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教学课件 等腰三角形

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在财务中的运用全文

大数据分析与管理在财务中的运用全文未来,财务部门会高度专业化,演变成为数据处理部门,财务人员将实现更高的职业发展。“大数据+物联网”时代,随着企业获得信息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针对性更强,企业内各部门和业务单元因长期独立运作而形成的“信息孤

2.3等腰三角形第2章三角形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知1-讲感悟新知11.性质定理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判断题(每空2分)1.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没水的方向生长。()2.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之一。()3.大雁南飞、青蛙冬眠、孔雀开屏都是为了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改变。()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包含的食物链是大鱼→小鱼→虾米。()7.我们制作好生态瓶后,为了让水中动物获得更多氧气,种植的植物越多越好。()8.一片树林、一个湖泊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9.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要不同。()10.制作生态瓶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程度。()二、选择题(每空2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北极熊的体毛呈白色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2.将绿豆种子放置在温暖房间的盒子里,半个月后仍然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A.没有阳光B.没有土壤C.没有水分3.在寻找蚯蚓做实验时,我们需要将土壤挖开寻找,而且在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A.阳光充足的环境中B.干燥的土壤中C.黑暗潮湿的环境中4.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飞到南方,有一些鸟类,比如麻雀、喜鹊会留在本地,这是因为它们()。A.无法飞那么远的距离B.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会通过冬眠度过寒冬5.夏天,生活在草地里的蚱蜢,体色往往是()的。A.灰色B.黄色C.绿色6.小明在家进行探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他在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了10粒绿豆种子,分别浇一定量的水,一盆用透明杯子盖住,一盆用黑色杯子盖住,一起放在阳台。小明想研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A.光照B.水分C.温度7.对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B.在任何温度下种子都能发芽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8.下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A.茉莉花B.杨树C.狼9.制作一个生态瓶,材料选择合理的是()。A.沙子、水、金鱼藻、小鱼B.金鱼藻、沙子、水葫芦、水C.水、孔雀鱼、亲吻鱼、金鱼10.(台州期末真题)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A.灵湖里所有的鱼B.灵江中所有的生物C.一片农田4 11.小明在暑期观察日记《绿豆成长记》中描写了绿豆的生长情况,以下描写符合真实情况的是()。A.绿豆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来的是根B.绿豆苗每天接受光照,茎变得细长,叶片发黄C.把绿豆苗放在窗外向阳处,它的茎、叶向窗户内生长12.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光照B.温度、水分C.光照、温度13.(温州期末真题)玉苍山地处平阳县和苍南县的交界处,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了维护玉苍山的生态平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捕猎野生动物C.开垦树林后种植庄稼14.在盒子里装上一些泥土,盒子一端的泥土保持干燥,另一端的泥土保持潮湿,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B.一段时间后,蚯蚓会爬向盒子的湿土端C.实验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观察15.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让我们“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认为下列做法对生态环境不利的是()。A.近年来,很多地方野猪毁坏庄稼严重,必须彻底捕杀B.拒绝吃野生动物C.种植瓜果蔬菜尽量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三、填空题(每空1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一定的()、适宜的()和充足的()。2.研究光照对蚯蚓的影响时,我们应该控制盒子两端:光照条件()、土壤的潮湿程度。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叫()。4.池塘中所有的()形成了一个群落。5.制作生态瓶时,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再放()。四、探究题(每空2分)(一)生物与环境。1.请填写以下信息小明在盒子A、B、C处分别种了5颗蚕豆种子,过了一段时间,不能发芽的是()(填字母)。2.小明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A.种子发芽需要水B.种子发芽需要潮湿的土壤C.种子发芽需要土壤3.请填写以下信息如果小明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B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多数蚯蚓在()(填“A”“B”或“C”)处。4.如果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阴暗还是明亮的环境,下列哪些条件是不能改变的,请在相应的括号中打上“√”。A.空气的多少()B.光线的阴暗与明亮()C.蚯蚓的数量()D.土壤的干燥与潮湿()4 (二)小米准备了6个不漏水的盒子,分别标上1、2、3、4、5、6组,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在纸上各放上10粒选好的绿豆种子,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培养:1.引起第4组不发芽的因素是()。2.比较1组和2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的关系。A.光照B.空气C.水分D.温度3.要研究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组和()组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4.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下列关于原因的说法,可能性不大的是()。A.种子被虫子咬了B.种子已经腐烂了C.有一些种子在有水的情况下是不会发芽的D.胚已经死了5.在这个实验中,这位同学种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避免()。6.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应该是()。7.