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部编人教版),元朝的统治,莲山课件.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   题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知 识 目 标    识记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统一、元朝的经济发展、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等基 础知识。
     能  力 目 标     启发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意义与元朝建立与实现全国统一,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 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出的高尚气节。
 教学重点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学难点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元朝的与统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    注意梳理知识。试作探索和研究的尝试。结合教学的实际(包括课程、教材、班级、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选择最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阅读指导、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教    学    过    程
 【 图片导入】
     温故知新:
      回忆两宋时期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哪几个少数民族政权?
    猜一猜:他们属于哪个少数民族? 
     【新课教学】
 活动一  整体感知: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1、浏览课本,了解本课学习哪些历史知识
    2、学生发言,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 
活动二 预 习导学
 1、分享预习成果:小老师,你最棒!
 2、根据导学案,对照、评判,检查。
 3、同学们反馈、纠正。 
活动三 课 堂笔记与关键点拨
 •    1、探索知识重点,做好课堂笔记。
 •    2、教师指导,大家根据自己预习导学结果,对照课本,做好知识标记。
 3、尝试寻找关键词句活动:找一找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句有哪些,并作重点记号。    备  注
     通过图片导入,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 生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
开展自主学习与成果展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部编人教版),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莲山课件.
培训学 生查找、阅读能力。
 活动四 合作探究
 思考讨论一
 1、蒙古统一之前,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后来是谁改变的,他被尊称为什么?
 分裂、战争。铁木真(成吉思汗)
  2、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时间: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 期混战的局面。
 议一议:材料“没有逃避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材料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 什么局面?这一局面后来是谁改变的?
 沁园春·雪: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3、 回答问题:成吉思汗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如何评价成吉思汗?)
 统一了蒙古。 1206年,建立蒙古国,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 期混战的局面。
  
 思考讨论二
 1、蒙古分别在什么时候灭亡了西夏与金?
 2、蒙古分别是怎样灭亡了西夏与金? 
 思考讨论 三
   1、忽必烈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 1)建立元朝:
     建立者:
     时间:
     国号:
     都城:
 (2)、灭亡南宋 与统一全国:
 灭亡南宋时 间:
 统一全国时间
 2、忽必烈的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什么建议?施行了什么统治方法?
 3、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思考讨论四
 小结:元朝是如何建立并统一全国的?
   灭西夏(1227),金,(1234)
 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1276年攻占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统一全国。
 【课堂小结】 
 【达标检测】      
 见课件及顶尖课课练选择题
      【作业布置】
 1、预习《第11课》完成导学部分。
 2、选做部分成历史顶尖课课练习第10课及历史填充图册习题。 
学生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学会讨论、思考、归结、总结。
 通过史料分析,培训学生史料分析研究的能力。
 合作探究,引导学生学会讨论、思考、归结、总结,有利学生学 习能力提升。 
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部编人教版),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莲山课件.













