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测试题(答案)

2020年中考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中国近代史复习测试题(答案),九年级下历史期末复习,莲山课件.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雨水充沛,气候湿润,虫兽较多,深深影响着农耕时代的农

耕文化。下列图片中最贴合此地农耕时代人类定居的是()

A. 洞穴

B. 干栏式房屋

C. 半地穴式房屋

D. 窑洞

2.中国传统蒙学读物《千字文》中有一句“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

唐。”文中的“推位让国”是指()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科举制

3.如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

开发得益于()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稳定的社会环境

C. 统治者的措施

D. 人口的大量迁移

4.“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以下史实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

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汉服

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某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下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

本史书应是()

 

A. 《论语》

B. 《史记》

C. 《汉书》

D. 《资治通鉴》

6.去年美国挑起中美贸易战,两国都在相关领域大幅度提高税率,历史上1843年的

中国进出口货物的税率曾出现大幅度的变化。例如,进口税率中,棉纱下降了58%,棉布下降了73%.导致这一现象出现,主要因为()

A. 《北京条约》的签订

B. 《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7.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

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其“推动”主要体现在()

①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②推动了新的救国救民思想传播

③显示了新阶级力量的作用

④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统治。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④

8.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

路形成于()

 

A. A

B. B

C. C

D. D

9.2014年,中国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这一公祭日是为了纪念

()

A. 旅顺大屠杀

B. 南京大屠杀

C. 九一八事变

D. 七七事变

10.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

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

A. 使近代中国实现了统一

B. 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C.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 使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

11.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同点有()

①张学良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2.“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

们已在横渡长江…”。材料中涉及到的人民解放军的重大军事行动依次是()

A.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B. 淮海战役、辽沈战役、渡江战役

C.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

D. 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13.观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示意图”(如图所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短

暂的春天”是在图中的阶段()

 

A. A

B. B

C. C

D. D

14.同学们经常查阅《新华字典》等工具书,相当一部分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

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这一机构是()

A. 京师同文馆

B. 《申报》报社

C. 《民报》报社

D. 商务印书馆

15.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

”,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

A. 佛教

B. 道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16.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欧洲的良心”。下面受

其思想影响的是()

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

C. 《神曲》

D. 《蒙娜丽莎》

17.“击败了分裂势力,维护了国家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这

句话最适合用来评价()

A. 伯利克里

B. 华盛顿

C. 林肯

D. 亚历山大二世

18.历史示意图以简洁直观的方式来表达历史事物之间的结构、关系或演变过程。下面

示意图,空白处应是()

 

A. 《九国公约》

B. 《北大西洋公约》

C. 《华沙条约》

D. 《联合国家宣言》

19.列宁说:“1921年春天,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去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为此,列宁做出的“尝试”

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产业复兴法

D. 马歇尔计划

20.丘吉尔二战后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

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为此,欧洲国家在九十年代进行的实践是()

A. 建立欧洲共同体

B. 建立欧洲联盟

C.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D. 建立联合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21.对外交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编自《中外文化交流史》(王介南)材料二:明朝前期,国家实力雄厚,财政收入是元代的2倍。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苏州、杭州丝织业很发达,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国内。福建、广东的造船业发达,建造的海船适合远洋航

行。……1405-1433年,明成祖先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三: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政府曾严厉海禁,“片板不准下海”。后来,清政府又进一步规定:只允许外商在广州一处进行贸易,外商的活动,必须由政府指定的商人“管束稽查”。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积极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期“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把大唐文化传播到日本的著名代表人物是谁?

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

材料三表明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据材料三指出清政府实行该政策的原因。为加强对“外商活动”的“管束稽查”清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近代化主要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学术领域的民主化和科学

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摘自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根据材料一分析,李鸿章为实现“自强”提出什么主张?为此中国开展了哪一运动?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该运动取得的成效。

材料三: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人教版《历史》第三册(必修)材料四: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三指出“变法”的积极作用。

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哪些革命目标?

