C项中,关于蚯蚓数量,应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可以避免偶然性。4.A三、1.×[解析]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是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解析]大雨过后,雨水填满了土壤的空隙,土壤里的空气少了,蚯蚓爬到地面上来是为了呼吸。3.×[解析]蚯蚓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干燥的沙堆里很难找到蚯蚓,花坛的土壤.菜园的土壤等才是蚯蚓喜欢的环境。4.√[解析]在寒冷天气来临时,变温动物因无法维持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使自己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季。5.√[解析]企鹅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适应南极寒冷的环境。四、五.1.(1)体形大而圆(2)足宽大,肢掌多毛(3)皮肤是黑色的2.(1)A(2)A(3)体形大而圆5.当环境改变了一、1.适应﹑特殊的行为⒉夏季冬眠3.适宜的温度﹐水﹑空气食物4.冬眠换毛洄游5.换毛二、1.C[解析]蝴蝶纷飞,气候宜人,食物充足,青蛙最可能在捕食。12 2.A3.B[解析]丹顶鹤到了冬季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4.C[解析]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这是一种迁徙行为。5.A[解析]麻雀是留鸟,没有迁徒的习惯。三、1.×[解析]动物如果不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相应地改变行为,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甚至灭绝。2.×[解析]动物也可以靠增厚脂肪和皮毛等行为过冬。3.√4.√5.×[解析]狗不会迁徙,但会有换毛现象。四、五1.⒉.夏天,狗总是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排出身体里的热量,从而降低身体的温度。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1食物链⒉绿豆苗→蚜虫→七星瓢虫3.能量(养分)4.食物网5.食物(或能量、养分)蛇二、1.B[解析]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它们由于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⒉.B[解析]生态系统里的非生物和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3.C[解析]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所以这条食物链中的能量从小麦开始传递。4.C[解析]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结束。5.A[解析]因为大鱼吃小鱼,所以若大鱼出现,则短期内小鱼数量减少;进而导致小虾因为天敌减少,所以小虾数量增多;又由于小虾吃水草,因此水草数量减少。三、1.√2.×[解析]如果采伐过度,就会破坏食物链,进而破坏生态系统。3.×[解析]正确写法是“胡萝卜→兔→狼”。4.×[解析]母鸡不是绿色植物,不能自己制造能量,故它不是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最前端。12 5.×[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四、五、1.食物网⒉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期内,鼠、兔、鸟、青蛙会大量繁殖,草会被鼠.兔吃光,食草昆虫会越来越少,最后鸟、青蛙因食物不够会面临灭亡。所以,会导致整个食物链被破坏,最后整个生态平衡遭到破坏。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1.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系统⒉群落3.海洋湖泊(答案不唯一,符合条件即可)4.平衡5.多二、1.B[解析]水草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如果没有了水草,因水中的氧气有限,金鱼呼吸困难,故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2.B[解析]如果金鱼数量增加,则它们需要的氧气增多,而水中氧气有限,故金鱼会呼吸困难,所以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3.B[解析]虽然水中会溶解.一定氧气,但生态瓶中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4.A[解析]生态瓶内生态达到平衡,则生态瓶维持的时间长。5.B[解析]生态瓶制作顺序是先放土壤,再放植物,等固定好植物,再放小动物,这样不会引起水体过浑等问题。三.1.√2.×[解析]非生物可以给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3.√4.×[解析]鱼苗太多,鱼生存空间变小,氧气不足,鱼苗反面容易死亡。死亡后的鱼苗又污染水质,进一步破坏鱼塘的生态平衡。5.√四、五、1.C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3.固定植物4.阳光氧气12
简介: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许多植物的一生是从_______开始的。⒉在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往往只有____个,其他条件都要_3.绿豆在______的情况下没有发芽,在___的情况下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4.小芳将几粒种子放在泥土中,过几天种子发芽了,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泥土。5.小明猜测种子发芽与温度有关系,那么他设计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某小组课后观察种子发芽情况,种在土壤中的10粒种子发芽了,种在玻璃皿中的10粒种子也发芽了,这说明种子发芽与土壤().A.有关B.无关C.不能下结论⒉.在设计绿豆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组对照实验的是()。A.干燥、通风B.有光、无光C.有空气、无空气3.在设计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对比实验所选的种子合适的是()。A.两组都选用1粒绿豆种子B.两组都选用3粒红豆种子C.一组选用3粒绿豆种子,另一组选用3粒红豆种子4.要研究”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其中一组种子放在阳光下,那么关于另一组种子,下列设置最合理的是()。A.放在窗台上B.放在密闭暗盒中C.放在阴暗处5.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A.光B.水C.空气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2.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中,可以将一组种子放在土壤里,另一组种子不放在土壤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3.小红设计了一组实验,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在玻璃皿中并且每天滴几滴水。如果种子发芽了,就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为了避免对比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对照小组的种子数量必须一样,并且越多越好。()5.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种子不完整、土壤太干燥、温度太高或太低等。()四、连线题。把研究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和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不同条件进行连线。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密封、通风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吗?常温、低温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湿润、干燥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吗?暗盒、透明盒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土培、水培五、实验探究题。请你补充完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的研究计划。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若干、纸巾、滴管、水、标签、放大镜。实验步骤:12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____、充足的______和______。2.妈妈特意在一场雨后在花园里洒下花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____。3.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时,我们要采用_______实验的方法。4.冬日冰天雪地,农民伯伯说播种得等到春天或者播种到蔬菜大棚里,种子才能发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5.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_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三月,在下列几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种子,能正常发芽的是()A.培养皿不滴加水,放在桌子上B.培养皿滴加水,放在窗台上C.培养皿滴加水,放到冰箱里(-4℃)⒉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C~30℃条件下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先发芽B.乙组先发芽C.同时发芽3.将装有绿豆种子的两个种植盒标明甲组、乙组,保持盒内湿润。甲组种植盒放在窗台上,将对照组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发芽,乙组不发芽B.乙组发芽,甲组不发芽C.两组都发芽4.下列关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播种在土壤里B.一定要有阳光C.必须要有水5.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少数服从多数下结论B.多数服从少数下结论C.不着急下结论,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蒲公英种子乘着”降落伞”去”旅行”了,它们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发芽。()⒉煮熟的绿豆种子放在温暧潮湿的地方过几天也会发芽。()3.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4.多人合作时,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5.辣椒能直接播种在月球上。()四、实验探究题。分析下表中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数据,回答问题。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绿豆种子的发芽和_______是否有关。⒉.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3.结论:_12 3.绿豆苗的生长一、填空题。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_____和_______是空气的主要成分。⒉.在设计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不改变的条件是__、____等。3.绿豆苗的根会朝着________(填”有水”或”无水”)的方向生长。4.绿豆苗会朝着___(填”有光”或”无光”)的方向生长。5.植物在_____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A.减少水分的蒸发B.保护自己C.美观⒉.