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山西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山西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创造出一个个历史辉煌。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A.加大矿产开采B.限制林草种植C.防止水土流失D.兴建牧场养殖2.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山西省晋中市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切实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对它加以维护,我们要努力做到(  )A.扩大沿线工业生产B.采集沿线各种排水C.保障水质清洁安全

简介:山西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创造出一个个历史辉煌。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A.加大矿产开采B.限制林草种植C.防止水土流失D.兴建牧场养殖【答案】C【知识点】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A、加大矿产开采会破坏地质结构,引发水土流失,造成环境破坏,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促进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限制,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土流失会造成环境的破坏,故此要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牧场养殖会大量破坏植被的生长,要合理的控制和发展畜牧业,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要注意减少污染,防止水土流失。2.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名吃“八珍汤”,是由羊肉、莲菜、黄酒等配制而成。在这道美味佳肴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无机盐【答案】B【知识点】均衡营养与健康【解析】【解答】羊肉主要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少量维生素等,但蛋白质含量最多,其他物质较少,故答案为:B。【分析】肉制品中富含蛋白质。3.“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答案】D【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空气中湿度变大,水分子增多,但水分子本身没变,选项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水的含量增多但水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分解,选项不符合题意;C、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选项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湿度大的原因是水含量增多,水分子的数目增多,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是因为水分子数目变多。4.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放烟花B.贴对联C.剪窗花D.包饺子【答案】A【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解答】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5.元素的化合价不同,组成的物质也多种多样。在下列纯净物中,化学式书写及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A.N20B.CaCl+12C.KH+1OD.P5O−22【答案】A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解析】【解答】A、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表示是:N20,选项符合题意;B、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显-1价,故表示为:CaCl−12,选项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化学式是KOH,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KOH+1,选项不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化学式是:P2O5,其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P2O−25,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B.Ca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C.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D.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6.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答案】B【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纸杯的着火点不变,不符合题意;B、杯有水,水能导热,且随着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导致纸杯下部分温度低于着火点,符合题意;C、纸杯外壁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不符合题意;D、纸杯上部分可以燃烧,说明纸杯是可燃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替诺福韦(化学式为C9H14N5O4P)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受热即可分解B.属于混合物C.质量为287.22gD.由五种元素组成【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不符合题意;B、替诺福韦由C9H14N5O4P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替诺福韦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其质量与分子数目有关,题干提供信息不能确定,错;D、根据化学式可知,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其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B.替诺福韦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根据已知信息不能得出其质量;D.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8.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B.C.D.【答案】A【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物的变化为固体完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故可判断出反应的发生,选项符合题意;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滴加少量盐酸,大理石只有一小部分溶解,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速率较快,片刻后观察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B.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但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9.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A.金属可直接利用B.有机物可再上餐桌C.可燃物可焚烧发电D.惰性物可彻底抛弃【答案】C【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解析】【解答】A、废旧金属应该经过再处理和加工冶炼,才能利用,选项不符合题意;B、废弃的有机物不能直接用于饮食类,选项不符合题意;C、可燃物再利用燃烧后发电,达到资源再利用,选项符合题意;D、有些惰性物无法目前无法开发再利用或是成本较高浪费资源,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废旧金属不能直接利用;B.垃圾中的有机物已经受到污染或变质,不能再上餐桌;D.废玻璃可以回收利用。10.尿素[CO(NH2)2]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下,土壤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Ⅳ、分析下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Ⅰ)中氮元素可直接被植物吸收B.(Ⅱ)生成的铵态氮肥一定含NH4ClC.(Ⅲ)暴雨会使铵态氮肥营养流失D.(Ⅳ)降温结晶可使两种物质分离【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故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尿素中的氮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氨态氮肥是在尿素中加入水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反应前无氯元素,故不含氯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于铵盐都溶于水,故暴雨后会使大量的氨态氮肥溶于水而流走,造成营养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降温后会使二者的溶解度都迅速下降,则降温结晶无法分离两种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Ⅰ)中氮元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B.尿素中不含氯元素;D.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减小幅度接近。二、填空题11.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六个月的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它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及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的相关问题。(1)飞船发射时,为增加发射动力和发射过程的有效性,选用偏二甲肼(C2H8N2,有毒)和四氧化二氮(N2O4,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CO2、H2O和  ,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2)为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  ,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  性。(3)舱外宇航服用铝、橡胶、聚酯材料等制作而成,其中的铝属于  材料,铝的元素符号为  。舱外宇航服的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叫“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  (合理即可)。(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它们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1)N2或氮气;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 (2)O2或氧气;气密性、耐压(3)金属;Al;强度高、耐撞击(4)2H2+O2点燃__2H2O;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而生成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还差氮元素,故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另一种物质是氮气,故填:氮气或N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前的物质都有毒,为了是反应后对环境无污染,则应是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故填: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2)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氧气或O2;根据题意,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Al;根据题意,“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强度高、耐撞击;(4)液氢和液氧点燃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__2H2O;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氢气不纯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2H8N2和N2O4均有毒,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反应物需二者恰好反应或防止反应物泄漏;(2)氧气能供给呼吸;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材料;其元素符号为Al;“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则它具有强度高、耐撞击的特性;(4)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等。12.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水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1)上述设备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4)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是  。(5)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答案】(1)烧成炉(2)搅拌(3)保护蓄光釉料/提高釉面性能(4)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合理即可)(5)3Fe+2O2点燃__Fe3O4【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1)如图前几步中,都是物质的形状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烧成炉中陶坯经过加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烧成炉;(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这样就将里面的蓄光釉料覆盖起来起到保护作用,故填:保护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釉料发生化学反应,故填: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或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5)根据题意,残留的铁会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__Fe3O4。【分析】(1)有新物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2)练泥机将水和坯料充分调和相当于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可保护蓄光釉料;(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5)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三、综合题13.阅读材料火山喷发2022年1月14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岛屿发生火山大喷发,其威力之大,令世界担忧。卫星照片显示,此次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火山灰、蒸汽和气体在太平洋蓝色的海面上升腾而起,喷发的火山柱直径约5千米,高约20千米,呈蘑菇状笼罩在火山上空,导致空气有毒,石油泄漏,海鸟死亡,甚至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地表温度骤降,对植被产生较大影响。 火山喷发的原因是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岩石(如石灰石)被推入熔岩下,变成岩浆,释放出大量气体,炽热的岩浆在火山下方流动,当蒸汽穿过岩石时,喷发点就会积聚压力,岩石受压破裂,气体迅速释放导致剧烈的喷发。阅读分析,解答问题:(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什么?  (写1种)。(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气体的原因。  。(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引起地表温度骤降的原因是什么?  。地表冷却对农作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哪一种能源?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什么问题?  。【答案】(1)SO2或H2S(2)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太阳光不能照到地面(合理即可);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合理即可)(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解析】【解答】(1)由题干“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推测,火山喷发含有的有害气体含硫化氢,地底化石燃料等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任填一种即可。(2)石灰石受热大量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在地表,导致地表温度骤降,地表冷却造成农作物冻伤,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分析】(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氯化氢;(2)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3)地表的温度与太阳光有关,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温度,地表冷却,会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14.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1)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  。(2)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氧化物(2)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3)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解答】(1)A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属于氧化物。(2)由分析可知,B生成E或F是盐酸与碳酸盐反应,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合理即可。(3)由分析可知C与D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盐反应,其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分析】已知A俗称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和酸反应,生石灰能转化为C,且BC能发生反应,则B是盐酸、C是氢氧化钙,D能与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则D是可溶性碳酸盐,盐酸可转化为E和F,且EF能发生反应,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则E、F是二氧化碳和水。四、计算题15.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拔,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01)。实验室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其中MnO2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求KClO3完全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答案】(1)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合理即可) (2)解:KClO3的质量为:2g÷25%-2g=6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MnO2__Δ2KCl+3O2245966gx24596=6gxx≈2.35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b曲线始终不变则,证明该反应未发生,可能原因是未加热、温度不够等,合理即可。(2)已知二氧化锰质量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则氯酸钾质量为2g÷25%-2g=6g,再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分析】(1)b曲线始终不变即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变;(2)根据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利用题干数据求出氯酸钾质量,再根据氯酸钾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氧气质量。五、综合题16.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方案】⑴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⑵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⑶实验现象:  。