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莲山课件.
黄山市“八校联盟”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且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光催化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该燃料属于一次能源
 B.75%酒精可用于杀死新冠病毒,如果用 90%酒精效果更好
 C.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因此可作食品的漂白剂
 D.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因此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CaH2 的电子式:[H:]-Ca2+[:H]- 
 B.Cl‒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 92、中子数为 146 的 U 原子:
 D.H2O2 的电子式:  
 3、X、Y、Z、W是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W可以形成两种重要化合物ZW2、Z2W2,X、Y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X、Y、Z组成的一种化合物(ZXY)2:的结构式为Y≡X-Z-Z-X≡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物Z2W2中含有离子键
 B.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y> rw> rz
 C.元素W的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D.X和Z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所有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只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②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也可能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④只有非金属元素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⑤Mg2+的半径小于 N3-的半径
 ⑥H2O 比 H2S 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
 5、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直接生成 NO2
 ②铵盐均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③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的变化
 ④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方法制备氨气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6、将35g锌粉与少量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共收集到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混合气体质量为19.6g,则剩余锌粉的质量为(    )
 A.1.0 g             B.2.0 g
 C.2.5 g             D.3.5 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O+H2O=Ca(OH)2为放热反应,可利用该反应设计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D.灼热的铂丝与NH3、O2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8、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若反应物A浓度从2 mol·L-1降到0.8 mol·L-1需20 s,则反应物A的浓度由0.8 mol·L-1降到0.2 mol·L-1所需的反应时间(    )
 A.等于10 s    B.大于10 s    C.小于10 s    D.无法判断
 9、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Ⅰ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D.图Ⅱ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10、向含有a mol FeI2的溶液中,通入x mol Cl2。下列各项为通入Cl2过程中,溶液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不正确的是(    )
 A.x≤a,2I−+Cl2=I2+2Cl−
 B.x=1.2a,10Fe2++14I−+12Cl2=10Fe3++7I2+24Cl−
 C.x=1.4a,4Fe2++10I−+7Cl2=4Fe3++5I2+14Cl−
 D.x≥1.5a,2Fe2++4I−+3Cl2=2Fe3++2I2+6Cl−
 11、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大量气泡的是(    )
 A.   B.   C.  D   
 12、工业上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CH3OH)。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测得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反应混合物均呈气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 CH3OH
 B. 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反应至10分钟时,CO的转化率为75%
 D. 反应至3分钟时,用甲醇来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mol/(L·min)
 13、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4、如图所示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A(g)  2B(g)+C(g)
 B.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
 C.前2 min 内A的分解速率为0.1mol·L-1·min-1
 D.2 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
 15、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 有还原性
 B    H2S 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 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 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 H2SiO3
 A.A    B.B    C.C    D.D
 16、把金属 X 放入盐 Y(NO3)2 的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X+Y2+=X2++Y,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金属 X 一定能与水反应,Y 一定不能与水反应
 B.X 与 Y 用导线连接后放入 CCl4 中,一定形成原电池
 C.X、Y 用导线连接后放入 Y(NO3)2 的溶液中,一定有电流产生
 D.由 X 与 Y 做电极形成的原电池中,X 一定是负极,Y 一定是正极 
第Ⅱ卷(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计52分)
 17、(14分)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易溶于水。制备方法如下:
 (1)步骤Ⅰ:电解食盐水制备氯酸钠。用于电解的食盐水需先除去其中的 Ca2+、Mg2+、SO42-等杂质。在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________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
 (2)步骤Ⅱ:将步骤Ⅰ得到的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氯酸钠(NaClO3),再将它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与Cl2,ClO2与Cl2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____。
 (3)学生拟用左下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并收集ClO2,
浙江省诸暨中学2019-2020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诸暨中学2019-2020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含答案),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浙江,诸暨中学,莲山课件.
用NaClO3和草酸(H2C2O4)恒温在60℃ 时反应制得。
  