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A.缺少空气B.缺少阳光C.温度太高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阳光下的绿豆苗叶为绿色B.黑暗处的绿豆苗又粗又壮C.阳光下的绿豆苗比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高4.下列选项中,()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最好证据。A.河边的草比路边的草长得茂盛B.林荫下有很多蕨类植物C.向阳的吊兰枝繁叶茂,暗室的吊兰生长缓慢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绿豆苗的根会向着干燥的地方生长。()⒉.肥料施得越多,绿豆苗生长得越茂盛、茁壮。()3.一棵绿豆苗可以在密闭的钟罩内存活。()4.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相同的。()5.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并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料。()四、综合题。松树、仙人掌、金鱼藻三种植物中,适合生长在沙漠中的是(),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是(),适合生长在山地里的是()。A.松树B.仙人掌C.金鱼藻五、实验探究题。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探究阳光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1.在设计这个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不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⒉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苗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____的地方,另一盆放在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3.一个星期后,观察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入下表中。4.如果保持实验条件不变,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最后会怎样?12 4.蚯蚓的选择一、填空题。1.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湿土与干土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___(填”湿土”或”干土”)处。⒉.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填”黑暗”或”明亮”)处。3.动物需要适宜的环境,如北极熊需要生活在___的环境中。4.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__(填“相同”或“不同”)的需求。5.鱼离不开水,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动物生活_环境。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选项中,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是()。A.大熊猫―B.燕子C.雪狐⒉.将蚯蚓放入上方一半盖瓷盘的木盆内,把木盆放在灯光下,我们会看到大部分蚯蚓()。A.向有光处爬去B.向遮光处爬去C.原地不动3.在做”蚯蚓的选择”实验时,10条蚯蚓为一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一条蚯蚓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就不能得出结论B.蚯蚓数量大一些,可避免偶然性C.10条是最佳选择4.一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据此,可判断其最可能生活在地区。A.冰川B.沙漠C.热带雨林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3.如果去户外找蚯蚓,那么在干燥的沙堆里容易找到。()4.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5.因为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寒冷。()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的生存环境连起来。燕子深山老林里鲸温暖的环境里老虎大海里企鹅温度很低的南极五、实验探究题。科学阅读北极熊体形大而圆,它的头部相对于棕熊来说较长,脸小,耳小且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北极熊的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但它的皮肤是黑色的。我们从它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晴四周,就能看见其皮肤的原貌。1.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有哪些身体特征帮助北极熊适应这样的气候环境。(请至少写出三点)⒉模拟实验。(1)下列哪个玻璃器皿用来模拟北极熊比较合适?()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2)在下列玻璃器皿中装满热水,哪个容器中的水温降得慢?()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3这个模拟实验说明:北极熊的特点能减少热量流失,从而适应寒冷天气。12 5.当环境改变了一、填空题。1.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_____环境驻教的变化。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⒉.青蛙在_______(填季节)较为常见,冬天会___。3.青蛙要想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获得__等。4.面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动物会有迁徙、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为。5.家中的小猫、小狗,到了夏季会__,以适应天气变热。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姹紫嫣红,蝴蝶纷飞”之际,青蛙最可能在()。A.挖洞B.冬眠C.捕食2.在大雁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群体中最为强壮的往往会飞在最前端,而相对瘦弱的则分居在两侧,从北向南飞行几千公里。在此过程中,一些瘦弱的或者生病的大雁掉队了,等待它们的往往就是死亡。对待这些大雁,我们应该()。A.送到野生动物保护处B.带回家照顾C.放到树上去3.下列选项中,属于丹顶鹤适应环境的做法的是()。A.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B.冬天向南迁徙C.换羽毛的颜色4.”双飞燕子几时回”,提到的是动物的一种()行为。A.冬眠B.换毛C.迁徙5.有些鸟类有迁徙的习惯,下列不属于迁徙鸟类的是()。A.生活在一起的麻雀B.返乡报春的家燕C.结伴远航的大雁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世界上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2.动物过冬,不是冬眠就是迁徙。()3.大马哈鱼洄游属于动物的迁徙行为。()4.青蛙、狗熊都会冬眠。()5.狗在寒冷季节来临时,为了生存和繁殖,会有迁徙现象。()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和它们的过冬行为连线。蛇鳄鱼冬眠刺猬大雁迁徙乌龟天鹅五、实验探究题。阅读资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恒温动物(温血动物)在动物学中指的是那些能够调节自身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哺乳类。恒温动物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保证体温的恒定,并且能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的状态下排出热量。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1.连线题。青蛙人变温动物蜥蜴狼蛇天鹅恒温动物狗12 ⒉.炎热的夏天,狗为什么总是把舌头伸出来?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填空题。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叫作___。2.小明发现绿豆苗上有小洞洞,还在周围发现了蚜虫、七星瓢虫。请根据小明的发现,写出一条食物链:_3.动植物所需的____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4.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作。5.”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老鼠从水稻那获得了_____,老鼠又被__吃掉。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2.下列关于池塘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正确的是().A.不存在食物关系B.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C.不一定存在食物关系3.麻雀、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是从哪个生物开始传递的?()A.麻雀B.鹰C.小麦4.瓢虫、蚜虫、蔷薇花、小鸟这些动物之间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蚜虫→瓢虫→小鸟→蔷薇花B.小鸟→瓢虫→蚜虫→蔷薇花C.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5.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A.小鱼数量减少B.小虾数量下降C.水草数量增多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在田间绿豆苗的周围,存在着多条食物链。()⒉.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但可以采伐。()3.“狼→兔→胡萝卜”是一条食物链。()4.母鸡能下蛋,所以它在食物链中处于能量传递的最前端。()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四、综合题。请用箭头标出下列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2 五、实验探究题。1.上图所表示的生物之间的复杂食物关系,称为_⒉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会变成什么样子?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填空题。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___、____,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_⒉.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4.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要达到__,生物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5.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态瓶生物数量不变,小鱼在1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会变____(填”多”或”少”)。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如果将生态瓶中的水草去除,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⒉.如果将生态瓶中的金鱼增加两条,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3.能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的是()。A.微生物B.植物C.土壤12 4.