⑷实验结论:  。【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1点)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答案】Fe+CuSO4=Cu+FeSO4;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附着;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位于铜的前面,或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铁丝要打磨干净(合理即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合理即可)【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解析】【解答】【实验方案】(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2)实验原理: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3)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随着铜被置换出来,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颜色变浅,直至变为浅绿色;(4)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铁丝表面要打磨干净,因铁容易生锈,其表面的污物和锈会影响实验;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铁原子变为亚铁离子,铜离子变为铜原子。【分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2)金属铜为红色固体,硫酸亚铁为浅绿色;(3)铁能将铜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则铁的金属性强于铜;(4)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铁丝要打磨干净,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17.胜利中学与某沿海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子”的联盟校。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两所学校的同学无法实地交流,于是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了“云端”活动,他们对海洋中海水利用概况、海水处理技术、车间废水成分以及海洋发展前景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1)任务一:调查海水利用概况【查阅资料】我国海水利用主要有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等。【分析交流】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获悉,海水里的化学资源有  (写1种)。(2)任务二:咨询海水处理技术【咨询专家】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向海洋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介绍,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海水通过反渗透膜,发生改变的是  。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  (写1种)。(3)任务三:探究海水提取车间废水成分沿海学校的同学获得一瓶海水提取车间的废水,在“云端”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究。 【教师指导】①提取车间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有酸性物质。②BaSO4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猜想假设】该强腐蚀性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盐酸②另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产生白色沉淀(4)【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  。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任务四:展望海水发展前景【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他们一致认为,经常食用可预防的疾病是  (写1种)。【成果分享】通过“云端”合作,同学们知道了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答案】(1)氯化钠(合理即可)(2)含盐量降低/密度减小(合理即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合理即可)(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变红;AgNO3溶液/硝酸银溶液(4)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发生反应;HCl+AgNO3=AgCl↓+HNO3(5)甲状腺期肿大【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海洋中的资源;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解析】【解答】【分析交流】海水中含有多种类物质,含量较多的资源则是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来源之一,任意写出一种即可。【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通过图示可知,海水通过反渗透膜,海水变为淡水,则是含盐量降低,因除去了大部分可溶性的盐,其密度也随之减小。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等;【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根据实验结论废水中含硫酸和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步骤①的实验现象是之色石蕊溶液变红;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钡,则除去了废水样品中的硫酸,剩余溶质有硝酸钡和盐酸,则步骤③是为了证明其中含有盐酸,所以应加入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已证明废水中含盐酸和硫酸,氢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反应,所以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是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使用含碘的食物,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分析】(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2)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可以使含盐量降低,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生活用水;(3)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加入硝酸银溶液验证氯离子,进而验证废水中有盐酸;(4)①碳酸根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5)含碘的食物能预防甲状腺肿大。
简介:山西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创造出一个个历史辉煌。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A.加大矿产开采B.限制林草种植C.防止水土流失D.兴建牧场养殖【答案】C【知识点】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A、加大矿产开采会破坏地质结构,引发水土流失,造成环境破坏,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促进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限制,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土流失会造成环境的破坏,故此要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牧场养殖会大量破坏植被的生长,要合理的控制和发展畜牧业,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要注意减少污染,防止水土流失。2.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名吃“八珍汤”,是由羊肉、莲菜、黄酒等配制而成。在这道美味佳肴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无机盐【答案】B【知识点】均衡营养与健康【解析】【解答】羊肉主要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少量维生素等,但蛋白质含量最多,其他物质较少,故答案为:B。【分析】肉制品中富含蛋白质。3.“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答案】D【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空气中湿度变大,水分子增多,但水分子本身没变,选项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水的含量增多但水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分解,选项不符合题意;C、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选项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湿度大的原因是水含量增多,水分子的数目增多,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是因为水分子数目变多。4.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放烟花B.贴对联C.剪窗花D.包饺子【答案】A【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解答】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5.元素的化合价不同,组成的物质也多种多样。在下列纯净物中,化学式书写及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A.N20B.CaCl+12C.KH+1OD.P5O−22【答案】A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解析】【解答】A、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表示是:N20,选项符合题意;B、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显-1价,故表示为:CaCl−12,选项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化学式是KOH,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KOH+1,选项不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化学式是:P2O5,其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P2O−25,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B.Ca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C.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D.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6.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答案】B【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纸杯的着火点不变,不符合题意;B、杯有水,水能导热,且随着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导致纸杯下部分温度低于着火点,符合题意;C、纸杯外壁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不符合题意;D、纸杯上部分可以燃烧,说明纸杯是可燃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替诺福韦(化学式为C9H14N5O4P)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受热即可分解B.属于混合物C.质量为287.22gD.由五种元素组成【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不符合题意;B、替诺福韦由C9H14N5O4P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替诺福韦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其质量与分子数目有关,题干提供信息不能确定,错;D、根据化学式可知,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其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B.替诺福韦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根据已知信息不能得出其质量;D.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8.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B.C.D.【答案】A【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物的变化为固体完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故可判断出反应的发生,选项符合题意;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滴加少量盐酸,大理石只有一小部分溶解,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速率较快,片刻后观察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B.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但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9.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A.金属可直接利用B.有机物可再上餐桌C.可燃物可焚烧发电D.惰性物可彻底抛弃【答案】C【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解析】【解答】A、废旧金属应该经过再处理和加工冶炼,才能利用,选项不符合题意;B、废弃的有机物不能直接用于饮食类,选项不符合题意;C、可燃物再利用燃烧后发电,达到资源再利用,选项符合题意;D、有些惰性物无法目前无法开发再利用或是成本较高浪费资源,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废旧金属不能直接利用;B.垃圾中的有机物已经受到污染或变质,不能再上餐桌;D.废玻璃可以回收利用。10.尿素[CO(NH2)2]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下,土壤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Ⅳ、分析下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Ⅰ)中氮元素可直接被植物吸收B.(Ⅱ)生成的铵态氮肥一定含NH4ClC.(Ⅲ)暴雨会使铵态氮肥营养流失D.(Ⅳ)降温结晶可使两种物质分离【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故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尿素中的氮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氨态氮肥是在尿素中加入水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反应前无氯元素,故不含氯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于铵盐都溶于水,故暴雨后会使大量的氨态氮肥溶于水而流走,造成营养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降温后会使二者的溶解度都迅速下降,则降温结晶无法分离两种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Ⅰ)中氮元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B.尿素中不含氯元素;D.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减小幅度接近。二、填空题11.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六个月的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它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及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的相关问题。(1)飞船发射时,为增加发射动力和发射过程的有效性,选用偏二甲肼(C2H8N2,有毒)和四氧化二氮(N2O4,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CO2、H2O和  ,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2)为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  ,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  性。(3)舱外宇航服用铝、橡胶、聚酯材料等制作而成,其中的铝属于  材料,铝的元素符号为  。舱外宇航服的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叫“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  (合理即可)。(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它们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1)N2或氮气;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 (2)O2或氧气;气密性、耐压(3)金属;Al;强度高、耐撞击(4)2H2+O2点燃__2H2O;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而生成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还差氮元素,故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另一种物质是氮气,故填:氮气或N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前的物质都有毒,为了是反应后对环境无污染,则应是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故填: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2)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氧气或O2;根据题意,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Al;根据题意,“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强度高、耐撞击;(4)液氢和液氧点燃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__2H2O;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氢气不纯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2H8N2和N2O4均有毒,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反应物需二者恰好反应或防止反应物泄漏;(2)氧气能供给呼吸;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材料;其元素符号为Al;“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则它具有强度高、耐撞击的特性;(4)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等。12.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水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1)上述设备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4)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是  。(5)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答案】(1)烧成炉(2)搅拌(3)保护蓄光釉料/提高釉面性能(4)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合理即可)(5)3Fe+2O2点燃__Fe3O4【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1)如图前几步中,都是物质的形状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烧成炉中陶坯经过加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烧成炉;(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这样就将里面的蓄光釉料覆盖起来起到保护作用,故填:保护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釉料发生化学反应,故填: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或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5)根据题意,残留的铁会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__Fe3O4。