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愚公移山》【鲁教版五四制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PPT课件】

第13课 《范进中举》【鲁教版五四制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PPT课件】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张晓风中举了!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方式是什么吗?(科举。)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

请欣赏歌曲《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闻说起来是笑谈讲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讲起来不是奇闻谈起来不是笑谈望望头上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喔了却了心中祈愿无路难啊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简介:黄生借书说袁枚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提出的“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并能领会其中真正含义。2、  初步了解直译和意译,借助注释,熟悉文章内容。3、  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在听读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文章内容。2、  了解作者的观点及论述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含义。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奢华。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作者介绍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用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解题:黄生,姓黄的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允修。“说”是古代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似。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强(qiáng)假惴(zhuì)惴庋(guǐ)藏俟(sì)素蟫(yín) 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无论:夫人: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今:一个词古:这样以后或者这以后两个词然后 释词:随园主人:袁枚自称。随园,在江苏南京市北小仓山上,袁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别墅。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短语,不用说、不必说。虑人逼取:虑,担心。俟异日:等他日。俟,等。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 书非借不能读也: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去读它。非、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可是皇帝读书的有几个呢?然,然而、可是,连词,表转折。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看来,就是我原来不幸而遇到姓张的吧。然则,这样看来,就……(紧承上文而引发下文)。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非独,不仅,不只。然,代词,这样。其切如是:求书迫切像这种程度。是,代词,这样。 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要求: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概括各段大意,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你是怎么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注意:不能理解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读”。请读“子不闻……子孙弃者无论焉。”意思是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认真真地读。 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明确: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明确:三个。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愤慨地指责位高书多而不读。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为什么呢?明确:作者由书及物,类比推理。两种心情,两种态度。这样触类引申,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论点。以上由书及物均是从别人说起,接着是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做官)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读第三段) 怎样理解末句的感叹?明确:末句(第3段)中的“叹”应为“感叹”,“惜”应为“珍惜”,而“借者”则应不只指袁枚自己,还应包括那些家贫借书攻读者。 小结1-3段阐明观点,讲的是逆境可以激励人们拼搏进取的道理。着重强调: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 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三个例证: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课文分析2.第二部分(4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 【黄生借书说】第一段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黄生,姓黄的读书人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授,(借)给。授以书,以书授之。以…为耻而:而且之,代词黄生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把状语后置了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②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③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④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第二段书非借不能读也: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汗牛塞屋无论:不要说。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祖父 ⑤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非独书为然:这样。强假:勉强借的。虑人逼取:虑,担心。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玩弄,抚弄。若业:如果已经。为吾所有:被。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置放;收藏。俟,等,等到俟异日:等他日。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的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 tè)不安的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第二段的问题明确: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 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类比、举事实、)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c.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总结:这段从社会取证说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富:丰富,多与:给家贫难致:得到第三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通籍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的去领会,牢牢的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明白。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 第三段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讨论如下问题: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作者幼时好书,由于家贫无书,向张氏借,但张氏不借,饱尝了借书之难,所以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能清楚地记在心里,因而读书效率很高,这说明借书能促使人发奋学习。到做官之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得书容易了,“落落大满”,藏书不少,但有书反而不读了,让书布满虫丝,被虫蛀。这样一正一反,两相对照,有力地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 这是作者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此告诫黄生借书不易,现在借到了书,就要珍惜少时岁月,专心读书。同时也为课文转入第二部分对黄生提出希望作了铺垫。总结: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部分提出写作本文的缘由,提出中心论点,并用社会上的实例和作者的亲身体会阐明论点。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第四段:领会课文构思严密和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写作特点。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若: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楣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为一说:作一篇“说” 这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c.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讨论一下 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一是二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作者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 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知幸与不幸”这句话是要黄生以作者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的不幸,知道自己能借到书是非常幸运的。希望黄生懂得借书的艰难,要珍惜眼前难得的机遇,勤奋地读书。“归书也必速”表面上的意思是希望黄生能尽快把书还回来,似有吝书之嫌,但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要珍惜“少时之岁月”。 本文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找的“对比”多? 1、有书不读与借书苦读作对比;2、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3、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不同心理作对比;4、自己幼时与做官后对书的不同态度作对比;5、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6、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作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使文章“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更为鲜明,说明读书须有主动求索的精神,须要珍惜有书在手的条件,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1段)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2段)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3段)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第4段)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1.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二段是重点。首先,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富贵之家和一般藏书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然后,用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家书的两种不同心理作对比,来证明“书非借不能读”。接着,以自己幼年时和当官后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能感到借得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他下苦功读书。写作特点 2.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第二段,在举了三个事例之后,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表示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第三段,在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后又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四段,在谈了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之后,委婉的说到黄生机遇好,应该用功读书。 3.运用对比手法。以藏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姑俟异日观”的心理,向借书者“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做法、“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作对比。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作对比。上述两个对比,都有力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点。第四段,以“张氏之吝书”同“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引出黄生之“幸”和作者之“不幸”的对比,蕴含着对黄生的厚望。 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是说书一定要借的才能读吗? 中心思想。课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本文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照应开头,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再见!