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评价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生态瓶()。A.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B.生物数量的多少C.有机物的积累速度5.在制作生态瓶时,我们应该先放(),再放(),最后放()。A.小动物﹐植物土壤B.土壤植物小动物C.土壤惇小动物植物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我们可以从植物情况、动物情况、水的情况、其他情况等多角度观察记录生态瓶。()⒉.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3.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的养料。()4.为了增加收入,向鱼塘里投放的鱼苗越多越好。()5.我们不能随意改变生态瓶中的生物或非生物。()四、综合题。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五、实验探究题。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实验材料:玻璃鱼缸、河水、泥沙、金鱼藻、小鱼。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鱼缸中放入同样多的河水,A鱼缸中放入小鱼2条,B鱼缸比A鱼缸多放两棵金鱼藻,C鱼缸比B鱼缸底部多放了泥沙,D鱼缸比C鱼缸多罩了一个黑色罩子。实验结果:1.四个装置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__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草的作用是进行_3.比较B、C的实验结果可知,泥沙的作用是_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草在有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_12 附:参考答案1.种子发芽实验一、1.种子发芽2.一相同3.无水有水4.不能5.温度二、1.B[解析]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有土壤。2.A[解析]与干燥相对应的因素是湿润,与通风相对应的因素是密封。3.B[解析]所用种子的品种、数量要一致,且要达到一定数量。4.C[解析]A项窗台上仍有光照;B项密闭暗盒中,涉及空气少、无光照两个变量;C项阴暗处无光照。5.A[解析]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光。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能获得光照;而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不能获得光照。三、1.√.2.√3.×[解析]没有做对比实验,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5.√四、五、(1)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并测量它们的大小,再选择6粒大小饱满程度差不多的绿豆。(2)准备两个种植盒,分别在盒内垫上纸巾,再在纸巾.上各放3粒绿豆。每天用滴管在同一个盒内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盒内的纸巾保持干燥。用标签标明哪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1.温度水分空气2.水分3.对比4.适宜的温度5.缺少空气二、1.B[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B项具备了这三个条件。2.C[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土壤肥沃或贫痛并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C[解析]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只改变了种子受到的光照情况,但种子的萌发并不需要光照,所以甲、乙两组都发芽。4.C[解析]种子发芽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分,土壤和阳光都不是必需条件。5.C[解析]当实验结果出现不-.致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1.×[解析]蒲公英种子需要在具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的条件下才能发芽,并不是落在任何地方都能发芽。2.×[解析]绿豆种子煮熟后,不再具备发芽的本领。3.√4.√5.×[解析]月球上不具备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四、1.光照⒉.光照3.绿豆种子的发芽和光照无关3.绿豆苗的生长一、1.氮气氧气⒉.光照﹑温度瞭水3.有水4.有光5.绿色叶片二、1.A[解析]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沙漠的环境。2.B[解析]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绿豆苗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3.A[解析]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又细又长。4.C[解析]研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需要对比植物在向阳处、背阴处的生长情况。12 三、1.×[解析]绿豆苗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2.×[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适当的营养,如果肥料过多,根系不但无法吸收,甚至可能会引起“烧苗”。3.×[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空气,密闭的钟罩内空气不足,绿豆苗不能存活。4.×[解析]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5.√四、BCA[解析]植物依赖环境,也会适应环境,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五、1.光照温度水⒉.阳光充足黑暗3.4.刚开始,有光照的绿豆苗生长略慢,但茎粗壮有力,呈淡绿色;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纤细.发黄,但长得高。若干天后,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的茎发生垂折,叶枯黄,并逐渐死亡;有光照的绿豆苗继续生长,呈翠绿色4.蚯蚓的选择一、1.湿土⒉黑暗3.寒冷4.不同5.依赖(需要)二、1.C[解析]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雪狐需要寒冷的环境。2.B[解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3.B[解析]A项中,应根据大部分蚯蚓的选择得出结论。C项中,关于蚯蚓数量,应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可以避免偶然性。4.A三、1.×[解析]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是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解析]大雨过后,雨水填满了土壤的空隙,土壤里的空气少了,蚯蚓爬到地面上来是为了呼吸。3.×[解析]蚯蚓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干燥的沙堆里很难找到蚯蚓,花坛的土壤.菜园的土壤等才是蚯蚓喜欢的环境。4.√[解析]在寒冷天气来临时,变温动物因无法维持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使自己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季。5.√[解析]企鹅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适应南极寒冷的环境。四、五.1.(1)体形大而圆(2)足宽大,肢掌多毛(3)皮肤是黑色的2.(1)A(2)A(3)体形大而圆5.当环境改变了一、1.适应﹑特殊的行为⒉夏季冬眠3.适宜的温度﹐水﹑空气食物4.冬眠换毛洄游5.换毛二、1.C[解析]蝴蝶纷飞,气候宜人,食物充足,青蛙最可能在捕食。12 2.A3.B[解析]丹顶鹤到了冬季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4.C[解析]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这是一种迁徙行为。5.A[解析]麻雀是留鸟,没有迁徒的习惯。三、1.×[解析]动物如果不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相应地改变行为,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甚至灭绝。2.×[解析]动物也可以靠增厚脂肪和皮毛等行为过冬。3.√4.√5.×[解析]狗不会迁徙,但会有换毛现象。四、五1.⒉.夏天,狗总是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排出身体里的热量,从而降低身体的温度。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1食物链⒉绿豆苗→蚜虫→七星瓢虫3.能量(养分)4.食物网5.食物(或能量、养分)蛇二、1.B[解析]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它们由于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⒉.B[解析]生态系统里的非生物和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3.C[解析]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所以这条食物链中的能量从小麦开始传递。4.C[解析]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结束。5.A[解析]因为大鱼吃小鱼,所以若大鱼出现,则短期内小鱼数量减少;进而导致小虾因为天敌减少,所以小虾数量增多;又由于小虾吃水草,因此水草数量减少。三、1.√2.×[解析]如果采伐过度,就会破坏食物链,进而破坏生态系统。3.×[解析]正确写法是“胡萝卜→兔→狼”。4.×[解析]母鸡不是绿色植物,不能自己制造能量,故它不是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最前端。12 5.×[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四、五、1.食物网⒉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期内,鼠、兔、鸟、青蛙会大量繁殖,草会被鼠.兔吃光,食草昆虫会越来越少,最后鸟、青蛙因食物不够会面临灭亡。所以,会导致整个食物链被破坏,最后整个生态平衡遭到破坏。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1.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系统⒉群落3.海洋湖泊(答案不唯一,符合条件即可)4.平衡5.多二、1.B[解析]水草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如果没有了水草,因水中的氧气有限,金鱼呼吸困难,故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2.B[解析]如果金鱼数量增加,则它们需要的氧气增多,而水中氧气有限,故金鱼会呼吸困难,所以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3.B[解析]虽然水中会溶解.一定氧气,但生态瓶中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4.A[解析]生态瓶内生态达到平衡,则生态瓶维持的时间长。5.B[解析]生态瓶制作顺序是先放土壤,再放植物,等固定好植物,再放小动物,这样不会引起水体过浑等问题。三.1.√2.×[解析]非生物可以给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3.√4.×[解析]鱼苗太多,鱼生存空间变小,氧气不足,鱼苗反面容易死亡。死亡后的鱼苗又污染水质,进一步破坏鱼塘的生态平衡。5.√四、五、1.C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3.固定植物4.阳光氧气12