小米同学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方法叫()。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验证实验(三)下图甲是某个湖泊生态系统,湖泊中的剑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剑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属于()。根据上述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2.由于某种原因,湖泊中的小鱼大量死亡,一段时间内,推测小虾的数量会()。3.小明模拟湖泊的环境,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瓶(如图乙)。评价制作生态瓶时,评价的标准是()。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数量的多少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4.对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提出的改进意见正确的是()。A.应该把生态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B.需要增加植物C.生态瓶不能有温度计D.适当减少动物数量4 5.小明利用改进后的生态瓶进行了实验,小鱼1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记录如上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小明发现:1分钟内,小鱼在生态瓶中动物较多时比动物较少时浮出水面的次数()(填“多”或“少”)。(四)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这是()(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3.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从终止。4.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时期内会使兔和鼠数量(),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5.下列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A.蛇、鼠B.草、树C.草、兔4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判断题(每空2分)1.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没水的方向生长。()2.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之一。()3.大雁南飞、青蛙冬眠、孔雀开屏都是为了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改变。()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包含的食物链是大鱼→小鱼→虾米。()7.我们制作好生态瓶后,为了让水中动物获得更多氧气,种植的植物越多越好。()8.一片树林、一个湖泊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9.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要不同。()10.制作生态瓶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程度。()二、选择题(每空2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北极熊的体毛呈白色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2.将绿豆种子放置在温暖房间的盒子里,半个月后仍然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A.没有阳光B.没有土壤C.没有水分3.在寻找蚯蚓做实验时,我们需要将土壤挖开寻找,而且在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A.阳光充足的环境中B.干燥的土壤中C.黑暗潮湿的环境中4.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飞到南方,有一些鸟类,比如麻雀、喜鹊会留在本地,这是因为它们()。A.无法飞那么远的距离B.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会通过冬眠度过寒冬5.夏天,生活在草地里的蚱蜢,体色往往是()的。A.灰色B.黄色C.绿色6.小明在家进行探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他在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了10粒绿豆种子,分别浇一定量的水,一盆用透明杯子盖住,一盆用黑色杯子盖住,一起放在阳台。小明想研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A.光照B.水分C.温度7.对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B.在任何温度下种子都能发芽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8.下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A.茉莉花B.杨树C.狼9.制作一个生态瓶,材料选择合理的是()。A.沙子、水、金鱼藻、小鱼B.金鱼藻、沙子、水葫芦、水C.水、孔雀鱼、亲吻鱼、金鱼10.(台州期末真题)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A.灵湖里所有的鱼B.灵江中所有的生物C.一片农田4 11.小明在暑期观察日记《绿豆成长记》中描写了绿豆的生长情况,以下描写符合真实情况的是()。A.绿豆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来的是根B.绿豆苗每天接受光照,茎变得细长,叶片发黄C.把绿豆苗放在窗外向阳处,它的茎、叶向窗户内生长12.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光照B.温度、水分C.光照、温度13.(温州期末真题)玉苍山地处平阳县和苍南县的交界处,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了维护玉苍山的生态平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捕猎野生动物C.开垦树林后种植庄稼14.在盒子里装上一些泥土,盒子一端的泥土保持干燥,另一端的泥土保持潮湿,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B.一段时间后,蚯蚓会爬向盒子的湿土端C.实验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观察15.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让我们“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认为下列做法对生态环境不利的是()。A.近年来,很多地方野猪毁坏庄稼严重,必须彻底捕杀B.拒绝吃野生动物C.种植瓜果蔬菜尽量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三、填空题(每空1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一定的()、适宜的()和充足的()。2.研究光照对蚯蚓的影响时,我们应该控制盒子两端:光照条件()、土壤的潮湿程度。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叫()。4.池塘中所有的()形成了一个群落。5.制作生态瓶时,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再放()。四、探究题(每空2分)(一)生物与环境。1.请填写以下信息小明在盒子A、B、C处分别种了5颗蚕豆种子,过了一段时间,不能发芽的是()(填字母)。2.小明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A.种子发芽需要水B.种子发芽需要潮湿的土壤C.种子发芽需要土壤3.请填写以下信息如果小明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B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多数蚯蚓在()(填“A”“B”或“C”)处。