简介:黄生借书说袁枚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提出的“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并能领会其中真正含义。2、  初步了解直译和意译,借助注释,熟悉文章内容。3、  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在听读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文章内容。2、  了解作者的观点及论述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含义。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奢华。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作者介绍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用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解题:黄生,姓黄的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允修。“说”是古代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似。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强(qiáng)假惴(zhuì)惴庋(guǐ)藏俟(sì)素蟫(yín) 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无论:夫人: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今:一个词古:这样以后或者这以后两个词然后 释词:随园主人:袁枚自称。随园,在江苏南京市北小仓山上,袁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别墅。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短语,不用说、不必说。虑人逼取:虑,担心。俟异日:等他日。俟,等。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 书非借不能读也: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去读它。非、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可是皇帝读书的有几个呢?然,然而、可是,连词,表转折。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看来,就是我原来不幸而遇到姓张的吧。然则,这样看来,就……(紧承上文而引发下文)。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非独,不仅,不只。然,代词,这样。其切如是:求书迫切像这种程度。是,代词,这样。 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要求: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概括各段大意,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你是怎么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注意:不能理解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读”。请读“子不闻……子孙弃者无论焉。”意思是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认真真地读。 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明确: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明确:三个。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愤慨地指责位高书多而不读。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为什么呢?明确:作者由书及物,类比推理。两种心情,两种态度。这样触类引申,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论点。以上由书及物均是从别人说起,接着是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做官)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读第三段) 怎样理解末句的感叹?明确:末句(第3段)中的“叹”应为“感叹”,“惜”应为“珍惜”,而“借者”则应不只指袁枚自己,还应包括那些家贫借书攻读者。 小结1-3段阐明观点,讲的是逆境可以激励人们拼搏进取的道理。着重强调: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 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三个例证: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课文分析2.第二部分(4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 【黄生借书说】第一段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黄生,姓黄的读书人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授,(借)给。授以书,以书授之。以…为耻而:而且之,代词黄生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把状语后置了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②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③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④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第二段书非借不能读也: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汗牛塞屋无论:不要说。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祖父 ⑤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非独书为然:这样。强假:勉强借的。虑人逼取:虑,担心。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玩弄,抚弄。若业:如果已经。为吾所有:被。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置放;收藏。俟,等,等到俟异日:等他日。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的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 tè)不安的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第二段的问题明确: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 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类比、举事实、)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c.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总结:这段从社会取证说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富:丰富,多与:给家贫难致:得到第三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通籍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的去领会,牢牢的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明白。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 第三段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讨论如下问题: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作者幼时好书,由于家贫无书,向张氏借,但张氏不借,饱尝了借书之难,所以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能清楚地记在心里,因而读书效率很高,这说明借书能促使人发奋学习。到做官之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得书容易了,“落落大满”,藏书不少,但有书反而不读了,让书布满虫丝,被虫蛀。这样一正一反,两相对照,有力地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 这是作者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此告诫黄生借书不易,现在借到了书,就要珍惜少时岁月,专心读书。同时也为课文转入第二部分对黄生提出希望作了铺垫。总结: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部分提出写作本文的缘由,提出中心论点,并用社会上的实例和作者的亲身体会阐明论点。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第四段:领会课文构思严密和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写作特点。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若: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楣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为一说:作一篇“说” 这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c.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讨论一下 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一是二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作者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 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知幸与不幸”这句话是要黄生以作者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的不幸,知道自己能借到书是非常幸运的。希望黄生懂得借书的艰难,要珍惜眼前难得的机遇,勤奋地读书。“归书也必速”表面上的意思是希望黄生能尽快把书还回来,似有吝书之嫌,但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要珍惜“少时之岁月”。 本文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找的“对比”多? 1、有书不读与借书苦读作对比;2、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3、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不同心理作对比;4、自己幼时与做官后对书的不同态度作对比;5、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6、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作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使文章“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更为鲜明,说明读书须有主动求索的精神,须要珍惜有书在手的条件,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1段)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2段)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3段)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第4段)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1.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二段是重点。首先,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富贵之家和一般藏书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然后,用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家书的两种不同心理作对比,来证明“书非借不能读”。接着,以自己幼年时和当官后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能感到借得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他下苦功读书。写作特点 2.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第二段,在举了三个事例之后,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表示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第三段,在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后又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四段,在谈了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之后,委婉的说到黄生机遇好,应该用功读书。 3.运用对比手法。以藏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姑俟异日观”的心理,向借书者“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做法、“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作对比。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作对比。上述两个对比,都有力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点。第四段,以“张氏之吝书”同“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引出黄生之“幸”和作者之“不幸”的对比,蕴含着对黄生的厚望。 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是说书一定要借的才能读吗? 中心思想。课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本文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照应开头,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再见!