简介: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许多植物的一生是从_______开始的。⒉在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往往只有____个,其他条件都要_3.绿豆在______的情况下没有发芽,在___的情况下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4.小芳将几粒种子放在泥土中,过几天种子发芽了,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泥土。5.小明猜测种子发芽与温度有关系,那么他设计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某小组课后观察种子发芽情况,种在土壤中的10粒种子发芽了,种在玻璃皿中的10粒种子也发芽了,这说明种子发芽与土壤().A.有关B.无关C.不能下结论⒉.在设计绿豆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组对照实验的是()。A.干燥、通风B.有光、无光C.有空气、无空气3.在设计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对比实验所选的种子合适的是()。A.两组都选用1粒绿豆种子B.两组都选用3粒红豆种子C.一组选用3粒绿豆种子,另一组选用3粒红豆种子4.要研究”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其中一组种子放在阳光下,那么关于另一组种子,下列设置最合理的是()。A.放在窗台上B.放在密闭暗盒中C.放在阴暗处5.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A.光B.水C.空气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2.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中,可以将一组种子放在土壤里,另一组种子不放在土壤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3.小红设计了一组实验,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在玻璃皿中并且每天滴几滴水。如果种子发芽了,就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为了避免对比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对照小组的种子数量必须一样,并且越多越好。()5.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种子不完整、土壤太干燥、温度太高或太低等。()四、连线题。把研究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和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不同条件进行连线。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密封、通风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吗?常温、低温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湿润、干燥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吗?暗盒、透明盒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土培、水培五、实验探究题。请你补充完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的研究计划。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若干、纸巾、滴管、水、标签、放大镜。实验步骤:12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____、充足的______和______。2.妈妈特意在一场雨后在花园里洒下花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____。3.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时,我们要采用_______实验的方法。4.冬日冰天雪地,农民伯伯说播种得等到春天或者播种到蔬菜大棚里,种子才能发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5.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_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三月,在下列几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种子,能正常发芽的是()A.培养皿不滴加水,放在桌子上B.培养皿滴加水,放在窗台上C.培养皿滴加水,放到冰箱里(-4℃)⒉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C~30℃条件下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先发芽B.乙组先发芽C.同时发芽3.将装有绿豆种子的两个种植盒标明甲组、乙组,保持盒内湿润。甲组种植盒放在窗台上,将对照组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发芽,乙组不发芽B.乙组发芽,甲组不发芽C.两组都发芽4.下列关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播种在土壤里B.一定要有阳光C.必须要有水5.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少数服从多数下结论B.多数服从少数下结论C.不着急下结论,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蒲公英种子乘着”降落伞”去”旅行”了,它们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发芽。()⒉煮熟的绿豆种子放在温暧潮湿的地方过几天也会发芽。()3.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4.多人合作时,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5.辣椒能直接播种在月球上。()四、实验探究题。分析下表中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数据,回答问题。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绿豆种子的发芽和_______是否有关。⒉.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3.结论:_12 3.绿豆苗的生长一、填空题。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_____和_______是空气的主要成分。⒉.在设计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不改变的条件是__、____等。3.绿豆苗的根会朝着________(填”有水”或”无水”)的方向生长。4.绿豆苗会朝着___(填”有光”或”无光”)的方向生长。5.植物在_____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A.减少水分的蒸发B.保护自己C.美观⒉.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A.缺少空气B.缺少阳光C.温度太高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阳光下的绿豆苗叶为绿色B.黑暗处的绿豆苗又粗又壮C.阳光下的绿豆苗比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高4.下列选项中,()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最好证据。A.河边的草比路边的草长得茂盛B.林荫下有很多蕨类植物C.向阳的吊兰枝繁叶茂,暗室的吊兰生长缓慢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绿豆苗的根会向着干燥的地方生长。()⒉.肥料施得越多,绿豆苗生长得越茂盛、茁壮。()3.一棵绿豆苗可以在密闭的钟罩内存活。()4.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相同的。()5.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并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料。()四、综合题。松树、仙人掌、金鱼藻三种植物中,适合生长在沙漠中的是(),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是(),适合生长在山地里的是()。A.松树B.仙人掌C.金鱼藻五、实验探究题。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探究阳光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1.在设计这个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不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⒉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苗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____的地方,另一盆放在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3.一个星期后,观察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入下表中。4.如果保持实验条件不变,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最后会怎样?12 4.蚯蚓的选择一、填空题。1.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湿土与干土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___(填”湿土”或”干土”)处。⒉.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填”黑暗”或”明亮”)处。3.动物需要适宜的环境,如北极熊需要生活在___的环境中。4.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__(填“相同”或“不同”)的需求。5.鱼离不开水,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动物生活_环境。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选项中,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是()。A.大熊猫―B.燕子C.雪狐⒉.将蚯蚓放入上方一半盖瓷盘的木盆内,把木盆放在灯光下,我们会看到大部分蚯蚓()。A.向有光处爬去B.向遮光处爬去C.原地不动3.在做”蚯蚓的选择”实验时,10条蚯蚓为一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一条蚯蚓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就不能得出结论B.蚯蚓数量大一些,可避免偶然性C.10条是最佳选择4.一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据此,可判断其最可能生活在地区。A.冰川B.沙漠C.热带雨林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3.如果去户外找蚯蚓,那么在干燥的沙堆里容易找到。()4.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5.因为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寒冷。()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的生存环境连起来。燕子深山老林里鲸温暖的环境里老虎大海里企鹅温度很低的南极五、实验探究题。科学阅读北极熊体形大而圆,它的头部相对于棕熊来说较长,脸小,耳小且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北极熊的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但它的皮肤是黑色的。我们从它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晴四周,就能看见其皮肤的原貌。1.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有哪些身体特征帮助北极熊适应这样的气候环境。(请至少写出三点)⒉模拟实验。(1)下列哪个玻璃器皿用来模拟北极熊比较合适?()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2)在下列玻璃器皿中装满热水,哪个容器中的水温降得慢?