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1—6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

新湘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全册优质教案含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美术课教学,高兴之余,我也暗下决心,把美术这一科教好,让美育开花结果。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如下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教材体现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年级第一册小学美术教学计划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

简介:美术学科教学设计(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实验小学第59页共59页 教学工作计划20xx年8月28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存在问题:1.各班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放映在作品上。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按教学大纲说明的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的重点、难点)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2.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4.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5.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6.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课堂教学方面的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和即时了解学生的实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2.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好,及时作好课后记录,教学随想,及时反思、总结。课外辅导方面的措施1.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构图色彩,主题的表现等)。3.定期进行作品展评。教改教研课题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方法与范例第59页共59页 教学进度表20xx年9月1日本学期上课20周共40课时,其中新授课30节,复习反馈课8节,机动2节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学辅导活动实际完成情况18/30—9/3始业教育准备课一课时良好29/6—9/10第一课《台灯设计》良好39/13—9/17第二课《水资源》第三课《漫画与生活》良好49/20—9/24第四课《戏曲人物》泥塑良好59/27—10/1第五课《喜气洋洋》良好610/4—10/8第六课《龙的传人》良好710/1—10/15第七课《线条的魅力》良好810/1—10/22第八课《风儿吹过》良好910/2—10/29第九课《虫虫大聚会》良好1011/1—11/5第十课《生长的植树》良好1111/8—11/12第十一课《材料妙用》良好1211/1—11/19第十二课《塔》良好1311/2—11/26第十三课《瓶子新生代》泥塑良好1411/29—12/3第十四课《盘盘转转》良好1512/6—12/10第十五课《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泥塑良好1612/1—12/17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玩具》良好1712/2—12/24美术万花筒良好1812/27-12/31复习良好191/3—1/7期末美术作品展示良好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3日课题:1台灯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第59页共59页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教学准备:(学生)彩色铅笔、黑色水笔。(教师)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谈谈感受即兴创作,全新体验。课件出示,拓宽视野1.欣赏。(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2.即兴造型。(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注意灯的位置摆放)(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的结合。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学生动手创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优秀作品欣赏自由创作评价展示(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5.创作。要求: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6.评价展示。(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角锥型的灯罩基本做法和圆锥型做法的不同。强调制作难点:只在切去部分的圆面内分成若干等分,用小刀背在等份线上划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锥型灯罩。制作圆锥型灯罩,引导学生们发现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切去的越多,做成圆锥越小。圆柱型的灯罩制作比较简单,根据灯罩的大小,取一长方形纸片,卷成圆筒粘牢接口即成圆柱,再按圆筒的直径做一圆面,与圆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圆柱灯罩。教学过程中指导运用绘画、剪贴或自己创造的新方法装饰灯罩和灯座。让学生把做好的台灯放在投影上展览,互相评议,评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给予表扬。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8日课题:2水资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观察感受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情境导入。(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出课题。2.观察感受。(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江河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等等),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比较他们作品中的异同)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感受增强审美情趣第59页共59页 表现与创新展示与评价(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4.表现与创新。布置作业(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说一说。学生自由创作。展示评价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本课是“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水的各方面资料,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指导学生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班级大集体中交流学习探讨,萌发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以此来激发美术创作的强烈欲望。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3日课题:2水资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带齐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分析1.导入。出示一招贴画:(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2.欣赏分析。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引导了解:(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讨论:画面中表达的含义?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增强环保意识讨论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展开联想,实践创作大胆宣传,展示评价引申拓展,感悟升华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浪费水的现象(2)小组交流:生活中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讨论: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联系生活,增强感悟。通过欣赏拓宽视野情感交流课后录第59页共59页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画个有创意的图标或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难度并不大,但是要利用一个简洁的画面来传递一个主题思想、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警示,那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广泛的水的相关知识、大量的水资源现状及现象,以此来储备创作之源泉,同时向学生展示各类利用不同手法来表现的招贴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招贴画写实、装饰、抽象、漫画的艺术风格以及夸张、拟人、想象的手法,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启发学生广泛的创作思路。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5日课题:3漫画与生活教学目标: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第59页共59页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难点: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激趣模仿尝试课件欣赏1.情境激趣。(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揭题:《漫画与生活》)2.模仿尝试。(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作品的魅力第59页共59页 尝试创作《小猫钓鱼》: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半分》: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画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独幅漫画)欣赏《原来如此》(出示第一、二张):画面描绘的内容?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试画)(出示第三、四张):有不同结果吗?(小结:四格漫画)4.尝试创作。(1)讨论创作内容。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分层教学: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理”在其中》杰克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疾驶,过往的人群纷纷避让.警察阻止他问:“您为什么骑者这么快?”杰克回答:“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所以我想尽快骑回去修理,以免发生意外!”《拔牙》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讨论创作内容。讨论交流,突出教学重、难点。尝试创作,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第59页共59页 作业展示课外延伸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5.作业展示。6.课外延伸。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介绍其他漫画类型展示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人民喜爱,是一种“笑的艺术”,被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从而我们总结出,大凡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漫画是视觉艺术,与其它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它绘画,它与其它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逆向思维艺术。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学习用基本的漫画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0日课题:4戏曲人物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第59页共59页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激趣感知引趣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3.感知引趣。(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各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各小组进行作业展示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为上课做好准备。通过作品展示突破教学难点交流讨论表现方法第59页共59页 尝试探趣评价延趣(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4.尝试探趣。(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自由创作: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评价能力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戏剧是一门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追求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仅有京剧的表演,更有如越剧、昆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的表演,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7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评析1.导入。(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2.欣赏评析。(1)想一想。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思考: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思想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活动表现学生创作作业展示(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3.活动表现。(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5.作业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活动表现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中国传统节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祖先数千年创造的包括传统节庆日在内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在出现严重危机。在中国传统节庆日逐渐式微的同时,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却大行其道。正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并能进行相关的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9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新课|标第|一|网(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象、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内容回顾设计情景,展开教学课后评价1.内容回顾。(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5)小组讨论。(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8)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3.课后评价。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小组讨论: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新-课-标-第-一-网巩固已学的知识讨论交流,增强记忆。评价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在二年级《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进行,剪一个简单的不带装饰的双喜,从技法上学生不存在问题。本课的教学并没有单单从一个剪纸技法课来上,而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简单的双喜字。www.xkb1.com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8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图片激趣导入了解龙的历史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习龙的文化内涵。创设文化情境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审美体验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对龙的不同形态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龙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课后录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与一体的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本课分二部分进行教学:“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在选择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首先选择了故宫九龙照壁,作品为了突出龙的形象,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其次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起源的久远,了解原始阶段龙的造型。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1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感受民俗传统活动赏析作品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端午节赛龙舟。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说一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故事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进行探究性学习。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展示评价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有效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课后录本课教学注重“造型表现”的内容。纸接龙舟,详细介绍了龙舟构成的基本元件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接龙舟最美丽、最牢固,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作业两幅,一幅是版画作品,另一幅是水彩笔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也都体现了在赛龙舟过程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9日课题:7线条的魅力教学目标:第59页共59页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教学准备:(学生)铅笔、彩色笔。(老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寻找生活中的线条图片欣赏(一)讲授新课。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4.欣赏艺术作品。(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给线条取个名字?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寻找生活中的线条欣赏作品中的线条通过设问,引导回忆,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合作学习布置作业课堂小结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二)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1.欣赏学生作品。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2.欣赏范例。(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三)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学生作业、老师辅导。(四)课堂小结。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2.拓展: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多种排列形式的线条展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龄人的作品为学生的学习、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汇。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堂中出示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6日课题:8风儿吹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第59页共59页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教学准备:(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创设情境:1.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大风时树叶的沙沙声;西北风的呼号;狂风哗哗作响……这是什么风?(触动学生的记忆)2.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用身体感觉到风、用耳朵听到风。回忆各种风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觉(最好能出示相关的画面)。炎炎夏日,轻风吹来格外舒爽;寒冬腊月,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www.xkb1.com风雨交加、狂风大作时,雨伞都会被掀翻,寸步难行;乘坐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疾驰,疾风会让人感觉呼吸困难;如果龙卷风来了,我们会非常紧张、恐惧……(二)探究学习。1.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出示气象预报的风力级别:风向,偏北风3——4级。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X-k-b-1.-c-o-m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呈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风的艺术作品,使学生赏析、思考、探究。第59页共59页 四人小组讨论欣赏画家作品风有大小的级别,你还能说出什么级别的风?结合“蒲福氏风级”,认识12级风。2.观看《龙卷风》片段,了解风的小常识:简单了解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不同。(1)四人小组讨论:江浙一带每年7至9月都会有台风,我们是怎样对台风命名的?结合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严重的后果。台风过境的惨状,人们在抗台中自救。(2)请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3)虽然台风、龙卷风、飓风有很强的杀伤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来利用,造福于人类。请学生简单介绍风车拉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3.欣赏画家作品,画家是怎样表现风的。(1)比较图片:郑板桥的《竹》与徐悲鸿的《逆风》。这两幅竹都是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徐悲鸿的《逆风》风很大?比较莫奈的《树》与柯罗的《阵风》《阵风》中画家是怎样表现大风中的树的?(2)欣赏画家对风的表现。如卢梭的《热带风暴中的老虎》欣赏学生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四人小组讨论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解决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多种的学生作品和学习建议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59页共59页 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画画风教师巡回指导作业展评课后拓展4.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微风时——大风时——狂风时的不同的状态(三)画画风。1.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出示一组事物,你觉得哪几项适合表现风?哪些不太合适呢?2.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3.教师巡回指导。4.作业展评。(1)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2)根据老师的导向性提问来评价。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哪几件作品还需要改进的?(四)课后拓展。1.欣赏风蚀地貌。2.说说有风的成语。课后录一般来说人们总认为风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一系列的听风、体验感觉风、画风、说风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风。使孩子们更亲近大自然,主动观察、探索风起时自然现象的变化,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8日课题:9虫虫大聚会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教师)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欣赏交流出示范作,激发兴趣分析理解,示范操作1.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2.欣赏交流:(1)放录像(昆虫大世界)。学生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2)课件图片展示:(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老师提问:“图片中是些什么昆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这三类昆虫有哪些不同点。)3.出示范作,激发兴趣。(1)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昆虫。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4.分析理解,示范操作。以教科书第25页为例示范制作小昆虫。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大自然各种昆虫的图片展示,为学生的观察、分析、感受提供学习的资料。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评议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折剪小昆虫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5.学生练习。(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自由创作。)6.评议:(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7.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展示详尽的制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折叠方法。各种折纸昆虫作品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拓展学生的创作表现主题。课后第59页共59页 录昆虫是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生物。学生对昆虫的种类、形态也都较为熟悉。对学生来说熟悉的事物相对容易表现,而纸工创作在以前的教材中也学到过。本课强调了折、剪、添三种技法的综合利用,重点明确。教学中共中央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评述,展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昆虫实例,让学生通过感受认知,培养自己鉴赏能力,空间思维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设计与运用,从制作完成的昆虫展示、基本折叠方法到最后作品“虫虫大聚会”,这样的安排条理清楚,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日课题:10生长的植物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难点:经过观察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教学准备:(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记号笔,水笔等绘画材料。(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植物的文化1.导入课题。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2.植物的文化。(1)植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从它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讨论: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讨论:①精美的艺术作品不仅是学习、赏析的素材,也为后面学生的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促其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挡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果实,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荫凉,抗噪音等等。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看我们学校里的古树,见证着学校的变迁!村口的大榕树,1000多年的历史,几个人才能围抱,是生命树。银杏是活化石。4.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油画。教师提问: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讨论: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局部形态,进一步把握特征。第59页共59页 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植物的结构。教师准备一些植物,请学生来观察。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来说说这些植物的共性和个性学生可以观察到卷曲的叶片,植物的花托,树枝的节节等等细节的东西!6.近距离写生。教师:我们今天用“放大镜”的眼睛来观察植物了,现在我们需要把他用线条记录下来!学生写生,教师指导。7.点评作业。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1)这次画的植物写生,有什么特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3)课后还可以再观察别的植物,找出每样植物的精彩部分8.小结。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植物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植物,并向大师学习画了画植物。下节美术课,请同学们带好水笔,我们要去户外感受大自然中的植物,亲自去感受那鲜活的生命!学生观察植物的共性和个性。近距离写生展示同龄人的作品,解决学生创作时的畏难情绪,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第59页共59页 点评作业课后录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在于发现。一棵平常的树,在画家的笔下会变得如此精彩,因为他们会用心去感受,用热爱生活的心去表现大自然,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所谓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可能仍以形象记忆为主,以符号的形式来表现树,本课主要是依靠观察来画树,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指导重点上我放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利用学习的构图知识,线条的表现知识进行创造性表现。通过对树的写生,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美好的事物。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1日课题:11材料妙用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参观实践启发谈话,分析材料1.参观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材料市场,如:建材市场、布料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并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2.启发谈话,分析材料。把学生收集起来的材料放置在一起。教师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七类:(1)纸类材料。纸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定形性和可塑性,工艺简单,是工艺制作常见的材料。纸的工艺有:剪纸、折纸、纸雕、纸塑四种。(2)布绳材料。各种布绳材料都是软性材料,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软雕塑来。①布料工艺。参观材料市场。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从画面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材料。通过设问,引导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传授新课布的表现手法有:扎系、折叠、包缠、剪切等。②线绳工艺。各种线绳的表现手段非常多,一般有:编织、系结、缠绕等。(3)竹木材料。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果实则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又有软性。(4)泥石材料。它包括泥造型和石头造型。(5)泡塑材料。可以利用废弃的炮沫、塑料纸等进行造型。(6)金属材料。金属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铁、铜、铅、铝为主。(7)废旧材料。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装盒、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塑料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3.传授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收集回来的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1)名画欣赏。出示四张表现秋天景色的画家作品。这四张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作品1号:中国画。作品2号:油画。作品3号:中西结合表现的作品。用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各种材料制作的风铃作品,启迪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对材料的运用能力。多种材料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创作思维。相关知识的介绍,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粘贴技法的指导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作品4号:综合材料表现的作品。(2)重点分析作品4号(抽象)。作品表现了秋天的什么情景?用了那些材料?今天我们也要用我们桌子上这些材料来表现秋天。(3)欣赏教师范作。分别出示三组画面进行对比来说明画面的构成关系。①材料的丰富性。②点、线、面的合理布局。③画面情节的组织。(4)引发材料的想象。分别出示麻袋、棕绳、树叶等材料,让学生来想象在《秋天》中如何利用这几种材料?——地面、头发、小树…4.粘贴技法的指导。材料:①细小的:豆子、木屑、沙子…②柔软的:布、纸、棕绳…③块状的:铁钉、石头…粘贴方法:细小的、柔软的可以直接撒铺,在涂上胶水的纸上。块状的可以直接沾上胶水或双面胶粘在画面中。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①运用综合材料创作秋天。②注意色彩调子的把握(暖色调)。③最好有一定的情节。(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5.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第59页共59页 (2)学生参观式评价(可针对创作意识、想象的巧妙、画面的构成、情节的联想等方面)。(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课后录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材料的构成可唤起时代的联想。本课通过学生对材料的感知,培养自己对材料的兴趣,了解材料的质感、特性等。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8日课题:11材料妙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提出问题观察感受不同材质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欣赏范图,激发思维1.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纸类材料、布绳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属材料、废旧材料)新课|标第|一|网2.观察感受不同材质。教师准备几种不同质地的材料,用布或者盒子装好,然后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3.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瓶、罐、盒类材料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适合于表现体积感较强的物体;线类材料给人以流畅、优美之感,可以用于编结物、挂件的制作;纸类可以视质地的厚薄做物体的表面包装材料;布料更多用于物体外表的包装和装饰。4.欣赏范图,激发思维。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回顾,巩固新知增强直观感受解决教学重、难点第59页共59页 启发引导,展开想象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引导学生欣赏教科书范作第28、第29页,看一看哪一个形状最好看的?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2)教师出示毕加索作品《牛头》。启发学生观察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自行车的座凳和车把)通过欣赏大师及学生的作品相互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5.启发引导,展开想象。(1)教师用投影出示已准备好的三件组品,让学生欣赏。(三件作品材料都是相同的,造型不同)(2)要求每个学生任选三种不同材料,然后自己把这三种材料创意组合,完成后先让其他同学猜猜自己的造型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的创意。6.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1)运用已有的材料创作一件立体的作品。(2)注意材料运用的和谐与同一。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2)学生参观式评价。(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学生创作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欣赏范作增强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第二课时主要是将各种材料做成工艺作品,从纸类材料、废旧材料、金属材料的作品都有,展示的作品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主,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学生更加亲切,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把握对材料加工时的基本要求,更注重传授新的创作理念,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运用和造型能力。第一课时以拼贴为主,第二课时以立体制作为主。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5日课题:12塔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塔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兴趣的学生寻访家乡的塔,了解塔的历史,并对塔进行摄影、写生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主题,明确分工引出主题(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中国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与“塔”有关的文化,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小组分工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组反馈,展示成果3.小组分工。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途径:(1)整理已收集的资料。(2)课堂上上网、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师生讨论交流: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教师小结:中国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赏析、思考、探究塔的造型,为后面的创作作铺垫。