4.如果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阴暗还是明亮的环境,下列哪些条件是不能改变的,请在相应的括号中打上“√”。A.空气的多少()B.光线的阴暗与明亮()C.蚯蚓的数量()D.土壤的干燥与潮湿()4 (二)小米准备了6个不漏水的盒子,分别标上1、2、3、4、5、6组,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在纸上各放上10粒选好的绿豆种子,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培养:1.引起第4组不发芽的因素是()。2.比较1组和2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的关系。A.光照B.空气C.水分D.温度3.要研究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组和()组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4.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下列关于原因的说法,可能性不大的是()。A.种子被虫子咬了B.种子已经腐烂了C.有一些种子在有水的情况下是不会发芽的D.胚已经死了5.在这个实验中,这位同学种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避免()。6.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应该是()。7.小米同学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方法叫()。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验证实验(三)下图甲是某个湖泊生态系统,湖泊中的剑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剑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属于()。根据上述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2.由于某种原因,湖泊中的小鱼大量死亡,一段时间内,推测小虾的数量会()。3.小明模拟湖泊的环境,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瓶(如图乙)。评价制作生态瓶时,评价的标准是()。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数量的多少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4.对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提出的改进意见正确的是()。A.应该把生态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B.需要增加植物C.生态瓶不能有温度计D.适当减少动物数量4 5.小明利用改进后的生态瓶进行了实验,小鱼1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记录如上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小明发现:1分钟内,小鱼在生态瓶中动物较多时比动物较少时浮出水面的次数()(填“多”或“少”)。(四)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这是()(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3.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从终止。4.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时期内会使兔和鼠数量(),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5.下列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A.蛇、鼠B.草、树C.草、兔4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判断题(每空2分)1.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没水的方向生长。()2.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之一。()3.大雁南飞、青蛙冬眠、孔雀开屏都是为了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改变。()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包含的食物链是大鱼→小鱼→虾米。()7.我们制作好生态瓶后,为了让水中动物获得更多氧气,种植的植物越多越好。()8.一片树林、一个湖泊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9.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要不同。()10.制作生态瓶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程度。()二、选择题(每空2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北极熊的体毛呈白色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2.将绿豆种子放置在温暖房间的盒子里,半个月后仍然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A.没有阳光B.没有土壤C.没有水分3.在寻找蚯蚓做实验时,我们需要将土壤挖开寻找,而且在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A.阳光充足的环境中B.干燥的土壤中C.黑暗潮湿的环境中4.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飞到南方,有一些鸟类,比如麻雀、喜鹊会留在本地,这是因为它们()。A.无法飞那么远的距离B.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会通过冬眠度过寒冬5.夏天,生活在草地里的蚱蜢,体色往往是()的。A.灰色B.黄色C.绿色6.小明在家进行探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他在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了10粒绿豆种子,分别浇一定量的水,一盆用透明杯子盖住,一盆用黑色杯子盖住,一起放在阳台。小明想研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A.光照B.水分C.温度7.对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B.在任何温度下种子都能发芽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8.下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A.茉莉花B.杨树C.狼9.制作一个生态瓶,材料选择合理的是()。A.沙子、水、金鱼藻、小鱼B.金鱼藻、沙子、水葫芦、水C.水、孔雀鱼、亲吻鱼、金鱼10.(台州期末真题)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A.灵湖里所有的鱼B.灵江中所有的生物C.一片农田4 11.小明在暑期观察日记《绿豆成长记》中描写了绿豆的生长情况,以下描写符合真实情况的是()。A.绿豆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来的是根B.绿豆苗每天接受光照,茎变得细长,叶片发黄C.把绿豆苗放在窗外向阳处,它的茎、叶向窗户内生长12.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光照B.温度、水分C.光照、温度13.(温州期末真题)玉苍山地处平阳县和苍南县的交界处,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了维护玉苍山的生态平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捕猎野生动物C.开垦树林后种植庄稼14.