()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3这个模拟实验说明:北极熊的特点能减少热量流失,从而适应寒冷天气。12 5.当环境改变了一、填空题。1.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_____环境驻教的变化。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⒉.青蛙在_______(填季节)较为常见,冬天会___。3.青蛙要想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获得__等。4.面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动物会有迁徙、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为。5.家中的小猫、小狗,到了夏季会__,以适应天气变热。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姹紫嫣红,蝴蝶纷飞”之际,青蛙最可能在()。A.挖洞B.冬眠C.捕食2.在大雁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群体中最为强壮的往往会飞在最前端,而相对瘦弱的则分居在两侧,从北向南飞行几千公里。在此过程中,一些瘦弱的或者生病的大雁掉队了,等待它们的往往就是死亡。对待这些大雁,我们应该()。A.送到野生动物保护处B.带回家照顾C.放到树上去3.下列选项中,属于丹顶鹤适应环境的做法的是()。A.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B.冬天向南迁徙C.换羽毛的颜色4.”双飞燕子几时回”,提到的是动物的一种()行为。A.冬眠B.换毛C.迁徙5.有些鸟类有迁徙的习惯,下列不属于迁徙鸟类的是()。A.生活在一起的麻雀B.返乡报春的家燕C.结伴远航的大雁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世界上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2.动物过冬,不是冬眠就是迁徙。()3.大马哈鱼洄游属于动物的迁徙行为。()4.青蛙、狗熊都会冬眠。()5.狗在寒冷季节来临时,为了生存和繁殖,会有迁徙现象。()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和它们的过冬行为连线。蛇鳄鱼冬眠刺猬大雁迁徙乌龟天鹅五、实验探究题。阅读资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恒温动物(温血动物)在动物学中指的是那些能够调节自身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哺乳类。恒温动物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保证体温的恒定,并且能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的状态下排出热量。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1.连线题。青蛙人变温动物蜥蜴狼蛇天鹅恒温动物狗12 ⒉.炎热的夏天,狗为什么总是把舌头伸出来?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填空题。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叫作___。2.小明发现绿豆苗上有小洞洞,还在周围发现了蚜虫、七星瓢虫。请根据小明的发现,写出一条食物链:_3.动植物所需的____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4.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作。5.”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老鼠从水稻那获得了_____,老鼠又被__吃掉。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2.下列关于池塘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正确的是().A.不存在食物关系B.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C.不一定存在食物关系3.麻雀、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是从哪个生物开始传递的?()A.麻雀B.鹰C.小麦4.瓢虫、蚜虫、蔷薇花、小鸟这些动物之间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蚜虫→瓢虫→小鸟→蔷薇花B.小鸟→瓢虫→蚜虫→蔷薇花C.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5.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A.小鱼数量减少B.小虾数量下降C.水草数量增多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在田间绿豆苗的周围,存在着多条食物链。()⒉.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但可以采伐。()3.“狼→兔→胡萝卜”是一条食物链。()4.母鸡能下蛋,所以它在食物链中处于能量传递的最前端。()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四、综合题。请用箭头标出下列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2 五、实验探究题。1.上图所表示的生物之间的复杂食物关系,称为_⒉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会变成什么样子?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填空题。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___、____,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_⒉.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4.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要达到__,生物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5.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态瓶生物数量不变,小鱼在1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会变____(填”多”或”少”)。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如果将生态瓶中的水草去除,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⒉.如果将生态瓶中的金鱼增加两条,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3.能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的是()。A.微生物B.植物C.土壤12 4.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评价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生态瓶()。A.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B.生物数量的多少C.有机物的积累速度5.在制作生态瓶时,我们应该先放(),再放(),最后放()。A.小动物﹐植物土壤B.土壤植物小动物C.土壤惇小动物植物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我们可以从植物情况、动物情况、水的情况、其他情况等多角度观察记录生态瓶。()⒉.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3.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的养料。()4.为了增加收入,向鱼塘里投放的鱼苗越多越好。()5.我们不能随意改变生态瓶中的生物或非生物。()四、综合题。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五、实验探究题。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实验材料:玻璃鱼缸、河水、泥沙、金鱼藻、小鱼。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鱼缸中放入同样多的河水,A鱼缸中放入小鱼2条,B鱼缸比A鱼缸多放两棵金鱼藻,C鱼缸比B鱼缸底部多放了泥沙,D鱼缸比C鱼缸多罩了一个黑色罩子。实验结果:1.四个装置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__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草的作用是进行_3.比较B、C的实验结果可知,泥沙的作用是_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草在有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_12 附:参考答案1.种子发芽实验一、1.种子发芽2.一相同3.无水有水4.不能5.温度二、1.B[解析]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有土壤。2.A[解析]与干燥相对应的因素是湿润,与通风相对应的因素是密封。3.B[解析]所用种子的品种、数量要一致,且要达到一定数量。4.C[解析]A项窗台上仍有光照;B项密闭暗盒中,涉及空气少、无光照两个变量;C项阴暗处无光照。5.A[解析]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光。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能获得光照;而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不能获得光照。三、1.√.2.√3.×[解析]没有做对比实验,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5.√四、五、(1)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并测量它们的大小,再选择6粒大小饱满程度差不多的绿豆。(2)准备两个种植盒,分别在盒内垫上纸巾,再在纸巾.上各放3粒绿豆。每天用滴管在同一个盒内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盒内的纸巾保持干燥。用标签标明哪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1.温度水分空气2.水分3.对比4.适宜的温度5.缺少空气二、1.B[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B项具备了这三个条件。2.C[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土壤肥沃或贫痛并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C[解析]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只改变了种子受到的光照情况,但种子的萌发并不需要光照,所以甲、乙两组都发芽。4.C[解析]种子发芽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分,土壤和阳光都不是必需条件。5.C[解析]当实验结果出现不-.致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1.×[解析]蒲公英种子需要在具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的条件下才能发芽,并不是落在任何地方都能发芽。2.×[解析]绿豆种子煮熟后,不再具备发芽的本领。3.√4.√5.×[解析]月球上不具备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四、1.光照⒉.光照3.绿豆种子的发芽和光照无关3.绿豆苗的生长一、1.氮气氧气⒉.光照﹑温度瞭水3.有水4.有光5.绿色叶片二、1.A[解析]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沙漠的环境。2.B[解析]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绿豆苗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3.A[解析]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又细又长。4.C[解析]研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需要对比植物在向阳处、背阴处的生长情况。12 三、1.×[解析]绿豆苗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2.