简介:黄生借书说袁枚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提出的“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并能领会其中真正含义。2、  初步了解直译和意译,借助注释,熟悉文章内容。3、  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在听读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文章内容。2、  了解作者的观点及论述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含义。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奢华。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作者介绍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用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解题:黄生,姓黄的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允修。“说”是古代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似。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强(qiáng)假惴(zhuì)惴庋(guǐ)藏俟(sì)素蟫(yín) 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无论:夫人: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今:一个词古:这样以后或者这以后两个词然后 释词:随园主人:袁枚自称。随园,在江苏南京市北小仓山上,袁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别墅。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短语,不用说、不必说。虑人逼取:虑,担心。俟异日:等他日。俟,等。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 书非借不能读也: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去读它。非、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可是皇帝读书的有几个呢?然,然而、可是,连词,表转折。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看来,就是我原来不幸而遇到姓张的吧。然则,这样看来,就……(紧承上文而引发下文)。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非独,不仅,不只。然,代词,这样。其切如是:求书迫切像这种程度。是,代词,这样。 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要求: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概括各段大意,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你是怎么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注意:不能理解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读”。请读“子不闻……子孙弃者无论焉。”意思是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认真真地读。 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明确: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明确:三个。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愤慨地指责位高书多而不读。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为什么呢?明确:作者由书及物,类比推理。两种心情,两种态度。这样触类引申,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论点。以上由书及物均是从别人说起,接着是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做官)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读第三段) 怎样理解末句的感叹?明确:末句(第3段)中的“叹”应为“感叹”,“惜”应为“珍惜”,而“借者”则应不只指袁枚自己,还应包括那些家贫借书攻读者。 小结1-3段阐明观点,讲的是逆境可以激励人们拼搏进取的道理。着重强调: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 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三个例证: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课文分析2.第二部分(4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 【黄生借书说】第一段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黄生,姓黄的读书人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授,(借)给。授以书,以书授之。以…为耻而:而且之,代词黄生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把状语后置了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②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③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④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第二段书非借不能读也: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汗牛塞屋无论:不要说。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祖父 ⑤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非独书为然:这样。强假:勉强借的。虑人逼取:虑,担心。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玩弄,抚弄。若业:如果已经。为吾所有:被。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置放;收藏。俟,等,等到俟异日:等他日。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的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 tè)不安的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第二段的问题明确: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 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类比、举事实、)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c.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总结:这段从社会取证说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富:丰富,多与:给家贫难致:得到第三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通籍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的去领会,牢牢的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明白。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 第三段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讨论如下问题: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作者幼时好书,由于家贫无书,向张氏借,但张氏不借,饱尝了借书之难,所以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能清楚地记在心里,因而读书效率很高,这说明借书能促使人发奋学习。到做官之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得书容易了,“落落大满”,藏书不少,但有书反而不读了,让书布满虫丝,被虫蛀。这样一正一反,两相对照,有力地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 这是作者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此告诫黄生借书不易,现在借到了书,就要珍惜少时岁月,专心读书。同时也为课文转入第二部分对黄生提出希望作了铺垫。总结: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部分提出写作本文的缘由,提出中心论点,并用社会上的实例和作者的亲身体会阐明论点。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第四段:领会课文构思严密和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写作特点。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若: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楣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为一说:作一篇“说” 这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c.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讨论一下 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一是二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作者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 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知幸与不幸”这句话是要黄生以作者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的不幸,知道自己能借到书是非常幸运的。希望黄生懂得借书的艰难,要珍惜眼前难得的机遇,勤奋地读书。“归书也必速”表面上的意思是希望黄生能尽快把书还回来,似有吝书之嫌,但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要珍惜“少时之岁月”。 本文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找的“对比”多? 1、有书不读与借书苦读作对比;2、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3、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不同心理作对比;4、自己幼时与做官后对书的不同态度作对比;5、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6、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作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使文章“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更为鲜明,说明读书须有主动求索的精神,须要珍惜有书在手的条件,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1段)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2段)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3段)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第4段)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1.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二段是重点。首先,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富贵之家和一般藏书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然后,用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家书的两种不同心理作对比,来证明“书非借不能读”。接着,以自己幼年时和当官后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能感到借得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他下苦功读书。写作特点 2.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第二段,在举了三个事例之后,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表示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第三段,在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后又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四段,在谈了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之后,委婉的说到黄生机遇好,应该用功读书。 3.运用对比手法。以藏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姑俟异日观”的心理,向借书者“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做法、“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作对比。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作对比。上述两个对比,都有力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点。第四段,以“张氏之吝书”同“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引出黄生之“幸”和作者之“不幸”的对比,蕴含着对黄生的厚望。 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是说书一定要借的才能读吗? 中心思想。课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本文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照应开头,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再见!