各种图片的展示和相关小知识的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第59页共59页 激发情感,提出要求激发情感,提出要求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评价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作品启迪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表现,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课后录本课通过展示杭州著名的三座塔—雷锋塔、六和塔和保俶塔,让学生感受塔的不同造型、不同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并要求联系各地家乡的塔,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日课题:12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课前准备:(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外观特征自主学习,探讨方法(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2.塔有哪些用途?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2.反馈:冀教版(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讨论: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讨论: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复习巩固新知自主学习激发创意第59页共59页 展示范作作业要求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展示作品,多样评价拓展延伸,开拓思路(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1.展示作品。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小结: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学生练习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范作展示,拓宽学生的眼界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塔是文化的象征,它是一种别致、美观的建筑,以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各地,点缀着山河,为各地名胜增添风采神韵,闪烁着建筑艺术的熠熠光辉。本课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著名宝塔图片,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塔建造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并懂得塔的建筑特点:塔的层数一般是奇数,塔的横截面的边多为偶数;引导观察塔的三部分——塔基、塔身、塔尖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能敏锐而细致地观察事物能力。本课侧重于塔的“综合.探索”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寻找、收集有关塔文化和知识的资料,用文字、图片、摄影作品、写生稿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然后,对塔的造型表现有所突破,能创造性地用各种材料来表现想象中的塔,并用线描来表现书本上的塔或家乡的塔,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9日第59页共59页 课题:13瓶子的新生代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2.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难点:形成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泥塑工具、牙签等。(教师)课件、陶土、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比较欣赏设计展示1.比较。(1)出示图片:对称型的瓶子,生动而奇特的瓶子。提问: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2)揭示课题。《瓶子新生代》2.欣赏。(1)提问:瓶子有什么用?(2)提问: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提示:从瓶子的形态特征对照与其相应的自然形态,感受艺术家对作品独到的创意,和对自然素材的处理。(3)将瓶子与自然物比较,它们又有哪些不同?3.设计。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4.展示。讨论;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讨论: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赏析、探究,激发学习兴趣。从雕塑形象到瓶子造型的转变,让学生了解新生代瓶子的创作过程。第59页共59页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碰撞思维的火花。(2)展示自己的作品。(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课后录自然界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蜗牛的螺旋型的壳,雪花的美丽图形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能从自然中获得多如泉涌的启发和灵感,许多艺术家都曾经向大自然学习,创作出了精彩生动的作品。本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并以此为创意的起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并制作瓶子,以此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土是一种可塑性、表现力、空间感很强的媒体,以泥塑的形式来表达瓶子的创意,学生易于表现,能从创作中获得成就感。为了让学生体验艺术家的创作与自然界的联系,本课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瓶子与自然形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作品中“仿生”元素的运用和艺术家的再创造。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16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螺旋线,彩纸、固体胶等。(教师)课件、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回忆欣赏感受创意制作1.观察回忆。(1)出示一根绳子,提问:谁能改变它现在的模样!(请学生在展示台上操作绳子的多种变化。)提问: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出示螺旋形的自然物图片。(2)揭示课题:《盘盘转转》2.欣赏感受。(1)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2)提供绘画凡高的《星空》、建筑旋转楼梯、纸绳粘贴作品。(3)提问:这样的造型有什么优点和独特的美感?(4)教师示范纸绳的制作和粘贴。(搓、绕、粘)3.创意制作。(1)用皱纸搓成纸绳;(第一课时完成)讨论: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讨论交流: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通过名作的欣赏,让学生明白线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通过设问,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线的表现效果。第59页共59页 学生创意制作评价交流(2)用纸绳盘盘转转;(第二课时完成)(3)创作一幅拼贴画。4.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及时评价学生制作的情况。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开拓思路和提高表现、想象能力。课后录螺旋线在艺术作品中常常具有独特的美感。在自然界中它不仅具有美感,同时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螺旋形与生命之间,其实有着深刻的内涵,螺旋结构是生命的基本形状,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图案之一。在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螺旋线的巧妙利用,如蚊香、灯管、旋转楼梯、PVC螺旋管、螺旋音响等,它们让能耗达到最小,且形态优美。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3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搓好的纸绳、固体胶等。(教师)课件、范作。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拼贴作品展示交流课外探索1.拼贴作品。(1)学生两人一组以盘盘转转为主要形式,用彩色纸绳拼贴一幅作品。(2)创作建议:可以根据螺旋形进行夸张、变形、想象和添加。(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要重视个别辅导)2.展示交流。(1)展示自己的作品。(2)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3.课外探索。还可以用绳子、铁丝、画笔进一步尝试盘盘转转的变化。学生创作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评价交流促进提高。课后录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效果较好,并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30日课题:15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教学目标: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3.通过赏析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介绍秦始皇兵马俑。难点:在讨论、分析中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教师)相关图片或工艺品、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图片1.导入新课:(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欣赏《神话》片断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各种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形象的欣赏、分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老师小结补充:课件。跪射俑造型的特征:可以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赏析铜车马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神态威严的将军俑。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4)赏析铜车马。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老师补充小结: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课后拓展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3.学生练习。(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2)巡视辅导。(3)作业展评。4.课后拓展。(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学生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对比较陌生。而且也不一定会喜欢兵马俑的造型。课本上有秦始皇骊山的陵墓外景图,让学生知道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都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书中最大的照片是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的局部,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兵马俑在陵墓中排列的状态;领略不同造型的武士俑,学生可以仔细地观察秦俑的神情、动态服饰等。主要是两个兵马俑的头部特写、五种兵器和铜车马的图片图片是比较有限的,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获得更多的图片和兵马俑的知识。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简介:美术学科教学设计(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实验小学第59页共59页 教学工作计划20xx年8月28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存在问题:1.各班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放映在作品上。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按教学大纲说明的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的重点、难点)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2.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4.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5.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6.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课堂教学方面的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和即时了解学生的实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2.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好,及时作好课后记录,教学随想,及时反思、总结。课外辅导方面的措施1.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构图色彩,主题的表现等)。3.定期进行作品展评。教改教研课题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方法与范例第59页共59页 教学进度表20xx年9月1日本学期上课20周共40课时,其中新授课30节,复习反馈课8节,机动2节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学辅导活动实际完成情况18/30—9/3始业教育准备课一课时良好29/6—9/10第一课《台灯设计》良好39/13—9/17第二课《水资源》第三课《漫画与生活》良好49/20—9/24第四课《戏曲人物》泥塑良好59/27—10/1第五课《喜气洋洋》良好610/4—10/8第六课《龙的传人》良好710/1—10/15第七课《线条的魅力》良好810/1—10/22第八课《风儿吹过》良好910/2—10/29第九课《虫虫大聚会》良好1011/1—11/5第十课《生长的植树》良好1111/8—11/12第十一课《材料妙用》良好1211/1—11/19第十二课《塔》良好1311/2—11/26第十三课《瓶子新生代》泥塑良好1411/29—12/3第十四课《盘盘转转》良好1512/6—12/10第十五课《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泥塑良好1612/1—12/17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玩具》良好1712/2—12/24美术万花筒良好1812/27-12/31复习良好191/3—1/7期末美术作品展示良好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3日课题:1台灯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第59页共59页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教学准备:(学生)彩色铅笔、黑色水笔。(教师)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谈谈感受即兴创作,全新体验。课件出示,拓宽视野1.欣赏。(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2.即兴造型。(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注意灯的位置摆放)(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的结合。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学生动手创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优秀作品欣赏自由创作评价展示(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5.创作。要求: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6.评价展示。(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角锥型的灯罩基本做法和圆锥型做法的不同。强调制作难点:只在切去部分的圆面内分成若干等分,用小刀背在等份线上划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锥型灯罩。制作圆锥型灯罩,引导学生们发现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切去的越多,做成圆锥越小。圆柱型的灯罩制作比较简单,根据灯罩的大小,取一长方形纸片,卷成圆筒粘牢接口即成圆柱,再按圆筒的直径做一圆面,与圆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圆柱灯罩。教学过程中指导运用绘画、剪贴或自己创造的新方法装饰灯罩和灯座。让学生把做好的台灯放在投影上展览,互相评议,评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给予表扬。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8日课题:2水资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观察感受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情境导入。(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出课题。2.观察感受。(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江河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等等),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比较他们作品中的异同)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感受增强审美情趣第59页共59页 表现与创新展示与评价(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4.表现与创新。布置作业(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说一说。学生自由创作。展示评价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本课是“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水的各方面资料,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指导学生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班级大集体中交流学习探讨,萌发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以此来激发美术创作的强烈欲望。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3日课题:2水资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带齐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分析1.导入。出示一招贴画:(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2.欣赏分析。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引导了解:(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讨论:画面中表达的含义?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增强环保意识讨论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展开联想,实践创作大胆宣传,展示评价引申拓展,感悟升华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浪费水的现象(2)小组交流:生活中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讨论: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联系生活,增强感悟。通过欣赏拓宽视野情感交流课后录第59页共59页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画个有创意的图标或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难度并不大,但是要利用一个简洁的画面来传递一个主题思想、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警示,那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广泛的水的相关知识、大量的水资源现状及现象,以此来储备创作之源泉,同时向学生展示各类利用不同手法来表现的招贴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招贴画写实、装饰、抽象、漫画的艺术风格以及夸张、拟人、想象的手法,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启发学生广泛的创作思路。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5日课题:3漫画与生活教学目标: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第59页共59页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难点: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激趣模仿尝试课件欣赏1.情境激趣。(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揭题:《漫画与生活》)2.模仿尝试。(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作品的魅力第59页共59页 尝试创作《小猫钓鱼》: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半分》: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画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独幅漫画)欣赏《原来如此》(出示第一、二张):画面描绘的内容?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试画)(出示第三、四张):有不同结果吗?(小结:四格漫画)4.尝试创作。(1)讨论创作内容。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分层教学: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理”在其中》杰克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疾驶,过往的人群纷纷避让.警察阻止他问:“您为什么骑者这么快?”杰克回答:“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所以我想尽快骑回去修理,以免发生意外!”《拔牙》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讨论创作内容。讨论交流,突出教学重、难点。尝试创作,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第59页共59页 作业展示课外延伸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5.作业展示。6.课外延伸。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介绍其他漫画类型展示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人民喜爱,是一种“笑的艺术”,被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从而我们总结出,大凡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漫画是视觉艺术,与其它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它绘画,它与其它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逆向思维艺术。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学习用基本的漫画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0日课题:4戏曲人物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第59页共59页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激趣感知引趣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3.感知引趣。(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各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各小组进行作业展示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为上课做好准备。通过作品展示突破教学难点交流讨论表现方法第59页共59页 尝试探趣评价延趣(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4.尝试探趣。(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自由创作: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评价能力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戏剧是一门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追求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仅有京剧的表演,更有如越剧、昆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的表演,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7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评析1.导入。(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2.欣赏评析。(1)想一想。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思考: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思想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活动表现学生创作作业展示(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3.活动表现。(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5.作业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活动表现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中国传统节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祖先数千年创造的包括传统节庆日在内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在出现严重危机。在中国传统节庆日逐渐式微的同时,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却大行其道。正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并能进行相关的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9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新课|标第|一|网(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象、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内容回顾设计情景,展开教学课后评价1.内容回顾。(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5)小组讨论。(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8)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3.课后评价。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小组讨论: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新-课-标-第-一-网巩固已学的知识讨论交流,增强记忆。评价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在二年级《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进行,剪一个简单的不带装饰的双喜,从技法上学生不存在问题。本课的教学并没有单单从一个剪纸技法课来上,而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简单的双喜字。www.xkb1.com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8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图片激趣导入了解龙的历史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习龙的文化内涵。创设文化情境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审美体验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对龙的不同形态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龙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课后录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与一体的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本课分二部分进行教学:“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在选择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首先选择了故宫九龙照壁,作品为了突出龙的形象,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其次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起源的久远,了解原始阶段龙的造型。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1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感受民俗传统活动赏析作品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端午节赛龙舟。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说一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故事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进行探究性学习。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展示评价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有效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课后录本课教学注重“造型表现”的内容。纸接龙舟,详细介绍了龙舟构成的基本元件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接龙舟最美丽、最牢固,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作业两幅,一幅是版画作品,另一幅是水彩笔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也都体现了在赛龙舟过程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9日课题:7线条的魅力教学目标:第59页共59页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教学准备:(学生)铅笔、彩色笔。(老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寻找生活中的线条图片欣赏(一)讲授新课。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4.欣赏艺术作品。(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给线条取个名字?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寻找生活中的线条欣赏作品中的线条通过设问,引导回忆,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合作学习布置作业课堂小结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二)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1.欣赏学生作品。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2.欣赏范例。(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三)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学生作业、老师辅导。(四)课堂小结。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2.拓展: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多种排列形式的线条展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龄人的作品为学生的学习、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汇。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堂中出示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6日课题:8风儿吹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第59页共59页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教学准备:(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创设情境:1.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大风时树叶的沙沙声;西北风的呼号;狂风哗哗作响……这是什么风?(触动学生的记忆)2.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用身体感觉到风、用耳朵听到风。回忆各种风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觉(最好能出示相关的画面)。炎炎夏日,轻风吹来格外舒爽;寒冬腊月,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www.xkb1.com风雨交加、狂风大作时,雨伞都会被掀翻,寸步难行;乘坐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疾驰,疾风会让人感觉呼吸困难;如果龙卷风来了,我们会非常紧张、恐惧……(二)探究学习。1.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出示气象预报的风力级别:风向,偏北风3——4级。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X-k-b-1.-c-o-m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呈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风的艺术作品,使学生赏析、思考、探究。第59页共59页 四人小组讨论欣赏画家作品风有大小的级别,你还能说出什么级别的风?结合“蒲福氏风级”,认识12级风。2.观看《龙卷风》片段,了解风的小常识:简单了解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不同。(1)四人小组讨论:江浙一带每年7至9月都会有台风,我们是怎样对台风命名的?结合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严重的后果。台风过境的惨状,人们在抗台中自救。(2)请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3)虽然台风、龙卷风、飓风有很强的杀伤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来利用,造福于人类。请学生简单介绍风车拉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3.欣赏画家作品,画家是怎样表现风的。(1)比较图片:郑板桥的《竹》与徐悲鸿的《逆风》。这两幅竹都是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徐悲鸿的《逆风》风很大?比较莫奈的《树》与柯罗的《阵风》《阵风》中画家是怎样表现大风中的树的?(2)欣赏画家对风的表现。如卢梭的《热带风暴中的老虎》欣赏学生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四人小组讨论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解决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多种的学生作品和学习建议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59页共59页 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画画风教师巡回指导作业展评课后拓展4.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微风时——大风时——狂风时的不同的状态(三)画画风。1.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出示一组事物,你觉得哪几项适合表现风?哪些不太合适呢?2.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3.教师巡回指导。4.作业展评。(1)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2)根据老师的导向性提问来评价。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哪几件作品还需要改进的?(四)课后拓展。1.欣赏风蚀地貌。2.说说有风的成语。课后录一般来说人们总认为风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一系列的听风、体验感觉风、画风、说风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风。使孩子们更亲近大自然,主动观察、探索风起时自然现象的变化,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8日课题:9虫虫大聚会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教师)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欣赏交流出示范作,激发兴趣分析理解,示范操作1.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2.欣赏交流:(1)放录像(昆虫大世界)。学生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2)课件图片展示:(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老师提问:“图片中是些什么昆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这三类昆虫有哪些不同点。)3.出示范作,激发兴趣。(1)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昆虫。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4.分析理解,示范操作。以教科书第25页为例示范制作小昆虫。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大自然各种昆虫的图片展示,为学生的观察、分析、感受提供学习的资料。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评议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折剪小昆虫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5.学生练习。(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自由创作。)6.评议:(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7.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展示详尽的制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折叠方法。各种折纸昆虫作品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拓展学生的创作表现主题。课后第59页共59页 录昆虫是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生物。学生对昆虫的种类、形态也都较为熟悉。对学生来说熟悉的事物相对容易表现,而纸工创作在以前的教材中也学到过。本课强调了折、剪、添三种技法的综合利用,重点明确。教学中共中央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评述,展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昆虫实例,让学生通过感受认知,培养自己鉴赏能力,空间思维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设计与运用,从制作完成的昆虫展示、基本折叠方法到最后作品“虫虫大聚会”,这样的安排条理清楚,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日课题:10生长的植物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难点:经过观察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教学准备:(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记号笔,水笔等绘画材料。(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植物的文化1.导入课题。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2.植物的文化。(1)植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从它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讨论: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讨论:①精美的艺术作品不仅是学习、赏析的素材,也为后面学生的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促其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挡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果实,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荫凉,抗噪音等等。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看我们学校里的古树,见证着学校的变迁!村口的大榕树,1000多年的历史,几个人才能围抱,是生命树。银杏是活化石。4.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油画。教师提问: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讨论: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局部形态,进一步把握特征。第59页共59页 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植物的结构。教师准备一些植物,请学生来观察。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来说说这些植物的共性和个性学生可以观察到卷曲的叶片,植物的花托,树枝的节节等等细节的东西!6.近距离写生。教师:我们今天用“放大镜”的眼睛来观察植物了,现在我们需要把他用线条记录下来!学生写生,教师指导。7.点评作业。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1)这次画的植物写生,有什么特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3)课后还可以再观察别的植物,找出每样植物的精彩部分8.小结。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植物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植物,并向大师学习画了画植物。下节美术课,请同学们带好水笔,我们要去户外感受大自然中的植物,亲自去感受那鲜活的生命!