×[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适当的营养,如果肥料过多,根系不但无法吸收,甚至可能会引起“烧苗”。3.×[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空气,密闭的钟罩内空气不足,绿豆苗不能存活。4.×[解析]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5.√四、BCA[解析]植物依赖环境,也会适应环境,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五、1.光照温度水⒉.阳光充足黑暗3.4.刚开始,有光照的绿豆苗生长略慢,但茎粗壮有力,呈淡绿色;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纤细.发黄,但长得高。若干天后,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的茎发生垂折,叶枯黄,并逐渐死亡;有光照的绿豆苗继续生长,呈翠绿色4.蚯蚓的选择一、1.湿土⒉黑暗3.寒冷4.不同5.依赖(需要)二、1.C[解析]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雪狐需要寒冷的环境。2.B[解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3.B[解析]A项中,应根据大部分蚯蚓的选择得出结论。C项中,关于蚯蚓数量,应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可以避免偶然性。4.A三、1.×[解析]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是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解析]大雨过后,雨水填满了土壤的空隙,土壤里的空气少了,蚯蚓爬到地面上来是为了呼吸。3.×[解析]蚯蚓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干燥的沙堆里很难找到蚯蚓,花坛的土壤.菜园的土壤等才是蚯蚓喜欢的环境。4.√[解析]在寒冷天气来临时,变温动物因无法维持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使自己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季。5.√[解析]企鹅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适应南极寒冷的环境。四、五.1.(1)体形大而圆(2)足宽大,肢掌多毛(3)皮肤是黑色的2.(1)A(2)A(3)体形大而圆5.当环境改变了一、1.适应﹑特殊的行为⒉夏季冬眠3.适宜的温度﹐水﹑空气食物4.冬眠换毛洄游5.换毛二、1.C[解析]蝴蝶纷飞,气候宜人,食物充足,青蛙最可能在捕食。12 2.A3.B[解析]丹顶鹤到了冬季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4.C[解析]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这是一种迁徙行为。5.A[解析]麻雀是留鸟,没有迁徒的习惯。三、1.×[解析]动物如果不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相应地改变行为,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甚至灭绝。2.×[解析]动物也可以靠增厚脂肪和皮毛等行为过冬。3.√4.√5.×[解析]狗不会迁徙,但会有换毛现象。四、五1.⒉.夏天,狗总是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排出身体里的热量,从而降低身体的温度。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1食物链⒉绿豆苗→蚜虫→七星瓢虫3.能量(养分)4.食物网5.食物(或能量、养分)蛇二、1.B[解析]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它们由于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⒉.B[解析]生态系统里的非生物和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3.C[解析]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所以这条食物链中的能量从小麦开始传递。4.C[解析]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结束。5.A[解析]因为大鱼吃小鱼,所以若大鱼出现,则短期内小鱼数量减少;进而导致小虾因为天敌减少,所以小虾数量增多;又由于小虾吃水草,因此水草数量减少。三、1.√2.×[解析]如果采伐过度,就会破坏食物链,进而破坏生态系统。3.×[解析]正确写法是“胡萝卜→兔→狼”。4.×[解析]母鸡不是绿色植物,不能自己制造能量,故它不是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最前端。12 5.×[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四、五、1.食物网⒉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期内,鼠、兔、鸟、青蛙会大量繁殖,草会被鼠.兔吃光,食草昆虫会越来越少,最后鸟、青蛙因食物不够会面临灭亡。所以,会导致整个食物链被破坏,最后整个生态平衡遭到破坏。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1.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系统⒉群落3.海洋湖泊(答案不唯一,符合条件即可)4.平衡5.多二、1.B[解析]水草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如果没有了水草,因水中的氧气有限,金鱼呼吸困难,故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2.B[解析]如果金鱼数量增加,则它们需要的氧气增多,而水中氧气有限,故金鱼会呼吸困难,所以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3.B[解析]虽然水中会溶解.一定氧气,但生态瓶中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4.A[解析]生态瓶内生态达到平衡,则生态瓶维持的时间长。5.B[解析]生态瓶制作顺序是先放土壤,再放植物,等固定好植物,再放小动物,这样不会引起水体过浑等问题。三.1.√2.×[解析]非生物可以给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3.√4.×[解析]鱼苗太多,鱼生存空间变小,氧气不足,鱼苗反面容易死亡。死亡后的鱼苗又污染水质,进一步破坏鱼塘的生态平衡。5.√四、五、1.C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3.固定植物4.阳光氧气12
简介: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许多植物的一生是从_______开始的。⒉在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不同的条件往往只有____个,其他条件都要_3.绿豆在______的情况下没有发芽,在___的情况下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4.小芳将几粒种子放在泥土中,过几天种子发芽了,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泥土。5.小明猜测种子发芽与温度有关系,那么他设计的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某小组课后观察种子发芽情况,种在土壤中的10粒种子发芽了,种在玻璃皿中的10粒种子也发芽了,这说明种子发芽与土壤().A.有关B.无关C.不能下结论⒉.在设计绿豆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组对照实验的是()。A.干燥、通风B.有光、无光C.有空气、无空气3.在设计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实验时,对比实验所选的种子合适的是()。A.两组都选用1粒绿豆种子B.两组都选用3粒红豆种子C.一组选用3粒绿豆种子,另一组选用3粒红豆种子4.要研究”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其中一组种子放在阳光下,那么关于另一组种子,下列设置最合理的是()。A.放在窗台上B.放在密闭暗盒中C.放在阴暗处5.把两组绿豆芽放在同一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将其中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A.光B.水C.空气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做种子发芽实验时,每个盒子放3粒种子,可以减小实验的偶然性。()2.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中,可以将一组种子放在土壤里,另一组种子不放在土壤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3.小红设计了一组实验,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在玻璃皿中并且每天滴几滴水。如果种子发芽了,就能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为了避免对比实验中偶然现象的发生,对照小组的种子数量必须一样,并且越多越好。()5.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种子不完整、土壤太干燥、温度太高或太低等。()四、连线题。把研究种子发芽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和实验中需要控制的不同条件进行连线。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密封、通风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温度吗?常温、低温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光吗?湿润、干燥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土吗?暗盒、透明盒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土培、水培五、实验探究题。请你补充完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的研究计划。实验名称: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吗?实验材料:两个塑料种植盒、绿豆种子若干、纸巾、滴管、水、标签、放大镜。实验步骤:12 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填空题。1.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是适宜的____、充足的______和______。2.妈妈特意在一场雨后在花园里洒下花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____。3.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时,我们要采用_______实验的方法。4.冬日冰天雪地,农民伯伯说播种得等到春天或者播种到蔬菜大棚里,种子才能发芽。这是因为种子发芽需要_5.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易发芽的主要原因是_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三月,在下列几个培养皿中放入相同数量和品种的种子,能正常发芽的是()A.培养皿不滴加水,放在桌子上B.培养皿滴加水,放在窗台上C.培养皿滴加水,放到冰箱里(-4℃)⒉将颗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25C~30℃条件下播种,甲组种在潮湿、肥沃的土壤里,乙组种在潮湿、贫瘠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先发芽B.乙组先发芽C.同时发芽3.将装有绿豆种子的两个种植盒标明甲组、乙组,保持盒内湿润。甲组种植盒放在窗台上,将对照组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A.甲组发芽,乙组不发芽B.乙组发芽,甲组不发芽C.两组都发芽4.下列关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播种在土壤里B.一定要有阳光C.必须要有水5.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少数服从多数下结论B.多数服从少数下结论C.