简介:黄生借书说袁枚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提出的“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并能领会其中真正含义。2、  初步了解直译和意译,借助注释,熟悉文章内容。3、  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在听读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文章内容。2、  了解作者的观点及论述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含义。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奢华。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作者介绍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用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解题:黄生,姓黄的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允修。“说”是古代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似。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强(qiáng)假惴(zhuì)惴庋(guǐ)藏俟(sì)素蟫(yín) 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无论:夫人: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今:一个词古:这样以后或者这以后两个词然后 释词:随园主人:袁枚自称。随园,在江苏南京市北小仓山上,袁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别墅。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短语,不用说、不必说。虑人逼取:虑,担心。俟异日:等他日。俟,等。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 书非借不能读也: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去读它。非、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可是皇帝读书的有几个呢?然,然而、可是,连词,表转折。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看来,就是我原来不幸而遇到姓张的吧。然则,这样看来,就……(紧承上文而引发下文)。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非独,不仅,不只。然,代词,这样。其切如是:求书迫切像这种程度。是,代词,这样。 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要求: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概括各段大意,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你是怎么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注意:不能理解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读”。请读“子不闻……子孙弃者无论焉。”意思是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认真真地读。 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明确: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明确:三个。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愤慨地指责位高书多而不读。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为什么呢?明确:作者由书及物,类比推理。两种心情,两种态度。这样触类引申,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论点。以上由书及物均是从别人说起,接着是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做官)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读第三段) 怎样理解末句的感叹?明确:末句(第3段)中的“叹”应为“感叹”,“惜”应为“珍惜”,而“借者”则应不只指袁枚自己,还应包括那些家贫借书攻读者。 小结1-3段阐明观点,讲的是逆境可以激励人们拼搏进取的道理。着重强调: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 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三个例证: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课文分析2.第二部分(4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 【黄生借书说】第一段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黄生,姓黄的读书人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授,(借)给。授以书,以书授之。以…为耻而:而且之,代词黄生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把状语后置了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②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③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④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第二段书非借不能读也: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汗牛塞屋无论:不要说。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祖父 ⑤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非独书为然:这样。强假:勉强借的。虑人逼取:虑,担心。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玩弄,抚弄。若业:如果已经。为吾所有:被。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置放;收藏。俟,等,等到俟异日:等他日。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的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 tè)不安的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第二段的问题明确: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 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类比、举事实、)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c.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总结:这段从社会取证说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富:丰富,多与:给家贫难致:得到第三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通籍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的去领会,牢牢的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明白。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 第三段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讨论如下问题: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作者幼时好书,由于家贫无书,向张氏借,但张氏不借,饱尝了借书之难,所以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能清楚地记在心里,因而读书效率很高,这说明借书能促使人发奋学习。到做官之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得书容易了,“落落大满”,藏书不少,但有书反而不读了,让书布满虫丝,被虫蛀。这样一正一反,两相对照,有力地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 这是作者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此告诫黄生借书不易,现在借到了书,就要珍惜少时岁月,专心读书。同时也为课文转入第二部分对黄生提出希望作了铺垫。总结: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部分提出写作本文的缘由,提出中心论点,并用社会上的实例和作者的亲身体会阐明论点。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第四段:领会课文构思严密和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写作特点。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若: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楣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为一说:作一篇“说” 这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c.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讨论一下 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一是二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作者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 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知幸与不幸”这句话是要黄生以作者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的不幸,知道自己能借到书是非常幸运的。希望黄生懂得借书的艰难,要珍惜眼前难得的机遇,勤奋地读书。“归书也必速”表面上的意思是希望黄生能尽快把书还回来,似有吝书之嫌,但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要珍惜“少时之岁月”。 本文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找的“对比”多? 1、有书不读与借书苦读作对比;2、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3、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不同心理作对比;4、自己幼时与做官后对书的不同态度作对比;5、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6、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作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使文章“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更为鲜明,说明读书须有主动求索的精神,须要珍惜有书在手的条件,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1段)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2段)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3段)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第4段)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1.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二段是重点。首先,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富贵之家和一般藏书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然后,用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家书的两种不同心理作对比,来证明“书非借不能读”。接着,以自己幼年时和当官后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能感到借得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他下苦功读书。写作特点 2.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第二段,在举了三个事例之后,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表示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第三段,在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后又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四段,在谈了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之后,委婉的说到黄生机遇好,应该用功读书。 3.运用对比手法。以藏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姑俟异日观”的心理,向借书者“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做法、“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作对比。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作对比。上述两个对比,都有力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点。第四段,以“张氏之吝书”同“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引出黄生之“幸”和作者之“不幸”的对比,蕴含着对黄生的厚望。 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是说书一定要借的才能读吗? 中心思想。课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本文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照应开头,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再见!