在盒子里装上一些泥土,盒子一端的泥土保持干燥,另一端的泥土保持潮湿,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B.一段时间后,蚯蚓会爬向盒子的湿土端C.实验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观察15.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让我们“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认为下列做法对生态环境不利的是()。A.近年来,很多地方野猪毁坏庄稼严重,必须彻底捕杀B.拒绝吃野生动物C.种植瓜果蔬菜尽量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三、填空题(每空1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一定的()、适宜的()和充足的()。2.研究光照对蚯蚓的影响时,我们应该控制盒子两端:光照条件()、土壤的潮湿程度。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叫()。4.池塘中所有的()形成了一个群落。5.制作生态瓶时,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再放()。四、探究题(每空2分)(一)生物与环境。1.请填写以下信息小明在盒子A、B、C处分别种了5颗蚕豆种子,过了一段时间,不能发芽的是()(填字母)。2.小明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A.种子发芽需要水B.种子发芽需要潮湿的土壤C.种子发芽需要土壤3.请填写以下信息如果小明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B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多数蚯蚓在()(填“A”“B”或“C”)处。4.如果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阴暗还是明亮的环境,下列哪些条件是不能改变的,请在相应的括号中打上“√”。A.空气的多少()B.光线的阴暗与明亮()C.蚯蚓的数量()D.土壤的干燥与潮湿()4 (二)小米准备了6个不漏水的盒子,分别标上1、2、3、4、5、6组,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在纸上各放上10粒选好的绿豆种子,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培养:1.引起第4组不发芽的因素是()。2.比较1组和2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的关系。A.光照B.空气C.水分D.温度3.要研究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组和()组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4.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下列关于原因的说法,可能性不大的是()。A.种子被虫子咬了B.种子已经腐烂了C.有一些种子在有水的情况下是不会发芽的D.胚已经死了5.在这个实验中,这位同学种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避免()。6.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应该是()。7.小米同学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方法叫()。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验证实验(三)下图甲是某个湖泊生态系统,湖泊中的剑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剑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属于()。根据上述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2.由于某种原因,湖泊中的小鱼大量死亡,一段时间内,推测小虾的数量会()。3.小明模拟湖泊的环境,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瓶(如图乙)。评价制作生态瓶时,评价的标准是()。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数量的多少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4.对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提出的改进意见正确的是()。A.应该把生态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B.需要增加植物C.生态瓶不能有温度计D.适当减少动物数量4 5.小明利用改进后的生态瓶进行了实验,小鱼1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记录如上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小明发现:1分钟内,小鱼在生态瓶中动物较多时比动物较少时浮出水面的次数()(填“多”或“少”)。(四)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这是()(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3.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从终止。4.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时期内会使兔和鼠数量(),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5.下列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A.蛇、鼠B.草、树C.草、兔4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判断题(每空2分)1.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没水的方向生长。()2.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之一。()3.大雁南飞、青蛙冬眠、孔雀开屏都是为了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改变。()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包含的食物链是大鱼→小鱼→虾米。()7.我们制作好生态瓶后,为了让水中动物获得更多氧气,种植的植物越多越好。()8.一片树林、一个湖泊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9.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要不同。()10.制作生态瓶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程度。()二、选择题(每空2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北极熊的体毛呈白色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2.将绿豆种子放置在温暖房间的盒子里,半个月后仍然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A.没有阳光B.没有土壤C.没有水分3.在寻找蚯蚓做实验时,我们需要将土壤挖开寻找,而且在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A.阳光充足的环境中B.干燥的土壤中C.黑暗潮湿的环境中4.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飞到南方,有一些鸟类,比如麻雀、喜鹊会留在本地,这是因为它们()。A.无法飞那么远的距离B.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会通过冬眠度过寒冬5.夏天,生活在草地里的蚱蜢,体色往往是()的。A.灰色B.黄色C.绿色6.小明在家进行探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他在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了10粒绿豆种子,分别浇一定量的水,一盆用透明杯子盖住,一盆用黑色杯子盖住,一起放在阳台。