【分析】(1)有新物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2)练泥机将水和坯料充分调和相当于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可保护蓄光釉料;(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5)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三、综合题13.阅读材料火山喷发2022年1月14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岛屿发生火山大喷发,其威力之大,令世界担忧。卫星照片显示,此次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火山灰、蒸汽和气体在太平洋蓝色的海面上升腾而起,喷发的火山柱直径约5千米,高约20千米,呈蘑菇状笼罩在火山上空,导致空气有毒,石油泄漏,海鸟死亡,甚至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地表温度骤降,对植被产生较大影响。 火山喷发的原因是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岩石(如石灰石)被推入熔岩下,变成岩浆,释放出大量气体,炽热的岩浆在火山下方流动,当蒸汽穿过岩石时,喷发点就会积聚压力,岩石受压破裂,气体迅速释放导致剧烈的喷发。阅读分析,解答问题:(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什么?  (写1种)。(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气体的原因。  。(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引起地表温度骤降的原因是什么?  。地表冷却对农作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哪一种能源?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什么问题?  。【答案】(1)SO2或H2S(2)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太阳光不能照到地面(合理即可);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合理即可)(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解析】【解答】(1)由题干“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推测,火山喷发含有的有害气体含硫化氢,地底化石燃料等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任填一种即可。(2)石灰石受热大量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在地表,导致地表温度骤降,地表冷却造成农作物冻伤,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分析】(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氯化氢;(2)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3)地表的温度与太阳光有关,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温度,地表冷却,会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14.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1)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  。(2)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氧化物(2)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3)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解答】(1)A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属于氧化物。(2)由分析可知,B生成E或F是盐酸与碳酸盐反应,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合理即可。(3)由分析可知C与D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盐反应,其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分析】已知A俗称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和酸反应,生石灰能转化为C,且BC能发生反应,则B是盐酸、C是氢氧化钙,D能与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则D是可溶性碳酸盐,盐酸可转化为E和F,且EF能发生反应,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则E、F是二氧化碳和水。四、计算题15.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拔,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01)。实验室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其中MnO2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求KClO3完全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答案】(1)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合理即可) (2)解:KClO3的质量为:2g÷25%-2g=6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MnO2__Δ2KCl+3O2245966gx24596=6gxx≈2.35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b曲线始终不变则,证明该反应未发生,可能原因是未加热、温度不够等,合理即可。(2)已知二氧化锰质量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则氯酸钾质量为2g÷25%-2g=6g,再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分析】(1)b曲线始终不变即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变;(2)根据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利用题干数据求出氯酸钾质量,再根据氯酸钾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氧气质量。五、综合题16.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方案】⑴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⑵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⑶实验现象:  。⑷实验结论:  。【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1点)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答案】Fe+CuSO4=Cu+FeSO4;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附着;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位于铜的前面,或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铁丝要打磨干净(合理即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合理即可)【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解析】【解答】【实验方案】(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2)实验原理: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3)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随着铜被置换出来,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颜色变浅,直至变为浅绿色;(4)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铁丝表面要打磨干净,因铁容易生锈,其表面的污物和锈会影响实验;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铁原子变为亚铁离子,铜离子变为铜原子。【分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2)金属铜为红色固体,硫酸亚铁为浅绿色;(3)铁能将铜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则铁的金属性强于铜;(4)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铁丝要打磨干净,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17.胜利中学与某沿海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子”的联盟校。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两所学校的同学无法实地交流,于是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了“云端”活动,他们对海洋中海水利用概况、海水处理技术、车间废水成分以及海洋发展前景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1)任务一:调查海水利用概况【查阅资料】我国海水利用主要有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等。【分析交流】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获悉,海水里的化学资源有  (写1种)。(2)任务二:咨询海水处理技术【咨询专家】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向海洋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介绍,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海水通过反渗透膜,发生改变的是  。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  (写1种)。(3)任务三:探究海水提取车间废水成分沿海学校的同学获得一瓶海水提取车间的废水,在“云端”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究。 【教师指导】①提取车间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有酸性物质。②BaSO4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猜想假设】该强腐蚀性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盐酸②另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产生白色沉淀(4)【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  。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任务四:展望海水发展前景【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他们一致认为,经常食用可预防的疾病是  (写1种)。【成果分享】通过“云端”合作,同学们知道了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答案】(1)氯化钠(合理即可)(2)含盐量降低/密度减小(合理即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合理即可)(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变红;AgNO3溶液/硝酸银溶液(4)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发生反应;HCl+AgNO3=AgCl↓+HNO3(5)甲状腺期肿大【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海洋中的资源;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解析】【解答】【分析交流】海水中含有多种类物质,含量较多的资源则是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来源之一,任意写出一种即可。【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通过图示可知,海水通过反渗透膜,海水变为淡水,则是含盐量降低,因除去了大部分可溶性的盐,其密度也随之减小。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等;【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根据实验结论废水中含硫酸和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步骤①的实验现象是之色石蕊溶液变红;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钡,则除去了废水样品中的硫酸,剩余溶质有硝酸钡和盐酸,则步骤③是为了证明其中含有盐酸,所以应加入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已证明废水中含盐酸和硫酸,氢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反应,所以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是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使用含碘的食物,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分析】(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2)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可以使含盐量降低,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生活用水;(3)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加入硝酸银溶液验证氯离子,进而验证废水中有盐酸;(4)①碳酸根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5)含碘的食物能预防甲状腺肿大。
简介:山西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创造出一个个历史辉煌。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A.加大矿产开采B.限制林草种植C.防止水土流失D.兴建牧场养殖【答案】C【知识点】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A、加大矿产开采会破坏地质结构,引发水土流失,造成环境破坏,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促进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限制,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土流失会造成环境的破坏,故此要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牧场养殖会大量破坏植被的生长,要合理的控制和发展畜牧业,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要注意减少污染,防止水土流失。2.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名吃“八珍汤”,是由羊肉、莲菜、黄酒等配制而成。在这道美味佳肴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无机盐【答案】B【知识点】均衡营养与健康【解析】【解答】羊肉主要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少量维生素等,但蛋白质含量最多,其他物质较少,故答案为:B。【分析】肉制品中富含蛋白质。3.“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答案】D【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空气中湿度变大,水分子增多,但水分子本身没变,选项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水的含量增多但水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分解,选项不符合题意;C、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选项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湿度大的原因是水含量增多,水分子的数目增多,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是因为水分子数目变多。4.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放烟花B.贴对联C.剪窗花D.包饺子【答案】A【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解答】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5.元素的化合价不同,组成的物质也多种多样。在下列纯净物中,化学式书写及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A.N20B.CaCl+12C.KH+1OD.P5O−22【答案】A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解析】【解答】A、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表示是:N20,选项符合题意;B、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显-1价,故表示为:CaCl−12,选项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化学式是KOH,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KOH+1,选项不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化学式是:P2O5,其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P2O−25,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B.Ca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C.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D.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6.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答案】B【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纸杯的着火点不变,不符合题意;B、杯有水,水能导热,且随着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导致纸杯下部分温度低于着火点,符合题意;C、纸杯外壁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不符合题意;D、纸杯上部分可以燃烧,说明纸杯是可燃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替诺福韦(化学式为C9H14N5O4P)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受热即可分解B.属于混合物C.质量为287.22gD.由五种元素组成【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不符合题意;B、替诺福韦由C9H14N5O4P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替诺福韦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其质量与分子数目有关,题干提供信息不能确定,错;D、根据化学式可知,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其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B.替诺福韦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根据已知信息不能得出其质量;D.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8.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B.C.D.【答案】A【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物的变化为固体完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故可判断出反应的发生,选项符合题意;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滴加少量盐酸,大理石只有一小部分溶解,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速率较快,片刻后观察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B.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但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9.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A.金属可直接利用B.有机物可再上餐桌C.可燃物可焚烧发电D.惰性物可彻底抛弃【答案】C【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解析】【解答】A、废旧金属应该经过再处理和加工冶炼,才能利用,选项不符合题意;B、废弃的有机物不能直接用于饮食类,选项不符合题意;C、可燃物再利用燃烧后发电,达到资源再利用,选项符合题意;D、有些惰性物无法目前无法开发再利用或是成本较高浪费资源,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废旧金属不能直接利用;B.垃圾中的有机物已经受到污染或变质,不能再上餐桌;D.废玻璃可以回收利用。10.尿素[CO(NH2)2]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下,土壤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Ⅳ、分析下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Ⅰ)中氮元素可直接被植物吸收B.