简介:黄生借书说袁枚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提出的“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并能领会其中真正含义。2、  初步了解直译和意译,借助注释,熟悉文章内容。3、  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在听读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文章内容。2、  了解作者的观点及论述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含义。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奢华。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作者介绍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用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解题:黄生,姓黄的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允修。“说”是古代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似。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强(qiáng)假惴(zhuì)惴庋(guǐ)藏俟(sì)素蟫(yín) 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无论:夫人: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今:一个词古:这样以后或者这以后两个词然后 释词:随园主人:袁枚自称。随园,在江苏南京市北小仓山上,袁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别墅。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短语,不用说、不必说。虑人逼取:虑,担心。俟异日:等他日。俟,等。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 书非借不能读也: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去读它。非、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可是皇帝读书的有几个呢?然,然而、可是,连词,表转折。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看来,就是我原来不幸而遇到姓张的吧。然则,这样看来,就……(紧承上文而引发下文)。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非独,不仅,不只。然,代词,这样。其切如是:求书迫切像这种程度。是,代词,这样。 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要求: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概括各段大意,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你是怎么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注意:不能理解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读”。请读“子不闻……子孙弃者无论焉。”意思是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认真真地读。 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明确: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明确:三个。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愤慨地指责位高书多而不读。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为什么呢?明确:作者由书及物,类比推理。两种心情,两种态度。这样触类引申,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论点。以上由书及物均是从别人说起,接着是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做官)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读第三段) 怎样理解末句的感叹?明确:末句(第3段)中的“叹”应为“感叹”,“惜”应为“珍惜”,而“借者”则应不只指袁枚自己,还应包括那些家贫借书攻读者。 小结1-3段阐明观点,讲的是逆境可以激励人们拼搏进取的道理。着重强调: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 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三个例证: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课文分析2.第二部分(4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 【黄生借书说】第一段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黄生,姓黄的读书人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授,(借)给。授以书,以书授之。以…为耻而:而且之,代词黄生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把状语后置了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②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③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④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第二段书非借不能读也: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汗牛塞屋无论:不要说。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祖父 ⑤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非独书为然:这样。强假:勉强借的。虑人逼取:虑,担心。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玩弄,抚弄。若业:如果已经。为吾所有:被。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置放;收藏。俟,等,等到俟异日:等他日。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的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 tè)不安的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第二段的问题明确: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 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类比、举事实、)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c.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总结:这段从社会取证说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富:丰富,多与:给家贫难致:得到第三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通籍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的去领会,牢牢的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明白。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 第三段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讨论如下问题: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作者幼时好书,由于家贫无书,向张氏借,但张氏不借,饱尝了借书之难,所以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能清楚地记在心里,因而读书效率很高,这说明借书能促使人发奋学习。到做官之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得书容易了,“落落大满”,藏书不少,但有书反而不读了,让书布满虫丝,被虫蛀。这样一正一反,两相对照,有力地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 这是作者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此告诫黄生借书不易,现在借到了书,就要珍惜少时岁月,专心读书。同时也为课文转入第二部分对黄生提出希望作了铺垫。总结: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部分提出写作本文的缘由,提出中心论点,并用社会上的实例和作者的亲身体会阐明论点。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第四段:领会课文构思严密和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写作特点。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若: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楣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为一说:作一篇“说” 这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c.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讨论一下 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一是二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作者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 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知幸与不幸”这句话是要黄生以作者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的不幸,知道自己能借到书是非常幸运的。希望黄生懂得借书的艰难,要珍惜眼前难得的机遇,勤奋地读书。“归书也必速”表面上的意思是希望黄生能尽快把书还回来,似有吝书之嫌,但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要珍惜“少时之岁月”。 本文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找的“对比”多? 1、有书不读与借书苦读作对比;2、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3、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不同心理作对比;4、自己幼时与做官后对书的不同态度作对比;5、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6、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作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使文章“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更为鲜明,说明读书须有主动求索的精神,须要珍惜有书在手的条件,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1段)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2段)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3段)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第4段)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1.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二段是重点。首先,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富贵之家和一般藏书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然后,用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家书的两种不同心理作对比,来证明“书非借不能读”。接着,以自己幼年时和当官后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能感到借得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他下苦功读书。写作特点 2.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第二段,在举了三个事例之后,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表示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第三段,在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后又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四段,在谈了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之后,委婉的说到黄生机遇好,应该用功读书。 3.运用对比手法。以藏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姑俟异日观”的心理,向借书者“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做法、“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作对比。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作对比。上述两个对比,都有力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点。第四段,以“张氏之吝书”同“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引出黄生之“幸”和作者之“不幸”的对比,蕴含着对黄生的厚望。 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是说书一定要借的才能读吗? 中心思想。课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本文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照应开头,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再见!
