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金属部分方程式汇总(共52个,必须掌握)

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征求意见座谈会讲话

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征求意见座谈会讲话各位领导、同仁、社会各界代表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集大家参加xx县法院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征求意见座谈会,群众有所呼、司法有所应,倾听民声、收集民意,既是法院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

高中化学金属部分方程式汇总一、基础部分条目反应方程式(若是离子反应则写离子方程式)现象1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 Na2O2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2钠块在空气中氧化4Na+O2=2Na2O钠表面很快变暗3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

简介: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第9课电磁铁(一)1.小马达里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2.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装置。3.根据电磁铁和磁铁都能吸铁,推想电磁铁可能具有磁铁的其他性质,就是在进行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果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推理结果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验证。4.我研究电磁铁特征的记录:研究方法现  象我的发现电磁铁通电时靠近曲别针能吸起曲别针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电磁铁断电后不能吸起曲别针断电后磁性消失5.我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这些性质:(1)有磁性,能吸铁。(2)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磁极的吸铁能力最强,这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方向。(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6.我了解到制作电磁铁时,为了让电磁铁断电后磁性立即消失可以这样做:(1)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电磁铁。(2)一般的铁钉或钢钉经过煅烧后可变成软铁再作铁芯用。7.自制电磁铁为什么不能长时间通电?答:自制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特别是缠绕的线圈匝数较少时更不能长时间通电,更不能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否则,电池、导线会发热,电池的电能一会儿就消耗掉了。8.【活动名称】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第10课电磁铁(二)1.磁铁有两极,两极是固定不变的。2.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或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电池的节数等,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5.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答:音箱、耳机、电磁选矿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电铃等。6.【实验名称】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4 (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7.【实验名称】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8.【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9.【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10.【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4 )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第11课有趣的碰碰球1.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势能,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骑自行车上坡时,动能转换为势能;下坡时,势能转换为动能。3.用一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一个小球;用两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两个小球;用三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三个小球……即: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相等。4.碰碰球又叫牛顿摆球、动量守恒摆球、永动球、物理撞球等。5.小球(碰碰球)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答:被拉起的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势能增加。松手后,小球沿弧线下落的过程中,小球的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当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的动能最大,此时然后这个运动的小球就把静止的小球撞飞了。被撞飞的小球所具有的动能是由被拉起的小球转移来的。前面小球的能量没有消失,而是将能量传递给后面的小球了。(这其中实际隐含着能量守恒的道理。)6.【实验名称】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7.荡秋千时,先产生势能,势能转换成动能,动能再转换成势能,如此不断转换。8.瀑布的水流下来是势能转换为动能。9.补充资料:弹性势能。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当摆锤被拉到高处时,摆锤就会因为升高而拥有势能。其实这种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势能是势能中的一种,叫作重力势能。还有一种势能是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弹性力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作弹性势能,如弹簧,当我们把它拉伸或压缩时,它能自己再恢复原样,利用的就是弹性势能。又如我们拍皮球或篮球时,篮球下降到地面后,又反弹上来,这说明动能转换成了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又转换成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它们都属于机械能。第12课无处不在的能量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形式的能量?答:(1)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2)鼓声具有声能。(3)通电的电磁铁具有磁能。(4)炉火具有热能。(5)灯光具有光能。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动能(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2.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有多种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换。3.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转换进行汇总,总结出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就是在概括。4 4.列举能量间的相互转换:(1)弯折金属条会发热,是机械能转换成热能;(2)用梳子梳头发,梳子会吸引纸屑,动能转换成电能;(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能鼓起来是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4)汽车行驶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动能;(5)灯泡发光时将电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6)电磁铁将电能转换成磁能;(7)核电厂将原子能转换成电能;(8)原子弹将原子能转换成动能。5.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能量转换。6.用能量转换的观点解释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的关系。答:电视的声音和图像分别含有声能与光能,声能和光能都由电能转换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能转换而来。大气流动形成了风,大气流动的动力是阳光(太阳能);水的循环依靠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水从大海移动到陆地、从低处移动到高处都靠太阳能,所以水力(水能)也来自太阳能。可用于发电的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储存的能量来源于远古的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电视的声像所需的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能。7.我知道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能量转换的现象:吃饱饭后去上学,是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体育课上打篮球,我们在跳跃时和篮球的运动都是动能和势能的转换;打了一会儿篮球,我们会出汗,这是动能与热能的转换;放学回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个热水澡,这是光能和热能的转换…… 4