学生观察植物的共性和个性。近距离写生展示同龄人的作品,解决学生创作时的畏难情绪,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第59页共59页 点评作业课后录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在于发现。一棵平常的树,在画家的笔下会变得如此精彩,因为他们会用心去感受,用热爱生活的心去表现大自然,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所谓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可能仍以形象记忆为主,以符号的形式来表现树,本课主要是依靠观察来画树,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指导重点上我放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利用学习的构图知识,线条的表现知识进行创造性表现。通过对树的写生,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美好的事物。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1日课题:11材料妙用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参观实践启发谈话,分析材料1.参观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材料市场,如:建材市场、布料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并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2.启发谈话,分析材料。把学生收集起来的材料放置在一起。教师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七类:(1)纸类材料。纸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定形性和可塑性,工艺简单,是工艺制作常见的材料。纸的工艺有:剪纸、折纸、纸雕、纸塑四种。(2)布绳材料。各种布绳材料都是软性材料,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软雕塑来。①布料工艺。参观材料市场。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从画面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材料。通过设问,引导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传授新课布的表现手法有:扎系、折叠、包缠、剪切等。②线绳工艺。各种线绳的表现手段非常多,一般有:编织、系结、缠绕等。(3)竹木材料。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果实则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又有软性。(4)泥石材料。它包括泥造型和石头造型。(5)泡塑材料。可以利用废弃的炮沫、塑料纸等进行造型。(6)金属材料。金属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铁、铜、铅、铝为主。(7)废旧材料。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装盒、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塑料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3.传授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收集回来的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1)名画欣赏。出示四张表现秋天景色的画家作品。这四张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作品1号:中国画。作品2号:油画。作品3号:中西结合表现的作品。用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各种材料制作的风铃作品,启迪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对材料的运用能力。多种材料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创作思维。相关知识的介绍,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粘贴技法的指导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作品4号:综合材料表现的作品。(2)重点分析作品4号(抽象)。作品表现了秋天的什么情景?用了那些材料?今天我们也要用我们桌子上这些材料来表现秋天。(3)欣赏教师范作。分别出示三组画面进行对比来说明画面的构成关系。①材料的丰富性。②点、线、面的合理布局。③画面情节的组织。(4)引发材料的想象。分别出示麻袋、棕绳、树叶等材料,让学生来想象在《秋天》中如何利用这几种材料?——地面、头发、小树…4.粘贴技法的指导。材料:①细小的:豆子、木屑、沙子…②柔软的:布、纸、棕绳…③块状的:铁钉、石头…粘贴方法:细小的、柔软的可以直接撒铺,在涂上胶水的纸上。块状的可以直接沾上胶水或双面胶粘在画面中。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①运用综合材料创作秋天。②注意色彩调子的把握(暖色调)。③最好有一定的情节。(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5.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第59页共59页 (2)学生参观式评价(可针对创作意识、想象的巧妙、画面的构成、情节的联想等方面)。(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课后录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材料的构成可唤起时代的联想。本课通过学生对材料的感知,培养自己对材料的兴趣,了解材料的质感、特性等。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8日课题:11材料妙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提出问题观察感受不同材质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欣赏范图,激发思维1.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纸类材料、布绳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属材料、废旧材料)新课|标第|一|网2.观察感受不同材质。教师准备几种不同质地的材料,用布或者盒子装好,然后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3.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瓶、罐、盒类材料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适合于表现体积感较强的物体;线类材料给人以流畅、优美之感,可以用于编结物、挂件的制作;纸类可以视质地的厚薄做物体的表面包装材料;布料更多用于物体外表的包装和装饰。4.欣赏范图,激发思维。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回顾,巩固新知增强直观感受解决教学重、难点第59页共59页 启发引导,展开想象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引导学生欣赏教科书范作第28、第29页,看一看哪一个形状最好看的?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2)教师出示毕加索作品《牛头》。启发学生观察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自行车的座凳和车把)通过欣赏大师及学生的作品相互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5.启发引导,展开想象。(1)教师用投影出示已准备好的三件组品,让学生欣赏。(三件作品材料都是相同的,造型不同)(2)要求每个学生任选三种不同材料,然后自己把这三种材料创意组合,完成后先让其他同学猜猜自己的造型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的创意。6.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1)运用已有的材料创作一件立体的作品。(2)注意材料运用的和谐与同一。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2)学生参观式评价。(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学生创作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欣赏范作增强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第二课时主要是将各种材料做成工艺作品,从纸类材料、废旧材料、金属材料的作品都有,展示的作品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主,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学生更加亲切,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把握对材料加工时的基本要求,更注重传授新的创作理念,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运用和造型能力。第一课时以拼贴为主,第二课时以立体制作为主。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5日课题:12塔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塔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兴趣的学生寻访家乡的塔,了解塔的历史,并对塔进行摄影、写生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主题,明确分工引出主题(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中国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与“塔”有关的文化,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小组分工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组反馈,展示成果3.小组分工。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途径:(1)整理已收集的资料。(2)课堂上上网、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师生讨论交流: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教师小结:中国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赏析、思考、探究塔的造型,为后面的创作作铺垫。各种图片的展示和相关小知识的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第59页共59页 激发情感,提出要求激发情感,提出要求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评价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作品启迪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表现,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课后录本课通过展示杭州著名的三座塔—雷锋塔、六和塔和保俶塔,让学生感受塔的不同造型、不同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并要求联系各地家乡的塔,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日课题:12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课前准备:(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外观特征自主学习,探讨方法(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2.塔有哪些用途?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2.反馈:冀教版(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讨论: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讨论: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复习巩固新知自主学习激发创意第59页共59页 展示范作作业要求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展示作品,多样评价拓展延伸,开拓思路(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1.展示作品。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小结: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学生练习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范作展示,拓宽学生的眼界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塔是文化的象征,它是一种别致、美观的建筑,以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各地,点缀着山河,为各地名胜增添风采神韵,闪烁着建筑艺术的熠熠光辉。本课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著名宝塔图片,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塔建造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并懂得塔的建筑特点:塔的层数一般是奇数,塔的横截面的边多为偶数;引导观察塔的三部分——塔基、塔身、塔尖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能敏锐而细致地观察事物能力。本课侧重于塔的“综合.探索”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寻找、收集有关塔文化和知识的资料,用文字、图片、摄影作品、写生稿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然后,对塔的造型表现有所突破,能创造性地用各种材料来表现想象中的塔,并用线描来表现书本上的塔或家乡的塔,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9日第59页共59页 课题:13瓶子的新生代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2.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难点:形成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泥塑工具、牙签等。(教师)课件、陶土、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比较欣赏设计展示1.比较。(1)出示图片:对称型的瓶子,生动而奇特的瓶子。提问: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2)揭示课题。《瓶子新生代》2.欣赏。(1)提问:瓶子有什么用?(2)提问: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提示:从瓶子的形态特征对照与其相应的自然形态,感受艺术家对作品独到的创意,和对自然素材的处理。(3)将瓶子与自然物比较,它们又有哪些不同?3.设计。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4.展示。讨论;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讨论: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赏析、探究,激发学习兴趣。从雕塑形象到瓶子造型的转变,让学生了解新生代瓶子的创作过程。第59页共59页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碰撞思维的火花。(2)展示自己的作品。(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课后录自然界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蜗牛的螺旋型的壳,雪花的美丽图形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能从自然中获得多如泉涌的启发和灵感,许多艺术家都曾经向大自然学习,创作出了精彩生动的作品。本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并以此为创意的起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并制作瓶子,以此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土是一种可塑性、表现力、空间感很强的媒体,以泥塑的形式来表达瓶子的创意,学生易于表现,能从创作中获得成就感。为了让学生体验艺术家的创作与自然界的联系,本课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瓶子与自然形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作品中“仿生”元素的运用和艺术家的再创造。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16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螺旋线,彩纸、固体胶等。(教师)课件、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回忆欣赏感受创意制作1.观察回忆。(1)出示一根绳子,提问:谁能改变它现在的模样!(请学生在展示台上操作绳子的多种变化。)提问: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出示螺旋形的自然物图片。(2)揭示课题:《盘盘转转》2.欣赏感受。(1)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2)提供绘画凡高的《星空》、建筑旋转楼梯、纸绳粘贴作品。(3)提问:这样的造型有什么优点和独特的美感?(4)教师示范纸绳的制作和粘贴。(搓、绕、粘)3.创意制作。(1)用皱纸搓成纸绳;(第一课时完成)讨论: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讨论交流: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通过名作的欣赏,让学生明白线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通过设问,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线的表现效果。第59页共59页 学生创意制作评价交流(2)用纸绳盘盘转转;(第二课时完成)(3)创作一幅拼贴画。4.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及时评价学生制作的情况。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开拓思路和提高表现、想象能力。课后录螺旋线在艺术作品中常常具有独特的美感。在自然界中它不仅具有美感,同时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螺旋形与生命之间,其实有着深刻的内涵,螺旋结构是生命的基本形状,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图案之一。在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螺旋线的巧妙利用,如蚊香、灯管、旋转楼梯、PVC螺旋管、螺旋音响等,它们让能耗达到最小,且形态优美。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3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搓好的纸绳、固体胶等。(教师)课件、范作。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拼贴作品展示交流课外探索1.拼贴作品。(1)学生两人一组以盘盘转转为主要形式,用彩色纸绳拼贴一幅作品。(2)创作建议:可以根据螺旋形进行夸张、变形、想象和添加。(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要重视个别辅导)2.展示交流。(1)展示自己的作品。(2)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3.课外探索。还可以用绳子、铁丝、画笔进一步尝试盘盘转转的变化。学生创作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评价交流促进提高。课后录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效果较好,并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30日课题:15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教学目标: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3.通过赏析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介绍秦始皇兵马俑。难点:在讨论、分析中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教师)相关图片或工艺品、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图片1.导入新课:(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欣赏《神话》片断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各种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形象的欣赏、分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老师小结补充:课件。跪射俑造型的特征:可以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赏析铜车马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神态威严的将军俑。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4)赏析铜车马。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老师补充小结: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课后拓展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3.学生练习。(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2)巡视辅导。(3)作业展评。4.课后拓展。(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学生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对比较陌生。而且也不一定会喜欢兵马俑的造型。课本上有秦始皇骊山的陵墓外景图,让学生知道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都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书中最大的照片是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的局部,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兵马俑在陵墓中排列的状态;领略不同造型的武士俑,学生可以仔细地观察秦俑的神情、动态服饰等。主要是两个兵马俑的头部特写、五种兵器和铜车马的图片图片是比较有限的,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获得更多的图片和兵马俑的知识。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简介:美术学科教学设计(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实验小学第59页共59页 教学工作计划20xx年8月28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存在问题:1.各班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放映在作品上。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按教学大纲说明的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的重点、难点)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2.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4.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5.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6.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课堂教学方面的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和即时了解学生的实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2.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好,及时作好课后记录,教学随想,及时反思、总结。课外辅导方面的措施1.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构图色彩,主题的表现等)。3.定期进行作品展评。教改教研课题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方法与范例第59页共59页 教学进度表20xx年9月1日本学期上课20周共40课时,其中新授课30节,复习反馈课8节,机动2节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学辅导活动实际完成情况18/30—9/3始业教育准备课一课时良好29/6—9/10第一课《台灯设计》良好39/13—9/17第二课《水资源》第三课《漫画与生活》良好49/20—9/24第四课《戏曲人物》泥塑良好59/27—10/1第五课《喜气洋洋》良好610/4—10/8第六课《龙的传人》良好710/1—10/15第七课《线条的魅力》良好810/1—10/22第八课《风儿吹过》良好910/2—10/29第九课《虫虫大聚会》良好1011/1—11/5第十课《生长的植树》良好1111/8—11/12第十一课《材料妙用》良好1211/1—11/19第十二课《塔》良好1311/2—11/26第十三课《瓶子新生代》泥塑良好1411/29—12/3第十四课《盘盘转转》良好1512/6—12/10第十五课《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泥塑良好1612/1—12/17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玩具》良好1712/2—12/24美术万花筒良好1812/27-12/31复习良好191/3—1/7期末美术作品展示良好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3日课题:1台灯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第59页共59页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教学准备:(学生)彩色铅笔、黑色水笔。(教师)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谈谈感受即兴创作,全新体验。课件出示,拓宽视野1.欣赏。(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2.即兴造型。(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注意灯的位置摆放)(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的结合。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学生动手创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优秀作品欣赏自由创作评价展示(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5.创作。要求: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6.评价展示。(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角锥型的灯罩基本做法和圆锥型做法的不同。强调制作难点:只在切去部分的圆面内分成若干等分,用小刀背在等份线上划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锥型灯罩。制作圆锥型灯罩,引导学生们发现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切去的越多,做成圆锥越小。圆柱型的灯罩制作比较简单,根据灯罩的大小,取一长方形纸片,卷成圆筒粘牢接口即成圆柱,再按圆筒的直径做一圆面,与圆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圆柱灯罩。教学过程中指导运用绘画、剪贴或自己创造的新方法装饰灯罩和灯座。让学生把做好的台灯放在投影上展览,互相评议,评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给予表扬。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8日课题:2水资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观察感受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情境导入。(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出课题。2.观察感受。(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江河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等等),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比较他们作品中的异同)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感受增强审美情趣第59页共59页 表现与创新展示与评价(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4.表现与创新。布置作业(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说一说。学生自由创作。展示评价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本课是“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水的各方面资料,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指导学生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班级大集体中交流学习探讨,萌发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以此来激发美术创作的强烈欲望。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3日课题:2水资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带齐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分析1.导入。出示一招贴画:(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2.欣赏分析。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引导了解:(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讨论:画面中表达的含义?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增强环保意识讨论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展开联想,实践创作大胆宣传,展示评价引申拓展,感悟升华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浪费水的现象(2)小组交流:生活中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讨论: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联系生活,增强感悟。通过欣赏拓宽视野情感交流课后录第59页共59页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画个有创意的图标或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难度并不大,但是要利用一个简洁的画面来传递一个主题思想、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警示,那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广泛的水的相关知识、大量的水资源现状及现象,以此来储备创作之源泉,同时向学生展示各类利用不同手法来表现的招贴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招贴画写实、装饰、抽象、漫画的艺术风格以及夸张、拟人、想象的手法,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启发学生广泛的创作思路。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5日课题:3漫画与生活教学目标: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第59页共59页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难点: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激趣模仿尝试课件欣赏1.情境激趣。(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揭题:《漫画与生活》)2.模仿尝试。(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作品的魅力第59页共59页 尝试创作《小猫钓鱼》: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半分》: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画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独幅漫画)欣赏《原来如此》(出示第一、二张):画面描绘的内容?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试画)(出示第三、四张):有不同结果吗?(小结:四格漫画)4.尝试创作。(1)讨论创作内容。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分层教学: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理”在其中》杰克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疾驶,过往的人群纷纷避让.警察阻止他问:“您为什么骑者这么快?”杰克回答:“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所以我想尽快骑回去修理,以免发生意外!”《拔牙》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讨论创作内容。讨论交流,突出教学重、难点。尝试创作,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第59页共59页 作业展示课外延伸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5.作业展示。6.课外延伸。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介绍其他漫画类型展示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人民喜爱,是一种“笑的艺术”,被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从而我们总结出,大凡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漫画是视觉艺术,与其它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它绘画,它与其它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逆向思维艺术。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学习用基本的漫画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0日课题:4戏曲人物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第59页共59页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激趣感知引趣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3.感知引趣。(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各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各小组进行作业展示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为上课做好准备。通过作品展示突破教学难点交流讨论表现方法第59页共59页 尝试探趣评价延趣(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4.尝试探趣。(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自由创作: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评价能力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戏剧是一门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追求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仅有京剧的表演,更有如越剧、昆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的表演,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7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评析1.导入。(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2.欣赏评析。(1)想一想。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思考: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思想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活动表现学生创作作业展示(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3.活动表现。(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5.作业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活动表现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中国传统节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祖先数千年创造的包括传统节庆日在内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在出现严重危机。在中国传统节庆日逐渐式微的同时,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却大行其道。正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并能进行相关的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9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新课|标第|一|网(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象、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内容回顾设计情景,展开教学课后评价1.内容回顾。(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5)小组讨论。(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8)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3.课后评价。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小组讨论: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新-课-标-第-一-网巩固已学的知识讨论交流,增强记忆。评价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在二年级《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进行,剪一个简单的不带装饰的双喜,从技法上学生不存在问题。本课的教学并没有单单从一个剪纸技法课来上,而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简单的双喜字。www.xkb1.com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8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图片激趣导入了解龙的历史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习龙的文化内涵。创设文化情境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审美体验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对龙的不同形态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龙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课后录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与一体的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本课分二部分进行教学:“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在选择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首先选择了故宫九龙照壁,作品为了突出龙的形象,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其次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起源的久远,了解原始阶段龙的造型。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1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感受民俗传统活动赏析作品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端午节赛龙舟。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说一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故事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进行探究性学习。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展示评价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有效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课后录本课教学注重“造型表现”的内容。纸接龙舟,详细介绍了龙舟构成的基本元件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接龙舟最美丽、最牢固,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作业两幅,一幅是版画作品,另一幅是水彩笔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也都体现了在赛龙舟过程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9日课题:7线条的魅力教学目标:第59页共59页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教学准备:(学生)铅笔、彩色笔。(老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寻找生活中的线条图片欣赏(一)讲授新课。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4.欣赏艺术作品。(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给线条取个名字?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寻找生活中的线条欣赏作品中的线条通过设问,引导回忆,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合作学习布置作业课堂小结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二)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1.欣赏学生作品。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2.欣赏范例。(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三)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学生作业、老师辅导。(四)课堂小结。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2.