简介:黄生借书说袁枚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提出的“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并能领会其中真正含义。2、  初步了解直译和意译,借助注释,熟悉文章内容。3、  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在听读中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语感,熟悉文章内容。2、  了解作者的观点及论述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书非借不能读”的含义。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乾隆时考中进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辞官后居住在南京小仓山,筑随园,生活奢华。他的诗风格清新灵巧,大都描写日常生活。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子不语》等。作者介绍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用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如:《爱莲说》通过对莲花形象和品质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 解题:黄生,姓黄的读书人,他的名字叫允修。“说”是古代一种非常活泼的文体,篇幅不长,内容是议论性的,常就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提出精辟的见解,跟现代的杂文或杂感相似。这篇“说”是作者就黄生允修向自己借书一事发表议论。 注意下边加点字的读音:强(qiáng)假惴(zhuì)惴庋(guǐ)藏俟(sì)素蟫(yín) 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无论:夫人: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今:一个词古:这样以后或者这以后两个词然后 释词:随园主人:袁枚自称。随园,在江苏南京市北小仓山上,袁中年辞官后居住的别墅。七略: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著作,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部。子孙弃者无论焉:无论,短语,不用说、不必说。虑人逼取:虑,担心。俟异日:等他日。俟,等。公书:把书公开,慷慨出借。 书非借不能读也: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去读它。非、不,双重否定加强肯定语气。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可是皇帝读书的有几个呢?然,然而、可是,连词,表转折。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这样看来,就是我原来不幸而遇到姓张的吧。然则,这样看来,就……(紧承上文而引发下文)。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不仅书籍是这样,世上的事物都是这样。非独,不仅,不只。然,代词,这样。其切如是:求书迫切像这种程度。是,代词,这样。 参阅课文注释默读课文。要求:进一步给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正音,初步了解文句意思。概括各段大意,说说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内容的? 你是怎么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注意:不能理解为“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读”。请读“子不闻……子孙弃者无论焉。”意思是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认真真地读。 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一观点的?相信自己的能力! 明确: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明确:三个。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愤慨地指责位高书多而不读。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为什么呢?明确:作者由书及物,类比推理。两种心情,两种态度。这样触类引申,进一步论证了文章的论点。以上由书及物均是从别人说起,接着是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己的观点。那么他“通籍”(做官)前后对书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呢?(读第三段) 怎样理解末句的感叹?明确:末句(第3段)中的“叹”应为“感叹”,“惜”应为“珍惜”,而“借者”则应不只指袁枚自己,还应包括那些家贫借书攻读者。 小结1-3段阐明观点,讲的是逆境可以激励人们拼搏进取的道理。着重强调: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 作者开宗明义提出这一新颖独到的见解,使读者产生渴望知其所以然的吸引力。紧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同学们看看这样的例证有几个?三个例证:①天子──七略四库,②富家──汗牛塞屋,③其他──“祖父积、子孙弃”更不屑一提。历数三种人藏书不读书,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有书而不读,依此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如何呢? 据此,课文组织内容的思路是先阐明自己对借书读书的看法,然后向黄生提出希望的。因此课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1-3段):阐明“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课文分析2.第二部分(4段):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 【黄生借书说】第一段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黄生,姓黄的读书人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我把书借给他,并告诉他说授,(借)给。授以书,以书授之。以…为耻而:而且之,代词黄生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把状语后置了 ①“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②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③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④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第二段书非借不能读也: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地读。