简介: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第9课电磁铁(一)1.小马达里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2.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装置。3.根据电磁铁和磁铁都能吸铁,推想电磁铁可能具有磁铁的其他性质,就是在进行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果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推理结果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验证。4.我研究电磁铁特征的记录:研究方法现  象我的发现电磁铁通电时靠近曲别针能吸起曲别针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电磁铁断电后不能吸起曲别针断电后磁性消失5.我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这些性质:(1)有磁性,能吸铁。(2)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磁极的吸铁能力最强,这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方向。(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6.我了解到制作电磁铁时,为了让电磁铁断电后磁性立即消失可以这样做:(1)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电磁铁。(2)一般的铁钉或钢钉经过煅烧后可变成软铁再作铁芯用。7.自制电磁铁为什么不能长时间通电?答:自制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特别是缠绕的线圈匝数较少时更不能长时间通电,更不能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否则,电池、导线会发热,电池的电能一会儿就消耗掉了。8.【活动名称】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第10课电磁铁(二)1.磁铁有两极,两极是固定不变的。2.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或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电池的节数等,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5.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答:音箱、耳机、电磁选矿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电铃等。6.【实验名称】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4 (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7.【实验名称】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8.【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9.【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10.【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4 )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第11课有趣的碰碰球1.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势能,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骑自行车上坡时,动能转换为势能;下坡时,势能转换为动能。3.用一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一个小球;用两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两个小球;用三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三个小球……即: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相等。4.碰碰球又叫牛顿摆球、动量守恒摆球、永动球、物理撞球等。5.小球(碰碰球)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答:被拉起的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势能增加。松手后,小球沿弧线下落的过程中,小球的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当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的动能最大,此时然后这个运动的小球就把静止的小球撞飞了。被撞飞的小球所具有的动能是由被拉起的小球转移来的。前面小球的能量没有消失,而是将能量传递给后面的小球了。(这其中实际隐含着能量守恒的道理。)6.【实验名称】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7.荡秋千时,先产生势能,势能转换成动能,动能再转换成势能,如此不断转换。8.瀑布的水流下来是势能转换为动能。9.补充资料:弹性势能。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当摆锤被拉到高处时,摆锤就会因为升高而拥有势能。其实这种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势能是势能中的一种,叫作重力势能。还有一种势能是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弹性力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作弹性势能,如弹簧,当我们把它拉伸或压缩时,它能自己再恢复原样,利用的就是弹性势能。又如我们拍皮球或篮球时,篮球下降到地面后,又反弹上来,这说明动能转换成了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又转换成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它们都属于机械能。第12课无处不在的能量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形式的能量?答:(1)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2)鼓声具有声能。(3)通电的电磁铁具有磁能。(4)炉火具有热能。(5)灯光具有光能。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动能(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2.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有多种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换。3.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转换进行汇总,总结出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就是在概括。4 4.列举能量间的相互转换:(1)弯折金属条会发热,是机械能转换成热能;(2)用梳子梳头发,梳子会吸引纸屑,动能转换成电能;(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能鼓起来是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4)汽车行驶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动能;(5)灯泡发光时将电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6)电磁铁将电能转换成磁能;(7)核电厂将原子能转换成电能;(8)原子弹将原子能转换成动能。5.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能量转换。6.用能量转换的观点解释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的关系。答:电视的声音和图像分别含有声能与光能,声能和光能都由电能转换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能转换而来。大气流动形成了风,大气流动的动力是阳光(太阳能);水的循环依靠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水从大海移动到陆地、从低处移动到高处都靠太阳能,所以水力(水能)也来自太阳能。可用于发电的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储存的能量来源于远古的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电视的声像所需的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能。7.我知道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能量转换的现象:吃饱饭后去上学,是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体育课上打篮球,我们在跳跃时和篮球的运动都是动能和势能的转换;打了一会儿篮球,我们会出汗,这是动能与热能的转换;放学回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个热水澡,这是光能和热能的转换…… 4