小明想研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A.光照B.水分C.温度7.对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B.在任何温度下种子都能发芽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8.下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A.茉莉花B.杨树C.狼9.制作一个生态瓶,材料选择合理的是()。A.沙子、水、金鱼藻、小鱼B.金鱼藻、沙子、水葫芦、水C.水、孔雀鱼、亲吻鱼、金鱼10.(台州期末真题)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A.灵湖里所有的鱼B.灵江中所有的生物C.一片农田4 11.小明在暑期观察日记《绿豆成长记》中描写了绿豆的生长情况,以下描写符合真实情况的是()。A.绿豆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来的是根B.绿豆苗每天接受光照,茎变得细长,叶片发黄C.把绿豆苗放在窗外向阳处,它的茎、叶向窗户内生长12.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光照B.温度、水分C.光照、温度13.(温州期末真题)玉苍山地处平阳县和苍南县的交界处,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了维护玉苍山的生态平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捕猎野生动物C.开垦树林后种植庄稼14.在盒子里装上一些泥土,盒子一端的泥土保持干燥,另一端的泥土保持潮湿,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B.一段时间后,蚯蚓会爬向盒子的湿土端C.实验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观察15.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让我们“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认为下列做法对生态环境不利的是()。A.近年来,很多地方野猪毁坏庄稼严重,必须彻底捕杀B.拒绝吃野生动物C.种植瓜果蔬菜尽量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三、填空题(每空1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一定的()、适宜的()和充足的()。2.研究光照对蚯蚓的影响时,我们应该控制盒子两端:光照条件()、土壤的潮湿程度。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叫()。4.池塘中所有的()形成了一个群落。5.制作生态瓶时,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再放()。四、探究题(每空2分)(一)生物与环境。1.请填写以下信息小明在盒子A、B、C处分别种了5颗蚕豆种子,过了一段时间,不能发芽的是()(填字母)。2.小明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A.种子发芽需要水B.种子发芽需要潮湿的土壤C.种子发芽需要土壤3.请填写以下信息如果小明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B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多数蚯蚓在()(填“A”“B”或“C”)处。4.如果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阴暗还是明亮的环境,下列哪些条件是不能改变的,请在相应的括号中打上“√”。A.空气的多少()B.光线的阴暗与明亮()C.蚯蚓的数量()D.土壤的干燥与潮湿()4 (二)小米准备了6个不漏水的盒子,分别标上1、2、3、4、5、6组,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在纸上各放上10粒选好的绿豆种子,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培养:1.引起第4组不发芽的因素是()。2.比较1组和2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的关系。A.光照B.空气C.水分D.温度3.要研究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组和()组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4.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下列关于原因的说法,可能性不大的是()。A.种子被虫子咬了B.种子已经腐烂了C.有一些种子在有水的情况下是不会发芽的D.胚已经死了5.在这个实验中,这位同学种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避免()。6.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应该是()。7.小米同学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方法叫()。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验证实验(三)下图甲是某个湖泊生态系统,湖泊中的剑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剑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属于()。根据上述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2.由于某种原因,湖泊中的小鱼大量死亡,一段时间内,推测小虾的数量会()。3.小明模拟湖泊的环境,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瓶(如图乙)。评价制作生态瓶时,评价的标准是()。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数量的多少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4.对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提出的改进意见正确的是()。A.应该把生态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B.需要增加植物C.生态瓶不能有温度计D.适当减少动物数量4 5.小明利用改进后的生态瓶进行了实验,小鱼1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记录如上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小明发现:1分钟内,小鱼在生态瓶中动物较多时比动物较少时浮出水面的次数()(填“多”或“少”)。(四)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这是()(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3.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从终止。4.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时期内会使兔和鼠数量(),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5.下列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A.蛇、鼠B.草、树C.草、兔4