然天子读书者有几:然而、可是。汗牛塞屋无论:不要说。古:不必说今:表示条件关系的一个词:不管祖父 ⑤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非独书为然:这样。强假:勉强借的。虑人逼取:虑,担心。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不是那人自己的物品而勉强从别人那里借到。夫人,古:那个人。今:丈夫对妻子的称呼。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忐忑不安地将它玩弄不止。惴惴,惴惴不安、提心吊胆,忧惧的样子。摩玩,玩弄,抚弄。若业:如果已经。为吾所有:被。必高束焉,庋藏焉:一定捆起来挂在高处,收藏来。“高”形容词作“束”的状语,“在高处”。庋,置放;收藏。俟,等,等到俟异日:等他日。 “书要不是借来的就不会好好的读啊。你没有听说过(那些)藏书人(不懂书的事)吗?《七略》《四库》,是皇帝的藏书,但是(自古以来)皇帝肯读书的有几个呢?牛淌着汗拖来塞满屋的书,这是富贵人家的藏书,但是富贵之家的人肯读书的(又)有几个?其余像祖辈、父辈积藏许多书而儿子、孙子丢弃掉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不只是书籍是这样,世间的事物都是这样。不是那人自己的东西,而是勉强借了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tǎn tè)不安的摩挲抚弄不止,(心里)说:‘今天存放在我这里,明天就要拿走了,我不能再见到它了。’如果已经为我所有,必定(会)捆起来放在高处,收藏起来,说什么‘暂且等改日再看吧’等等。 a.作者是怎样提出课文的中心论点的?第二段的问题明确:作者运用了开门见山的方法提出中心论点,给黄生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摆出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开篇进题,毫无枝蔓。并用了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作者的意思,使论点显得鲜明有力。 b.作者列举了哪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哪些是重点写的?(类比、举事实、)作者运用了3个实例证明“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先以“七略四库”和“汗牛塞屋”极言天子和富贵之家藏书之多,继而以“读书者有几”进行反问,表明他们无心读书,有书不读。这两例是叙述的重点,语气也比较严厉。第3例以“祖父积,子孙弃”概括其他藏书者的情况,意在说明有书不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3个实例初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c.作者为什么要由“书”讲到“物”,这对论证中心论点有什么作用?作者由“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推开一层新意,指出向别人借的就倍感珍惜,而自己已有的便不以为然这是普遍的心理。作者把这两种不同的心态进行比较,由两种不同的心理引出两种不同的做法,前者因“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后者因是己物而“必高束焉,庋藏焉”。这样就进一步论证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总结:这段从社会取证说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也”是普遍的社会现象。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家,藏书很多。(我)到他家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以后我梦中还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种迫切求书的心情,竟然达到这样的程度。富:丰富,多与:给家贫难致:得到第三段:参阅课文注释理解文义,并注意理解下边加点词的意思: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通籍因此,只要看过的书就认真的去领会,牢牢的记在心里。做了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由于长期不翻阅),以至白色的蠹虫和虫丝,时常沾满了书本。这样一来我才慨叹借来的书看得是多么用心专一,并且感叹少年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故有所览,辄省记: ( 因为迫切地要读书,又得不到书 )所以 ( 凡是 ) 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有所览,有看到的。辄,就。省记,记在心里。省,明白。俸去书来,落落大满:薪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到处都堆放满了。落落,堆集的样子。俸,指官俸,做官的俸禄。可惜:古:值得珍惜。今:惋惜。 第三段是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书非借不能读”的中心论点。讨论如下问题: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a.作者是怎样以自己的经历来论证论点的?作者幼时好书,由于家贫无书,向张氏借,但张氏不借,饱尝了借书之难,所以一旦借到书,看过就能清楚地记在心里,因而读书效率很高,这说明借书能促使人发奋学习。到做官之后,经济条件改善了,得书容易了,“落落大满”,藏书不少,但有书反而不读了,让书布满虫丝,被虫蛀。这样一正一反,两相对照,有力地论证了“书非借不能读”的论点。 这是作者本人读书经验的总结,以此告诫黄生借书不易,现在借到了书,就要珍惜少时岁月,专心读书。同时也为课文转入第二部分对黄生提出希望作了铺垫。总结:这段以作者读书的亲身经历,把少时借书专心读和做官后有书弃置不读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心论点。这部分提出写作本文的缘由,提出中心论点,并用社会上的实例和作者的亲身体会阐明论点。b.如何理解“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第四段:领会课文构思严密和运用对比手法说理的写作特点。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今黄生贫类予:如今黄生像我 ( 以前 ) 一样贫穷。类,似,像。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只是我把自己的书拿出来同别人共用,这和张氏吝惜自己的书 ( 不借给别人 ) 好象不大相同。惟:只是。公,动词,同别人共用。吝书,舍不得 ( 把 ) 书 ( 借给别人 ) 。若:似乎,好像,表示不肯定语气。