简介: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第9课电磁铁(一)1.小马达里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2.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装置。3.根据电磁铁和磁铁都能吸铁,推想电磁铁可能具有磁铁的其他性质,就是在进行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果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推理结果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验证。4.我研究电磁铁特征的记录:研究方法现  象我的发现电磁铁通电时靠近曲别针能吸起曲别针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电磁铁断电后不能吸起曲别针断电后磁性消失5.我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这些性质:(1)有磁性,能吸铁。(2)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磁极的吸铁能力最强,这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方向。(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6.我了解到制作电磁铁时,为了让电磁铁断电后磁性立即消失可以这样做:(1)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电磁铁。(2)一般的铁钉或钢钉经过煅烧后可变成软铁再作铁芯用。7.自制电磁铁为什么不能长时间通电?答:自制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特别是缠绕的线圈匝数较少时更不能长时间通电,更不能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否则,电池、导线会发热,电池的电能一会儿就消耗掉了。8.【活动名称】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第10课电磁铁(二)1.磁铁有两极,两极是固定不变的。2.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或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电池的节数等,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5.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答:音箱、耳机、电磁选矿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电铃等。6.【实验名称】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4 (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7.【实验名称】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8.【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9.【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10.【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4 )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第11课有趣的碰碰球1.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势能,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骑自行车上坡时,动能转换为势能;下坡时,势能转换为动能。3.用一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一个小球;用两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两个小球;用三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三个小球……即: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相等。4.碰碰球又叫牛顿摆球、动量守恒摆球、永动球、物理撞球等。5.小球(碰碰球)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答:被拉起的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势能增加。松手后,小球沿弧线下落的过程中,小球的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当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的动能最大,此时然后这个运动的小球就把静止的小球撞飞了。被撞飞的小球所具有的动能是由被拉起的小球转移来的。前面小球的能量没有消失,而是将能量传递给后面的小球了。(这其中实际隐含着能量守恒的道理。)6.【实验名称】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7.荡秋千时,先产生势能,势能转换成动能,动能再转换成势能,如此不断转换。8.瀑布的水流下来是势能转换为动能。9.补充资料:弹性势能。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当摆锤被拉到高处时,摆锤就会因为升高而拥有势能。其实这种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势能是势能中的一种,叫作重力势能。还有一种势能是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弹性力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作弹性势能,如弹簧,当我们把它拉伸或压缩时,它能自己再恢复原样,利用的就是弹性势能。又如我们拍皮球或篮球时,篮球下降到地面后,又反弹上来,这说明动能转换成了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又转换成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它们都属于机械能。第12课无处不在的能量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形式的能量?答:(1)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2)鼓声具有声能。(3)通电的电磁铁具有磁能。(4)炉火具有热能。(5)灯光具有光能。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动能(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2.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有多种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换。3.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转换进行汇总,总结出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就是在概括。4 4.列举能量间的相互转换:(1)弯折金属条会发热,是机械能转换成热能;(2)用梳子梳头发,梳子会吸引纸屑,动能转换成电能;(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能鼓起来是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4)汽车行驶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动能;(5)灯泡发光时将电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6)电磁铁将电能转换成磁能;(7)核电厂将原子能转换成电能;(8)原子弹将原子能转换成动能。5.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能量转换。6.用能量转换的观点解释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的关系。答:电视的声音和图像分别含有声能与光能,声能和光能都由电能转换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能转换而来。大气流动形成了风,大气流动的动力是阳光(太阳能);水的循环依靠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水从大海移动到陆地、从低处移动到高处都靠太阳能,所以水力(水能)也来自太阳能。可用于发电的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储存的能量来源于远古的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电视的声像所需的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能。7.我知道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能量转换的现象:吃饱饭后去上学,是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体育课上打篮球,我们在跳跃时和篮球的运动都是动能和势能的转换;打了一会儿篮球,我们会出汗,这是动能与热能的转换;放学回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个热水澡,这是光能和热能的转换…… 4