简介: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判断题(每空2分)1.绿豆芽的根会朝着没水的方向生长。()2.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之一。()3.大雁南飞、青蛙冬眠、孔雀开屏都是为了适应气候环境的变化。()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改变。()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包含的食物链是大鱼→小鱼→虾米。()7.我们制作好生态瓶后,为了让水中动物获得更多氧气,种植的植物越多越好。()8.一片树林、一个湖泊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9.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只有一个条件相同,其他条件都要不同。()10.制作生态瓶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程度。()二、选择题(每空2分)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A.北极熊的体毛呈白色B.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2.将绿豆种子放置在温暖房间的盒子里,半个月后仍然没有发芽,可能的原因是()。A.没有阳光B.没有土壤C.没有水分3.在寻找蚯蚓做实验时,我们需要将土壤挖开寻找,而且在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A.阳光充足的环境中B.干燥的土壤中C.黑暗潮湿的环境中4.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飞到南方,有一些鸟类,比如麻雀、喜鹊会留在本地,这是因为它们()。A.无法飞那么远的距离B.能适应寒冷的环境C.会通过冬眠度过寒冬5.夏天,生活在草地里的蚱蜢,体色往往是()的。A.灰色B.黄色C.绿色6.小明在家进行探究种子发芽的实验,他在两个花盆中分别种了10粒绿豆种子,分别浇一定量的水,一盆用透明杯子盖住,一盆用黑色杯子盖住,一起放在阳台。小明想研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A.光照B.水分C.温度7.对于种子发芽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子只有在土壤里才能发芽B.在任何温度下种子都能发芽C.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8.下列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A.茉莉花B.杨树C.狼9.制作一个生态瓶,材料选择合理的是()。A.沙子、水、金鱼藻、小鱼B.金鱼藻、沙子、水葫芦、水C.水、孔雀鱼、亲吻鱼、金鱼10.(台州期末真题)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物群落的是()。A.灵湖里所有的鱼B.灵江中所有的生物C.一片农田4 11.小明在暑期观察日记《绿豆成长记》中描写了绿豆的生长情况,以下描写符合真实情况的是()。A.绿豆种子发芽时最先长出来的是根B.绿豆苗每天接受光照,茎变得细长,叶片发黄C.把绿豆苗放在窗外向阳处,它的茎、叶向窗户内生长12.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光照B.温度、水分C.光照、温度13.(温州期末真题)玉苍山地处平阳县和苍南县的交界处,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这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了维护玉苍山的生态平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捕猎野生动物C.开垦树林后种植庄稼14.在盒子里装上一些泥土,盒子一端的泥土保持干燥,另一端的泥土保持潮湿,然后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还是明亮的环境B.一段时间后,蚯蚓会爬向盒子的湿土端C.实验可以只用一条蚯蚓来观察15.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让我们“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你认为下列做法对生态环境不利的是()。A.近年来,很多地方野猪毁坏庄稼严重,必须彻底捕杀B.拒绝吃野生动物C.种植瓜果蔬菜尽量不施用化肥和农药三、填空题(每空1分)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一定的()、适宜的()和充足的()。2.研究光照对蚯蚓的影响时,我们应该控制盒子两端:光照条件()、土壤的潮湿程度。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叫()。4.池塘中所有的()形成了一个群落。5.制作生态瓶时,放入生物时应该先放(),再放()。四、探究题(每空2分)(一)生物与环境。1.请填写以下信息小明在盒子A、B、C处分别种了5颗蚕豆种子,过了一段时间,不能发芽的是()(填字母)。2.小明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A.种子发芽需要水B.种子发芽需要潮湿的土壤C.种子发芽需要土壤3.请填写以下信息如果小明将10条蚯蚓放在盒子B处,过了一段时间发现多数蚯蚓在()(填“A”“B”或“C”)处。4.如果想要研究蚯蚓喜欢阴暗还是明亮的环境,下列哪些条件是不能改变的,请在相应的括号中打上“√”。A.空气的多少()B.光线的阴暗与明亮()C.蚯蚓的数量()D.土壤的干燥与潮湿()4 (二)小米准备了6个不漏水的盒子,分别标上1、2、3、4、5、6组,在每个盒子里垫上纸巾,在纸上各放上10粒选好的绿豆种子,在下列条件下进行培养:1.引起第4组不发芽的因素是()。2.比较1组和2组,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和()的关系。A.光照B.空气C.水分D.温度3.要研究种子发芽和空气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组和()组来进行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4.在第2组中,还有2粒种子没有发芽,下列关于原因的说法,可能性不大的是()。A.种子被虫子咬了B.种子已经腐烂了C.有一些种子在有水的情况下是不会发芽的D.胚已经死了5.在这个实验中,这位同学种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避免()。6.因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所以第6组的实验结果应该是()。7.小米同学研究绿豆种子发芽实验的方法叫()。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验证实验(三)下图甲是某个湖泊生态系统,湖泊中的剑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小虾以剑水蚤为食,小鱼能吃小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属于()。根据上述的食物关系,写出一条食物链:()→()→()→()。2.由于某种原因,湖泊中的小鱼大量死亡,一段时间内,推测小虾的数量会()。3.小明模拟湖泊的环境,制作了一个封闭的生态瓶(如图乙)。评价制作生态瓶时,评价的标准是()。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数量的多少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4.对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提出的改进意见正确的是()。A.应该把生态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B.需要增加植物C.生态瓶不能有温度计D.适当减少动物数量4 5.小明利用改进后的生态瓶进行了实验,小鱼1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记录如上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小明发现:1分钟内,小鱼在生态瓶中动物较多时比动物较少时浮出水面的次数()(填“多”或“少”)。(四)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这是()(填“草原”或“海洋”)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的示意图。2.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以表示为:()→()→()→()。3.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从终止。4.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短时期内会使兔和鼠数量(),造成这个生态系统的破坏。5.下列既有消费者又有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A.蛇、鼠B.草、树C.草、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