拓展: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多种排列形式的线条展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龄人的作品为学生的学习、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汇。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堂中出示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6日课题:8风儿吹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第59页共59页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教学准备:(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创设情境:1.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大风时树叶的沙沙声;西北风的呼号;狂风哗哗作响……这是什么风?(触动学生的记忆)2.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用身体感觉到风、用耳朵听到风。回忆各种风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觉(最好能出示相关的画面)。炎炎夏日,轻风吹来格外舒爽;寒冬腊月,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www.xkb1.com风雨交加、狂风大作时,雨伞都会被掀翻,寸步难行;乘坐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疾驰,疾风会让人感觉呼吸困难;如果龙卷风来了,我们会非常紧张、恐惧……(二)探究学习。1.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出示气象预报的风力级别:风向,偏北风3——4级。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X-k-b-1.-c-o-m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呈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风的艺术作品,使学生赏析、思考、探究。第59页共59页 四人小组讨论欣赏画家作品风有大小的级别,你还能说出什么级别的风?结合“蒲福氏风级”,认识12级风。2.观看《龙卷风》片段,了解风的小常识:简单了解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不同。(1)四人小组讨论:江浙一带每年7至9月都会有台风,我们是怎样对台风命名的?结合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严重的后果。台风过境的惨状,人们在抗台中自救。(2)请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3)虽然台风、龙卷风、飓风有很强的杀伤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来利用,造福于人类。请学生简单介绍风车拉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3.欣赏画家作品,画家是怎样表现风的。(1)比较图片:郑板桥的《竹》与徐悲鸿的《逆风》。这两幅竹都是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徐悲鸿的《逆风》风很大?比较莫奈的《树》与柯罗的《阵风》《阵风》中画家是怎样表现大风中的树的?(2)欣赏画家对风的表现。如卢梭的《热带风暴中的老虎》欣赏学生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四人小组讨论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解决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多种的学生作品和学习建议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59页共59页 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画画风教师巡回指导作业展评课后拓展4.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微风时——大风时——狂风时的不同的状态(三)画画风。1.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出示一组事物,你觉得哪几项适合表现风?哪些不太合适呢?2.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3.教师巡回指导。4.作业展评。(1)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2)根据老师的导向性提问来评价。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哪几件作品还需要改进的?(四)课后拓展。1.欣赏风蚀地貌。2.说说有风的成语。课后录一般来说人们总认为风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一系列的听风、体验感觉风、画风、说风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风。使孩子们更亲近大自然,主动观察、探索风起时自然现象的变化,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8日课题:9虫虫大聚会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教师)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欣赏交流出示范作,激发兴趣分析理解,示范操作1.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2.欣赏交流:(1)放录像(昆虫大世界)。学生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2)课件图片展示:(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老师提问:“图片中是些什么昆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这三类昆虫有哪些不同点。)3.出示范作,激发兴趣。(1)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昆虫。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4.分析理解,示范操作。以教科书第25页为例示范制作小昆虫。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大自然各种昆虫的图片展示,为学生的观察、分析、感受提供学习的资料。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评议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折剪小昆虫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5.学生练习。(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自由创作。)6.评议:(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7.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展示详尽的制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折叠方法。各种折纸昆虫作品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拓展学生的创作表现主题。课后第59页共59页 录昆虫是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生物。学生对昆虫的种类、形态也都较为熟悉。对学生来说熟悉的事物相对容易表现,而纸工创作在以前的教材中也学到过。本课强调了折、剪、添三种技法的综合利用,重点明确。教学中共中央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评述,展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昆虫实例,让学生通过感受认知,培养自己鉴赏能力,空间思维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设计与运用,从制作完成的昆虫展示、基本折叠方法到最后作品“虫虫大聚会”,这样的安排条理清楚,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日课题:10生长的植物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难点:经过观察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教学准备:(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记号笔,水笔等绘画材料。(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植物的文化1.导入课题。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2.植物的文化。(1)植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从它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讨论: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讨论:①精美的艺术作品不仅是学习、赏析的素材,也为后面学生的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促其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挡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果实,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荫凉,抗噪音等等。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看我们学校里的古树,见证着学校的变迁!村口的大榕树,1000多年的历史,几个人才能围抱,是生命树。银杏是活化石。4.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油画。教师提问: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讨论: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局部形态,进一步把握特征。第59页共59页 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植物的结构。教师准备一些植物,请学生来观察。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来说说这些植物的共性和个性学生可以观察到卷曲的叶片,植物的花托,树枝的节节等等细节的东西!6.近距离写生。教师:我们今天用“放大镜”的眼睛来观察植物了,现在我们需要把他用线条记录下来!学生写生,教师指导。7.点评作业。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1)这次画的植物写生,有什么特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3)课后还可以再观察别的植物,找出每样植物的精彩部分8.小结。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植物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植物,并向大师学习画了画植物。下节美术课,请同学们带好水笔,我们要去户外感受大自然中的植物,亲自去感受那鲜活的生命!学生观察植物的共性和个性。近距离写生展示同龄人的作品,解决学生创作时的畏难情绪,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第59页共59页 点评作业课后录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在于发现。一棵平常的树,在画家的笔下会变得如此精彩,因为他们会用心去感受,用热爱生活的心去表现大自然,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所谓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可能仍以形象记忆为主,以符号的形式来表现树,本课主要是依靠观察来画树,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指导重点上我放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利用学习的构图知识,线条的表现知识进行创造性表现。通过对树的写生,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美好的事物。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1日课题:11材料妙用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参观实践启发谈话,分析材料1.参观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材料市场,如:建材市场、布料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并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2.启发谈话,分析材料。把学生收集起来的材料放置在一起。教师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七类:(1)纸类材料。纸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定形性和可塑性,工艺简单,是工艺制作常见的材料。纸的工艺有:剪纸、折纸、纸雕、纸塑四种。(2)布绳材料。各种布绳材料都是软性材料,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软雕塑来。①布料工艺。参观材料市场。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从画面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材料。通过设问,引导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传授新课布的表现手法有:扎系、折叠、包缠、剪切等。②线绳工艺。各种线绳的表现手段非常多,一般有:编织、系结、缠绕等。(3)竹木材料。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果实则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又有软性。(4)泥石材料。它包括泥造型和石头造型。(5)泡塑材料。可以利用废弃的炮沫、塑料纸等进行造型。(6)金属材料。金属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铁、铜、铅、铝为主。(7)废旧材料。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装盒、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塑料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3.传授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收集回来的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1)名画欣赏。出示四张表现秋天景色的画家作品。这四张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作品1号:中国画。作品2号:油画。作品3号:中西结合表现的作品。用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各种材料制作的风铃作品,启迪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对材料的运用能力。多种材料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创作思维。相关知识的介绍,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粘贴技法的指导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作品4号:综合材料表现的作品。(2)重点分析作品4号(抽象)。作品表现了秋天的什么情景?用了那些材料?今天我们也要用我们桌子上这些材料来表现秋天。(3)欣赏教师范作。分别出示三组画面进行对比来说明画面的构成关系。①材料的丰富性。②点、线、面的合理布局。③画面情节的组织。(4)引发材料的想象。分别出示麻袋、棕绳、树叶等材料,让学生来想象在《秋天》中如何利用这几种材料?——地面、头发、小树…4.粘贴技法的指导。材料:①细小的:豆子、木屑、沙子…②柔软的:布、纸、棕绳…③块状的:铁钉、石头…粘贴方法:细小的、柔软的可以直接撒铺,在涂上胶水的纸上。块状的可以直接沾上胶水或双面胶粘在画面中。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①运用综合材料创作秋天。②注意色彩调子的把握(暖色调)。③最好有一定的情节。(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5.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第59页共59页 (2)学生参观式评价(可针对创作意识、想象的巧妙、画面的构成、情节的联想等方面)。(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课后录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材料的构成可唤起时代的联想。本课通过学生对材料的感知,培养自己对材料的兴趣,了解材料的质感、特性等。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8日课题:11材料妙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提出问题观察感受不同材质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欣赏范图,激发思维1.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纸类材料、布绳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属材料、废旧材料)新课|标第|一|网2.观察感受不同材质。教师准备几种不同质地的材料,用布或者盒子装好,然后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3.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瓶、罐、盒类材料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适合于表现体积感较强的物体;线类材料给人以流畅、优美之感,可以用于编结物、挂件的制作;纸类可以视质地的厚薄做物体的表面包装材料;布料更多用于物体外表的包装和装饰。4.欣赏范图,激发思维。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回顾,巩固新知增强直观感受解决教学重、难点第59页共59页 启发引导,展开想象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引导学生欣赏教科书范作第28、第29页,看一看哪一个形状最好看的?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2)教师出示毕加索作品《牛头》。启发学生观察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自行车的座凳和车把)通过欣赏大师及学生的作品相互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5.启发引导,展开想象。(1)教师用投影出示已准备好的三件组品,让学生欣赏。(三件作品材料都是相同的,造型不同)(2)要求每个学生任选三种不同材料,然后自己把这三种材料创意组合,完成后先让其他同学猜猜自己的造型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的创意。6.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1)运用已有的材料创作一件立体的作品。(2)注意材料运用的和谐与同一。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2)学生参观式评价。(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学生创作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欣赏范作增强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第二课时主要是将各种材料做成工艺作品,从纸类材料、废旧材料、金属材料的作品都有,展示的作品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主,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学生更加亲切,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把握对材料加工时的基本要求,更注重传授新的创作理念,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运用和造型能力。第一课时以拼贴为主,第二课时以立体制作为主。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5日课题:12塔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塔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兴趣的学生寻访家乡的塔,了解塔的历史,并对塔进行摄影、写生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主题,明确分工引出主题(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中国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与“塔”有关的文化,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小组分工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组反馈,展示成果3.小组分工。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途径:(1)整理已收集的资料。(2)课堂上上网、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师生讨论交流: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教师小结:中国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赏析、思考、探究塔的造型,为后面的创作作铺垫。各种图片的展示和相关小知识的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第59页共59页 激发情感,提出要求激发情感,提出要求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评价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作品启迪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表现,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课后录本课通过展示杭州著名的三座塔—雷锋塔、六和塔和保俶塔,让学生感受塔的不同造型、不同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并要求联系各地家乡的塔,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日课题:12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课前准备:(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外观特征自主学习,探讨方法(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2.塔有哪些用途?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2.反馈:冀教版(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讨论: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讨论: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复习巩固新知自主学习激发创意第59页共59页 展示范作作业要求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展示作品,多样评价拓展延伸,开拓思路(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1.展示作品。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小结: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学生练习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范作展示,拓宽学生的眼界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塔是文化的象征,它是一种别致、美观的建筑,以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各地,点缀着山河,为各地名胜增添风采神韵,闪烁着建筑艺术的熠熠光辉。本课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著名宝塔图片,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塔建造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并懂得塔的建筑特点:塔的层数一般是奇数,塔的横截面的边多为偶数;引导观察塔的三部分——塔基、塔身、塔尖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能敏锐而细致地观察事物能力。本课侧重于塔的“综合.探索”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寻找、收集有关塔文化和知识的资料,用文字、图片、摄影作品、写生稿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然后,对塔的造型表现有所突破,能创造性地用各种材料来表现想象中的塔,并用线描来表现书本上的塔或家乡的塔,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9日第59页共59页 课题:13瓶子的新生代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2.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难点:形成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泥塑工具、牙签等。(教师)课件、陶土、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比较欣赏设计展示1.比较。(1)出示图片:对称型的瓶子,生动而奇特的瓶子。提问: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2)揭示课题。《瓶子新生代》2.欣赏。(1)提问:瓶子有什么用?(2)提问: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提示:从瓶子的形态特征对照与其相应的自然形态,感受艺术家对作品独到的创意,和对自然素材的处理。(3)将瓶子与自然物比较,它们又有哪些不同?3.设计。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4.展示。讨论;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讨论: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赏析、探究,激发学习兴趣。从雕塑形象到瓶子造型的转变,让学生了解新生代瓶子的创作过程。第59页共59页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碰撞思维的火花。(2)展示自己的作品。(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课后录自然界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蜗牛的螺旋型的壳,雪花的美丽图形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能从自然中获得多如泉涌的启发和灵感,许多艺术家都曾经向大自然学习,创作出了精彩生动的作品。本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并以此为创意的起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并制作瓶子,以此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土是一种可塑性、表现力、空间感很强的媒体,以泥塑的形式来表达瓶子的创意,学生易于表现,能从创作中获得成就感。为了让学生体验艺术家的创作与自然界的联系,本课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瓶子与自然形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作品中“仿生”元素的运用和艺术家的再创造。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16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螺旋线,彩纸、固体胶等。(教师)课件、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回忆欣赏感受创意制作1.观察回忆。(1)出示一根绳子,提问:谁能改变它现在的模样!(请学生在展示台上操作绳子的多种变化。)提问: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出示螺旋形的自然物图片。(2)揭示课题:《盘盘转转》2.欣赏感受。(1)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2)提供绘画凡高的《星空》、建筑旋转楼梯、纸绳粘贴作品。(3)提问:这样的造型有什么优点和独特的美感?(4)教师示范纸绳的制作和粘贴。(搓、绕、粘)3.创意制作。(1)用皱纸搓成纸绳;(第一课时完成)讨论: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讨论交流: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通过名作的欣赏,让学生明白线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通过设问,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线的表现效果。第59页共59页 学生创意制作评价交流(2)用纸绳盘盘转转;(第二课时完成)(3)创作一幅拼贴画。4.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及时评价学生制作的情况。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开拓思路和提高表现、想象能力。课后录螺旋线在艺术作品中常常具有独特的美感。在自然界中它不仅具有美感,同时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螺旋形与生命之间,其实有着深刻的内涵,螺旋结构是生命的基本形状,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图案之一。在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螺旋线的巧妙利用,如蚊香、灯管、旋转楼梯、PVC螺旋管、螺旋音响等,它们让能耗达到最小,且形态优美。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3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搓好的纸绳、固体胶等。(教师)课件、范作。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拼贴作品展示交流课外探索1.拼贴作品。(1)学生两人一组以盘盘转转为主要形式,用彩色纸绳拼贴一幅作品。(2)创作建议:可以根据螺旋形进行夸张、变形、想象和添加。(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要重视个别辅导)2.展示交流。(1)展示自己的作品。(2)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3.课外探索。还可以用绳子、铁丝、画笔进一步尝试盘盘转转的变化。学生创作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评价交流促进提高。课后录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效果较好,并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30日课题:15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教学目标: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3.通过赏析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介绍秦始皇兵马俑。难点:在讨论、分析中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教师)相关图片或工艺品、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图片1.导入新课:(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欣赏《神话》片断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各种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形象的欣赏、分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老师小结补充:课件。跪射俑造型的特征:可以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赏析铜车马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神态威严的将军俑。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4)赏析铜车马。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老师补充小结: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课后拓展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3.学生练习。(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2)巡视辅导。(3)作业展评。4.课后拓展。(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学生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对比较陌生。而且也不一定会喜欢兵马俑的造型。课本上有秦始皇骊山的陵墓外景图,让学生知道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都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书中最大的照片是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的局部,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兵马俑在陵墓中排列的状态;领略不同造型的武士俑,学生可以仔细地观察秦俑的神情、动态服饰等。主要是两个兵马俑的头部特写、五种兵器和铜车马的图片图片是比较有限的,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获得更多的图片和兵马俑的知识。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简介:美术学科教学设计(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实验小学第59页共59页 教学工作计划20xx年8月28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存在问题:1.各班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放映在作品上。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按教学大纲说明的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的重点、难点)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2.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4.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5.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6.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课堂教学方面的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和即时了解学生的实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2.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好,及时作好课后记录,教学随想,及时反思、总结。课外辅导方面的措施1.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构图色彩,主题的表现等)。3.定期进行作品展评。教改教研课题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方法与范例第59页共59页 教学进度表20xx年9月1日本学期上课20周共40课时,其中新授课30节,复习反馈课8节,机动2节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学辅导活动实际完成情况18/30—9/3始业教育准备课一课时良好29/6—9/10第一课《台灯设计》良好39/13—9/17第二课《水资源》第三课《漫画与生活》良好49/20—9/24第四课《戏曲人物》泥塑良好59/27—10/1第五课《喜气洋洋》良好610/4—10/8第六课《龙的传人》良好710/1—10/15第七课《线条的魅力》良好810/1—10/22第八课《风儿吹过》良好910/2—10/29第九课《虫虫大聚会》良好1011/1—11/5第十课《生长的植树》良好1111/8—11/12第十一课《材料妙用》良好1211/1—11/19第十二课《塔》良好1311/2—11/26第十三课《瓶子新生代》泥塑良好1411/29—12/3第十四课《盘盘转转》良好1512/6—12/10第十五课《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泥塑良好1612/1—12/17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玩具》良好1712/2—12/24美术万花筒良好1812/27-12/31复习良好191/3—1/7期末美术作品展示良好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3日课题:1台灯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第59页共59页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教学准备:(学生)彩色铅笔、黑色水笔。(教师)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谈谈感受即兴创作,全新体验。课件出示,拓宽视野1.欣赏。(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2.即兴造型。(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注意灯的位置摆放)(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的结合。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学生动手创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优秀作品欣赏自由创作评价展示(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5.创作。要求: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6.评价展示。(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角锥型的灯罩基本做法和圆锥型做法的不同。强调制作难点:只在切去部分的圆面内分成若干等分,用小刀背在等份线上划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锥型灯罩。制作圆锥型灯罩,引导学生们发现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切去的越多,做成圆锥越小。圆柱型的灯罩制作比较简单,根据灯罩的大小,取一长方形纸片,卷成圆筒粘牢接口即成圆柱,再按圆筒的直径做一圆面,与圆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圆柱灯罩。教学过程中指导运用绘画、剪贴或自己创造的新方法装饰灯罩和灯座。让学生把做好的台灯放在投影上展览,互相评议,评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给予表扬。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8日课题:2水资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观察感受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情境导入。(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出课题。2.观察感受。(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江河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等等),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比较他们作品中的异同)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感受增强审美情趣第59页共59页 表现与创新展示与评价(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4.表现与创新。布置作业(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说一说。学生自由创作。展示评价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本课是“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水的各方面资料,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指导学生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班级大集体中交流学习探讨,萌发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以此来激发美术创作的强烈欲望。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3日课题:2水资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带齐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分析1.导入。出示一招贴画:(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2.欣赏分析。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引导了解:(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讨论:画面中表达的含义?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增强环保意识讨论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展开联想,实践创作大胆宣传,展示评价引申拓展,感悟升华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浪费水的现象(2)小组交流:生活中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讨论: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联系生活,增强感悟。通过欣赏拓宽视野情感交流课后录第59页共59页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画个有创意的图标或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难度并不大,但是要利用一个简洁的画面来传递一个主题思想、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警示,那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广泛的水的相关知识、大量的水资源现状及现象,以此来储备创作之源泉,同时向学生展示各类利用不同手法来表现的招贴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招贴画写实、装饰、抽象、漫画的艺术风格以及夸张、拟人、想象的手法,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启发学生广泛的创作思路。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5日课题:3漫画与生活教学目标: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第59页共59页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难点: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激趣模仿尝试课件欣赏1.情境激趣。(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揭题:《漫画与生活》)2.模仿尝试。(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作品的魅力第59页共59页 尝试创作《小猫钓鱼》: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半分》: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画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独幅漫画)欣赏《原来如此》(出示第一、二张):画面描绘的内容?