简介: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第9课电磁铁(一)1.小马达里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2.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装置。3.根据电磁铁和磁铁都能吸铁,推想电磁铁可能具有磁铁的其他性质,就是在进行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果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推理结果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验证。4.我研究电磁铁特征的记录:研究方法现  象我的发现电磁铁通电时靠近曲别针能吸起曲别针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电磁铁断电后不能吸起曲别针断电后磁性消失5.我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这些性质:(1)有磁性,能吸铁。(2)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磁极的吸铁能力最强,这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方向。(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6.我了解到制作电磁铁时,为了让电磁铁断电后磁性立即消失可以这样做:(1)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电磁铁。(2)一般的铁钉或钢钉经过煅烧后可变成软铁再作铁芯用。7.自制电磁铁为什么不能长时间通电?答:自制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特别是缠绕的线圈匝数较少时更不能长时间通电,更不能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否则,电池、导线会发热,电池的电能一会儿就消耗掉了。8.【活动名称】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第10课电磁铁(二)1.磁铁有两极,两极是固定不变的。2.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或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电池的节数等,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5.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答:音箱、耳机、电磁选矿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电铃等。6.【实验名称】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4 (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7.【实验名称】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8.【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9.【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10.【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4 )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第11课有趣的碰碰球1.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势能,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骑自行车上坡时,动能转换为势能;下坡时,势能转换为动能。3.用一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一个小球;用两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两个小球;用三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三个小球……即: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相等。4.碰碰球又叫牛顿摆球、动量守恒摆球、永动球、物理撞球等。5.小球(碰碰球)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答:被拉起的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势能增加。松手后,小球沿弧线下落的过程中,小球的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当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的动能最大,此时然后这个运动的小球就把静止的小球撞飞了。被撞飞的小球所具有的动能是由被拉起的小球转移来的。前面小球的能量没有消失,而是将能量传递给后面的小球了。(这其中实际隐含着能量守恒的道理。)6.【实验名称】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7.荡秋千时,先产生势能,势能转换成动能,动能再转换成势能,如此不断转换。8.瀑布的水流下来是势能转换为动能。9.补充资料:弹性势能。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当摆锤被拉到高处时,摆锤就会因为升高而拥有势能。其实这种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势能是势能中的一种,叫作重力势能。还有一种势能是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弹性力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作弹性势能,如弹簧,当我们把它拉伸或压缩时,它能自己再恢复原样,利用的就是弹性势能。又如我们拍皮球或篮球时,篮球下降到地面后,又反弹上来,这说明动能转换成了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又转换成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它们都属于机械能。第12课无处不在的能量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形式的能量?答:(1)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2)鼓声具有声能。(3)通电的电磁铁具有磁能。(4)炉火具有热能。(5)灯光具有光能。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动能(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2.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有多种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换。3.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转换进行汇总,总结出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就是在概括。4 4.列举能量间的相互转换:(1)弯折金属条会发热,是机械能转换成热能;(2)用梳子梳头发,梳子会吸引纸屑,动能转换成电能;(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能鼓起来是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4)汽车行驶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动能;(5)灯泡发光时将电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6)电磁铁将电能转换成磁能;(7)核电厂将原子能转换成电能;(8)原子弹将原子能转换成动能。5.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能量转换。6.用能量转换的观点解释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的关系。答:电视的声音和图像分别含有声能与光能,声能和光能都由电能转换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能转换而来。大气流动形成了风,大气流动的动力是阳光(太阳能);水的循环依靠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水从大海移动到陆地、从低处移动到高处都靠太阳能,所以水力(水能)也来自太阳能。可用于发电的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储存的能量来源于远古的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电视的声像所需的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能。7.我知道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能量转换的现象:吃饱饭后去上学,是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体育课上打篮球,我们在跳跃时和篮球的运动都是动能和势能的转换;打了一会儿篮球,我们会出汗,这是动能与热能的转换;放学回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个热水澡,这是光能和热能的转换…… 4
简介: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第9课电磁铁(一)1.小马达里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2.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电磁铁是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的装置。3.根据电磁铁和磁铁都能吸铁,推想电磁铁可能具有磁铁的其他性质,就是在进行类比推理。类比推理的结果仅仅是一种可能性,推理结果是否正确需要进一步验证。4.我研究电磁铁特征的记录:研究方法现  象我的发现电磁铁通电时靠近曲别针能吸起曲别针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磁性电磁铁断电后不能吸起曲别针断电后磁性消失5.我根据磁铁的性质推想电磁铁可能还有这些性质:(1)有磁性,能吸铁。(2)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磁极的吸铁能力最强,这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方向。(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6.我了解到制作电磁铁时,为了让电磁铁断电后磁性立即消失可以这样做:(1)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电磁铁。(2)一般的铁钉或钢钉经过煅烧后可变成软铁再作铁芯用。7.自制电磁铁为什么不能长时间通电?答:自制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特别是缠绕的线圈匝数较少时更不能长时间通电,更不能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否则,电池、导线会发热,电池的电能一会儿就消耗掉了。8.【活动名称】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目标】学会制作简易电磁铁【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同一方向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第10课电磁铁(二)1.