(Ⅱ)生成的铵态氮肥一定含NH4ClC.(Ⅲ)暴雨会使铵态氮肥营养流失D.(Ⅳ)降温结晶可使两种物质分离【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故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尿素中的氮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氨态氮肥是在尿素中加入水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反应前无氯元素,故不含氯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于铵盐都溶于水,故暴雨后会使大量的氨态氮肥溶于水而流走,造成营养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降温后会使二者的溶解度都迅速下降,则降温结晶无法分离两种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Ⅰ)中氮元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B.尿素中不含氯元素;D.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减小幅度接近。二、填空题11.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六个月的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它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及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的相关问题。(1)飞船发射时,为增加发射动力和发射过程的有效性,选用偏二甲肼(C2H8N2,有毒)和四氧化二氮(N2O4,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CO2、H2O和  ,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2)为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  ,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  性。(3)舱外宇航服用铝、橡胶、聚酯材料等制作而成,其中的铝属于  材料,铝的元素符号为  。舱外宇航服的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叫“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  (合理即可)。(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它们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1)N2或氮气;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 (2)O2或氧气;气密性、耐压(3)金属;Al;强度高、耐撞击(4)2H2+O2点燃__2H2O;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而生成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还差氮元素,故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另一种物质是氮气,故填:氮气或N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前的物质都有毒,为了是反应后对环境无污染,则应是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故填: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2)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氧气或O2;根据题意,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Al;根据题意,“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强度高、耐撞击;(4)液氢和液氧点燃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__2H2O;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氢气不纯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2H8N2和N2O4均有毒,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反应物需二者恰好反应或防止反应物泄漏;(2)氧气能供给呼吸;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材料;其元素符号为Al;“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则它具有强度高、耐撞击的特性;(4)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等。12.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水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1)上述设备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4)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是  。(5)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答案】(1)烧成炉(2)搅拌(3)保护蓄光釉料/提高釉面性能(4)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合理即可)(5)3Fe+2O2点燃__Fe3O4【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1)如图前几步中,都是物质的形状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烧成炉中陶坯经过加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烧成炉;(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这样就将里面的蓄光釉料覆盖起来起到保护作用,故填:保护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釉料发生化学反应,故填: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或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5)根据题意,残留的铁会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__Fe3O4。【分析】(1)有新物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2)练泥机将水和坯料充分调和相当于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可保护蓄光釉料;(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5)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三、综合题13.阅读材料火山喷发2022年1月14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岛屿发生火山大喷发,其威力之大,令世界担忧。卫星照片显示,此次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火山灰、蒸汽和气体在太平洋蓝色的海面上升腾而起,喷发的火山柱直径约5千米,高约20千米,呈蘑菇状笼罩在火山上空,导致空气有毒,石油泄漏,海鸟死亡,甚至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地表温度骤降,对植被产生较大影响。 火山喷发的原因是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岩石(如石灰石)被推入熔岩下,变成岩浆,释放出大量气体,炽热的岩浆在火山下方流动,当蒸汽穿过岩石时,喷发点就会积聚压力,岩石受压破裂,气体迅速释放导致剧烈的喷发。阅读分析,解答问题:(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什么?  (写1种)。(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气体的原因。  。(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引起地表温度骤降的原因是什么?  。地表冷却对农作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哪一种能源?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什么问题?  。【答案】(1)SO2或H2S(2)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太阳光不能照到地面(合理即可);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合理即可)(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解析】【解答】(1)由题干“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推测,火山喷发含有的有害气体含硫化氢,地底化石燃料等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任填一种即可。(2)石灰石受热大量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在地表,导致地表温度骤降,地表冷却造成农作物冻伤,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分析】(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氯化氢;(2)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3)地表的温度与太阳光有关,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温度,地表冷却,会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14.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1)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  。(2)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氧化物(2)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3)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解答】(1)A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属于氧化物。(2)由分析可知,B生成E或F是盐酸与碳酸盐反应,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合理即可。(3)由分析可知C与D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盐反应,其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分析】已知A俗称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和酸反应,生石灰能转化为C,且BC能发生反应,则B是盐酸、C是氢氧化钙,D能与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则D是可溶性碳酸盐,盐酸可转化为E和F,且EF能发生反应,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则E、F是二氧化碳和水。四、计算题15.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拔,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01)。实验室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其中MnO2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求KClO3完全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答案】(1)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合理即可) (2)解:KClO3的质量为:2g÷25%-2g=6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MnO2__Δ2KCl+3O2245966gx24596=6gxx≈2.35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b曲线始终不变则,证明该反应未发生,可能原因是未加热、温度不够等,合理即可。(2)已知二氧化锰质量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则氯酸钾质量为2g÷25%-2g=6g,再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分析】(1)b曲线始终不变即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变;(2)根据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利用题干数据求出氯酸钾质量,再根据氯酸钾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氧气质量。五、综合题16.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方案】⑴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⑵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⑶实验现象:  。⑷实验结论:  。【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1点)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答案】Fe+CuSO4=Cu+FeSO4;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附着;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位于铜的前面,或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铁丝要打磨干净(合理即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合理即可)【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解析】【解答】【实验方案】(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2)实验原理: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3)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随着铜被置换出来,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颜色变浅,直至变为浅绿色;(4)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铁丝表面要打磨干净,因铁容易生锈,其表面的污物和锈会影响实验;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铁原子变为亚铁离子,铜离子变为铜原子。【分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2)金属铜为红色固体,硫酸亚铁为浅绿色;(3)铁能将铜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则铁的金属性强于铜;(4)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铁丝要打磨干净,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17.胜利中学与某沿海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子”的联盟校。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两所学校的同学无法实地交流,于是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了“云端”活动,他们对海洋中海水利用概况、海水处理技术、车间废水成分以及海洋发展前景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1)任务一:调查海水利用概况【查阅资料】我国海水利用主要有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等。【分析交流】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获悉,海水里的化学资源有  (写1种)。(2)任务二:咨询海水处理技术【咨询专家】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向海洋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介绍,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海水通过反渗透膜,发生改变的是  。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  (写1种)。(3)任务三:探究海水提取车间废水成分沿海学校的同学获得一瓶海水提取车间的废水,在“云端”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究。 【教师指导】①提取车间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有酸性物质。②BaSO4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猜想假设】该强腐蚀性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盐酸②另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产生白色沉淀(4)【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  。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任务四:展望海水发展前景【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他们一致认为,经常食用可预防的疾病是  (写1种)。【成果分享】通过“云端”合作,同学们知道了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答案】(1)氯化钠(合理即可)(2)含盐量降低/密度减小(合理即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合理即可)(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变红;AgNO3溶液/硝酸银溶液(4)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发生反应;HCl+AgNO3=AgCl↓+HNO3(5)甲状腺期肿大【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海洋中的资源;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解析】【解答】【分析交流】海水中含有多种类物质,含量较多的资源则是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来源之一,任意写出一种即可。【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通过图示可知,海水通过反渗透膜,海水变为淡水,则是含盐量降低,因除去了大部分可溶性的盐,其密度也随之减小。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等;【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根据实验结论废水中含硫酸和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步骤①的实验现象是之色石蕊溶液变红;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钡,则除去了废水样品中的硫酸,剩余溶质有硝酸钡和盐酸,则步骤③是为了证明其中含有盐酸,所以应加入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已证明废水中含盐酸和硫酸,氢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反应,所以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是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使用含碘的食物,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分析】(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2)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可以使含盐量降低,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生活用水;(3)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加入硝酸银溶液验证氯离子,进而验证废水中有盐酸;(4)①碳酸根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5)含碘的食物能预防甲状腺肿大。