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试画)(出示第三、四张):有不同结果吗?(小结:四格漫画)4.尝试创作。(1)讨论创作内容。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分层教学: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理”在其中》杰克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疾驶,过往的人群纷纷避让.警察阻止他问:“您为什么骑者这么快?”杰克回答:“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所以我想尽快骑回去修理,以免发生意外!”《拔牙》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讨论创作内容。讨论交流,突出教学重、难点。尝试创作,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第59页共59页 作业展示课外延伸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5.作业展示。6.课外延伸。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介绍其他漫画类型展示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人民喜爱,是一种“笑的艺术”,被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从而我们总结出,大凡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漫画是视觉艺术,与其它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它绘画,它与其它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逆向思维艺术。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学习用基本的漫画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0日课题:4戏曲人物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第59页共59页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激趣感知引趣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3.感知引趣。(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各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各小组进行作业展示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为上课做好准备。通过作品展示突破教学难点交流讨论表现方法第59页共59页 尝试探趣评价延趣(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4.尝试探趣。(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自由创作: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评价能力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戏剧是一门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追求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仅有京剧的表演,更有如越剧、昆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的表演,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7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评析1.导入。(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2.欣赏评析。(1)想一想。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思考: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思想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活动表现学生创作作业展示(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3.活动表现。(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5.作业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活动表现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中国传统节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祖先数千年创造的包括传统节庆日在内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在出现严重危机。在中国传统节庆日逐渐式微的同时,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却大行其道。正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并能进行相关的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9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新课|标第|一|网(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象、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内容回顾设计情景,展开教学课后评价1.内容回顾。(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5)小组讨论。(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8)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3.课后评价。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小组讨论: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新-课-标-第-一-网巩固已学的知识讨论交流,增强记忆。评价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在二年级《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进行,剪一个简单的不带装饰的双喜,从技法上学生不存在问题。本课的教学并没有单单从一个剪纸技法课来上,而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简单的双喜字。www.xkb1.com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8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图片激趣导入了解龙的历史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习龙的文化内涵。创设文化情境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审美体验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对龙的不同形态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龙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课后录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与一体的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本课分二部分进行教学:“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在选择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首先选择了故宫九龙照壁,作品为了突出龙的形象,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其次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起源的久远,了解原始阶段龙的造型。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1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感受民俗传统活动赏析作品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端午节赛龙舟。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说一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故事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进行探究性学习。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展示评价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有效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课后录本课教学注重“造型表现”的内容。纸接龙舟,详细介绍了龙舟构成的基本元件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接龙舟最美丽、最牢固,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作业两幅,一幅是版画作品,另一幅是水彩笔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也都体现了在赛龙舟过程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9日课题:7线条的魅力教学目标:第59页共59页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教学准备:(学生)铅笔、彩色笔。(老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寻找生活中的线条图片欣赏(一)讲授新课。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4.欣赏艺术作品。(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给线条取个名字?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寻找生活中的线条欣赏作品中的线条通过设问,引导回忆,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合作学习布置作业课堂小结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二)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1.欣赏学生作品。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2.欣赏范例。(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三)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学生作业、老师辅导。(四)课堂小结。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2.拓展: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多种排列形式的线条展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龄人的作品为学生的学习、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汇。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堂中出示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6日课题:8风儿吹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第59页共59页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教学准备:(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创设情境:1.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大风时树叶的沙沙声;西北风的呼号;狂风哗哗作响……这是什么风?(触动学生的记忆)2.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用身体感觉到风、用耳朵听到风。回忆各种风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觉(最好能出示相关的画面)。炎炎夏日,轻风吹来格外舒爽;寒冬腊月,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www.xkb1.com风雨交加、狂风大作时,雨伞都会被掀翻,寸步难行;乘坐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疾驰,疾风会让人感觉呼吸困难;如果龙卷风来了,我们会非常紧张、恐惧……(二)探究学习。1.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出示气象预报的风力级别:风向,偏北风3——4级。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X-k-b-1.-c-o-m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呈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风的艺术作品,使学生赏析、思考、探究。第59页共59页 四人小组讨论欣赏画家作品风有大小的级别,你还能说出什么级别的风?结合“蒲福氏风级”,认识12级风。2.观看《龙卷风》片段,了解风的小常识:简单了解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不同。(1)四人小组讨论:江浙一带每年7至9月都会有台风,我们是怎样对台风命名的?结合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严重的后果。台风过境的惨状,人们在抗台中自救。(2)请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3)虽然台风、龙卷风、飓风有很强的杀伤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来利用,造福于人类。请学生简单介绍风车拉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3.欣赏画家作品,画家是怎样表现风的。(1)比较图片:郑板桥的《竹》与徐悲鸿的《逆风》。这两幅竹都是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徐悲鸿的《逆风》风很大?比较莫奈的《树》与柯罗的《阵风》《阵风》中画家是怎样表现大风中的树的?(2)欣赏画家对风的表现。如卢梭的《热带风暴中的老虎》欣赏学生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四人小组讨论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解决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多种的学生作品和学习建议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59页共59页 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画画风教师巡回指导作业展评课后拓展4.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微风时——大风时——狂风时的不同的状态(三)画画风。1.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出示一组事物,你觉得哪几项适合表现风?哪些不太合适呢?2.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3.教师巡回指导。4.作业展评。(1)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2)根据老师的导向性提问来评价。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哪几件作品还需要改进的?(四)课后拓展。1.欣赏风蚀地貌。2.说说有风的成语。课后录一般来说人们总认为风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一系列的听风、体验感觉风、画风、说风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风。使孩子们更亲近大自然,主动观察、探索风起时自然现象的变化,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8日课题:9虫虫大聚会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教师)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欣赏交流出示范作,激发兴趣分析理解,示范操作1.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2.欣赏交流:(1)放录像(昆虫大世界)。学生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2)课件图片展示:(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老师提问:“图片中是些什么昆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这三类昆虫有哪些不同点。)3.出示范作,激发兴趣。(1)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昆虫。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4.分析理解,示范操作。以教科书第25页为例示范制作小昆虫。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大自然各种昆虫的图片展示,为学生的观察、分析、感受提供学习的资料。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评议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折剪小昆虫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5.学生练习。(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自由创作。)6.评议:(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7.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展示详尽的制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折叠方法。各种折纸昆虫作品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拓展学生的创作表现主题。课后第59页共59页 录昆虫是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生物。学生对昆虫的种类、形态也都较为熟悉。对学生来说熟悉的事物相对容易表现,而纸工创作在以前的教材中也学到过。本课强调了折、剪、添三种技法的综合利用,重点明确。教学中共中央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评述,展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昆虫实例,让学生通过感受认知,培养自己鉴赏能力,空间思维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设计与运用,从制作完成的昆虫展示、基本折叠方法到最后作品“虫虫大聚会”,这样的安排条理清楚,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日课题:10生长的植物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难点:经过观察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教学准备:(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记号笔,水笔等绘画材料。(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植物的文化1.导入课题。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2.植物的文化。(1)植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从它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讨论: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讨论:①精美的艺术作品不仅是学习、赏析的素材,也为后面学生的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促其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挡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果实,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荫凉,抗噪音等等。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看我们学校里的古树,见证着学校的变迁!村口的大榕树,1000多年的历史,几个人才能围抱,是生命树。银杏是活化石。4.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油画。教师提问: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讨论: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局部形态,进一步把握特征。第59页共59页 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植物的结构。教师准备一些植物,请学生来观察。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来说说这些植物的共性和个性学生可以观察到卷曲的叶片,植物的花托,树枝的节节等等细节的东西!6.近距离写生。教师:我们今天用“放大镜”的眼睛来观察植物了,现在我们需要把他用线条记录下来!学生写生,教师指导。7.点评作业。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1)这次画的植物写生,有什么特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3)课后还可以再观察别的植物,找出每样植物的精彩部分8.小结。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植物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植物,并向大师学习画了画植物。下节美术课,请同学们带好水笔,我们要去户外感受大自然中的植物,亲自去感受那鲜活的生命!学生观察植物的共性和个性。近距离写生展示同龄人的作品,解决学生创作时的畏难情绪,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第59页共59页 点评作业课后录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在于发现。一棵平常的树,在画家的笔下会变得如此精彩,因为他们会用心去感受,用热爱生活的心去表现大自然,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所谓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可能仍以形象记忆为主,以符号的形式来表现树,本课主要是依靠观察来画树,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指导重点上我放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利用学习的构图知识,线条的表现知识进行创造性表现。通过对树的写生,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美好的事物。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1日课题:11材料妙用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参观实践启发谈话,分析材料1.参观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材料市场,如:建材市场、布料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并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2.启发谈话,分析材料。把学生收集起来的材料放置在一起。教师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七类:(1)纸类材料。纸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定形性和可塑性,工艺简单,是工艺制作常见的材料。纸的工艺有:剪纸、折纸、纸雕、纸塑四种。(2)布绳材料。各种布绳材料都是软性材料,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软雕塑来。①布料工艺。参观材料市场。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从画面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材料。通过设问,引导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传授新课布的表现手法有:扎系、折叠、包缠、剪切等。②线绳工艺。各种线绳的表现手段非常多,一般有:编织、系结、缠绕等。(3)竹木材料。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果实则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又有软性。(4)泥石材料。它包括泥造型和石头造型。(5)泡塑材料。可以利用废弃的炮沫、塑料纸等进行造型。(6)金属材料。金属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铁、铜、铅、铝为主。(7)废旧材料。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装盒、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塑料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3.传授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收集回来的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1)名画欣赏。出示四张表现秋天景色的画家作品。这四张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作品1号:中国画。作品2号:油画。作品3号:中西结合表现的作品。用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各种材料制作的风铃作品,启迪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对材料的运用能力。多种材料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创作思维。相关知识的介绍,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粘贴技法的指导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作品4号:综合材料表现的作品。(2)重点分析作品4号(抽象)。作品表现了秋天的什么情景?用了那些材料?今天我们也要用我们桌子上这些材料来表现秋天。(3)欣赏教师范作。分别出示三组画面进行对比来说明画面的构成关系。①材料的丰富性。②点、线、面的合理布局。③画面情节的组织。(4)引发材料的想象。分别出示麻袋、棕绳、树叶等材料,让学生来想象在《秋天》中如何利用这几种材料?——地面、头发、小树…4.粘贴技法的指导。材料:①细小的:豆子、木屑、沙子…②柔软的:布、纸、棕绳…③块状的:铁钉、石头…粘贴方法:细小的、柔软的可以直接撒铺,在涂上胶水的纸上。块状的可以直接沾上胶水或双面胶粘在画面中。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①运用综合材料创作秋天。②注意色彩调子的把握(暖色调)。③最好有一定的情节。(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5.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第59页共59页 (2)学生参观式评价(可针对创作意识、想象的巧妙、画面的构成、情节的联想等方面)。(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课后录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材料的构成可唤起时代的联想。本课通过学生对材料的感知,培养自己对材料的兴趣,了解材料的质感、特性等。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8日课题:11材料妙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提出问题观察感受不同材质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欣赏范图,激发思维1.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纸类材料、布绳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属材料、废旧材料)新课|标第|一|网2.观察感受不同材质。教师准备几种不同质地的材料,用布或者盒子装好,然后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3.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瓶、罐、盒类材料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适合于表现体积感较强的物体;线类材料给人以流畅、优美之感,可以用于编结物、挂件的制作;纸类可以视质地的厚薄做物体的表面包装材料;布料更多用于物体外表的包装和装饰。4.欣赏范图,激发思维。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回顾,巩固新知增强直观感受解决教学重、难点第59页共59页 启发引导,展开想象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引导学生欣赏教科书范作第28、第29页,看一看哪一个形状最好看的?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2)教师出示毕加索作品《牛头》。启发学生观察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自行车的座凳和车把)通过欣赏大师及学生的作品相互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5.启发引导,展开想象。(1)教师用投影出示已准备好的三件组品,让学生欣赏。(三件作品材料都是相同的,造型不同)(2)要求每个学生任选三种不同材料,然后自己把这三种材料创意组合,完成后先让其他同学猜猜自己的造型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的创意。6.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1)运用已有的材料创作一件立体的作品。(2)注意材料运用的和谐与同一。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2)学生参观式评价。(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学生创作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欣赏范作增强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第二课时主要是将各种材料做成工艺作品,从纸类材料、废旧材料、金属材料的作品都有,展示的作品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主,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学生更加亲切,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把握对材料加工时的基本要求,更注重传授新的创作理念,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运用和造型能力。第一课时以拼贴为主,第二课时以立体制作为主。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5日课题:12塔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塔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兴趣的学生寻访家乡的塔,了解塔的历史,并对塔进行摄影、写生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主题,明确分工引出主题(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中国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与“塔”有关的文化,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小组分工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组反馈,展示成果3.小组分工。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途径:(1)整理已收集的资料。(2)课堂上上网、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师生讨论交流: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教师小结:中国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赏析、思考、探究塔的造型,为后面的创作作铺垫。各种图片的展示和相关小知识的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第59页共59页 激发情感,提出要求激发情感,提出要求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评价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作品启迪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表现,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课后录本课通过展示杭州著名的三座塔—雷锋塔、六和塔和保俶塔,让学生感受塔的不同造型、不同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并要求联系各地家乡的塔,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日课题:12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课前准备:(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外观特征自主学习,探讨方法(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2.塔有哪些用途?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2.反馈:冀教版(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讨论: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讨论: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复习巩固新知自主学习激发创意第59页共59页 展示范作作业要求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展示作品,多样评价拓展延伸,开拓思路(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1.展示作品。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小结: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学生练习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范作展示,拓宽学生的眼界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塔是文化的象征,它是一种别致、美观的建筑,以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各地,点缀着山河,为各地名胜增添风采神韵,闪烁着建筑艺术的熠熠光辉。本课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著名宝塔图片,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塔建造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并懂得塔的建筑特点:塔的层数一般是奇数,塔的横截面的边多为偶数;引导观察塔的三部分——塔基、塔身、塔尖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能敏锐而细致地观察事物能力。本课侧重于塔的“综合.探索”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寻找、收集有关塔文化和知识的资料,用文字、图片、摄影作品、写生稿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然后,对塔的造型表现有所突破,能创造性地用各种材料来表现想象中的塔,并用线描来表现书本上的塔或家乡的塔,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9日第59页共59页 课题:13瓶子的新生代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2.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难点:形成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泥塑工具、牙签等。(教师)课件、陶土、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比较欣赏设计展示1.比较。(1)出示图片:对称型的瓶子,生动而奇特的瓶子。提问: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2)揭示课题。《瓶子新生代》2.欣赏。(1)提问:瓶子有什么用?(2)提问: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提示:从瓶子的形态特征对照与其相应的自然形态,感受艺术家对作品独到的创意,和对自然素材的处理。(3)将瓶子与自然物比较,它们又有哪些不同?3.设计。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4.展示。讨论;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讨论: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赏析、探究,激发学习兴趣。从雕塑形象到瓶子造型的转变,让学生了解新生代瓶子的创作过程。第59页共59页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碰撞思维的火花。(2)展示自己的作品。(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课后录自然界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蜗牛的螺旋型的壳,雪花的美丽图形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能从自然中获得多如泉涌的启发和灵感,许多艺术家都曾经向大自然学习,创作出了精彩生动的作品。本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并以此为创意的起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并制作瓶子,以此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土是一种可塑性、表现力、空间感很强的媒体,以泥塑的形式来表达瓶子的创意,学生易于表现,能从创作中获得成就感。为了让学生体验艺术家的创作与自然界的联系,本课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瓶子与自然形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作品中“仿生”元素的运用和艺术家的再创造。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16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螺旋线,彩纸、固体胶等。(教师)课件、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回忆欣赏感受创意制作1.观察回忆。(1)出示一根绳子,提问:谁能改变它现在的模样!(请学生在展示台上操作绳子的多种变化。)提问: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出示螺旋形的自然物图片。(2)揭示课题:《盘盘转转》2.欣赏感受。(1)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2)提供绘画凡高的《星空》、建筑旋转楼梯、纸绳粘贴作品。(3)提问:这样的造型有什么优点和独特的美感?(4)教师示范纸绳的制作和粘贴。(搓、绕、粘)3.创意制作。(1)用皱纸搓成纸绳;(第一课时完成)讨论: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讨论交流: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通过名作的欣赏,让学生明白线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通过设问,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线的表现效果。第59页共59页 学生创意制作评价交流(2)用纸绳盘盘转转;(第二课时完成)(3)创作一幅拼贴画。4.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及时评价学生制作的情况。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开拓思路和提高表现、想象能力。课后录螺旋线在艺术作品中常常具有独特的美感。在自然界中它不仅具有美感,同时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螺旋形与生命之间,其实有着深刻的内涵,螺旋结构是生命的基本形状,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图案之一。在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螺旋线的巧妙利用,如蚊香、灯管、旋转楼梯、PVC螺旋管、螺旋音响等,它们让能耗达到最小,且形态优美。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3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搓好的纸绳、固体胶等。(教师)课件、范作。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拼贴作品展示交流课外探索1.拼贴作品。(1)学生两人一组以盘盘转转为主要形式,用彩色纸绳拼贴一幅作品。(2)创作建议:可以根据螺旋形进行夸张、变形、想象和添加。(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要重视个别辅导)2.展示交流。(1)展示自己的作品。(2)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3.课外探索。还可以用绳子、铁丝、画笔进一步尝试盘盘转转的变化。学生创作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评价交流促进提高。课后录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效果较好,并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30日课题:15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教学目标: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3.通过赏析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介绍秦始皇兵马俑。难点:在讨论、分析中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教师)相关图片或工艺品、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图片1.导入新课:(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欣赏《神话》片断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各种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形象的欣赏、分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老师小结补充:课件。跪射俑造型的特征:可以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赏析铜车马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神态威严的将军俑。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4)赏析铜车马。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老师补充小结: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课后拓展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3.学生练习。(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2)巡视辅导。(3)作业展评。4.课后拓展。(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学生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对比较陌生。