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大埔县虎山中学2019-2020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广东省大埔县虎山中学2019-2020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广东,大埔县,虎山中学,莲山课件.
南充高中2019-2020学年度下期
 高2018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O-16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 1 mol/L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B.78 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
 C.常温常压下,14 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6.72 L 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2.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
 3.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4.利用化学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    )
 A.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
 B.乙烯与水加成(乙醇)
 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
 D.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
 5.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6.已知反应:CO(g)+H2O(g) CO2(g)+H2(g) ΔH<0,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于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充入一定量的氮气,n(H2)不变          B.减小压强,n(CO2)增加
 C.更换高效催化剂,CO的转化率增大        D.升高温度,K 增大
 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
 8.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
 A.C(金刚石)和CO2       B.CH4 和H2O          C.NaBr 和HBr              D.Cl2 和 KCl
 9.可逆反应N2+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υ正(N2)=υ逆(NH3)                       B.3υ正(N2)=υ正(H2)
 C.2υ正(H2)=3υ逆(NH3)                     D.υ正(N2)=3υ逆(H2)
 10.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开始时充入2 mol C气体,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A和1 mol B 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
 A.20%                B.40%              C.60%                D.80%
 11.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
 A.pH=8的某电解质的溶液                  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                       D.溶液中c(OH—)>c(H+)
 12.0.1 mol/L K2CO3溶液中,若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少量盐酸         B.加KOH固体       C.加水         D.加热
 13.在室温下,等体积的酸和碱的溶液混合后,pH一定小于7的是(    )
 A.pH=3的HNO3跟pH=11的KOH           B.pH=3的盐酸跟pH=11的氨水
 C.pH=3硫酸跟pH=11的NaOH            D.pH=3的醋酸跟pH=11的Ba(OH)2
 14.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颜色为无色的是(    )
 A.Na+、S2—、OH—、K+、Cl—、NO3—              B.Na+、S2—、CO32—、H+、NO3—
 C.Na+、MnO4—、K+、NO3—、SO32—                     D.Fe2+、H+、Na+、Ca2+、NO3—
 15.已知某溶液中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经四位同学测定,大小关系如下,则其中不可能的是(    )
 A.c(Cl—)>c(NH4+)>c(H+)>c(OH—)        B.c(OH—)>c(H+)>c(Cl—)>c(NH4+)
 C.c(Cl—)=c(NH4+)                       D.c(Cl—)>c(H+)>c(NH4+)>c(OH—)
 16.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最终使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OH—)<c(H+)的操作是(    )
 A.向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B.将水加热煮沸
 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向水中加醋酸钠晶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共52分)
 17.(10分)某学生用0.10 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如下: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并立即注入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
 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处充满液体;
 ③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
 ④移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
 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
 (2)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某次滴定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______mL。
 (4)根据下列数据:请计算待测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HCl)=_______mol/L。
 滴定次数    待测体积(mL)    标准烧碱体积(mL)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
 第一次    20.00    0.40    20.40
 第二次    20.00    2.00    24.10
 第三次    20.00    4.00    24.00
 (5)若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在配制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未知液润洗
 C.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
 D.步骤⑤中,在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时,滴定管尖嘴有气泡
 (6)某同学用0.10 mol/L NaOH标准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 mol/L的HCl溶液和20.00 mL 0.10 mol/L的CH3COOH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用0.10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20.00 mL 0.10 mol/L的CH3COOH溶液的曲线是______(填“图1”或“图2”)。
 ②a=______mL。
 18.(16分)工业上,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洁、综合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
 (1)一定条件下,将C(s)和H2O(g)分别加入甲、乙两个密闭容器发生反应:
 C(s)+2H2O(g) CO2(g)+2H2(g) ΔH1>0,相关数据如下表:
 容器    容积/L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C(s)    H2O(g)    H2(g)
 甲    2    T1    3    4    3.2
 乙    1    T2    1.5    2    1.2
 ①T1_____T2 (填“>、<或=”)。
 ②T1时达到平衡后再加入1 mol H2O(g),达到新平衡后H2(g)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T2时,若起始时乙容器中加入1.5 mol C(s)、1.2 mol H2O(g)、0.5 mol CO2(g)、1.4 mol H2(g),此时υ正_____υ逆(填“>、<或=”)。
 (2)煤液化时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 ΔH2,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200℃时,n(H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t/min    0    1    3    5
 n(H2)/mol    8.0    5.4    4.0    4.0
 ①ΔH2______0(填“>、<或=”)。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标号)。
 a.温度越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b.达平衡后再充入稀有气体,CO的转化率提高
 c.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d.图中压强P1<P2
 ③0-3min内用CH3OH表示的反应速率υ(CH3OH)=____mol/(L·mi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值)。
 ④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向上述200℃达到平衡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再加入2 mol CO、2 mol H2、2 mol CH3OH,保持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19.(14分)25℃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    CH3COOH    H2CO3    HClO
 电离平衡常数    1.8×10—5    K1=4.3×10—7
 K2=5.6×10—11    3.0×10—8
 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Ka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a.CO32—              b.ClO—           c.CH3COO—             d.HCO3—
 (3)用蒸馏水稀释0.1 mol/L的醋酸,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____(填序号)。
 a.c(CH3COOH)/c(H+)                        b.c(CH3COO—)/c(CH3COOH)    
 c.c(H+)/Kw                            d.c(H+)/c(OH—)
 (4)常温下,0.1 mol/L 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c(H2CO3)______ c(CO32—) (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5℃时,若测得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的pH=6,则溶液中:
 ①c(CH3COO—)/c(CH3COOH)=__________(填“精确数值”,
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2019-2020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
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2019-2020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带答案),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安徽,黄山市,屯溪一中,莲山课件.