不着急下结论,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蒲公英种子乘着”降落伞”去”旅行”了,它们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发芽。()⒉煮熟的绿豆种子放在温暧潮湿的地方过几天也会发芽。()3.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4.多人合作时,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5.辣椒能直接播种在月球上。()四、实验探究题。分析下表中绿豆种子发芽的实验数据,回答问题。1.这个实验研究的是绿豆种子的发芽和_______是否有关。⒉.实验改变的条件是_3.结论:_12 3.绿豆苗的生长一、填空题。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_____和_______是空气的主要成分。⒉.在设计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____,不改变的条件是__、____等。3.绿豆苗的根会朝着________(填”有水”或”无水”)的方向生长。4.绿豆苗会朝着___(填”有光”或”无光”)的方向生长。5.植物在_____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A.减少水分的蒸发B.保护自己C.美观⒉.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A.缺少空气B.缺少阳光C.温度太高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阳光下的绿豆苗叶为绿色B.黑暗处的绿豆苗又粗又壮C.阳光下的绿豆苗比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高4.下列选项中,()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的最好证据。A.河边的草比路边的草长得茂盛B.林荫下有很多蕨类植物C.向阳的吊兰枝繁叶茂,暗室的吊兰生长缓慢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绿豆苗的根会向着干燥的地方生长。()⒉.肥料施得越多,绿豆苗生长得越茂盛、茁壮。()3.一棵绿豆苗可以在密闭的钟罩内存活。()4.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相同的。()5.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并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料。()四、综合题。松树、仙人掌、金鱼藻三种植物中,适合生长在沙漠中的是(),适合生长在水中的是(),适合生长在山地里的是()。A.松树B.仙人掌C.金鱼藻五、实验探究题。设计一组对比实验,探究阳光对绿豆苗生长的影响。1.在设计这个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是______,不能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⒉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苗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____的地方,另一盆放在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3.一个星期后,观察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入下表中。4.如果保持实验条件不变,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苗最后会怎样?12 4.蚯蚓的选择一、填空题。1.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湿土与干土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___(填”湿土”或”干土”)处。⒉.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内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大部分蚯蚓会在___(填”黑暗”或”明亮”)处。3.动物需要适宜的环境,如北极熊需要生活在___的环境中。4.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__(填“相同”或“不同”)的需求。5.鱼离不开水,离开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动物生活_环境。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列选项中,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动物是()。A.大熊猫―B.燕子C.雪狐⒉.将蚯蚓放入上方一半盖瓷盘的木盆内,把木盆放在灯光下,我们会看到大部分蚯蚓()。A.向有光处爬去B.向遮光处爬去C.原地不动3.在做”蚯蚓的选择”实验时,10条蚯蚓为一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只要有一条蚯蚓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就不能得出结论B.蚯蚓数量大一些,可避免偶然性C.10条是最佳选择4.一动物,长得圆滚滚的,身体雪白,全身覆盖厚毛。据此,可判断其最可能生活在地区。A.冰川B.沙漠C.热带雨林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大雨过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3.如果去户外找蚯蚓,那么在干燥的沙堆里容易找到。()4.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5.因为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寒冷。()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与其对应的生存环境连起来。燕子深山老林里鲸温暖的环境里老虎大海里企鹅温度很低的南极五、实验探究题。科学阅读北极熊体形大而圆,它的头部相对于棕熊来说较长,脸小,耳小且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北极熊的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但它的皮肤是黑色的。我们从它的鼻头、爪垫、嘴唇以及眼晴四周,就能看见其皮肤的原貌。1.北极熊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地区,有哪些身体特征帮助北极熊适应这样的气候环境。(请至少写出三点)⒉模拟实验。(1)下列哪个玻璃器皿用来模拟北极熊比较合适?()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2)在下列玻璃器皿中装满热水,哪个容器中的水温降得慢?()A.大球形烧瓶B.小球形烧瓶C.量筒(3这个模拟实验说明:北极熊的特点能减少热量流失,从而适应寒冷天气。12 5.当环境改变了一、填空题。1.动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_____环境驻教的变化。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⒉.青蛙在_______(填季节)较为常见,冬天会___。3.青蛙要想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获得__等。4.面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动物会有迁徙、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为。5.家中的小猫、小狗,到了夏季会__,以适应天气变热。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姹紫嫣红,蝴蝶纷飞”之际,青蛙最可能在()。A.挖洞B.冬眠C.捕食2.在大雁南飞的过程中,大雁群体中最为强壮的往往会飞在最前端,而相对瘦弱的则分居在两侧,从北向南飞行几千公里。在此过程中,一些瘦弱的或者生病的大雁掉队了,等待它们的往往就是死亡。对待这些大雁,我们应该()。A.送到野生动物保护处B.带回家照顾C.放到树上去3.下列选项中,属于丹顶鹤适应环境的做法的是()。A.冬天换上厚厚的羽毛B.冬天向南迁徙C.换羽毛的颜色4.”双飞燕子几时回”,提到的是动物的一种()行为。A.冬眠B.换毛C.迁徙5.有些鸟类有迁徙的习惯,下列不属于迁徙鸟类的是()。A.生活在一起的麻雀B.返乡报春的家燕C.结伴远航的大雁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世界上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2.动物过冬,不是冬眠就是迁徙。()3.大马哈鱼洄游属于动物的迁徙行为。()4.青蛙、狗熊都会冬眠。()5.狗在寒冷季节来临时,为了生存和繁殖,会有迁徙现象。()四、连线题。将下列动物和它们的过冬行为连线。蛇鳄鱼冬眠刺猬大雁迁徙乌龟天鹅五、实验探究题。阅读资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恒温动物(温血动物)在动物学中指的是那些能够调节自身体温的动物,如鸟类、哺乳类。恒温动物身体的体温调节系统保证体温的恒定,并且能在外界环境温度升高的状态下排出热量。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变温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1.连线题。青蛙人变温动物蜥蜴狼蛇天鹅恒温动物狗12 ⒉.炎热的夏天,狗为什么总是把舌头伸出来?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填空题。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条”一样的食物关系叫作___。2.小明发现绿豆苗上有小洞洞,还在周围发现了蚜虫、七星瓢虫。请根据小明的发现,写出一条食物链:_3.动植物所需的____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4.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一个网状结构,叫作。5.”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老鼠从水稻那获得了_____,老鼠又被__吃掉。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是()。A.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关系B.吃与被吃的关系C.相互竞争的关系2.下列关于池塘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正确的是().A.不存在食物关系B.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C.不一定存在食物关系3.麻雀、鹰、小麦这些生物构成了田野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是从哪个生物开始传递的?()A.麻雀B.鹰C.小麦4.瓢虫、蚜虫、蔷薇花、小鸟这些动物之间可以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蚜虫→瓢虫→小鸟→蔷薇花B.小鸟→瓢虫→蚜虫→蔷薇花C.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5.某一生态系统内存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如果有大鱼在这一生态系统内出现,以小鱼为食,则在短期内可能导致()。A.小鱼数量减少B.小虾数量下降C.水草数量增多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在田间绿豆苗的周围,存在着多条食物链。()⒉.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但可以采伐。()3.“狼→兔→胡萝卜”是一条食物链。()4.母鸡能下蛋,所以它在食物链中处于能量传递的最前端。()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竞争关系。()四、综合题。请用箭头标出下列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12 五、实验探究题。1.上图所表示的生物之间的复杂食物关系,称为_⒉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会变成什么样子?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填空题。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___、____,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_⒉.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4.