简介:山西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创造出一个个历史辉煌。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A.加大矿产开采B.限制林草种植C.防止水土流失D.兴建牧场养殖【答案】C【知识点】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A、加大矿产开采会破坏地质结构,引发水土流失,造成环境破坏,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促进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限制,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土流失会造成环境的破坏,故此要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牧场养殖会大量破坏植被的生长,要合理的控制和发展畜牧业,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要注意减少污染,防止水土流失。2.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名吃“八珍汤”,是由羊肉、莲菜、黄酒等配制而成。在这道美味佳肴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无机盐【答案】B【知识点】均衡营养与健康【解析】【解答】羊肉主要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少量维生素等,但蛋白质含量最多,其他物质较少,故答案为:B。【分析】肉制品中富含蛋白质。3.“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答案】D【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空气中湿度变大,水分子增多,但水分子本身没变,选项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水的含量增多但水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分解,选项不符合题意;C、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选项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湿度大的原因是水含量增多,水分子的数目增多,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是因为水分子数目变多。4.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放烟花B.贴对联C.剪窗花D.包饺子【答案】A【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解答】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5.元素的化合价不同,组成的物质也多种多样。在下列纯净物中,化学式书写及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A.N20B.CaCl+12C.KH+1OD.P5O−22【答案】A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解析】【解答】A、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表示是:N20,选项符合题意;B、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显-1价,故表示为:CaCl−12,选项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化学式是KOH,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KOH+1,选项不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化学式是:P2O5,其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P2O−25,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B.Ca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C.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D.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6.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答案】B【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纸杯的着火点不变,不符合题意;B、杯有水,水能导热,且随着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导致纸杯下部分温度低于着火点,符合题意;C、纸杯外壁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不符合题意;D、纸杯上部分可以燃烧,说明纸杯是可燃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替诺福韦(化学式为C9H14N5O4P)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受热即可分解B.属于混合物C.质量为287.22gD.由五种元素组成【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不符合题意;B、替诺福韦由C9H14N5O4P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替诺福韦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其质量与分子数目有关,题干提供信息不能确定,错;D、根据化学式可知,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其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B.替诺福韦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根据已知信息不能得出其质量;D.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8.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B.C.D.【答案】A【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物的变化为固体完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故可判断出反应的发生,选项符合题意;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滴加少量盐酸,大理石只有一小部分溶解,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速率较快,片刻后观察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B.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但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9.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A.金属可直接利用B.有机物可再上餐桌C.可燃物可焚烧发电D.惰性物可彻底抛弃【答案】C【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解析】【解答】A、废旧金属应该经过再处理和加工冶炼,才能利用,选项不符合题意;B、废弃的有机物不能直接用于饮食类,选项不符合题意;C、可燃物再利用燃烧后发电,达到资源再利用,选项符合题意;D、有些惰性物无法目前无法开发再利用或是成本较高浪费资源,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废旧金属不能直接利用;B.垃圾中的有机物已经受到污染或变质,不能再上餐桌;D.废玻璃可以回收利用。10.尿素[CO(NH2)2]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下,土壤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Ⅳ、分析下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Ⅰ)中氮元素可直接被植物吸收B.(Ⅱ)生成的铵态氮肥一定含NH4ClC.(Ⅲ)暴雨会使铵态氮肥营养流失D.(Ⅳ)降温结晶可使两种物质分离【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故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尿素中的氮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氨态氮肥是在尿素中加入水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反应前无氯元素,故不含氯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于铵盐都溶于水,故暴雨后会使大量的氨态氮肥溶于水而流走,造成营养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降温后会使二者的溶解度都迅速下降,则降温结晶无法分离两种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Ⅰ)中氮元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B.尿素中不含氯元素;D.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减小幅度接近。二、填空题11.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六个月的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它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及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的相关问题。(1)飞船发射时,为增加发射动力和发射过程的有效性,选用偏二甲肼(C2H8N2,有毒)和四氧化二氮(N2O4,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CO2、H2O和  ,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2)为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  ,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  性。(3)舱外宇航服用铝、橡胶、聚酯材料等制作而成,其中的铝属于  材料,铝的元素符号为  。舱外宇航服的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叫“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  (合理即可)。(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它们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1)N2或氮气;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 (2)O2或氧气;气密性、耐压(3)金属;Al;强度高、耐撞击(4)2H2+O2点燃__2H2O;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而生成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还差氮元素,故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另一种物质是氮气,故填:氮气或N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前的物质都有毒,为了是反应后对环境无污染,则应是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故填: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2)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氧气或O2;根据题意,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Al;根据题意,“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强度高、耐撞击;(4)液氢和液氧点燃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__2H2O;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氢气不纯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2H8N2和N2O4均有毒,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反应物需二者恰好反应或防止反应物泄漏;(2)氧气能供给呼吸;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材料;其元素符号为Al;“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则它具有强度高、耐撞击的特性;(4)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等。12.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水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1)上述设备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4)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是  。(5)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答案】(1)烧成炉(2)搅拌(3)保护蓄光釉料/提高釉面性能(4)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合理即可)(5)3Fe+2O2点燃__Fe3O4【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1)如图前几步中,都是物质的形状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烧成炉中陶坯经过加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烧成炉;(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这样就将里面的蓄光釉料覆盖起来起到保护作用,故填:保护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釉料发生化学反应,故填: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或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5)根据题意,残留的铁会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__Fe3O4。【分析】(1)有新物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2)练泥机将水和坯料充分调和相当于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可保护蓄光釉料;(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5)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三、综合题13.阅读材料火山喷发2022年1月14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岛屿发生火山大喷发,其威力之大,令世界担忧。卫星照片显示,此次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火山灰、蒸汽和气体在太平洋蓝色的海面上升腾而起,喷发的火山柱直径约5千米,高约20千米,呈蘑菇状笼罩在火山上空,导致空气有毒,石油泄漏,海鸟死亡,甚至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地表温度骤降,对植被产生较大影响。 火山喷发的原因是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岩石(如石灰石)被推入熔岩下,变成岩浆,释放出大量气体,炽热的岩浆在火山下方流动,当蒸汽穿过岩石时,喷发点就会积聚压力,岩石受压破裂,气体迅速释放导致剧烈的喷发。阅读分析,解答问题:(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什么?  (写1种)。(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气体的原因。  。(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引起地表温度骤降的原因是什么?  。地表冷却对农作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哪一种能源?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什么问题?  。【答案】(1)SO2或H2S(2)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太阳光不能照到地面(合理即可);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合理即可)(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解析】【解答】(1)由题干“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推测,火山喷发含有的有害气体含硫化氢,地底化石燃料等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任填一种即可。(2)石灰石受热大量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在地表,导致地表温度骤降,地表冷却造成农作物冻伤,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分析】(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氯化氢;(2)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3)地表的温度与太阳光有关,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温度,地表冷却,会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14.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1)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  。(2)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氧化物(2)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3)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解答】(1)A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属于氧化物。(2)由分析可知,B生成E或F是盐酸与碳酸盐反应,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合理即可。(3)由分析可知C与D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盐反应,其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分析】已知A俗称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和酸反应,生石灰能转化为C,且BC能发生反应,则B是盐酸、C是氢氧化钙,D能与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则D是可溶性碳酸盐,盐酸可转化为E和F,且EF能发生反应,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则E、F是二氧化碳和水。四、计算题15.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拔,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01)。实验室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其中MnO2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求KClO3完全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答案】(1)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合理即可) (2)解:KClO3的质量为:2g÷25%-2g=6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MnO2__Δ2KCl+3O2245966gx24596=6gxx≈2.35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b曲线始终不变则,证明该反应未发生,可能原因是未加热、温度不够等,合理即可。(2)已知二氧化锰质量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则氯酸钾质量为2g÷25%-2g=6g,再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分析】(1)b曲线始终不变即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变;(2)根据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利用题干数据求出氯酸钾质量,再根据氯酸钾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氧气质量。五、综合题16.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方案】⑴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⑵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⑶实验现象:  。⑷实验结论:  。【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1点)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答案】Fe+CuSO4=Cu+FeSO4;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附着;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位于铜的前面,或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铁丝要打磨干净(合理即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合理即可)【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解析】【解答】【实验方案】(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2)实验原理: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3)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随着铜被置换出来,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颜色变浅,直至变为浅绿色;(4)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铁丝表面要打磨干净,因铁容易生锈,其表面的污物和锈会影响实验;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铁原子变为亚铁离子,铜离子变为铜原子。【分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2)金属铜为红色固体,硫酸亚铁为浅绿色;(3)铁能将铜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则铁的金属性强于铜;(4)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铁丝要打磨干净,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17.