磁铁有两极,两极是固定不变的。2.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或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电池的节数等,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5.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答:音箱、耳机、电磁选矿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电铃等。6.【实验名称】电磁铁有磁极吗【我的猜想】电磁铁有磁极【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小磁针。【实验方案】4 (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两端和中间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实验现象】(1)电磁铁两端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中间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少。(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实验结论】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7.【实验名称】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8.【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串联电池的节数等【不同条件】线圈缠绕的匝数【实验过程】(1)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增加线圈匝数,再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线圈匝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线圈匝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9.【实验名称】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是否有关【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小磁针。【我的猜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的节数有关【相同条件】铁钉、线圈圈数等【不同条件】串联电池的节数【实验过程】(1)用一节电池组装电磁铁,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2)再增加一节电池,吸引曲别针并记录下数量。(3)比较两次吸引的曲别针数量。【实验现象】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多,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多;串联电池的节数越少,吸引曲别针的个数越少【实验结论】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通过增加电池的节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10.【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实验过程】(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匝数的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24 )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匝数的导线。然后申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实验结论】(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串联电池的数量和线圈缠绕的匝数。(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 第11课有趣的碰碰球1.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势能,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骑自行车上坡时,动能转换为势能;下坡时,势能转换为动能。3.用一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一个小球;用两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两个小球;用三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三个小球……即: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相等。4.碰碰球又叫牛顿摆球、动量守恒摆球、永动球、物理撞球等。5.小球(碰碰球)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答:被拉起的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势能增加。松手后,小球沿弧线下落的过程中,小球的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当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的动能最大,此时然后这个运动的小球就把静止的小球撞飞了。被撞飞的小球所具有的动能是由被拉起的小球转移来的。前面小球的能量没有消失,而是将能量传递给后面的小球了。(这其中实际隐含着能量守恒的道理。)6.【实验名称】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实验过程】(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纸杯歪倒。(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3)在距离纸杯口竖直向上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举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换为动能。7.荡秋千时,先产生势能,势能转换成动能,动能再转换成势能,如此不断转换。8.瀑布的水流下来是势能转换为动能。9.补充资料:弹性势能。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当摆锤被拉到高处时,摆锤就会因为升高而拥有势能。其实这种因为重力作用而拥有的势能是势能中的一种,叫作重力势能。还有一种势能是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弹性力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作弹性势能,如弹簧,当我们把它拉伸或压缩时,它能自己再恢复原样,利用的就是弹性势能。又如我们拍皮球或篮球时,篮球下降到地面后,又反弹上来,这说明动能转换成了弹性势能,弹性势能又转换成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统称为势能,它们都属于机械能。第12课无处不在的能量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形式的能量?答:(1)运动的汽车具有动能。(2)鼓声具有声能。(3)通电的电磁铁具有磁能。(4)炉火具有热能。(5)灯光具有光能。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动能(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2.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有多种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储存、转换。3.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转换进行汇总,总结出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就是在概括。4 4.列举能量间的相互转换:(1)弯折金属条会发热,是机械能转换成热能;(2)用梳子梳头发,梳子会吸引纸屑,动能转换成电能;(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能鼓起来是将热能转换成机械能;(4)汽车行驶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动能;(5)灯泡发光时将电能转换成光能和热能;(6)电磁铁将电能转换成磁能;(7)核电厂将原子能转换成电能;(8)原子弹将原子能转换成动能。5.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能量转换。6.用能量转换的观点解释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的关系。答:电视的声音和图像分别含有声能与光能,声能和光能都由电能转换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能转换而来。大气流动形成了风,大气流动的动力是阳光(太阳能);水的循环依靠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水从大海移动到陆地、从低处移动到高处都靠太阳能,所以水力(水能)也来自太阳能。可用于发电的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储存的能量来源于远古的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电视的声像所需的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能。7.我知道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能量转换的现象:吃饱饭后去上学,是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体育课上打篮球,我们在跳跃时和篮球的运动都是动能和势能的转换;打了一会儿篮球,我们会出汗,这是动能与热能的转换;放学回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个热水澡,这是光能和热能的转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