如今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慷慨借书给人和那姓张的吝惜自己的书,舍不得借给人,这一点好像不大相同。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既然如此,那么我是实在不幸而遇到张 ( 这样的吝啬鬼 )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固,本来、诚然、实在。读书也必专:句中助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既然如此,那么是我实在倒楣而碰上姓张的呢,还是黄生实在幸运而遇到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那么他读书一定很专心,而他还书也一定会很快。写了这一篇借书说,把它和书一起(交给黄生)为一说:作一篇“说” 这段文字,作者向黄生提出“读书也必专”,“归书也必速”的希望,是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c.课文结尾一句话,它在结构上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作用?讨论一下 a.作者把自己年轻时的遭遇跟黄生现在的遭遇作了哪些比较?这些比较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什么作用?一是二人家贫无书相似,再是两人借书来读相似,三是一个往往借不到,一个能借到不相似。通过这些比较,拉近了黄生和作者的距离,使黄生更易受作者感染,接受作者的观点,听从作者的教导,专心读书。同时也突出了借书不易,让黄生知道他是幸遇作者,能够借到书,就更应珍惜时光,奋发学习。 b.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知幸与不幸”和“归书也必速”?“知幸与不幸”这句话是要黄生以作者幼时借不到书而“形诸梦”的不幸,知道自己能借到书是非常幸运的。希望黄生懂得借书的艰难,要珍惜眼前难得的机遇,勤奋地读书。“归书也必速”表面上的意思是希望黄生能尽快把书还回来,似有吝书之嫌,但实际上是作者以此督促黄生要抓紧时间读书,要珍惜“少时之岁月”。 本文作者充分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说理,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找的“对比”多? 1、有书不读与借书苦读作对比;2、一些人家“祖父”藏书与“子孙”弃书作对比;3、藏书者与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不同心理作对比;4、自己幼时与做官后对书的不同态度作对比;5、余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作对比;6、余幼时之不幸与黄生之幸作对比。 通过这些对比,使文章“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更为鲜明,说明读书须有主动求索的精神,须要珍惜有书在手的条件,从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第1段)首段开门见山,结尾简明扼要,前呼后应,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2段)就黄生借书一事,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接着用摆事实、作类比等方法,列举藏书不读书的情形进行论证。首句是统领句,指明以下的话是对黄生说的。 (第3段)写自己年幼时和做官以后的切身体会,再次说明“书非借不能读”,这是用谈体会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第4段)拿黄生与自己相对比,向黄生提出希望,勉励黄生珍惜有利条件,勤奋读书。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期望。 1.全文构思严密,紧扣中心。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书非借不能读”,结尾照应开头,点明写本文的缘由。第二段是重点。首先,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富贵之家和一般藏书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然后,用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家书的两种不同心理作对比,来证明“书非借不能读”。接着,以自己幼年时和当官后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能感到借得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他下苦功读书。写作特点 2.文章夹叙夹议,议论层层深入,含蓄有力的表达了主旨。第二段,在举了三个事例之后,慨叹“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作者对那些束之高阁、沾满灰尘的丰富图书不能尽其用而表示愤慨,并为家贫好读书的青年鸣不平。第三段,在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后又叹息“借者之用心专”,但是由于书难借“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这里进一步表达了对来借书的青年的深切同情。第四段,在谈了黄生与自己当年相类似之后,委婉的说到黄生机遇好,应该用功读书。 3.运用对比手法。以藏书者“高束焉,庋藏焉”的做法、“姑俟异日观”的心理,向借书者“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做法、“今日来,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的心理作对比。以“落落大满,素灰丝时蒙卷轴”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作对比。上述两个对比,都有力证明了“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论点。第四段,以“张氏之吝书”同“予之公书”作对比,由此引出黄生之“幸”和作者之“不幸”的对比,蕴含着对黄生的厚望。 本文观点是“书非借不能读也”,认为借书者“虑人逼取”,因而“用心专”,这比藏书者有书不读要好多了。这当然不是反对买书、藏书,藏书而能读书的不乏其人。作者本意是劝勉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不利而却步不前,只要有志向,有决心,不利的条件反而可以催人奋进,取得成绩;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不要因为条件优越而滋长贪图安逸、不求进步的恶习,而要珍惜时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条件等,好好读书。“理解书非借不能读也”,是说书一定要借的才能读吗? 中心思想。课文就黄允修向作者借书一事发表议论,提出“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勉励青年人努力为自己创造条件,发奋学习。 本文最后一句的作用是什么?明确:照应开头,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