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1《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6

鲁科版化学必修1《走进化学科学》ppt课件4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第1节走进化学科学基础梳理一、化学科学的界定1.定义化学科学是在、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2.研究对象物质的、、、、和。原子分子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应用1原子分子制造设计制备设计23D

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奇妙的物质及化学变化[交流]通过初中化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上面的介绍,你对化学科学有了哪些认识?你能否用简短的几句话或几个词语描述一下你心中的化学?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

简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自然界中的溶洞 [实验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再通入过量的CO2,观察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通入适量的CO2通入过量的CO2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消失出现白色沉淀由于溶洞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2,发生了CaCO3→Ca(HCO3)2→CaCO3的转化加热得到的澄清溶液 探空气球和飞艇气球、飞艇为什么会飞起来? 古代铁器制造它们用到了同一种物质,是什么?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如何制取它? 现代炼铁高炉古代冶铁图 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门捷列夫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诺贝尔化学奖(近十年)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2002年 约翰·芬恩(美国)、田中耕一(日本)、库尔特·维特里希(瑞士)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国)、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并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中心学科”小结 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
简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自然界中的溶洞 [实验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再通入过量的CO2,观察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通入适量的CO2通入过量的CO2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消失出现白色沉淀由于溶洞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2,发生了CaCO3→Ca(HCO3)2→CaCO3的转化加热得到的澄清溶液 探空气球和飞艇气球、飞艇为什么会飞起来? 古代铁器制造它们用到了同一种物质,是什么?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如何制取它? 现代炼铁高炉古代冶铁图 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门捷列夫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诺贝尔化学奖(近十年)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2002年 约翰·芬恩(美国)、田中耕一(日本)、库尔特·维特里希(瑞士)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国)、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并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中心学科”小结 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
简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自然界中的溶洞 [实验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再通入过量的CO2,观察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通入适量的CO2通入过量的CO2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消失出现白色沉淀由于溶洞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2,发生了CaCO3→Ca(HCO3)2→CaCO3的转化加热得到的澄清溶液 探空气球和飞艇气球、飞艇为什么会飞起来? 古代铁器制造它们用到了同一种物质,是什么?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如何制取它? 现代炼铁高炉古代冶铁图 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门捷列夫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诺贝尔化学奖(近十年)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2002年 约翰·芬恩(美国)、田中耕一(日本)、库尔特·维特里希(瑞士)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国)、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并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中心学科”小结 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
简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自然界中的溶洞 [实验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再通入过量的CO2,观察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通入适量的CO2通入过量的CO2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消失出现白色沉淀由于溶洞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2,发生了CaCO3→Ca(HCO3)2→CaCO3的转化加热得到的澄清溶液 探空气球和飞艇气球、飞艇为什么会飞起来? 古代铁器制造它们用到了同一种物质,是什么?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如何制取它? 现代炼铁高炉古代冶铁图 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门捷列夫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诺贝尔化学奖(近十年)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2002年 约翰·芬恩(美国)、田中耕一(日本)、库尔特·维特里希(瑞士)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国)、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并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中心学科”小结 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
简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自然界中的溶洞 [实验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再通入过量的CO2,观察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通入适量的CO2通入过量的CO2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消失出现白色沉淀由于溶洞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2,发生了CaCO3→Ca(HCO3)2→CaCO3的转化加热得到的澄清溶液 探空气球和飞艇气球、飞艇为什么会飞起来? 古代铁器制造它们用到了同一种物质,是什么?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如何制取它? 现代炼铁高炉古代冶铁图 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门捷列夫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诺贝尔化学奖(近十年)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2002年 约翰·芬恩(美国)、田中耕一(日本)、库尔特·维特里希(瑞士)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国)、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并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中心学科”小结 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
简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一节走进化学科学 溶洞的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自然界中的溶洞 [实验探究]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适量的CO2再通入过量的CO2,观察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通入适量的CO2通入过量的CO2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消失出现白色沉淀由于溶洞中含有较高浓度的CO2,发生了CaCO3→Ca(HCO3)2→CaCO3的转化加热得到的澄清溶液 探空气球和飞艇气球、飞艇为什么会飞起来? 古代铁器制造它们用到了同一种物质,是什么?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如何制取它? 现代炼铁高炉古代冶铁图 化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 化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要历史时期:1661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的诞生。1771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 门捷列夫 我国古代在化学发展方面的贡献 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中国。此照片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照片中的每一个亮点代表一个硅原子(放大180万倍)。神舟五号返回舱号 诺贝尔化学奖(近十年)1993年K.B.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1994年G.A.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1995年P.克鲁岑(德国人)、M.莫利纳、F.S.罗兰(美国人)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1996年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1997年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2001年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2002年 约翰·芬恩(美国)、田中耕一(日本)、库尔特·维特里希(瑞士)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2003年彼得·阿格雷(美国)、罗德里克·麦金农(美国)在细胞膜通道方面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层次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具有实用性和创造性,并有巨大的探索空间。已成为现代科学中的“中心学科”小结 化学1化学2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实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化学必修模块选修模块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