而且也不一定会喜欢兵马俑的造型。课本上有秦始皇骊山的陵墓外景图,让学生知道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都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书中最大的照片是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的局部,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兵马俑在陵墓中排列的状态;领略不同造型的武士俑,学生可以仔细地观察秦俑的神情、动态服饰等。主要是两个兵马俑的头部特写、五种兵器和铜车马的图片图片是比较有限的,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获得更多的图片和兵马俑的知识。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简介:美术学科教学设计(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实验小学第59页共59页 教学工作计划20xx年8月28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存在问题:1.各班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放映在作品上。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按教学大纲说明的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的重点、难点)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2.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4.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5.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6.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课堂教学方面的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和即时了解学生的实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2.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好,及时作好课后记录,教学随想,及时反思、总结。课外辅导方面的措施1.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构图色彩,主题的表现等)。3.定期进行作品展评。教改教研课题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方法与范例第59页共59页 教学进度表20xx年9月1日本学期上课20周共40课时,其中新授课30节,复习反馈课8节,机动2节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学辅导活动实际完成情况18/30—9/3始业教育准备课一课时良好29/6—9/10第一课《台灯设计》良好39/13—9/17第二课《水资源》第三课《漫画与生活》良好49/20—9/24第四课《戏曲人物》泥塑良好59/27—10/1第五课《喜气洋洋》良好610/4—10/8第六课《龙的传人》良好710/1—10/15第七课《线条的魅力》良好810/1—10/22第八课《风儿吹过》良好910/2—10/29第九课《虫虫大聚会》良好1011/1—11/5第十课《生长的植树》良好1111/8—11/12第十一课《材料妙用》良好1211/1—11/19第十二课《塔》良好1311/2—11/26第十三课《瓶子新生代》泥塑良好1411/29—12/3第十四课《盘盘转转》良好1512/6—12/10第十五课《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泥塑良好1612/1—12/17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玩具》良好1712/2—12/24美术万花筒良好1812/27-12/31复习良好191/3—1/7期末美术作品展示良好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3日课题:1台灯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第59页共59页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教学准备:(学生)彩色铅笔、黑色水笔。(教师)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谈谈感受即兴创作,全新体验。课件出示,拓宽视野1.欣赏。(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2.即兴造型。(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注意灯的位置摆放)(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的结合。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学生动手创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优秀作品欣赏自由创作评价展示(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5.创作。要求: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6.评价展示。(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角锥型的灯罩基本做法和圆锥型做法的不同。强调制作难点:只在切去部分的圆面内分成若干等分,用小刀背在等份线上划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锥型灯罩。制作圆锥型灯罩,引导学生们发现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切去的越多,做成圆锥越小。圆柱型的灯罩制作比较简单,根据灯罩的大小,取一长方形纸片,卷成圆筒粘牢接口即成圆柱,再按圆筒的直径做一圆面,与圆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圆柱灯罩。教学过程中指导运用绘画、剪贴或自己创造的新方法装饰灯罩和灯座。让学生把做好的台灯放在投影上展览,互相评议,评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给予表扬。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8日课题:2水资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观察感受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情境导入。(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出课题。2.观察感受。(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江河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等等),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比较他们作品中的异同)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感受增强审美情趣第59页共59页 表现与创新展示与评价(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4.表现与创新。布置作业(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说一说。学生自由创作。展示评价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本课是“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水的各方面资料,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指导学生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班级大集体中交流学习探讨,萌发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以此来激发美术创作的强烈欲望。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3日课题:2水资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带齐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分析1.导入。出示一招贴画:(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2.欣赏分析。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引导了解:(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讨论:画面中表达的含义?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增强环保意识讨论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展开联想,实践创作大胆宣传,展示评价引申拓展,感悟升华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浪费水的现象(2)小组交流:生活中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讨论: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联系生活,增强感悟。通过欣赏拓宽视野情感交流课后录第59页共59页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画个有创意的图标或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难度并不大,但是要利用一个简洁的画面来传递一个主题思想、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警示,那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广泛的水的相关知识、大量的水资源现状及现象,以此来储备创作之源泉,同时向学生展示各类利用不同手法来表现的招贴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招贴画写实、装饰、抽象、漫画的艺术风格以及夸张、拟人、想象的手法,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启发学生广泛的创作思路。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5日课题:3漫画与生活教学目标: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第59页共59页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难点: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激趣模仿尝试课件欣赏1.情境激趣。(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揭题:《漫画与生活》)2.模仿尝试。(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作品的魅力第59页共59页 尝试创作《小猫钓鱼》: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半分》: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画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独幅漫画)欣赏《原来如此》(出示第一、二张):画面描绘的内容?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试画)(出示第三、四张):有不同结果吗?(小结:四格漫画)4.尝试创作。(1)讨论创作内容。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分层教学: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理”在其中》杰克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疾驶,过往的人群纷纷避让.警察阻止他问:“您为什么骑者这么快?”杰克回答:“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所以我想尽快骑回去修理,以免发生意外!”《拔牙》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讨论创作内容。讨论交流,突出教学重、难点。尝试创作,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第59页共59页 作业展示课外延伸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5.作业展示。6.课外延伸。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介绍其他漫画类型展示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人民喜爱,是一种“笑的艺术”,被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从而我们总结出,大凡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漫画是视觉艺术,与其它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它绘画,它与其它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逆向思维艺术。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学习用基本的漫画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0日课题:4戏曲人物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第59页共59页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激趣感知引趣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3.感知引趣。(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各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各小组进行作业展示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为上课做好准备。通过作品展示突破教学难点交流讨论表现方法第59页共59页 尝试探趣评价延趣(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4.尝试探趣。(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自由创作: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评价能力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戏剧是一门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追求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仅有京剧的表演,更有如越剧、昆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的表演,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7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评析1.导入。(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2.欣赏评析。(1)想一想。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思考: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思想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活动表现学生创作作业展示(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3.活动表现。(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5.作业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活动表现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中国传统节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祖先数千年创造的包括传统节庆日在内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在出现严重危机。在中国传统节庆日逐渐式微的同时,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却大行其道。正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并能进行相关的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9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新课|标第|一|网(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象、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内容回顾设计情景,展开教学课后评价1.内容回顾。(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5)小组讨论。(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8)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3.课后评价。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小组讨论: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新-课-标-第-一-网巩固已学的知识讨论交流,增强记忆。评价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在二年级《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进行,剪一个简单的不带装饰的双喜,从技法上学生不存在问题。本课的教学并没有单单从一个剪纸技法课来上,而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简单的双喜字。www.xkb1.com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8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图片激趣导入了解龙的历史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习龙的文化内涵。创设文化情境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审美体验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对龙的不同形态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龙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课后录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与一体的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本课分二部分进行教学:“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在选择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首先选择了故宫九龙照壁,作品为了突出龙的形象,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其次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起源的久远,了解原始阶段龙的造型。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1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感受民俗传统活动赏析作品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端午节赛龙舟。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说一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故事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进行探究性学习。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展示评价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有效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课后录本课教学注重“造型表现”的内容。纸接龙舟,详细介绍了龙舟构成的基本元件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接龙舟最美丽、最牢固,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作业两幅,一幅是版画作品,另一幅是水彩笔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也都体现了在赛龙舟过程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9日课题:7线条的魅力教学目标:第59页共59页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教学准备:(学生)铅笔、彩色笔。(老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寻找生活中的线条图片欣赏(一)讲授新课。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4.欣赏艺术作品。(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给线条取个名字?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寻找生活中的线条欣赏作品中的线条通过设问,引导回忆,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合作学习布置作业课堂小结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二)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1.欣赏学生作品。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2.欣赏范例。(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三)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学生作业、老师辅导。(四)课堂小结。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2.拓展: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多种排列形式的线条展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龄人的作品为学生的学习、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汇。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堂中出示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6日课题:8风儿吹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第59页共59页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教学准备:(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创设情境:1.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大风时树叶的沙沙声;西北风的呼号;狂风哗哗作响……这是什么风?(触动学生的记忆)2.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用身体感觉到风、用耳朵听到风。回忆各种风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觉(最好能出示相关的画面)。炎炎夏日,轻风吹来格外舒爽;寒冬腊月,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www.xkb1.com风雨交加、狂风大作时,雨伞都会被掀翻,寸步难行;乘坐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疾驰,疾风会让人感觉呼吸困难;如果龙卷风来了,我们会非常紧张、恐惧……(二)探究学习。1.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出示气象预报的风力级别:风向,偏北风3——4级。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X-k-b-1.-c-o-m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呈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风的艺术作品,使学生赏析、思考、探究。第59页共59页 四人小组讨论欣赏画家作品风有大小的级别,你还能说出什么级别的风?结合“蒲福氏风级”,认识12级风。2.观看《龙卷风》片段,了解风的小常识:简单了解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不同。(1)四人小组讨论:江浙一带每年7至9月都会有台风,我们是怎样对台风命名的?结合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严重的后果。台风过境的惨状,人们在抗台中自救。(2)请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3)虽然台风、龙卷风、飓风有很强的杀伤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来利用,造福于人类。请学生简单介绍风车拉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3.欣赏画家作品,画家是怎样表现风的。(1)比较图片:郑板桥的《竹》与徐悲鸿的《逆风》。这两幅竹都是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徐悲鸿的《逆风》风很大?比较莫奈的《树》与柯罗的《阵风》《阵风》中画家是怎样表现大风中的树的?(2)欣赏画家对风的表现。如卢梭的《热带风暴中的老虎》欣赏学生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四人小组讨论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解决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多种的学生作品和学习建议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59页共59页 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画画风教师巡回指导作业展评课后拓展4.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微风时——大风时——狂风时的不同的状态(三)画画风。1.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出示一组事物,你觉得哪几项适合表现风?哪些不太合适呢?2.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3.教师巡回指导。4.作业展评。(1)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2)根据老师的导向性提问来评价。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哪几件作品还需要改进的?(四)课后拓展。1.欣赏风蚀地貌。2.说说有风的成语。课后录一般来说人们总认为风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一系列的听风、体验感觉风、画风、说风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风。使孩子们更亲近大自然,主动观察、探索风起时自然现象的变化,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8日课题:9虫虫大聚会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教师)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欣赏交流出示范作,激发兴趣分析理解,示范操作1.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2.欣赏交流:(1)放录像(昆虫大世界)。学生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2)课件图片展示:(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老师提问:“图片中是些什么昆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这三类昆虫有哪些不同点。)3.出示范作,激发兴趣。(1)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昆虫。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4.分析理解,示范操作。以教科书第25页为例示范制作小昆虫。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大自然各种昆虫的图片展示,为学生的观察、分析、感受提供学习的资料。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评议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折剪小昆虫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5.学生练习。(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自由创作。)6.评议:(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7.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展示详尽的制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折叠方法。各种折纸昆虫作品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拓展学生的创作表现主题。课后第59页共59页 录昆虫是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生物。学生对昆虫的种类、形态也都较为熟悉。对学生来说熟悉的事物相对容易表现,而纸工创作在以前的教材中也学到过。本课强调了折、剪、添三种技法的综合利用,重点明确。教学中共中央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评述,展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昆虫实例,让学生通过感受认知,培养自己鉴赏能力,空间思维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设计与运用,从制作完成的昆虫展示、基本折叠方法到最后作品“虫虫大聚会”,这样的安排条理清楚,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日课题:10生长的植物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难点:经过观察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教学准备:(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记号笔,水笔等绘画材料。(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植物的文化1.导入课题。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2.植物的文化。(1)植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从它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讨论: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讨论:①精美的艺术作品不仅是学习、赏析的素材,也为后面学生的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促其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挡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果实,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荫凉,抗噪音等等。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看我们学校里的古树,见证着学校的变迁!村口的大榕树,1000多年的历史,几个人才能围抱,是生命树。银杏是活化石。4.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油画。教师提问: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讨论: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局部形态,进一步把握特征。第59页共59页 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植物的结构。教师准备一些植物,请学生来观察。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来说说这些植物的共性和个性学生可以观察到卷曲的叶片,植物的花托,树枝的节节等等细节的东西!6.近距离写生。教师:我们今天用“放大镜”的眼睛来观察植物了,现在我们需要把他用线条记录下来!学生写生,教师指导。7.点评作业。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1)这次画的植物写生,有什么特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3)课后还可以再观察别的植物,找出每样植物的精彩部分8.小结。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植物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植物,并向大师学习画了画植物。下节美术课,请同学们带好水笔,我们要去户外感受大自然中的植物,亲自去感受那鲜活的生命!学生观察植物的共性和个性。近距离写生展示同龄人的作品,解决学生创作时的畏难情绪,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第59页共59页 点评作业课后录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在于发现。一棵平常的树,在画家的笔下会变得如此精彩,因为他们会用心去感受,用热爱生活的心去表现大自然,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所谓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可能仍以形象记忆为主,以符号的形式来表现树,本课主要是依靠观察来画树,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指导重点上我放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利用学习的构图知识,线条的表现知识进行创造性表现。通过对树的写生,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美好的事物。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1日课题:11材料妙用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参观实践启发谈话,分析材料1.参观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材料市场,如:建材市场、布料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并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2.启发谈话,分析材料。把学生收集起来的材料放置在一起。教师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七类:(1)纸类材料。纸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定形性和可塑性,工艺简单,是工艺制作常见的材料。纸的工艺有:剪纸、折纸、纸雕、纸塑四种。(2)布绳材料。各种布绳材料都是软性材料,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软雕塑来。①布料工艺。参观材料市场。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从画面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材料。通过设问,引导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传授新课布的表现手法有:扎系、折叠、包缠、剪切等。②线绳工艺。各种线绳的表现手段非常多,一般有:编织、系结、缠绕等。(3)竹木材料。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果实则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又有软性。(4)泥石材料。它包括泥造型和石头造型。(5)泡塑材料。可以利用废弃的炮沫、塑料纸等进行造型。(6)金属材料。金属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铁、铜、铅、铝为主。(7)废旧材料。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装盒、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塑料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3.传授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收集回来的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1)名画欣赏。出示四张表现秋天景色的画家作品。这四张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作品1号:中国画。作品2号:油画。作品3号:中西结合表现的作品。用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各种材料制作的风铃作品,启迪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对材料的运用能力。多种材料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创作思维。相关知识的介绍,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粘贴技法的指导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作品4号:综合材料表现的作品。(2)重点分析作品4号(抽象)。作品表现了秋天的什么情景?用了那些材料?今天我们也要用我们桌子上这些材料来表现秋天。(3)欣赏教师范作。分别出示三组画面进行对比来说明画面的构成关系。①材料的丰富性。②点、线、面的合理布局。③画面情节的组织。(4)引发材料的想象。分别出示麻袋、棕绳、树叶等材料,让学生来想象在《秋天》中如何利用这几种材料?——地面、头发、小树…4.粘贴技法的指导。材料:①细小的:豆子、木屑、沙子…②柔软的:布、纸、棕绳…③块状的:铁钉、石头…粘贴方法:细小的、柔软的可以直接撒铺,在涂上胶水的纸上。块状的可以直接沾上胶水或双面胶粘在画面中。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①运用综合材料创作秋天。②注意色彩调子的把握(暖色调)。③最好有一定的情节。(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5.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第59页共59页 (2)学生参观式评价(可针对创作意识、想象的巧妙、画面的构成、情节的联想等方面)。(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课后录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材料的构成可唤起时代的联想。本课通过学生对材料的感知,培养自己对材料的兴趣,了解材料的质感、特性等。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8日课题:11材料妙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提出问题观察感受不同材质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欣赏范图,激发思维1.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纸类材料、布绳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属材料、废旧材料)新课|标第|一|网2.观察感受不同材质。教师准备几种不同质地的材料,用布或者盒子装好,然后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3.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瓶、罐、盒类材料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适合于表现体积感较强的物体;线类材料给人以流畅、优美之感,可以用于编结物、挂件的制作;纸类可以视质地的厚薄做物体的表面包装材料;布料更多用于物体外表的包装和装饰。4.欣赏范图,激发思维。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回顾,巩固新知增强直观感受解决教学重、难点第59页共59页 启发引导,展开想象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引导学生欣赏教科书范作第28、第29页,看一看哪一个形状最好看的?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2)教师出示毕加索作品《牛头》。启发学生观察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自行车的座凳和车把)通过欣赏大师及学生的作品相互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5.启发引导,展开想象。(1)教师用投影出示已准备好的三件组品,让学生欣赏。(三件作品材料都是相同的,造型不同)(2)要求每个学生任选三种不同材料,然后自己把这三种材料创意组合,完成后先让其他同学猜猜自己的造型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的创意。6.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1)运用已有的材料创作一件立体的作品。(2)注意材料运用的和谐与同一。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2)学生参观式评价。(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学生创作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欣赏范作增强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第二课时主要是将各种材料做成工艺作品,从纸类材料、废旧材料、金属材料的作品都有,展示的作品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主,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学生更加亲切,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把握对材料加工时的基本要求,更注重传授新的创作理念,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运用和造型能力。第一课时以拼贴为主,第二课时以立体制作为主。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5日课题:12塔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塔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兴趣的学生寻访家乡的塔,了解塔的历史,并对塔进行摄影、写生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主题,明确分工引出主题(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中国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与“塔”有关的文化,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小组分工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组反馈,展示成果3.小组分工。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途径:(1)整理已收集的资料。(2)课堂上上网、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师生讨论交流: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教师小结:中国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赏析、思考、探究塔的造型,为后面的创作作铺垫。各种图片的展示和相关小知识的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第59页共59页 激发情感,提出要求激发情感,提出要求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评价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作品启迪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表现,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课后录本课通过展示杭州著名的三座塔—雷锋塔、六和塔和保俶塔,让学生感受塔的不同造型、不同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并要求联系各地家乡的塔,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日课题:12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课前准备:(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外观特征自主学习,探讨方法(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2.