胜利中学与某沿海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子”的联盟校。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两所学校的同学无法实地交流,于是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了“云端”活动,他们对海洋中海水利用概况、海水处理技术、车间废水成分以及海洋发展前景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1)任务一:调查海水利用概况【查阅资料】我国海水利用主要有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等。【分析交流】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获悉,海水里的化学资源有  (写1种)。(2)任务二:咨询海水处理技术【咨询专家】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向海洋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介绍,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海水通过反渗透膜,发生改变的是  。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  (写1种)。(3)任务三:探究海水提取车间废水成分沿海学校的同学获得一瓶海水提取车间的废水,在“云端”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究。 【教师指导】①提取车间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有酸性物质。②BaSO4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猜想假设】该强腐蚀性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盐酸②另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产生白色沉淀(4)【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  。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任务四:展望海水发展前景【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他们一致认为,经常食用可预防的疾病是  (写1种)。【成果分享】通过“云端”合作,同学们知道了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答案】(1)氯化钠(合理即可)(2)含盐量降低/密度减小(合理即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合理即可)(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变红;AgNO3溶液/硝酸银溶液(4)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发生反应;HCl+AgNO3=AgCl↓+HNO3(5)甲状腺期肿大【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海洋中的资源;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解析】【解答】【分析交流】海水中含有多种类物质,含量较多的资源则是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来源之一,任意写出一种即可。【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通过图示可知,海水通过反渗透膜,海水变为淡水,则是含盐量降低,因除去了大部分可溶性的盐,其密度也随之减小。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等;【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根据实验结论废水中含硫酸和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步骤①的实验现象是之色石蕊溶液变红;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钡,则除去了废水样品中的硫酸,剩余溶质有硝酸钡和盐酸,则步骤③是为了证明其中含有盐酸,所以应加入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已证明废水中含盐酸和硫酸,氢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反应,所以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是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使用含碘的食物,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分析】(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2)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可以使含盐量降低,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生活用水;(3)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加入硝酸银溶液验证氯离子,进而验证废水中有盐酸;(4)①碳酸根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5)含碘的食物能预防甲状腺肿大。
简介:山西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创造出一个个历史辉煌。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A.加大矿产开采B.限制林草种植C.防止水土流失D.兴建牧场养殖【答案】C【知识点】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A、加大矿产开采会破坏地质结构,引发水土流失,造成环境破坏,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促进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限制,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土流失会造成环境的破坏,故此要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牧场养殖会大量破坏植被的生长,要合理的控制和发展畜牧业,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要注意减少污染,防止水土流失。2.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名吃“八珍汤”,是由羊肉、莲菜、黄酒等配制而成。在这道美味佳肴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无机盐【答案】B【知识点】均衡营养与健康【解析】【解答】羊肉主要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少量维生素等,但蛋白质含量最多,其他物质较少,故答案为:B。【分析】肉制品中富含蛋白质。3.“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答案】D【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空气中湿度变大,水分子增多,但水分子本身没变,选项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水的含量增多但水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分解,选项不符合题意;C、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选项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湿度大的原因是水含量增多,水分子的数目增多,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是因为水分子数目变多。4.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放烟花B.贴对联C.剪窗花D.包饺子【答案】A【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解答】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5.元素的化合价不同,组成的物质也多种多样。在下列纯净物中,化学式书写及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A.N20B.CaCl+12C.KH+1OD.P5O−22【答案】A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解析】【解答】A、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表示是:N20,选项符合题意;B、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显-1价,故表示为:CaCl−12,选项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化学式是KOH,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KOH+1,选项不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化学式是:P2O5,其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P2O−25,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B.Ca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C.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D.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6.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答案】B【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纸杯的着火点不变,不符合题意;B、杯有水,水能导热,且随着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导致纸杯下部分温度低于着火点,符合题意;C、纸杯外壁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不符合题意;D、纸杯上部分可以燃烧,说明纸杯是可燃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替诺福韦(化学式为C9H14N5O4P)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受热即可分解B.属于混合物C.质量为287.22gD.由五种元素组成【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不符合题意;B、替诺福韦由C9H14N5O4P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替诺福韦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其质量与分子数目有关,题干提供信息不能确定,错;D、根据化学式可知,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其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B.替诺福韦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根据已知信息不能得出其质量;D.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8.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B.C.D.【答案】A【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物的变化为固体完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故可判断出反应的发生,选项符合题意;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滴加少量盐酸,大理石只有一小部分溶解,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速率较快,片刻后观察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B.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但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9.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A.金属可直接利用B.有机物可再上餐桌C.可燃物可焚烧发电D.惰性物可彻底抛弃【答案】C【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解析】【解答】A、废旧金属应该经过再处理和加工冶炼,才能利用,选项不符合题意;B、废弃的有机物不能直接用于饮食类,选项不符合题意;C、可燃物再利用燃烧后发电,达到资源再利用,选项符合题意;D、有些惰性物无法目前无法开发再利用或是成本较高浪费资源,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废旧金属不能直接利用;B.垃圾中的有机物已经受到污染或变质,不能再上餐桌;D.废玻璃可以回收利用。10.尿素[CO(NH2)2]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下,土壤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Ⅳ、分析下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Ⅰ)中氮元素可直接被植物吸收B.(Ⅱ)生成的铵态氮肥一定含NH4ClC.(Ⅲ)暴雨会使铵态氮肥营养流失D.(Ⅳ)降温结晶可使两种物质分离【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故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尿素中的氮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氨态氮肥是在尿素中加入水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反应前无氯元素,故不含氯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于铵盐都溶于水,故暴雨后会使大量的氨态氮肥溶于水而流走,造成营养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降温后会使二者的溶解度都迅速下降,则降温结晶无法分离两种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Ⅰ)中氮元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B.尿素中不含氯元素;D.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减小幅度接近。二、填空题11.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六个月的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它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及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的相关问题。(1)飞船发射时,为增加发射动力和发射过程的有效性,选用偏二甲肼(C2H8N2,有毒)和四氧化二氮(N2O4,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CO2、H2O和  ,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2)为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  ,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  性。(3)舱外宇航服用铝、橡胶、聚酯材料等制作而成,其中的铝属于  材料,铝的元素符号为  。舱外宇航服的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叫“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  (合理即可)。(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它们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1)N2或氮气;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 (2)O2或氧气;气密性、耐压(3)金属;Al;强度高、耐撞击(4)2H2+O2点燃__2H2O;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而生成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还差氮元素,故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另一种物质是氮气,故填:氮气或N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前的物质都有毒,为了是反应后对环境无污染,则应是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故填: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2)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氧气或O2;根据题意,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Al;根据题意,“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强度高、耐撞击;(4)液氢和液氧点燃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__2H2O;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氢气不纯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2H8N2和N2O4均有毒,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反应物需二者恰好反应或防止反应物泄漏;(2)氧气能供给呼吸;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材料;其元素符号为Al;“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则它具有强度高、耐撞击的特性;(4)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等。12.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水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1)上述设备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4)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是  。(5)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答案】(1)烧成炉(2)搅拌(3)保护蓄光釉料/提高釉面性能(4)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合理即可)(5)3Fe+2O2点燃__Fe3O4【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1)如图前几步中,都是物质的形状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烧成炉中陶坯经过加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烧成炉;(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这样就将里面的蓄光釉料覆盖起来起到保护作用,故填:保护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釉料发生化学反应,故填: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或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5)根据题意,残留的铁会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__Fe3O4。【分析】(1)有新物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2)练泥机将水和坯料充分调和相当于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可保护蓄光釉料;(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5)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三、综合题13.阅读材料火山喷发2022年1月14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岛屿发生火山大喷发,其威力之大,令世界担忧。卫星照片显示,此次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火山灰、蒸汽和气体在太平洋蓝色的海面上升腾而起,喷发的火山柱直径约5千米,高约20千米,呈蘑菇状笼罩在火山上空,导致空气有毒,石油泄漏,海鸟死亡,甚至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地表温度骤降,对植被产生较大影响。 火山喷发的原因是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岩石(如石灰石)被推入熔岩下,变成岩浆,释放出大量气体,炽热的岩浆在火山下方流动,当蒸汽穿过岩石时,喷发点就会积聚压力,岩石受压破裂,气体迅速释放导致剧烈的喷发。阅读分析,解答问题:(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什么?  (写1种)。(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气体的原因。  。(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引起地表温度骤降的原因是什么?  。地表冷却对农作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哪一种能源?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什么问题?  。