下同)。
 ②c(CH3COO—)—c(Na+)=________________mol/L。
 20.(12分)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新型的水处理剂,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在中性或弱酸性条件下转化为Fe(OH)3和O2;易被H2还原。工业上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含有少量NiS、CuS、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Na2FeO4并回收某些金属资源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Ⅰ.“焙烧”后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均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Ⅱ.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时,该离子沉淀完全。
 (1)“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X为____________,滤渣1为_____________。
 (3)流程中“调节pH1”的实验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化”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采用电解法制备Na2FeO4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装置工作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离子交换膜应选用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2018级高二(下)期中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C    A    A    D    B    C    C
 11    12    13    14    15    16    
 D    B    D    A    B    C    
 二、填空题(共52分)
 17.(共10分)(1)①(1分)
 (2)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s内不褪色(2分)
 (3)22.60(1分)      (4)0.10(2分)
 (5)BC(2分)         (6)①图2(1分)     ②20.00(1分)
 18.(共16分)(1) ①>(2分)    ②减小(2分),>(2分)
 (2)①<(2分)  ②cd(2分)    ③0.067(2分)    ④6.25(2分),正向(2分)
 【解析】(1)①甲乙中水蒸气浓度相等,只有温度不同,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生成的氢气越多,甲中氢气物质的量大于乙中2倍,说明甲的温度高。
 ②T1时达到平衡后再加入1 mol H2O(g),平衡正向移动,但与原平衡相比,相当于增加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所以达到新平衡后H2(g)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
 该反应         C(s)+2H2O(g) CO2(g)+2H2(g)
 开始(mol/L)        2    0    0
 反应(mol/L)        1.2    0.6     1.2
 平衡(mol/L)          0.8     0.6     1.2
 T2时,化学平衡常数 ,
 化学平衡常数大于浓度商,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解析】(2)①随温度的升高CO转化率降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ΔH2<0。
 ②a.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因此温度越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小,a错误。
 b.达平衡后再充入稀有气体,反应物浓度不变,CO的转化率不变,b错误。
 c.正反应体积减小,则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即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d.正反应体积减小,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CO转化率增大,所以图中压强P1<P2,d正确。
 ③0-3min内消耗氢气是4 mol,生成甲醇是2mol,浓度是0.2mol/L,则用甲醇表示的反应速率
 ④根据方程式可知:
              CO(g)+2H2(g) CH3OH(g)
 起始浓度(mol/L)    0.4    0.8     0
 转化浓度(mol/L)  0.2    0.4        0.2
 平衡浓度(mol/L)    0.2    0.4        0.2
 所以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向上述200℃达到平衡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再加入2 mol CO、2 mol H2、2 mol CH3OH,保持温度不变,此时浓度熵 ,所以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19.(共14分)(1)增大(2分)
 (2)a>b>d>c(2分)          (3)b(2分)
 (4)>(2分),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2分)
 (5)①18(2分)      ②9.9×10—7(2分)
 【解析】(1)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所以当温度升高时,Ka增大
 (2)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根离子对应酸的酸性越强,酸根离子结合H+的能力越弱,则四种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即a>b>d>c
 (3)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应用(K、Kw等)。
 (4)HCO3-电离使溶液呈酸性,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5)② ,则 、 ,
 溶液呈存在电荷守恒: ,
 则:  
                                           
 20.(共12分)(1)加快“焙烧”速率,使“焙烧”更充分(2分)
 (2)X为SO2(1分),滤渣1为SiO2(1分)
 (3)“调节pH1”目的是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Cu2+和Ni2+不沉淀(2分)
 (4)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2分)
 (5)①Fe+8OH——6e—=FeO42—+4H2O(2分)
 ②阳(1分);可防止FeO42—进入阴极区被H2还原(1分) 
天津市咸水沽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质量调查试题(Word版带答案)
天津市咸水沽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质量调查试题(Word版带答案),高三化学下学期质量调查试题,天津市,咸水沽第二中学,莲山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