塔有哪些用途?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2.反馈:冀教版(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讨论: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讨论: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复习巩固新知自主学习激发创意第59页共59页 展示范作作业要求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展示作品,多样评价拓展延伸,开拓思路(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1.展示作品。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小结: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学生练习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范作展示,拓宽学生的眼界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塔是文化的象征,它是一种别致、美观的建筑,以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各地,点缀着山河,为各地名胜增添风采神韵,闪烁着建筑艺术的熠熠光辉。本课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著名宝塔图片,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塔建造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并懂得塔的建筑特点:塔的层数一般是奇数,塔的横截面的边多为偶数;引导观察塔的三部分——塔基、塔身、塔尖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能敏锐而细致地观察事物能力。本课侧重于塔的“综合.探索”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寻找、收集有关塔文化和知识的资料,用文字、图片、摄影作品、写生稿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然后,对塔的造型表现有所突破,能创造性地用各种材料来表现想象中的塔,并用线描来表现书本上的塔或家乡的塔,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9日第59页共59页 课题:13瓶子的新生代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2.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难点:形成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泥塑工具、牙签等。(教师)课件、陶土、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比较欣赏设计展示1.比较。(1)出示图片:对称型的瓶子,生动而奇特的瓶子。提问: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2)揭示课题。《瓶子新生代》2.欣赏。(1)提问:瓶子有什么用?(2)提问: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提示:从瓶子的形态特征对照与其相应的自然形态,感受艺术家对作品独到的创意,和对自然素材的处理。(3)将瓶子与自然物比较,它们又有哪些不同?3.设计。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4.展示。讨论;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讨论: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赏析、探究,激发学习兴趣。从雕塑形象到瓶子造型的转变,让学生了解新生代瓶子的创作过程。第59页共59页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碰撞思维的火花。(2)展示自己的作品。(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课后录自然界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蜗牛的螺旋型的壳,雪花的美丽图形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能从自然中获得多如泉涌的启发和灵感,许多艺术家都曾经向大自然学习,创作出了精彩生动的作品。本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并以此为创意的起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并制作瓶子,以此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土是一种可塑性、表现力、空间感很强的媒体,以泥塑的形式来表达瓶子的创意,学生易于表现,能从创作中获得成就感。为了让学生体验艺术家的创作与自然界的联系,本课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瓶子与自然形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作品中“仿生”元素的运用和艺术家的再创造。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16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螺旋线,彩纸、固体胶等。(教师)课件、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回忆欣赏感受创意制作1.观察回忆。(1)出示一根绳子,提问:谁能改变它现在的模样!(请学生在展示台上操作绳子的多种变化。)提问: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出示螺旋形的自然物图片。(2)揭示课题:《盘盘转转》2.欣赏感受。(1)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2)提供绘画凡高的《星空》、建筑旋转楼梯、纸绳粘贴作品。(3)提问:这样的造型有什么优点和独特的美感?(4)教师示范纸绳的制作和粘贴。(搓、绕、粘)3.创意制作。(1)用皱纸搓成纸绳;(第一课时完成)讨论: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讨论交流: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通过名作的欣赏,让学生明白线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通过设问,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线的表现效果。第59页共59页 学生创意制作评价交流(2)用纸绳盘盘转转;(第二课时完成)(3)创作一幅拼贴画。4.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及时评价学生制作的情况。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开拓思路和提高表现、想象能力。课后录螺旋线在艺术作品中常常具有独特的美感。在自然界中它不仅具有美感,同时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螺旋形与生命之间,其实有着深刻的内涵,螺旋结构是生命的基本形状,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图案之一。在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螺旋线的巧妙利用,如蚊香、灯管、旋转楼梯、PVC螺旋管、螺旋音响等,它们让能耗达到最小,且形态优美。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3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搓好的纸绳、固体胶等。(教师)课件、范作。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拼贴作品展示交流课外探索1.拼贴作品。(1)学生两人一组以盘盘转转为主要形式,用彩色纸绳拼贴一幅作品。(2)创作建议:可以根据螺旋形进行夸张、变形、想象和添加。(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要重视个别辅导)2.展示交流。(1)展示自己的作品。(2)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3.课外探索。还可以用绳子、铁丝、画笔进一步尝试盘盘转转的变化。学生创作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评价交流促进提高。课后录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效果较好,并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30日课题:15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教学目标: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3.通过赏析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介绍秦始皇兵马俑。难点:在讨论、分析中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教师)相关图片或工艺品、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图片1.导入新课:(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欣赏《神话》片断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各种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形象的欣赏、分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老师小结补充:课件。跪射俑造型的特征:可以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赏析铜车马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神态威严的将军俑。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4)赏析铜车马。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老师补充小结: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课后拓展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3.学生练习。(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2)巡视辅导。(3)作业展评。4.课后拓展。(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学生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对比较陌生。而且也不一定会喜欢兵马俑的造型。课本上有秦始皇骊山的陵墓外景图,让学生知道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都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书中最大的照片是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的局部,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兵马俑在陵墓中排列的状态;领略不同造型的武士俑,学生可以仔细地观察秦俑的神情、动态服饰等。主要是两个兵马俑的头部特写、五种兵器和铜车马的图片图片是比较有限的,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获得更多的图片和兵马俑的知识。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简介:美术学科教学设计(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实验小学第59页共59页 教学工作计划20xx年8月28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四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存在问题:1.各班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放映在作品上。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按教学大纲说明的教学迄止章节、教学要求及教材的重点、难点)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2.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4.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5.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6.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课堂教学方面的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和即时了解学生的实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2.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将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好,及时作好课后记录,教学随想,及时反思、总结。课外辅导方面的措施1.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构图色彩,主题的表现等)。3.定期进行作品展评。教改教研课题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学习方法与范例第59页共59页 教学进度表20xx年9月1日本学期上课20周共40课时,其中新授课30节,复习反馈课8节,机动2节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学辅导活动实际完成情况18/30—9/3始业教育准备课一课时良好29/6—9/10第一课《台灯设计》良好39/13—9/17第二课《水资源》第三课《漫画与生活》良好49/20—9/24第四课《戏曲人物》泥塑良好59/27—10/1第五课《喜气洋洋》良好610/4—10/8第六课《龙的传人》良好710/1—10/15第七课《线条的魅力》良好810/1—10/22第八课《风儿吹过》良好910/2—10/29第九课《虫虫大聚会》良好1011/1—11/5第十课《生长的植树》良好1111/8—11/12第十一课《材料妙用》良好1211/1—11/19第十二课《塔》良好1311/2—11/26第十三课《瓶子新生代》泥塑良好1411/29—12/3第十四课《盘盘转转》良好1512/6—12/10第十五课《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泥塑良好1612/1—12/17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玩具》良好1712/2—12/24美术万花筒良好1812/27-12/31复习良好191/3—1/7期末美术作品展示良好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3日课题:1台灯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台灯设计中不同的创意或制作手法。第59页共59页 2.能设计或制作出一只完整的台灯,并运用画、剪、绕等方法设计或制作别具一格的台灯。3.培养学生体现美观和实用相结合的创意或制作台灯的实践能力,并意识到设计的灵感往往隐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生活中寻找灵感设计一只有创意的台灯或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只台灯。难点:如何在台灯的设计与制作中,既注重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又不失独特的创意。教学准备:(学生)彩色铅笔、黑色水笔。(教师)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谈谈感受即兴创作,全新体验。课件出示,拓宽视野1.欣赏。(1)欣赏“长信宫灯”,学生根据其造型判断“这是什么?”(2)教师在简洁的介绍中,让学生了解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艺术品,更是将实用功能与净化空气的科学原理相结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称为“中华第一灯”。2.即兴造型。(1)以自己为模特,设计一个独特的造型,成就别具一格的“人形台灯”。(注意灯的位置摆放)(2)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创意台灯,教师及时指出:这些台灯已模糊了普通台灯结构,在巧妙的共用中,将美观与实用的结合。引出课题——创意台灯设计3.移花接木,创意台灯。(1)出示一造型优美的高脚酒杯,提问:如何利用它的特点使其变成一只新颖的台灯?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太空的资料。学生动手创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解决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优秀作品欣赏自由创作评价展示(2)课件出示源于生活的更多实物:如雨伞、花瓶、自行车、水果等,小组讨论: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构“创意台灯”。(3)小组汇报有趣的创意,课件及时呈现各种“创意台灯”,让学生的设想变成现实。4.细节点亮创意台灯。(1)欣赏大师作品,思考“感动你的细节在哪里?(2)课件定格于台灯细节之处,发现一些简单的元素如线、形等都赋予了作品永恒的魅丽,学生思考自己将怎样呈现设计亮点。5.创作。要求: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组合进行设计。无论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灯,请你在某个细节的刻画中表现设计亮点。6.评价展示。(1)学生自我展示——介绍怎样体现巧妙的组合。(2)观众有目标的欣赏——我最喜欢的创意细节。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在课堂中指导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得出:角锥型的灯罩基本做法和圆锥型做法的不同。强调制作难点:只在切去部分的圆面内分成若干等分,用小刀背在等份线上划一下,折成棱角,粘合接口即成角锥型灯罩。制作圆锥型灯罩,引导学生们发现切去的部分越少做成的圆锥越大,切去的越多,做成圆锥越小。圆柱型的灯罩制作比较简单,根据灯罩的大小,取一长方形纸片,卷成圆筒粘牢接口即成圆柱,再按圆筒的直径做一圆面,与圆筒的一端粘牢即成圆柱灯罩。教学过程中指导运用绘画、剪贴或自己创造的新方法装饰灯罩和灯座。让学生把做好的台灯放在投影上展览,互相评议,评出有新意的优秀作品给予表扬。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8日课题:2水资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观察感受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情境导入。(1)播放流水声,静静地听。设问: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2)引出课题。2.观察感受。(1)水不仅具有流动的美感,还有变化的美感——播放课件: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水的图片(江河之水、湖泊之水、瀑布之水等等),描绘水的画面。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水的动态美与静态美,水色的无穷变化,水形状的变化多端,水纹的节奏美与韵律美。(2)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3.欣赏讨论、启发思维。(1)我们的艺术大师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了对水的感受,出示齐白石、凡高的作品:欣赏并讨论他们是怎样来表现水的?(比较他们作品中的异同)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请学生分别用语言文字和肢体语言来表达一下对水的不同感受。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交流感受增强审美情趣第59页共59页 表现与创新展示与评价(2)也有好多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水——用线、色、剪贴等等。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些画面与生活中完全一样吗?它们为什么要这样来表现?你最想表现的是怎样的水?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把你的想法跟同学讲一讲。4.表现与创新。布置作业(1)作业内容:表现你心中的水的形态。(2)作业要求:①可小组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一副表现水的作品。②表现手法可不拘一格,不受所欣赏的方法的限制。③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新意识。5.展示与评价。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设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说一说。学生自由创作。展示评价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本课是“综合·探索”类的美术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美术实践能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收集水的各方面资料,对“水”问题进行挖掘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美术视野,从美术的角度理解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并指导学生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在班级大集体中交流学习探讨,萌发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以此来激发美术创作的强烈欲望。在体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的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美术技能服务于生活的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3日课题:2水资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明白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习并利用招贴画的方式宣传节约水资源。第59页共59页 2.技能:看懂招贴画,分析了解招贴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及其创作手法,进行简单的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创作。3.情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问题和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水对人类的重要性,用美术特有的方式来宣传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难点: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相关素材,创作一幅个性化的招贴画。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水的资料(①有关水的故事。②关于水的知识。③家乡水资源情况调查。④表现水的艺术作品。),带齐绘画工具材料。(教师)收集并整理与教材有关的水的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课件,小组作业展板,绘画材料及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分析1.导入。出示一招贴画:(1)说说这幅画中画了什么?猜猜它想表达什么?(2)分析是利用什么创作手段来表达意思的,有什么特点?(写实加点夸张,画面简洁明了)(3)讨论得出:这是在表达水没了,严重到水龙头都裂了,向我们宣传要节约用水,引出——这是一张招贴画。2.欣赏分析。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引导了解:(1)主要构成:标题、画面、可有文字辅助说明(2)创作手段:利用联想、拟人、夸张等手法通过写实的、装饰的、抽象的、漫画的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主要特点:构图单纯、主题鲜明。讨论:画面中表达的含义?观察讨论:招贴画还具有什么特点?增强环保意识讨论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展开联想,实践创作大胆宣传,展示评价引申拓展,感悟升华3.联系生活实际,获取创作素材。(1)说说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浪费水的现象(2)小组交流:生活中污染水的现象(通过收集的材料利用事实和图片加以说明)(3)教师运用课件展示图片小结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宣传发动大家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4.展开联想,实践创作。(1)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2)选取素材,思考如何加工处理。(3)展开联想,进行创作。(要求构思新颖、有创意)5.大胆宣传,展示评价。(1)把学生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展板上,组成几块展板,引导找出给你最有震撼力的展板或个别画作,选出创意之星,并说说它的宣传效果。(2)由创意之星解说创作感言。6.引申拓展,感悟升华。组织一次节水爱水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讨论:水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欣赏范作及同龄人的作品,说说他们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习并启发思维。联系生活,增强感悟。通过欣赏拓宽视野情感交流课后录第59页共59页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画个有创意的图标或充满想象力的画面难度并不大,但是要利用一个简洁的画面来传递一个主题思想、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警示,那就需要更高的美术修养。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广泛的水的相关知识、大量的水资源现状及现象,以此来储备创作之源泉,同时向学生展示各类利用不同手法来表现的招贴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招贴画写实、装饰、抽象、漫画的艺术风格以及夸张、拟人、想象的手法,通过大量的例证,让学生读懂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的同时,启发学生广泛的创作思路。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15日课题:3漫画与生活教学目标:1.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2.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漫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和感受,用漫画语言来表达。第59页共59页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养学生开朗的个性,并通过观察与思考来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夸张的方法设计形象,表达思想。难点:能针对要表达的思想来设计,构思巧妙、幽默。教学准备:(学生)自己喜爱的漫画图片或漫画书,自己了解到的漫画创作故事或漫画家,绘画工具。(教师)课件、漫画资料、图片、《三毛流浪记》的录像资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激趣模仿尝试课件欣赏1.情境激趣。(1)播放《三毛流浪记》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2)小结:对漫画中的人物我们可以进行大胆的夸张,甚至变形,为自己要表现的思想服务。“三毛之父”张乐平爷爷的创作经验:漫画来自于生活。(揭题:《漫画与生活》)2.模仿尝试。(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图片或漫画书,模仿喜爱的漫画形象,感受漫画、激发兴趣。(2)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小结:漫画的形象夸张、幽默,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受)(3)你能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和感觉吗?试试。(害怕、开心等;人物的五官、动作等;也可以试画动物。)(4)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3.课件欣赏内容特征明显的漫画。思考:三毛的形象给你怎样的感觉?观察、思考:你的漫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感受作品的魅力第59页共59页 尝试创作《小猫钓鱼》:漫画表达的意思?幽默之处?《半分》:作者想表现什么意图?《画画》: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漫画的方式来表现?(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结:独幅漫画)欣赏《原来如此》(出示第一、二张):画面描绘的内容?接下去想想结果会怎样?(试画)(出示第三、四张):有不同结果吗?(小结:四格漫画)4.尝试创作。(1)讨论创作内容。在欣赏漫画的时候大家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还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创作的素材吗?(2)互相交流、启发用漫画来表现生活。(3)分层教学: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漫画,接着创作或改编创作。为缺少想法的同学提供一些材料:《“理”在其中》杰克骑着自行车在街道上疾驶,过往的人群纷纷避让.警察阻止他问:“您为什么骑者这么快?”杰克回答:“对不起,我的刹车坏了,所以我想尽快骑回去修理,以免发生意外!”《拔牙》牙医对病人说:“你不要害怕,来来,喝一杯酒镇静镇静。”交流、说说,这样表现突出了形象什么特点?讨论创作内容。讨论交流,突出教学重、难点。尝试创作,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第59页共59页 作业展示课外延伸等病人喝下酒后,过了一会儿,医生问:“你现在觉得如何?”“看谁还敢拔我的牙?”病人红着眼恶狠狠地对医生说。5.作业展示。6.课外延伸。介绍我国的漫画大师丰子恺介绍其他漫画类型展示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漫画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深受人民喜爱,是一种“笑的艺术”,被称之为没有国界的世界语,并被西方艺术评论家们誉为“第九艺术”。漫画的题材大到政治题材的讽刺漫画抑或小到生活题材幽默漫画,它们都具有令人发笑、深思和启智的功能。从而我们总结出,大凡漫画都具有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的三大特质,这三大特质就是漫画的基本特征。漫画是视觉艺术,与其它绘画有着同样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它绘画,它与其它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评论,同时还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讽刺和幽默构成了漫画最基本的属性,漫画艺术就是讽刺和幽默的艺术,也是逆向思维艺术。学生对于漫画这一绘画艺术形式在生活中常有接触,漫画的表现方式幽默、夸张,非常贴近儿童的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让学生读画明理,在视觉享受中明白是非,感受漫画带来的乐趣,体验漫画的表现力。同时也学习用基本的漫画语言来简单地进行漫画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0日课题:4戏曲人物教学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第59页共59页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尝试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难点:对戏曲人物神情、动作的主要特征的把握与稚拙、天真地加以表现。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导入激趣感知引趣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2.导入激趣。(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3.感知引趣。(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各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各小组进行作业展示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为上课做好准备。通过作品展示突破教学难点交流讨论表现方法第59页共59页 尝试探趣评价延趣(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的大胆运用。)4.尝试探趣。(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5.评价延趣。(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自由创作: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评价能力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美术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戏剧是一门古老且流传广泛的艺术活动,其程式化和虚拟性的审美特征与中国传统绘画“虚实相生”、“以形写神”的写意性追求不谋而合。全国各地不仅有京剧的表演,更有如越剧、昆剧、豫剧等各种地方戏的表演,通过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从而加强其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培养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本课特别强调对戏曲人物神态、动作的解析与表现,强调抓住戏曲人物的典型动作,并把其服饰、眼神、脸谱等加以夸张,运用水墨画的表现形式,稚拙、天真地加以造型表现,增添戏曲人物的艺术光彩。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7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各种方便携带的喜庆用品、彩纸、剪刀、胶水。(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欣赏评析1.导入。(1)下课做准备工作时播放《喜洋洋》的音乐,制造一种欢乐的气氛。(2)出示几幅图片,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揭示课题: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人们常通过舞狮、张灯结彩来呈现出——“喜气洋洋“的画面。2.欣赏评析。(1)想一想。①还有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②学生介绍:老师用课件展示相对应的图片或录像资料。主要介绍这些饰物的含义和运用。(2)观察刚才的画面,请大家回答老师的问题,人们主要用哪些颜色、哪些物体来营造这种节日的气氛?(学习暖色)说说你觉得哪张图片的内容是在过节,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思考:哪些喜庆的日子,人们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气氛?激发学习的兴趣。思想交流,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活动表现学生创作作业展示(主要用红色、黄色等颜色营造节日气氛,用的物品比较多,主要有灯笼、气球、烟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颜色来装扮,为什么要用这些颜色呢?同时板书)现在,我们通过讨论,已经找到了节日气氛是从通过哪些要素产生的。那么,如果要我们画一副表现节日气氛的画,我们应该怎样来画呢?(冷暖色与人心情有关。)3.活动表现。(1)请几位同学上来表演:舞狮、扭秧歌、划龙船等。教师播放音乐或画面。(2)把刚才的表演配上特别的背景画一画。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谐统一。4.学生作业。教师巡视加以个别指导。5.作业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填写欣赏语。活动表现同学们互相说一说,自己要怎样来表现节日的气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中国传统节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祖先数千年创造的包括传统节庆日在内的弥足珍贵的民间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在出现严重危机。在中国传统节庆日逐渐式微的同时,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洋节”却大行其道。正是面对这样的现状,我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并能进行相关的创作。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9月29日课题:5喜气洋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双喜字。第59页共59页 2.学习暖色知识并能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学会剪简单的双喜、带装饰物的双喜。3.通过收集、了解、表达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喜庆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收集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有关的美术作品,学会剪简双喜,运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难点:了解传统喜庆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拓展简单双喜,剪出带装饰图形的、变化丰富的双喜。教学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双面胶等。新课|标第|一|网(教师)《喜洋洋》音乐磁带、婚庆录象、红绸带。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内容回顾设计情景,展开教学课后评价1.内容回顾。(1)回想上节课的内容:喜庆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装饰:灯、绸、中国结等。2.设计情景,展开教学。(1)朋友要结婚,需要很多喜字,请小朋友帮忙设计。(2)播放剪喜字的录像,看后分析一下录像中的重点、步骤及拓展点。(3)帮忙帮到底,顺便帮朋友设计一个新房。(4)如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5)小组讨论。(6)汇总小结:屋顶、窗、门、墙等。(7)出示各种顶、窗、门、墙的装饰画面,让学生心中有物。(8)每个小组选一项进行创作。(9)将学生创作过程加以录像。3.课后评价。每组之间互相评一评,说一说,推荐一些好的建议。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小组讨论:以教室为新房,你们会怎样装饰?新-课-标-第-一-网巩固已学的知识讨论交流,增强记忆。评价促进提高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在二年级《手拉手,好朋友》的二方连续的基础上进行,剪一个简单的不带装饰的双喜,从技法上学生不存在问题。本课的教学并没有单单从一个剪纸技法课来上,而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喜庆节日、活动,收集与喜庆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的含义、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点,掌握剪简单的双喜字。www.xkb1.com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8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龙的图片资料、身边动物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图片激趣导入了解龙的历史1.图片激趣,引出《龙的传人》。(1)课件展示:北京故宫九龙照壁,激发学生的兴趣。(2)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龙的由来(文化、历史)(1)龙的形象已出现了六千余年,它现在的形象经过了三个时期的演化。课件:商周——秦汉,秦汉——隋唐,唐宋——明清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龙的历史:红山文化遗址——玉龙,赵州桥栏板雕刻——双龙,北京故宫太和殿前云龙纹。学生欣赏并判断分别处于哪个时期?(3)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马等动物和云、虹、雷、电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种象征性神物。①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议一议:为什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请学生说说这三个时期龙的形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习龙的文化内涵。创设文化情境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审美体验②你还在哪里见到过龙的形象?请学生介绍、展示、交流——“丰富感性体验”。③“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觉得龙还有其它动物的一些特征吗?④根据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动物的一些特征来创造一条,你心目中的龙吗?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3.创作实践,审美体验。(1)根据你的理解和想象,创编你心目中的龙。(2)自我评价,体验审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请学生找找龙的各部位各自分别具有由哪几种动物的特征?请学生说一说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龙。对龙的不同形态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充分感受龙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课后录本课是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与一体的美术课。它是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本课分二部分进行教学:“欣赏评述”、“造型表现”在选择内容及版式风格上主要体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气息。首先选择了故宫九龙照壁,作品为了突出龙的形象,采取浮雕技术塑造烧制,富有立体感;使得九龙壁的雕塑极其精致,色彩甚为华美。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其次是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玉龙,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龙”起源的久远,了解原始阶段龙的造型。在今天,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也是借龙的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1日课题:6龙的传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龙的文化、历史,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第59页共59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小组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塑造一个龙的新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引导学生体会龙的精神,树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们是龙的传人为荣。通过集体完成一件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龙的欣赏,创作一条有个性的龙,并因我们是龙的传人而荣。