 反应过程中需要对A容器进行加热,加热的方式为____________;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后在装置C中可得亚氯酸钠(NaClO2)溶液。已知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在温度高于38℃时析出的是NaClO2。根据右上图所示NaClO2的溶解度曲线,请完成从NaClO2溶液中制得NaClO2·3H2O的操作步骤: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洗涤;④干燥。
 (5)目前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利用NaClO2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将Cl2通入到NaClO2溶液中。现制取270kg二氧化氯,需要亚氯酸钠的质量是________。
 (6)ClO2和Cl2均能将电镀废水中的剧毒CN-氧化为无毒物质,自身被还原为Cl-。处理含CN-相同量的电镀废水,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_______倍。 
18、(10分)(1)为了验证 Fe2+与 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装置序号), 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若构建该原电池时两个电极的质量相等,当导线中通过 0.4 mol 电子时,两个电极的质量差为 g。
  
 (2)将 CH4 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图所示(A、B 为多孔碳棒)。
  
 实验测得 OH-定向移向 A 电极,则            (填 A 或 B)处电极入口通 CH4,其电极反应式为         
 (3)金属冶炼和处理常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由下列物质冶炼相应金属时采用电解法的是         (填选项字母)。
 a.Fe2O3         b.NaCl         c.Cu2S         d.Al2O3
 19、(16分)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 X、Y、Z、W、R 均是 1-18 号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Z、W、R 电子层数相同,R 与 Y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 Y、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W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R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式_________
 ② X 与 Y 元素可形成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结构式为 _______
 ③ Y、Z、W、R 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示)
 (2)最近,德国科学家实现了铷原子气体超流体态与绝缘态的可逆转换,该成果将在量子计算机研究方面带来重大突破。已知铷是37号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85。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
 ②关于铷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a.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             
 b.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c.Rb2O2与水能剧烈反应并释放出O2 
 d.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e.RbOH的碱性比同浓度的NaOH弱
 (3)为验证第ⅦA族部分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①棉花中浸有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验证溴与碘的非金属性强弱:通入少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A中液体滴入试管内,取下试管,充分振荡、静置,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必须控制氯气的加入量,否则得不出溴的非金属性比碘强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 (1)氨气可作为脱硝剂,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6NO(g) + 4NH3(g) 5N2(g) +6H2O(g)。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___________
 a.反应速率v( NH3) = v( N2)
 b.容器内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c.容器内 N2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d.容器内 n(NO)∶n(NH3)∶n(N2)∶n(H2O) = 6∶4∶5∶6
 e.12mol N-H 键断裂的同时生成 5mol N≡N 键
 ②某次实验中测得容器内NO及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图中b点对应的速率关系是v(正) ___________ v(逆) ; d 点对应的速率关系是v(正) ___________ v(逆)。(填﹥、﹤或﹦)
  
 (2)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内,反应 2NO2(g)   N2O4(g),n(NO2)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①用 N2O4 表示 0~2 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在第5s时,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表可以看出,随着反应进行,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黄山市“八校联盟”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一化学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D    C    D    C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A    B    C    B    C    C
 二.    非选择题
 17. (14分, 除标明外的其余每空 2 分)
 (1)BaCl2 (1分)   Na2CO3 (1分)  
 (2) 2:1   
 (3) 水浴加热    大烧杯、温度计    
 (4)①蒸发浓缩(1分)    ②冷却结晶(1分)   
 (5) 362Kg   
 (6) 2.5  
 18. (10 分, 除标明外的其余每空 2 分)
 (1)②(1分),      Cu2++2e-=Cu,      24
 (2)A(1分),     CH4+10OH–8e-=CO32-+7H2O
 (3)b  d(b、d写出一个给1分,别的情况不给分)
 19. (16 分, 除标明外的其余每空 2 分)
 (1) ①    (各 1 分) ②H-O-O-H ③S2->O2- >Na+ >Al3+
 (2) ①第五周期 IA 族 ②de
 (3) ①Cl2 +2OH- =H2O+Cl- +ClO-
 ②出现分层,上层几乎呈无色,下层呈紫红色;
 过量的 Cl2也会氧化 I-生成 I2
 20.(12 分,除标明外的其余每空 2 分)
 (1)①bc
 ② > ;=
 (2)①0.00375mol/L.s(或 0.225mol/L.min) ;87.5%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 NO2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因而反应速率减小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位置和范围》课件,位置和范围,莲山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