材料五: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材料六: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

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材料五中“这场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五,指出“这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

根据材料六概括近代化道路探索的特点。

23.从世界的被发现,到现在世界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地球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

展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殖民扩张过程中,……在西欧殖民列强获得血腥财富的同时,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材料三: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失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四:在这一时期,汽车等成为新的交通运输工具,电话等成为新的通讯手段,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至20世纪初,世界上几乎再没有与资本主义和世界市场相隔绝的土地和领域。

──凤凰网财经材料五:……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交往变得更加便捷。两极格局的瓦解又为经济全球化扫除了障碍。……经济全球化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发展。

──大象版《历史》必修Ⅱ

2020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2020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6单元综合检测试卷(答案),九年级下历史单元检测,莲山课件.

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据材料二分析导致“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因素对欧洲发展所产生的作用。

材料三认为开创世界历史的因素是什么?在近代,哪一事件把中国纳入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中?

材料四中“这一时期”到来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这一时期出现的“大大缩短了时空距

离的交通运输工具”还有什么?

据材料五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发展”的原因。

5)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气候比较湿润,住干栏式房屋,因为干栏式房屋能够防潮,防止野兽的侵袭,因此最贴合河姆渡人定居的是干栏式房屋。

故选:B。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A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故文中的“推位让国”是指禅让制。

故选:A。

本题考查尧舜禹的禅让,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尧舜禹的禅让,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3.【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图片中流民迁移方向为自北向南,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故选:D。

本题考查江南开发的开发,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图片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判断分析确定正确选项,也有部分题目在题干表述中有相关提示信息。

4.【答案】B

【解析】①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为全国统一文字,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③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对峙,不利于民族融合;

④清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

这四件事中,①②和④是符合“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潮流的主题,③是民族对峙的主题。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解决此类问题时,可用排除法.找出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在四个选项中排除.5.【答案】B

【解析】据图片材料“五帝本纪”“老子韩非列传”,可知是《史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马迁写成《史记》.该书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选:B。

本题考查《史记》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

6.【答案】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我国,清政府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因此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出现了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南京条约》的签订。

故选:B。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7.【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五四运动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丰碑”是指五四运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所以②③是正确的选项;五四运动没有明确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明确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是中共二大上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五四运动反对的是北洋军阀的统治,而不是国民党的统治,排除①④选项。

故选:B。

本题以胡锦涛《在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的讲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五四运动影响的相关知识点。

8.【答案】B

【解析】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工农红军,建立起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形成于图片中1927-1937年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识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形成于国民革命时期。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重点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划分。9.【答案】B

【解析】据题干“2014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公祭日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四十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其中日军战争罪行包括抢掠、强奸、对大量平民及战俘进行屠杀等。屠杀的规模、死伤人数超过30万。

故选:B。

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知识,把握每年的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是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0.【答案】C

【解析】由材料“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知,这充分说明中国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这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故选:C。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重点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注意识记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役及其胜利的历史意义。

11.【答案】D

【解析】题干直接设问考查西安事变与重庆有的相同点,张学良没有参与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在日本投降后进行的,据此可排除①和④;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局面是两者的相似之处。

故选:D。

本题考查了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对比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两个事件的共性,可先找出不符合的排除。

12.【答案】C

【解析】A是共产党从东北地区发起猛攻,攻克长江以北及华北各大城市。

B是共产党攻克长江以北,然后攻克东北,到横渡长江。

C共产党从东北地区突然发起猛攻,攻克了华北各大城市,到1949年4月时,他们已在横渡长江。

D是先攻克华北各大城市,再占领长江以北,到横渡长江。

故选:C。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发起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三次重大军事行动。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发起的三次重大军事行动。应注意按材料叙述中的顺序。

13.【答案】B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1911年)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故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是在图中的B阶段。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14.【答案】D

【解析】1897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它最初专营印刷,后来成立印刷所、编译所和发行所,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之一。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商务印书馆.

本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属基础题.