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之间要达到__,生物才能很好地生存下去。5.将生态瓶里的水倒掉一半,保持生态瓶生物数量不变,小鱼在1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会变____(填”多”或”少”)。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如果将生态瓶中的水草去除,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⒉.如果将生态瓶中的金鱼增加两条,其余条件不变,那么金鱼会怎样?()A.金鱼不受影响,自由自在地生活B.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C.金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减少3.能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生存需要的氧气的是()。A.微生物B.植物C.土壤12 4.设计制作生态瓶时,评价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生态瓶()。A.维持稳定的时间长短B.生物数量的多少C.有机物的积累速度5.在制作生态瓶时,我们应该先放(),再放(),最后放()。A.小动物﹐植物土壤B.土壤植物小动物C.土壤惇小动物植物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我们可以从植物情况、动物情况、水的情况、其他情况等多角度观察记录生态瓶。()⒉.非生物在群落里不起任何作用。()3.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的养料。()4.为了增加收入,向鱼塘里投放的鱼苗越多越好。()5.我们不能随意改变生态瓶中的生物或非生物。()四、综合题。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五、实验探究题。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实验材料:玻璃鱼缸、河水、泥沙、金鱼藻、小鱼。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玻璃鱼缸中放入同样多的河水,A鱼缸中放入小鱼2条,B鱼缸比A鱼缸多放两棵金鱼藻,C鱼缸比B鱼缸底部多放了泥沙,D鱼缸比C鱼缸多罩了一个黑色罩子。实验结果:1.四个装置中,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__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草的作用是进行_3.比较B、C的实验结果可知,泥沙的作用是_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草在有_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_12 附:参考答案1.种子发芽实验一、1.种子发芽2.一相同3.无水有水4.不能5.温度二、1.B[解析]两组种子都发芽了,说明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有土壤。2.A[解析]与干燥相对应的因素是湿润,与通风相对应的因素是密封。3.B[解析]所用种子的品种、数量要一致,且要达到一定数量。4.C[解析]A项窗台上仍有光照;B项密闭暗盒中,涉及空气少、无光照两个变量;C项阴暗处无光照。5.A[解析]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光。一组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能获得光照;而另一组用黑色的塑料袋罩住绿豆芽,绿豆芽不能获得光照。三、1.√.2.√3.×[解析]没有做对比实验,不能说明种子发芽需要水分。4.√5.√四、五、(1)先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并测量它们的大小,再选择6粒大小饱满程度差不多的绿豆。(2)准备两个种植盒,分别在盒内垫上纸巾,再在纸巾.上各放3粒绿豆。每天用滴管在同一个盒内的纸巾上滴水,另一个盒内的纸巾保持干燥。用标签标明哪2.比较种子发芽实验一、1.温度水分空气2.水分3.对比4.适宜的温度5.缺少空气二、1.B[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B项具备了这三个条件。2.C[解析]种子发芽的三个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土壤肥沃或贫痛并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3.C[解析]乙组用黑色塑料袋罩起来(留有气孔),只改变了种子受到的光照情况,但种子的萌发并不需要光照,所以甲、乙两组都发芽。4.C[解析]种子发芽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水分,土壤和阳光都不是必需条件。5.C[解析]当实验结果出现不-.致时,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要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三、1.×[解析]蒲公英种子需要在具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的条件下才能发芽,并不是落在任何地方都能发芽。2.×[解析]绿豆种子煮熟后,不再具备发芽的本领。3.√4.√5.×[解析]月球上不具备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四、1.光照⒉.光照3.绿豆种子的发芽和光照无关3.绿豆苗的生长一、1.氮气氧气⒉.光照﹑温度瞭水3.有水4.有光5.绿色叶片二、1.A[解析]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仙人掌的叶子进化成针刺,主要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沙漠的环境。2.B[解析]菜市场上有的绿豆苗发黄,主要原因是缺少阳光,绿豆苗不能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3.A[解析]黑暗处的绿豆苗长得又细又长。4.C[解析]研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需要对比植物在向阳处、背阴处的生长情况。12 三、1.×[解析]绿豆苗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2.×[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适当的营养,如果肥料过多,根系不但无法吸收,甚至可能会引起“烧苗”。3.×[解析]绿豆苗的生长需要空气,密闭的钟罩内空气不足,绿豆苗不能存活。4.×[解析]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5.√四、BCA[解析]植物依赖环境,也会适应环境,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五、1.光照温度水⒉.阳光充足黑暗3.4.刚开始,有光照的绿豆苗生长略慢,但茎粗壮有力,呈淡绿色;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纤细.发黄,但长得高。若干天后,没有光照的绿豆苗的茎发生垂折,叶枯黄,并逐渐死亡;有光照的绿豆苗继续生长,呈翠绿色4.蚯蚓的选择一、1.湿土⒉黑暗3.寒冷4.不同5.依赖(需要)二、1.C[解析]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雪狐需要寒冷的环境。2.B[解析]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3.B[解析]A项中,应根据大部分蚯蚓的选择得出结论。C项中,关于蚯蚓数量,应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可以避免偶然性。4.A三、1.×[解析]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是水分越多蚯蚓越喜欢。2.×[解析]大雨过后,雨水填满了土壤的空隙,土壤里的空气少了,蚯蚓爬到地面上来是为了呼吸。3.×[解析]蚯蚓喜欢潮湿、黑暗的环境。干燥的沙堆里很难找到蚯蚓,花坛的土壤.菜园的土壤等才是蚯蚓喜欢的环境。4.√[解析]在寒冷天气来临时,变温动物因无法维持恒定体温,只好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使自己能够度过寒冷的冬季。5.√[解析]企鹅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适应南极寒冷的环境。四、五.1.(1)体形大而圆(2)足宽大,肢掌多毛(3)皮肤是黑色的2.(1)A(2)A(3)体形大而圆5.当环境改变了一、1.适应﹑特殊的行为⒉夏季冬眠3.适宜的温度﹐水﹑空气食物4.冬眠换毛洄游5.换毛二、1.C[解析]蝴蝶纷飞,气候宜人,食物充足,青蛙最可能在捕食。12 2.A3.B[解析]丹顶鹤到了冬季会迁徙到温暖的南方。4.C[解析]春天到了,天气变暖和,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这是一种迁徙行为。5.A[解析]麻雀是留鸟,没有迁徒的习惯。三、1.×[解析]动物如果不随着环境的改变而相应地改变行为,会因无法适应环境而死亡,甚至灭绝。2.×[解析]动物也可以靠增厚脂肪和皮毛等行为过冬。3.√4.√5.×[解析]狗不会迁徙,但会有换毛现象。四、五1.⒉.夏天,狗总是把舌头伸出来是为了排出身体里的热量,从而降低身体的温度。6.食物链和食物网一、1食物链⒉绿豆苗→蚜虫→七星瓢虫3.能量(养分)4.食物网5.食物(或能量、养分)蛇二、1.B[解析]食物链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即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它们由于食物关系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⒉.B[解析]生态系统里的非生物和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存在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3.C[解析]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料,所以这条食物链中的能量从小麦开始传递。4.C[解析]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肉食动物结束。5.A[解析]因为大鱼吃小鱼,所以若大鱼出现,则短期内小鱼数量减少;进而导致小虾因为天敌减少,所以小虾数量增多;又由于小虾吃水草,因此水草数量减少。三、1.√2.×[解析]如果采伐过度,就会破坏食物链,进而破坏生态系统。3.×[解析]正确写法是“胡萝卜→兔→狼”。4.×[解析]母鸡不是绿色植物,不能自己制造能量,故它不是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最前端。12 5.×[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可以看成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四、五、1.食物网⒉2.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3.如果猫头鹰和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期内,鼠、兔、鸟、青蛙会大量繁殖,草会被鼠.兔吃光,食草昆虫会越来越少,最后鸟、青蛙因食物不够会面临灭亡。所以,会导致整个食物链被破坏,最后整个生态平衡遭到破坏。7.设计和制作生态瓶一、1.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系统⒉群落3.海洋湖泊(答案不唯一,符合条件即可)4.平衡5.多二、1.B[解析]水草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如果没有了水草,因水中的氧气有限,金鱼呼吸困难,故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2.B[解析]如果金鱼数量增加,则它们需要的氧气增多,而水中氧气有限,故金鱼会呼吸困难,所以浮出水面的次数增多。3.B[解析]虽然水中会溶解.一定氧气,但生态瓶中氧气主要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4.A[解析]生态瓶内生态达到平衡,则生态瓶维持的时间长。5.B[解析]生态瓶制作顺序是先放土壤,再放植物,等固定好植物,再放小动物,这样不会引起水体过浑等问题。三.1.√2.×[解析]非生物可以给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3.√4.×[解析]鱼苗太多,鱼生存空间变小,氧气不足,鱼苗反面容易死亡。死亡后的鱼苗又污染水质,进一步破坏鱼塘的生态平衡。5.√四、五、1.C2.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3.固定植物4.阳光氧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