难点: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龙的传人,正确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一些龙的传说故事、龙舟赛的图片、水彩笔或油画棒。(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感受民俗传统活动赏析作品1.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兴趣”(1)龙的传说——“龙生九子”(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龙的故事?请学生说一说。(鲤鱼跳龙门)(3)“龙”作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2.民俗传统活动——“民族精神”。(1)澳门回归——舞龙庆祝。墨西哥、日本华人舞龙迎新春,龙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象征。(2)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用鲜花堆成的巨龙,象征中华民族的腾飞。(3)端午节赛龙舟。①简介端午节及爱国诗人——屈原。②赛龙舟怎样才能赢得胜利?——集体合作的团队力量。(4)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3.赏析作品——“内化知识”书中的学生画龙舟赛作业,请学生赏一赏、评一评。说一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赛龙舟图片资料,丰富体验和创作素材。故事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讨论,进行探究性学习。第59页共59页 创作实践展示评价4.创作实践——“外化表现”根据你的资料和你的想象,创作一幅激烈的龙舟赛的场景。请学生想一想、学一学、画一画。5.展示评价——“审美提升”自我评价、同学建议、教师点评,体验审美情趣,感受龙舟赛精神。课后:布置学生做作“纸接龙舟”。有效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课后录本课教学注重“造型表现”的内容。纸接龙舟,详细介绍了龙舟构成的基本元件的制作方法,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实践并采用小组竞争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纸接龙舟最美丽、最牢固,这是培养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良好契机。学生作业两幅,一幅是版画作品,另一幅是水彩笔绘画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描绘了赛龙舟的场景,也都体现了在赛龙舟过程中的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19日课题:7线条的魅力教学目标:第59页共59页 1.发现自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线条,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姿态的线条,体会线条的美感特征及其在美术作品和生活中产生的视觉效果;通过教学掌握直线、折线、曲线、交叉线等以及不同线形,如长、短、细、疏、密等不同线形的变化,理解线的美感特征。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感悟各类线条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2.了解线条的各种形状、线形的变化及线条组合的黑白灰层次,能用线条进行简单的构成练习。3.通过观察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在作品中体现的不同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图片、画面的分析,体会线条的美感,了解各种线条的形态和线条组成的纹理。难点:尝试画出长、短、粗、细、疏、密不同变化的线,画面中线条黑白灰层次的组织。教学准备:(学生)铅笔、彩色笔。(老师)制作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寻找生活中的线条图片欣赏(一)讲授新课。1.认识线条——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老师用电线变出许多线的造型性。你能给这些线条的取个名字吗?直线、曲线,是长线、短线,是粗线、细线……线条,还是我们的好朋友,他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就能找到。2.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3.出示图片,发现自然界中的线条。4.欣赏艺术作品。(1)吴冠中的《春如线》(线条富有变化、跳跃)。(2)毕加索的《坐在柳条椅上的朵拉·马尔》(线条既有变化,又有一定的秩序)。给线条取个名字?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线条?寻找生活中的线条欣赏作品中的线条通过设问,引导回忆,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合作学习布置作业课堂小结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二)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1.欣赏学生作品。讨论:这些学生作品哪些线有变化?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2.欣赏范例。(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2)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三)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学生作业、老师辅导。(四)课堂小结。1.展评作业,学生自评、互评。2.拓展:线条不仅能看到、画出,还能听到(听音乐,节奏有舒缓和激烈之分),你听出线条了吗?让我们用手中的彩带随着音乐舞出各种线条吧讨论:①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它们有什么特点?②用了哪些不同的线条?③给你什么感受?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多种排列形式的线条展示,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龄人的作品为学生的学习、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有句名言“用一根线条去散步”,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语汇。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直线有水平线、垂直线、斜线等;曲线有波浪线、螺旋线、弧线等。线的表现力极其丰富:水平线有广阔、宁静感;垂直线有升腾、挺拔感;斜线有危急或空间变化的感觉;短线水平排列则产生跳跃急促的的节奏感;流动的曲线使人感到柔和、轻巧、优美,给人轻快愉悦的感觉。线的粗细、刚柔、滑涩、虚实、疏密等变化产生不同的美感,课堂中出示的图片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中神奇的线条:生涩、古朴的线产生稚拙美;斑马身上黑白相间的自然曲线产生韵律美和装饰美;钢构的大桥和建筑简括、挺拔,有一种力度美;缀满露珠的蜘蛛网飘逸连绵、纤细雅拙。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帮助学生了解线条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尝试怎样使线条能动起来的游戏般的学习活动中,对美术造型活动产生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6日课题:8风儿吹过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寻找来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第59页共59页 2.进一步提高用线条进行表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用线描的方法表现风吹时引起的物象变化的景象,表达出自己对风的感受。3.培养对自然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记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动态变化。难点:运用线条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教学准备:(学生)细水彩笔、油画棒、色卡纸。(教师)刮风的录音、录象带、下载各种风的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创设情境:1.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大风时树叶的沙沙声;西北风的呼号;狂风哗哗作响……这是什么风?(触动学生的记忆)2.风虽然抓不到,但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风、用身体感觉到风、用耳朵听到风。回忆各种风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觉(最好能出示相关的画面)。炎炎夏日,轻风吹来格外舒爽;寒冬腊月,西北风吹到脸上像刀割一样;www.xkb1.com风雨交加、狂风大作时,雨伞都会被掀翻,寸步难行;乘坐在汽车或摩托车上疾驰,疾风会让人感觉呼吸困难;如果龙卷风来了,我们会非常紧张、恐惧……(二)探究学习。1.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出示气象预报的风力级别:风向,偏北风3——4级。播放播放各种风声的录音:听风X-k-b-1.-c-o-m认识各种级别的风呈现各种不同形式的风的艺术作品,使学生赏析、思考、探究。第59页共59页 四人小组讨论欣赏画家作品风有大小的级别,你还能说出什么级别的风?结合“蒲福氏风级”,认识12级风。2.观看《龙卷风》片段,了解风的小常识:简单了解台风(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不同。(1)四人小组讨论:江浙一带每年7至9月都会有台风,我们是怎样对台风命名的?结合图片:卡特里娜飓风席卷美国新奥尔良市,造成严重的后果。台风过境的惨状,人们在抗台中自救。(2)请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3)虽然台风、龙卷风、飓风有很强的杀伤力,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和威胁,但也可以作为一种能源来利用,造福于人类。请学生简单介绍风车拉磨、风力发电、帆船行驶等。3.欣赏画家作品,画家是怎样表现风的。(1)比较图片:郑板桥的《竹》与徐悲鸿的《逆风》。这两幅竹都是以国画形式表现的,你从什么地方感觉到徐悲鸿的《逆风》风很大?比较莫奈的《树》与柯罗的《阵风》《阵风》中画家是怎样表现大风中的树的?(2)欣赏画家对风的表现。如卢梭的《热带风暴中的老虎》欣赏学生作品,他们是怎样表现风的。四人小组讨论学生介绍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关热带风暴、龙卷风、飓风的知识。通过对问题的讨论,解决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多种的学生作品和学习建议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第59页共59页 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画画风教师巡回指导作业展评课后拓展4.尝试用线来表现风起时水面或柳枝的变化。微风时——大风时——狂风时的不同的状态(三)画画风。1.用我们手中的线条可以画出各种风的感觉,你想试一试吗?出示一组事物,你觉得哪几项适合表现风?哪些不太合适呢?2.作业要求:记忆和想象刮风时的情景,通过描绘物体形态,运用线条等方式,大胆地表现对风的感受。3.教师巡回指导。4.作业展评。(1)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2)根据老师的导向性提问来评价。评一评哪些作品有风来的感觉,哪几件作品还需要改进的?(四)课后拓展。1.欣赏风蚀地貌。2.说说有风的成语。课后录一般来说人们总认为风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通过一系列的听风、体验感觉风、画风、说风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风。使孩子们更亲近大自然,主动观察、探索风起时自然现象的变化,初步了解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0月28日课题:9虫虫大聚会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课前准备:(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教师)昆虫录像及图片、课件、投影仪、示范纸张。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欣赏交流出示范作,激发兴趣分析理解,示范操作1.展开讨论: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2.欣赏交流:(1)放录像(昆虫大世界)。学生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2)课件图片展示:(天上飞的昆虫、地上爬的昆虫、生活在水里的昆虫)老师提问:“图片中是些什么昆虫?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比例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这三类昆虫有哪些不同点。)3.出示范作,激发兴趣。(1)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昆虫。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4.分析理解,示范操作。以教科书第25页为例示范制作小昆虫。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有哪些?谈谈自己觉得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提问:这个小昆虫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回忆,激发学习的兴趣。大自然各种昆虫的图片展示,为学生的观察、分析、感受提供学习的资料。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评议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折剪小昆虫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昆虫的各个部分。5.学生练习。(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自由创作。)6.评议:(1)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昆虫。7.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展示详尽的制作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折叠方法。各种折纸昆虫作品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拓展学生的创作表现主题。课后第59页共59页 录昆虫是学生们在大自然中最常见的生物。学生对昆虫的种类、形态也都较为熟悉。对学生来说熟悉的事物相对容易表现,而纸工创作在以前的教材中也学到过。本课强调了折、剪、添三种技法的综合利用,重点明确。教学中共中央第一部分是欣赏与评述,展示了很多形态各异的昆虫实例,让学生通过感受认知,培养自己鉴赏能力,空间思维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设计与运用,从制作完成的昆虫展示、基本折叠方法到最后作品“虫虫大聚会”,这样的安排条理清楚,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日课题:10生长的植物第59页共59页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植物的生长规律,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常见植物的生长规律。2.了解植物的结构特征,通过对植物的描绘进行生活中处处有美的情感教育。3.培养观察力、记忆能力以及根据记忆表现画面,表现视觉感受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树的结构以及表现的手法,启发观察重点,激发观察的积极性。难点:经过观察思考后的创造性表现以及画面的组织能力。教学准备:(学生)事先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结构特征,记号笔,水笔等绘画材料。(教师)各种植物的图片资料,有关植物的文字作品、范画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植物的文化1.导入课题。教师:生活中离不开植物,植物能装饰点缀我们的生活,植物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植物能……看到植物两个字,首先就给我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形象。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学生:向日葵(热情的,向上的)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树(树中的君子)等等2.植物的文化。(1)植物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图片,这些植物你认识哪些?你觉得他们美在哪里?从它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出示植物的图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从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光影及其周边环境的协调等方面赏析)讨论:你们知道的植物有哪些呢?你最喜欢哪种植物呢?为什么?讨论:①精美的艺术作品不仅是学习、赏析的素材,也为后面学生的创作作了很好的铺垫。设问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促其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结合图片资料的展示描述)范例:荷花,每到夏天西湖边都是挨挨挤挤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出水很高,象亭亭舞女的裙。”——朱自清散文《菏塘夜色》教师总结:通过欣赏,我们知道植物有着美丽的姿态,它既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2.植物是地球的最美好的礼物。教师提问:植物除了供我们欣赏外,它还有什么功劳吗?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植物是我们地球最好的礼物,挡沙,保护水源,净化空气,美化我们的生活。果实,带来经济效益。带来荫凉,抗噪音等等。3.植物也是历史的见证。教师:植物除了是精美的艺术品,它还能使我们联想到什么吗?看我们学校里的古树,见证着学校的变迁!村口的大榕树,1000多年的历史,几个人才能围抱,是生命树。银杏是活化石。4.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出示图片资料,学生欣赏《古墙老藤》版画、《被美洲豹袭击的马》油画。教师提问: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能否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讨论:①你比较喜欢哪种植物,能否从美术的角度来谈谈喜欢的理由。②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这种植物?学生根据事先了解到的知识进行讨论后回答。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展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局部形态,进一步把握特征。第59页共59页 欣赏大师笔下的植物美术大师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树的?②大师笔下的树在造型上、色彩上、明暗,肌理上分别有什么特点?③你得到了什么启发?教师:大师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植物的美丽、植物旺盛的生命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5.植物的结构。教师准备一些植物,请学生来观察。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来说说这些植物的共性和个性学生可以观察到卷曲的叶片,植物的花托,树枝的节节等等细节的东西!6.近距离写生。教师:我们今天用“放大镜”的眼睛来观察植物了,现在我们需要把他用线条记录下来!学生写生,教师指导。7.点评作业。在欣赏学生作品的同时,请思考下列问题:(1)这次画的植物写生,有什么特点?和以往有什么不同?(2)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最欣赏的作品。(3)课后还可以再观察别的植物,找出每样植物的精彩部分8.小结。教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植物的知识,欣赏了植物美丽的姿态,艺术大师笔下的植物,并向大师学习画了画植物。下节美术课,请同学们带好水笔,我们要去户外感受大自然中的植物,亲自去感受那鲜活的生命!学生观察植物的共性和个性。近距离写生展示同龄人的作品,解决学生创作时的畏难情绪,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第59页共59页 点评作业课后录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在于发现。一棵平常的树,在画家的笔下会变得如此精彩,因为他们会用心去感受,用热爱生活的心去表现大自然,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感恩的心!所谓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激发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可能仍以形象记忆为主,以符号的形式来表现树,本课主要是依靠观察来画树,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指导重点上我放在激发学生仔细观察上,并经过思考以后能利用学习的构图知识,线条的表现知识进行创造性表现。通过对树的写生,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身边美好的事物。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1日课题:11材料妙用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参观实践启发谈话,分析材料1.参观实践。教师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材料市场,如:建材市场、布料市场、小商品市场等,并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2.启发谈话,分析材料。把学生收集起来的材料放置在一起。教师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七类:(1)纸类材料。纸是最方便、最基本的材料,它具有优异的定形性和可塑性,工艺简单,是工艺制作常见的材料。纸的工艺有:剪纸、折纸、纸雕、纸塑四种。(2)布绳材料。各种布绳材料都是软性材料,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软雕塑来。①布料工艺。参观材料市场。请学生谈谈生活中有那些废旧材料,再把收集回来的材料进行分类。从画面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种材料。通过设问,引导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传授新课布的表现手法有:扎系、折叠、包缠、剪切等。②线绳工艺。各种线绳的表现手段非常多,一般有:编织、系结、缠绕等。(3)竹木材料。如果说纸、布是人工的造型材料,那么竹、木、藤、果实则是天然的造型材料。其优点是:加工容易,质量轻,既有硬性又有软性。(4)泥石材料。它包括泥造型和石头造型。(5)泡塑材料。可以利用废弃的炮沫、塑料纸等进行造型。(6)金属材料。金属的种类很多,但一般在立体构成与雕塑的联系中常以铁、铜、铅、铝为主。(7)废旧材料。废旧材料指现代工业中的各种垃圾,如:包装盒、各种瓶罐、竹、木、布、绳、碎玻璃、塑料边角料及废五金材料、废机器零件等。3.传授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我们收集回来的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1)名画欣赏。出示四张表现秋天景色的画家作品。这四张作品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同?作品1号:中国画。作品2号:油画。作品3号:中西结合表现的作品。用材料创作一幅表现《秋天》的拼帖画。各种材料制作的风铃作品,启迪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培养对材料的运用能力。多种材料的展示可以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创作思维。相关知识的介绍,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粘贴技法的指导学生创作,教师指导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作品4号:综合材料表现的作品。(2)重点分析作品4号(抽象)。作品表现了秋天的什么情景?用了那些材料?今天我们也要用我们桌子上这些材料来表现秋天。(3)欣赏教师范作。分别出示三组画面进行对比来说明画面的构成关系。①材料的丰富性。②点、线、面的合理布局。③画面情节的组织。(4)引发材料的想象。分别出示麻袋、棕绳、树叶等材料,让学生来想象在《秋天》中如何利用这几种材料?——地面、头发、小树…4.粘贴技法的指导。材料:①细小的:豆子、木屑、沙子…②柔软的:布、纸、棕绳…③块状的:铁钉、石头…粘贴方法:细小的、柔软的可以直接撒铺,在涂上胶水的纸上。块状的可以直接沾上胶水或双面胶粘在画面中。5.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①运用综合材料创作秋天。②注意色彩调子的把握(暖色调)。③最好有一定的情节。(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5.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第59页共59页 (2)学生参观式评价(可针对创作意识、想象的巧妙、画面的构成、情节的联想等方面)。(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课后录材料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材料的材质、性能、形状会给人的视觉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材料的构成可唤起时代的联想。本课通过学生对材料的感知,培养自己对材料的兴趣,了解材料的质感、特性等。教师在教学手段上从直接认知的方式入手,让学生看看、说说,从情境教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18日课题:11材料妙用(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各种材料的收集与欣赏,充分感受材料的质感与美感。了解现代装饰对材料的运用。2.通过收集不同材料,开展探究尝试,互相交流,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一件或两件工艺作品,培养学生对材料灵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材料粘、折、剪、添等处理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创作作品。难点:灵活的运用材料的质感,色彩等。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材料、制作工具。(教师)古今中外一些艺术大师对材料运用的图片、投影仪、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材料。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提出问题观察感受不同材质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欣赏范图,激发思维1.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纸类材料、布绳材料、竹木材料、泥石材料、泡塑材料、金属材料、废旧材料)新课|标第|一|网2.观察感受不同材质。教师准备几种不同质地的材料,用布或者盒子装好,然后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3.分析基本材料的运用方法。瓶、罐、盒类材料具有强烈的立体感,适合于表现体积感较强的物体;线类材料给人以流畅、优美之感,可以用于编结物、挂件的制作;纸类可以视质地的厚薄做物体的表面包装材料;布料更多用于物体外表的包装和装饰。4.欣赏范图,激发思维。回忆上节课把材料分为那几类?请学生上来摸一摸猜猜摸到的是什么材料,让学生用触觉去感受材料的肌理。回顾,巩固新知增强直观感受解决教学重、难点第59页共59页 启发引导,展开想象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引导学生欣赏教科书范作第28、第29页,看一看哪一个形状最好看的?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2)教师出示毕加索作品《牛头》。启发学生观察作品用了什么材料。(自行车的座凳和车把)通过欣赏大师及学生的作品相互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5.启发引导,展开想象。(1)教师用投影出示已准备好的三件组品,让学生欣赏。(三件作品材料都是相同的,造型不同)(2)要求每个学生任选三种不同材料,然后自己把这三种材料创意组合,完成后先让其他同学猜猜自己的造型是什么?然后说说自己的创意。6.学生创作,教师指导。1.要求:(1)运用已有的材料创作一件立体的作品。(2)注意材料运用的和谐与同一。2.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1)全班作品展示。(2)学生参观式评价。(3)组内互相交流评价,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学生欣赏教材范作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学生创作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欣赏范作增强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课后录第二课时主要是将各种材料做成工艺作品,从纸类材料、废旧材料、金属材料的作品都有,展示的作品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主,这样的安排不仅让学生更加亲切,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时把握对材料加工时的基本要求,更注重传授新的创作理念,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运用和造型能力。第一课时以拼贴为主,第二课时以立体制作为主。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1月25日课题:12塔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塔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兴趣的学生寻访家乡的塔,了解塔的历史,并对塔进行摄影、写生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探究主题,明确分工引出主题(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2)中国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与“塔”有关的文化,激发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小组分工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组反馈,展示成果3.小组分工。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途径:(1)整理已收集的资料。(2)课堂上上网、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师生讨论交流: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教师小结:中国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收集的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讨论、介绍古塔。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赏析、思考、探究塔的造型,为后面的创作作铺垫。各种图片的展示和相关小知识的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第59页共59页 激发情感,提出要求激发情感,提出要求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评价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作品启迪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创作表现,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课后录本课通过展示杭州著名的三座塔—雷锋塔、六和塔和保俶塔,让学生感受塔的不同造型、不同文化,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并要求联系各地家乡的塔,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之情。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日课题:12塔(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塔的文化,感受各种不同的塔造型,用线描或其他的方法表现塔。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塔。课前准备:(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外观特征自主学习,探讨方法(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2.塔有哪些用途?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2.反馈:冀教版(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讨论: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讨论: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复习巩固新知自主学习激发创意第59页共59页 展示范作作业要求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展示作品,多样评价拓展延伸,开拓思路(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作品,多样评价。1.展示作品。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小结: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学生练习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范作展示,拓宽学生的眼界评价促进提高课后录塔是文化的象征,它是一种别致、美观的建筑,以千姿百态、雄伟挺拔的形象屹立在世界各地,点缀着山河,为各地名胜增添风采神韵,闪烁着建筑艺术的熠熠光辉。本课通过展示我国各地的著名宝塔图片,进一步了解不同的塔建造的材料也多种多样,并懂得塔的建筑特点:塔的层数一般是奇数,塔的横截面的边多为偶数;引导观察塔的三部分——塔基、塔身、塔尖的特点,旨在培养学生能敏锐而细致地观察事物能力。本课侧重于塔的“综合.探索”学习,强调学生自己寻找、收集有关塔文化和知识的资料,用文字、图片、摄影作品、写生稿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示。然后,对塔的造型表现有所突破,能创造性地用各种材料来表现想象中的塔,并用线描来表现书本上的塔或家乡的塔,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9日第59页共59页 课题:13瓶子的新生代教学目标:1.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2.能用泥塑的方法,从“仿生”的角度对瓶子进行创意设计。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联想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难点:形成观察自然、向自然学习的思维方式。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泥塑工具、牙签等。(教师)课件、陶土、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比较欣赏设计展示1.比较。(1)出示图片:对称型的瓶子,生动而奇特的瓶子。提问: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2)揭示课题。《瓶子新生代》2.欣赏。(1)提问:瓶子有什么用?(2)提问: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提示:从瓶子的形态特征对照与其相应的自然形态,感受艺术家对作品独到的创意,和对自然素材的处理。(3)将瓶子与自然物比较,它们又有哪些不同?3.设计。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设计制作一只独特的瓶子。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教师巡回辅导。4.展示。讨论;这两种瓶子有什么不一样?讨论:这些瓶子看上去很特别,它们是从哪里获得灵感的?你能发现吗?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设计、创作。通过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赏析、探究,激发学习兴趣。从雕塑形象到瓶子造型的转变,让学生了解新生代瓶子的创作过程。第59页共59页 (1)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灵感来源,碰撞思维的火花。(2)展示自己的作品。(3)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课后录自然界中有着丰富多样的生物,它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蜗牛的螺旋型的壳,雪花的美丽图形等,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人们能从自然中获得多如泉涌的启发和灵感,许多艺术家都曾经向大自然学习,创作出了精彩生动的作品。本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自然,体会自然形态的美感,并以此为创意的起点,从“仿生”的角度设计并制作瓶子,以此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土是一种可塑性、表现力、空间感很强的媒体,以泥塑的形式来表达瓶子的创意,学生易于表现,能从创作中获得成就感。为了让学生体验艺术家的创作与自然界的联系,本课选择了一些典型的瓶子与自然形态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作品中“仿生”元素的运用和艺术家的再创造。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16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课前观察自然界的螺旋线,彩纸、固体胶等。(教师)课件、图片等。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回忆欣赏感受创意制作1.观察回忆。(1)出示一根绳子,提问:谁能改变它现在的模样!(请学生在展示台上操作绳子的多种变化。)提问: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出示螺旋形的自然物图片。(2)揭示课题:《盘盘转转》2.欣赏感受。(1)提问: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2)提供绘画凡高的《星空》、建筑旋转楼梯、纸绳粘贴作品。(3)提问:这样的造型有什么优点和独特的美感?(4)教师示范纸绳的制作和粘贴。(搓、绕、粘)3.创意制作。(1)用皱纸搓成纸绳;(第一课时完成)讨论:在大自然中你还见过这样的螺旋线吗?讨论交流:在生活中你还看到螺旋结构的东西吗?通过名作的欣赏,让学生明白线在造型表现中的作用。通过设问,启迪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线的表现效果。第59页共59页 学生创意制作评价交流(2)用纸绳盘盘转转;(第二课时完成)(3)创作一幅拼贴画。4.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及时评价学生制作的情况。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开拓思路和提高表现、想象能力。课后录螺旋线在艺术作品中常常具有独特的美感。在自然界中它不仅具有美感,同时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螺旋形与生命之间,其实有着深刻的内涵,螺旋结构是生命的基本形状,是自然界最普遍的图案之一。在生活中也有着许许多多螺旋线的巧妙利用,如蚊香、灯管、旋转楼梯、PVC螺旋管、螺旋音响等,它们让能耗达到最小,且形态优美。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23日课题:14盘盘转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的螺旋线,体验它们的独特美感。2.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造型,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3.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动手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自然界中和生活中的螺旋线和曲线,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难点: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课前准备:(学生)搓好的纸绳、固体胶等。(教师)课件、范作。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拼贴作品展示交流课外探索1.拼贴作品。(1)学生两人一组以盘盘转转为主要形式,用彩色纸绳拼贴一幅作品。(2)创作建议:可以根据螺旋形进行夸张、变形、想象和添加。(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要重视个别辅导)2.展示交流。(1)展示自己的作品。(2)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3.课外探索。还可以用绳子、铁丝、画笔进一步尝试盘盘转转的变化。学生创作说说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中的困难和经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评价交流促进提高。课后录本节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通过盘盘转转学习螺旋线和曲线造型效果较好,并尝试线材的组合创作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第59页共59页 课时授课计划授课时间20xx年12月30日课题:15秦陵兵马俑博物馆教学目标: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3.通过赏析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介绍秦始皇兵马俑。难点:在讨论、分析中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课前准备:(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教师)相关图片或工艺品、课件。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欣赏图片1.导入新课:(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欣赏《神话》片断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 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各种不同造型的兵马俑形象的欣赏、分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第59页共59页 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老师小结补充:课件。跪射俑造型的特征:可以丰富学生的相关知识,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第59页共59页 赏析铜车马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神态威严的将军俑。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4)赏析铜车马。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老师补充小结: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第59页共59页 学生练习课后拓展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3.学生练习。(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2)巡视辅导。(3)作业展评。4.课后拓展。(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第59页共59页 课后录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学生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对比较陌生。而且也不一定会喜欢兵马俑的造型。课本上有秦始皇骊山的陵墓外景图,让学生知道秦始皇陵墓的兵马俑都是从地下发掘出来的。书中最大的照片是秦始皇陵兵马俑1号坑的局部,学生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兵马俑在陵墓中排列的状态;领略不同造型的武士俑,学生可以仔细地观察秦俑的神情、动态服饰等。主要是两个兵马俑的头部特写、五种兵器和铜车马的图片图片是比较有限的,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搜索获得更多的图片和兵马俑的知识。感受中国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的魅力,树立爱国热情。第59页共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