【答案】(1)SO2或H2S(2)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太阳光不能照到地面(合理即可);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合理即可)(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解析】【解答】(1)由题干“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推测,火山喷发含有的有害气体含硫化氢,地底化石燃料等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任填一种即可。(2)石灰石受热大量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在地表,导致地表温度骤降,地表冷却造成农作物冻伤,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分析】(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氯化氢;(2)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3)地表的温度与太阳光有关,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温度,地表冷却,会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14.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1)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  。(2)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氧化物(2)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3)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解答】(1)A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属于氧化物。(2)由分析可知,B生成E或F是盐酸与碳酸盐反应,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合理即可。(3)由分析可知C与D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盐反应,其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分析】已知A俗称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和酸反应,生石灰能转化为C,且BC能发生反应,则B是盐酸、C是氢氧化钙,D能与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则D是可溶性碳酸盐,盐酸可转化为E和F,且EF能发生反应,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则E、F是二氧化碳和水。四、计算题15.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拔,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01)。实验室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其中MnO2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求KClO3完全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答案】(1)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合理即可) (2)解:KClO3的质量为:2g÷25%-2g=6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MnO2__Δ2KCl+3O2245966gx24596=6gxx≈2.35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b曲线始终不变则,证明该反应未发生,可能原因是未加热、温度不够等,合理即可。(2)已知二氧化锰质量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则氯酸钾质量为2g÷25%-2g=6g,再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分析】(1)b曲线始终不变即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变;(2)根据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利用题干数据求出氯酸钾质量,再根据氯酸钾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氧气质量。五、综合题16.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方案】⑴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⑵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⑶实验现象:  。⑷实验结论:  。【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1点)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答案】Fe+CuSO4=Cu+FeSO4;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附着;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位于铜的前面,或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铁丝要打磨干净(合理即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合理即可)【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解析】【解答】【实验方案】(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2)实验原理: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3)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随着铜被置换出来,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颜色变浅,直至变为浅绿色;(4)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铁丝表面要打磨干净,因铁容易生锈,其表面的污物和锈会影响实验;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铁原子变为亚铁离子,铜离子变为铜原子。【分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2)金属铜为红色固体,硫酸亚铁为浅绿色;(3)铁能将铜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则铁的金属性强于铜;(4)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铁丝要打磨干净,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17.胜利中学与某沿海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子”的联盟校。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两所学校的同学无法实地交流,于是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了“云端”活动,他们对海洋中海水利用概况、海水处理技术、车间废水成分以及海洋发展前景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1)任务一:调查海水利用概况【查阅资料】我国海水利用主要有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等。【分析交流】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获悉,海水里的化学资源有  (写1种)。(2)任务二:咨询海水处理技术【咨询专家】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向海洋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介绍,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海水通过反渗透膜,发生改变的是  。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  (写1种)。(3)任务三:探究海水提取车间废水成分沿海学校的同学获得一瓶海水提取车间的废水,在“云端”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究。 【教师指导】①提取车间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有酸性物质。②BaSO4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猜想假设】该强腐蚀性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盐酸②另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产生白色沉淀(4)【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  。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任务四:展望海水发展前景【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他们一致认为,经常食用可预防的疾病是  (写1种)。【成果分享】通过“云端”合作,同学们知道了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答案】(1)氯化钠(合理即可)(2)含盐量降低/密度减小(合理即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合理即可)(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变红;AgNO3溶液/硝酸银溶液(4)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发生反应;HCl+AgNO3=AgCl↓+HNO3(5)甲状腺期肿大【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海洋中的资源;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解析】【解答】【分析交流】海水中含有多种类物质,含量较多的资源则是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来源之一,任意写出一种即可。【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通过图示可知,海水通过反渗透膜,海水变为淡水,则是含盐量降低,因除去了大部分可溶性的盐,其密度也随之减小。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等;【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根据实验结论废水中含硫酸和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步骤①的实验现象是之色石蕊溶液变红;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钡,则除去了废水样品中的硫酸,剩余溶质有硝酸钡和盐酸,则步骤③是为了证明其中含有盐酸,所以应加入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已证明废水中含盐酸和硫酸,氢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反应,所以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是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使用含碘的食物,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分析】(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2)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可以使含盐量降低,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生活用水;(3)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加入硝酸银溶液验证氯离子,进而验证废水中有盐酸;(4)①碳酸根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5)含碘的食物能预防甲状腺肿大。
简介:山西省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一、单选题1.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它绵亘万里,延续千年,创造出一个个历史辉煌。为保护其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做到(  )A.加大矿产开采B.限制林草种植C.防止水土流失D.兴建牧场养殖【答案】C【知识点】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A、加大矿产开采会破坏地质结构,引发水土流失,造成环境破坏,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有利于空气的净化,促进光合作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限制,选项不符合题意;C、水土流失会造成环境的破坏,故此要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牧场养殖会大量破坏植被的生长,要合理的控制和发展畜牧业,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要注意减少污染,防止水土流失。2.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山西名吃“八珍汤”,是由羊肉、莲菜、黄酒等配制而成。在这道美味佳肴中,羊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A.糖类B.蛋白质C.维生素D.无机盐【答案】B【知识点】均衡营养与健康【解析】【解答】羊肉主要含蛋白质、脂肪、无机盐、水、少量维生素等,但蛋白质含量最多,其他物质较少,故答案为:B。【分析】肉制品中富含蛋白质。3.“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C.每个水分子质量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答案】D【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空气中湿度变大,水分子增多,但水分子本身没变,选项不符合题意;B、空气中水的含量增多但水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分解,选项不符合题意;C、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选项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湿度大的原因是水含量增多,水分子的数目增多,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是因为水分子数目变多。4.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放烟花B.贴对联C.剪窗花D.包饺子【答案】A【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解答】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5.元素的化合价不同,组成的物质也多种多样。在下列纯净物中,化学式书写及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均正确的是(  )A.N20B.CaCl+12C.KH+1OD.P5O−22【答案】A 【知识点】常见元素与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解析】【解答】A、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故表示是:N20,选项符合题意;B、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则氯元素显-1价,故表示为:CaCl−12,选项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化学式是KOH,其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KOH+1,选项不符合题意;D、五氧化二磷化学式是:P2O5,其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P2O−25,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元素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A.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B.Ca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1;C.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D.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6.在一次家庭小实验中,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A.纸杯着火点变低B.温度低于着火点C.与氧气接触面太小D.纸杯不是可燃物【答案】B【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解答】A、纸杯的着火点不变,不符合题意;B、杯有水,水能导热,且随着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导致纸杯下部分温度低于着火点,符合题意;C、纸杯外壁直接与空气接触,所以和“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不符合题意;D、纸杯上部分可以燃烧,说明纸杯是可燃物,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替诺福韦(化学式为C9H14N5O4P)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下列关于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受热即可分解B.属于混合物C.质量为287.22gD.由五种元素组成【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A、根据题干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不符合题意;B、替诺福韦由C9H14N5O4P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替诺福韦相对分子质量为287.22,其质量与分子数目有关,题干提供信息不能确定,错;D、根据化学式可知,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替诺福韦在55℃~65℃的环境中反应制成,但不能得出其受热即可分解的结论;B.替诺福韦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根据已知信息不能得出其质量;D.替诺福韦由C、H、N、O、P五种元素组成。8.老师布置了以下四个实验,让同学们探究化学反应的发生。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全部加入试管中时,片刻后,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可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B.C.D.【答案】A【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物的变化为固体完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故可判断出反应的发生,选项符合题意;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滴加少量盐酸,大理石只有一小部分溶解,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速率较快,片刻后观察无明显现象,不可判断反应的发生,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镁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B.酸碱中和反应无明显现象;C.稀盐酸与碳酸钙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片刻以后,现象不明显;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气泡产生,但通过观察反应物的变化,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9.随着我国“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垃圾综合化分类及资源再生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下列对垃圾资源再利用的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A.金属可直接利用B.有机物可再上餐桌C.可燃物可焚烧发电D.惰性物可彻底抛弃【答案】C【知识点】合理利用金属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解析】【解答】A、废旧金属应该经过再处理和加工冶炼,才能利用,选项不符合题意;B、废弃的有机物不能直接用于饮食类,选项不符合题意;C、可燃物再利用燃烧后发电,达到资源再利用,选项符合题意;D、有些惰性物无法目前无法开发再利用或是成本较高浪费资源,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废旧金属不能直接利用;B.垃圾中的有机物已经受到污染或变质,不能再上餐桌;D.废玻璃可以回收利用。10.尿素[CO(NH2)2]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较大,它在土壤中的转化和吸收过程模拟如下,土壤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Ⅳ、分析下图信息,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Ⅰ)中氮元素可直接被植物吸收B.(Ⅱ)生成的铵态氮肥一定含NH4ClC.(Ⅲ)暴雨会使铵态氮肥营养流失D.(Ⅳ)降温结晶可使两种物质分离【答案】C【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尿素在土壤中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故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尿素中的氮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B、如图所示,氨态氮肥是在尿素中加入水后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态氮肥,反应前无氯元素,故不含氯元素,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于铵盐都溶于水,故暴雨后会使大量的氨态氮肥溶于水而流走,造成营养流失,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降温后会使二者的溶解度都迅速下降,则降温结晶无法分离两种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分析】A.