15.【答案】A

【解析】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悉达多?乔达摩。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其意是“释迦族的圣人“。由材料“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等知道,这是对佛教的描述。

故选:A。

本题考查佛教。需要掌握其出现时间和内容。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佛教的内容的掌握。需与其他宗教区分开来。

16.【答案】A

【解析】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欧洲的良心”。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人权宣言》受其思想影响。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的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启蒙运动是一场宏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民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卢梭和孟德斯鸠等。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启蒙运动的影响。

17.【答案】C

【解析】林肯领导的1861年到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击败了分裂势力,维护了国家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这句话最适合用来评价林肯。

故选:C。

本题以“击败了分裂势力,维护了国家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为切入点,考查美国南北战争。

本题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8.【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示意图中空白处前方为华盛顿会议,可知空白处应是《九国公约》。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而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

-1922年,英、法、美、日、意、荷、葡和中国在华盛顿召开举行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九国公约》。巴黎和会主要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西方的关系,但它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尤其是美日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19.【答案】B

【解析】从题干信息中“列宁说:‘1921年春天,情况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简洁、迅速、直接的办法去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为此,列宁做出的‘尝试’”,可以看出这符合1921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在列宁领导下,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故选:B。

本题重点区分开不同国家的相关政策.特别是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

本题主要考查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相关知识.

20.【答案】B

【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欧洲联合,注意最后设问的时间。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欧盟的成立的时间。

21.【答案】【小题1】(1)根据材料一“唐代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国力强盛。唐文化融合域外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唐朝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大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可知,唐代中国对外交往的积极意义是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的是玄奘西行。把大唐文化传播到日本的著名代表人物是鉴真。

2)根据材料二“明朝前期,国家实力雄厚,财政收入是元代的2倍。手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苏州、杭州丝织业很发达,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国内。福建、广东的造船业发达,建造的海船适合远洋航行。……1405-1433年,明成祖先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可知,郑和下西洋的有利条件国家实力雄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发达。

3)材料三表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据材料三可知,清政府实行该政策的原因是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为加强对“外商活动”的“管束稽查”清政府设置了广州十三行。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由开放到封闭。

故答案为:

1)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玄奘西行;鉴真。

2)国家实力雄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造船业发达。

3)闭关锁国(禁海、海禁);对付东南沿海的反清力量;广州十三行。

4)由开放到封闭。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本题以“对外交往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国家的兴衰密切相关。”为切入点,考查了唐朝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考查了唐朝对外交往、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22.【答案】【小题1】(1)据材料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可知,李鸿章为实现“自强”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主张,为此中国开展了洋务运动;据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可知,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是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2)材料三中的“变法”指的是戊戌变法,据材料三“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可知,“变法”的积极作用是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

3)据材料四“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大进步”可知,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体)的革命目标。

4)材料五中“这场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据材料五“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可知,“这场运动”发生的根本变化是由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5)据材料六“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可知,近代化道路探索的特点是学习西方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故答案为:

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

3)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4)新文化运动;由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5)学习西方技术→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3.【答案】【小题1】(1)由材料“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可知,把人类由“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葡萄牙、西班牙、英、法等国相继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道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3)由材料可知,材料三认为开创世界历史的因素是大工业;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4)由材料四“汽车、电话”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人类进人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交通工具除去汽车外还有飞机。

5)由材料“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交往变得更加便捷。两极格局的瓦解又为经济全球化扫除了障碍。……经济全球化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发展”可知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广、更深的层面发展”的原因包括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两极格局瓦解。

6)总结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对外开放;发展科技等。

故答案为:

1)新航路开辟。

2)殖民扩张与掠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3)大工业;鸦片战争。

4)电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飞机。

5)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两极格局瓦解。

6)对外开放;发展科技等。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小题5】

【解析】本题以从世界的被发现,到现在世界已成为一个共同的地球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为切入点,考查新航路开辟、鸦片战争、三次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瓦解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鸦片战争、三次科技革命、两极格局瓦解的相关史实。

2020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综合检测试卷

2020年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综合检测试卷,九年级下历史单元检测,莲山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