(Ⅰ)中氮元素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肥才被植物吸收;B.尿素中不含氯元素;D.碳酸氢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减小幅度接近。二、填空题11.2022年4月16日,在太空遨游六个月的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它的成功发射、在轨运行及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21~24题的相关问题。(1)飞船发射时,为增加发射动力和发射过程的有效性,选用偏二甲肼(C2H8N2,有毒)和四氧化二氮(N2O4,有毒)组成双元动力推进剂,二者反应可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CO2、H2O和  ,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  。(2)为保护宇航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环控生保系统”向舱内输送的可供呼吸的气体是  ,另一方面,飞船往返过程中,宇航员要穿上压力服,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  性。(3)舱外宇航服用铝、橡胶、聚酯材料等制作而成,其中的铝属于  材料,铝的元素符号为  。舱外宇航服的最外层使用了玻璃纤维和一种叫“特氟隆”的合成纤维,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  (合理即可)。(4)返回舱返回时的动力来自液氢和液氧,它们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1)N2或氮气;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 (2)O2或氧气;气密性、耐压(3)金属;Al;强度高、耐撞击(4)2H2+O2点燃__2H2O;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知识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由题意可知,反应前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氧元素,而生成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还差氮元素,故生成对环境无污染的另一种物质是氮气,故填:氮气或N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前的物质都有毒,为了是反应后对环境无污染,则应是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故填:二者恰好反应/防止反应物泄漏(合理即可);(2)氧气能供给呼吸,故填:氧气或O2;根据题意,当舱内压力突变时,压力服会迅速充满气体,这就需要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Al;根据题意,“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它具有的特性是:强度高、耐撞击;(4)液氢和液氧点燃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点燃__2H2O;在即将着陆前,要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氢气不纯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合理即可)。【分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2H8N2和N2O4均有毒,推进剂在使用时应注意反应物需二者恰好反应或防止反应物泄漏;(2)氧气能供给呼吸;压力服必须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耐压性;(3)铝是金属材料;其元素符号为Al;“特氟隆”足以抵御像枪弹一般的微陨石的袭击,则它具有强度高、耐撞击的特性;(4)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迅速释放剩余的燃料,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减轻重量等。12.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水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1)上述设备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的作用是  (合理即可)。(4)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是  。(5)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答案】(1)烧成炉(2)搅拌(3)保护蓄光釉料/提高釉面性能(4)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合理即可)(5)3Fe+2O2点燃__Fe3O4【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1)如图前几步中,都是物质的形状等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烧成炉中陶坯经过加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填:烧成炉;(2)练泥机将水和坏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这样就将里面的蓄光釉料覆盖起来起到保护作用,故填:保护蓄光釉料或提高釉面性能;(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釉料发生化学反应,故填: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或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5)根据题意,残留的铁会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点燃__Fe3O4。【分析】(1)有新物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2)练泥机将水和坯料充分调和相当于搅拌;(3)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印刷在坯体上,再涂抹一层透明釉料可保护蓄光釉料;(4)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5)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三、综合题13.阅读材料火山喷发2022年1月14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岛屿发生火山大喷发,其威力之大,令世界担忧。卫星照片显示,此次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火山灰、蒸汽和气体在太平洋蓝色的海面上升腾而起,喷发的火山柱直径约5千米,高约20千米,呈蘑菇状笼罩在火山上空,导致空气有毒,石油泄漏,海鸟死亡,甚至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活。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地表温度骤降,对植被产生较大影响。 火山喷发的原因是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岩石(如石灰石)被推入熔岩下,变成岩浆,释放出大量气体,炽热的岩浆在火山下方流动,当蒸汽穿过岩石时,喷发点就会积聚压力,岩石受压破裂,气体迅速释放导致剧烈的喷发。阅读分析,解答问题:(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什么?  (写1种)。(2)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火山喷发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气体的原因。  。(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引起地表温度骤降的原因是什么?  。地表冷却对农作物会产生什么影响?  。(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哪一种能源?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什么问题?  。【答案】(1)SO2或H2S(2)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太阳光不能照到地面(合理即可);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合理即可)(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解析】【解答】(1)由题干“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异味”推测,火山喷发含有的有害气体含硫化氢,地底化石燃料等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任填一种即可。(2)石灰石受热大量分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方程式为:CaCO3高温__CaO+CO2↑。(3)火山灰弥漫在空中,阳光不能直接照射在地表,导致地表温度骤降,地表冷却造成农作物冻伤,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地热能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等问题。【分析】(1)火山喷发产生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氯化氢;(2)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3)地表的温度与太阳光有关,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中,火山灰阻挡了太阳光;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温度,地表冷却,会冻伤农作物,温度太低,农作物不能正常生长;(4)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来自地热能,如果这种能源被开发利用,可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14.在一次复习课上,同学们以图形转换的形式将六种常见物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如下整合。已知A俗称生石灰,三角形中的“→”指一种物质可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指两种物质可发生反应。(1)分析1:A的物质类别是  。(2)分析2:B生成E或F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析3:C与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答案】(1)氧化物(2)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3)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复分解反应【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解答】(1)A俗称生石灰,化学式为CaO,属于氧化物。(2)由分析可知,B生成E或F是盐酸与碳酸盐反应,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合理即可。(3)由分析可知C与D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盐反应,其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分析】已知A俗称生石灰,生石灰能与水和酸反应,生石灰能转化为C,且BC能发生反应,则B是盐酸、C是氢氧化钙,D能与酸和氢氧化钙反应,则D是可溶性碳酸盐,盐酸可转化为E和F,且EF能发生反应,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则E、F是二氧化碳和水。四、计算题15.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拔,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01)。实验室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其中MnO2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求KClO3完全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答案】(1)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合理即可) (2)解:KClO3的质量为:2g÷25%-2g=6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2KClO3MnO2__Δ2KCl+3O2245966gx24596=6gxx≈2.35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b曲线始终不变则,证明该反应未发生,可能原因是未加热、温度不够等,合理即可。(2)已知二氧化锰质量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则氯酸钾质量为2g÷25%-2g=6g,再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分析】(1)b曲线始终不变即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不变;(2)根据二氧化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利用题干数据求出氯酸钾质量,再根据氯酸钾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求出氧气质量。五、综合题16.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验证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认识其反应原因,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方案】⑴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⑵实验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⑶实验现象:  。⑷实验结论:  。【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写1点)  。②简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  。【答案】Fe+CuSO4=Cu+FeSO4;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附着;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位于铜的前面,或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铁丝要打磨干净(合理即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合理即可)【知识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解析】【解答】【实验方案】(1)实验方法:将洁净的铁丝伸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2)实验原理: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3)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随着铜被置换出来,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颜色变浅,直至变为浅绿色;(4)实验结论:该实验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问题与交流】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铁丝表面要打磨干净,因铁容易生锈,其表面的污物和锈会影响实验;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铁原子变为亚铁离子,铜离子变为铜原子。【分析】(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2)金属铜为红色固体,硫酸亚铁为浅绿色;(3)铁能将铜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则铁的金属性强于铜;(4)①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铁丝要打磨干净,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②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铁原子变成亚铁离子,铜离子变成铜原子。17.胜利中学与某沿海学校建立了“手拉手,结对子”的联盟校。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两所学校的同学无法实地交流,于是借助数字化平台进行了“云端”活动,他们对海洋中海水利用概况、海水处理技术、车间废水成分以及海洋发展前景等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1)任务一:调查海水利用概况【查阅资料】我国海水利用主要有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海水化学资源利用等。【分析交流】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共同获悉,海水里的化学资源有  (写1种)。(2)任务二:咨询海水处理技术【咨询专家】同学们通过数字化平台,向海洋专家进行了咨询,专家介绍,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海水通过反渗透膜,发生改变的是  。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  (写1种)。(3)任务三:探究海水提取车间废水成分沿海学校的同学获得一瓶海水提取车间的废水,在“云端”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究。 【教师指导】①提取车间未经处理的废水含有酸性物质。②BaSO4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猜想假设】该强腐蚀性废水中可能含有硫酸和盐酸。【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项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①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废水中含有硫酸和盐酸②另取少量废水于试管中,滴加过量Ba(NO3)2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③取步骤②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产生白色沉淀(4)【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  。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任务四:展望海水发展前景【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他们一致认为,经常食用可预防的疾病是  (写1种)。【成果分享】通过“云端”合作,同学们知道了海洋作为人类重要的资源宝库,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答案】(1)氯化钠(合理即可)(2)含盐量降低/密度减小(合理即可);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合理即可)(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变红;AgNO3溶液/硝酸银溶液(4)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发生反应;HCl+AgNO3=AgCl↓+HNO3(5)甲状腺期肿大【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海洋中的资源;酸、碱性废水的处理【解析】【解答】【分析交流】海水中含有多种类物质,含量较多的资源则是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来源之一,任意写出一种即可。【小组讨论】同学们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了网上交流并达成共识。①通过图示可知,海水通过反渗透膜,海水变为淡水,则是含盐量降低,因除去了大部分可溶性的盐,其密度也随之减小。②淡化后的海水可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灌溉等;【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废水成分。根据实验结论废水中含硫酸和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步骤①的实验现象是之色石蕊溶液变红;步骤②加入过量的硝酸钡,则除去了废水样品中的硫酸,剩余溶质有硝酸钡和盐酸,则步骤③是为了证明其中含有盐酸,所以应加入的试剂是硝酸银溶液。【反思评价】①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的原因是已证明废水中含盐酸和硫酸,氢离子会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反应,所以废水中不含碳酸根离子。②步骤③中发生反应是硝酸银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小组交流】同学们了解到随着海水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富含碘、硒等微量元素的海水食物将为人类健康提供必要的保障,使用含碘的食物,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分析】(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2)海水淡化使用了反渗透膜淡化技术,可以使含盐量降低,淡化后的海水可用于生活用水;(3)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加入硝酸银溶液验证氯离子,进而验证废水中有盐酸;(4)①碳酸根和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在酸性条件下大量存在;②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5)含碘的食物能预防甲状腺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